•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本期内容:

  • 创伤后压力障碍   
  • 创伤后压力症的心理治疗 
  • 强仔的故事                                
  • 丈夫包二奶,妻子情绪低落                
  • 情感虐待初探(二)                                       
  • 谁可相依 ─ 谈亲密关系﹝二﹞婚姻中的相依类型   
  • 游戏中提升孩子的自信(父母篇) 

                      

下载通讯PDF档
创伤后压力障碍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麦基恩医生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创伤后压力障碍的定义是「当人遇到严重创伤事件后,在广泛方面所产生的焦虑障碍」,这些人的认知失衡,只能看到其负面意义及有偏差的追忆,以致对事件之评估难以客观。

全文

灾难和严重创伤在我们生活中经常发生,它们可分为天然灾害﹝如地震、海啸、风暴、龙卷风等﹞、人为灾害﹝如犯罪暴力、战争、严重交通意外等﹞,以及不确定因素引起的灾害﹝如火灾、洪水、建筑物倒塌等﹞。大部份人在灾后能够恢复过来,有些甚至因生命的转化更能积极面对人生。可是,有些人却因这些创伤而导至精神问题,近年来不少人在创伤事件后被诊断为「创伤后压力障碍」。

 

创伤后压力障碍的定义是「当人遇到严重创伤事件后,在广泛方面所产生的焦虑障碍」,这些人的认知失衡,只能看到其负面意义及有偏差的追忆,以致对事件之评估难以客观。及后,为了避免再次遇到类似事件,便产生很多过分逃避或寻求安全的行为,例如:不敢再到、甚至接近曾经发生意外事件的现场或看报纸,而这种恶性循环的行为,会加深其负面思想,以至更加不敢去面对惧怕的事物或情况。

 

根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准则手册第四版,创伤后压力障碍的诊断准则为:

 

「此人曾经验、目击、或被迫面对一次或多次事件,这些事件牵涉死亡、死亡威胁、严重身体伤害、或威胁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当事人的反应包括极度害怕、无助或恐怖等感受。此外,以下三组症状亦会持续出现,包括不能避免重复地体验创伤事件、回避和麻木行为,以及过度警觉之症状。」

 

以上反应最少要持续一个月,并且在临床上造成重大痛苦、损害其重要领域的功能运作。而患者的性格亦可能产生持久转变,对世界和别人采取敌视或不信任态度、抽离和疏远别人、内心感到空虚或绝望,以及感到经常处于受威胁的边缘。

 

此外,有些病人会有以下症状群:

  1. 生还者心态和行为:由于病者在灾难中能生存下来但其他人却死去,因此产生一种不能自拔的内疚感,对自己在灾难中的行为和没有采取的行动而后悔,继而产生出希望弥补或自我惩罚的强迫心态或行为。此外,有些人会将愤怒转移到上帝、别人、拯救队伍、机构或社会等身上,更有些甚至在日后发展出一些「玩命」行为来挑战命运。
  2. 与灾难有关的分离症状:病人会将灾难中发生的经验或感受分割成不同部分,将恐布、无助或内疚等感受放在意识之外,避免自己再感受和察觉,导致日后不能整合和掌握整个灾难事件。

 

发病率

创伤后压力障碍的发病率会因调查方法而有所不同,在美国近期的研究是8%,多发生在新移民﹝特别是因政治因素﹞、军人、天然灾害中的生还者或罪恶暴力事件中的受害者身上。低社会地位和低收入的妇女较容易患上此症,特别是那些在童年曾经被虐待及患有其他精神病患者尤甚。

 

发病成因

创伤后压力障碍之严重程度按灾祸事件之时间性、严重性和伤害性而会有所不同。这病是指个人在灾祸后所产生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失调。从生理上来说,神经传递物﹝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和压力荷尔蒙的改变会助长病征的发展。从心理社会因素看,过去曾经遭遇灾祸、生命重要事件﹝特别是童年阶段﹞的遭遇,会影响患者容易产生回避行为的倾向。另外,缺乏人际支持和患有其他精神病的患者,他们的病况会持续和变得更坏。

 

处理

灾前的准备和灾后的实时介入,可以防止创伤后压力障碍之产生。压力管理、自我松弛法,以及合宜表达练习等技巧训练对治疗患者会有帮助。在治疗期间,亦要避免看一些触发灾难回忆的电影﹝如暴力或灾难片﹞。

 

对患有创伤后压力障碍的病人,其治疗目标是要帮助患者适应、接受和转化因灾难带来的改变,教导患者了解现在之病征与灾难事件的关连,以及将不必要或错误的行为转变成为有用和合宜的做人处事态度。

 

支持性的心理治疗对患者会有帮助。而认知行为治疗法亦会产生疗效,特别是帮助患者修正其非理性思想,让患者透过想象或真实地面对困扰的环境,最终因「适应」和「习惯」而不再受影响。「重历」和「解说」的心理治疗方法也可被采用;但运用「催眠」来唤起遗忘事件的做法,则仍在争议中。

 

目前仍然未有针对创伤后压力障碍的药物,一般医生的处方会包括抗抑郁药和抗焦虑药,其中血清素是经常使用的抗抑郁药,苯二氮卓类药也可以在早期治疗中使用。其他的抗抑郁药和情绪稳定剂亦可试用。此外,部份严重患者如出现思觉失调之病征,则可使用一些非典型之抗精神病药。其他同时出现的精神病患﹝如酗酒﹞也需要注意和处理。因此,在治疗创伤后压力障碍的时候,要按患者在不同阶段的需要运用适切的药物帮助他们。

 

社会服务和续顾关怀对重建患者非常重要。当患者已能面对其创伤后,有些人建议使用「压力疫苗」训练,其做法是让患者持续面对较轻的压力事件,以增加其免疫力。对于那些仍然有后遗症状之患者,职业和文娱治疗也有帮助。最后,婚姻和家庭治疗有时也可以帮助患者和家属产生互相支持的作用。

 

创伤后压力障碍需要长时间积极投入之治疗。当病征持续稍退、患者能够建立起良好应付焦虑的方法,以及生活环境稳定时,则可以考虑终止治疗。

 

预后

创伤后压力障碍一般在创伤事件发生三个月内出现,虽然也有些会在更后期才出现。痊愈率和所需时间也有不同,大概五成在三个月内痊愈,有些在没有治疗下数年内也可自然痊愈。余下的五成会成为长期病患者,当中三份之一 ﹝特别是女性患者﹞则会有超过十年以上的持续病癓,而对儿童患者的影响则可延伸至成人阶段,年长患者亦会因衰老问题而好像重新经历创伤一样。

返回
创伤后压力症的心理治疗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李咏茜博士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为何严重创伤会造成那么巨大的心理影响?

全文

为何严重创伤会造成那么巨大的心理影响?

纵然大多数人不时透过大众媒体得知严重意外创伤所带来的影响,但人们多会认为自己是安全的,总觉得这类创伤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在创伤事故发生前,我们都会有一些基本假设,包括相信世界大致上是美好的、生命是有意义的、事物的发生大都是合理的。但当创伤事故突然发生,我们掌握不了身边的事物,便会顿失安全感,彷佛觉得这个世界不再安全和稳定了。

 

再者,在严重意外事故中,我们可能要突然面对性命威胁或他人伤亡,自然地会引发起极度的害怕、恐惧和绝望的情绪。

 

此外,严重意外创伤通常是突如其来、出其不意地发生的;我们整个人体系统便要在一瞬间进行调节、倾尽全力去应付创伤情况,这时求生机制便会自动接手去作出适当的反应。当我们在事发后回顾时,可能会发现创伤发生时,身心系统所作的反应,跟平常的反应大相径庭。

 

麦基恩医生在「创伤后压力障碍」一文中,对此情况作了清晰的概述,但如他所说,目前仍然未有专门医治创伤后压力症的药物,以下让我们看看有关这方面的心理治疗方法。

 

一. 事后解说     

创伤事件发生后,实时之新闻信息多是未经整理、混乱和过多的,在这期间,实时介入之「解说」可以提供正确信息;这类「解说会」大多是一次过和以小组形式进行,透过心理教育、短暂压力反应之处理、提供表达感受的机会和彼此支持等,减低受灾者的混乱及无助感。有些人经解说后觉得有帮助,从中可获得正确之信息和支持。不过,研究显示,解说对防止创伤后压力症之成效仍很具争议性。

 

二. 支持性辅导及「自疗」

在事发后,适当的支持和关心会对受灾者的情绪有帮助,幸存者若有短暂的压力反应和采取一些安全措施,亦应被肯定为正常。如身体状况许可的话,幸存者应保留其社会角色,甚至伸出援手帮助救灾,如捐献、做义工或为遇难者祷告等;这些行动可让他们建立一种因能控制环境而产生的安全感,从而减低无助感觉。幸存者亦应学懂照顾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健康,使用他们一贯沿用而有效的方法去面对压力;应有智能地接收新闻及信息,限制自己不接触太多不健康、混乱之消息和相片等。

 

此外,以下的「自疗」方法是很多「过来人」试用后认为可以帮助创伤后压力症早日复元的:

  1. 加强与其他人的联系,参与社交活动
  2. 减少对药物的倚赖
  3. 看清创伤带来的损失,并计划一下如何克服
  4. 不要逃避创伤回忆
  5. 学习以理智代替情感来评估威吓
  6. 不让自己逃避唤起创伤回忆的日常事情
  7. 学习分隔开过去的创伤和现在的实况
  8. 学习控制自我节奏和处理创伤;每天或每星期拨出一定时间去处理创伤;编写日记或运用来自创伤的灵感做一些小手工

三. 心理治疗

创伤后压力症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是我们在创伤之中失去了平常的安全感,以及对自己及世界的信任;我们会感到很脆弱,无力去掌握身边的事情。这种失控的状态会使我们非常难受,继而出现其他创伤后压力症状。身体方面,也会为了保护我们而进入高度戒备或作战状态,使我们面对一些没有真正危险的情况时,也出现紧张及抗拒的反应。这些反应并不好受,因此,我们会设法逃避引起紧张的情况,即使创伤过后,也会避开与创伤事件有关的事情或地方,逃避一些以往不害怕的事情。可是,当我们愈是逃避,就愈会以为那些事情是有危险的,惊怕的感觉便会持续下去。

 

对于一些已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状的人士,心理治疗的首要目标是帮助他们在灾后适应各方面之转变、了解病征的破坏性、明白现有病征与创伤事件的关系、对创伤事件作出现实和有建设性的评估,及以正确和健康的处理方法取代不良行为等。

 

认知行为治疗是一个已被证实有效治疗创伤后压力症的心理治疗方法。其主要的治疗成分包括:

  1. 帮助患者掌握有关创伤后压力症的正确资料,并了解创伤事件对自己各方面的影响;
  2. 透过对缪误思想和世界观的重整,把恐怖的创伤事故好好地处理、面对及整合;
  3. 透过让患者重复地面对真实或想象之困扰环境,直至习惯及适应为止,令他们重新掌握及控制身体的压力反应;
  4. 提醒及协助患者重建可靠的社会网络、人际关系和日常功能。

 

其他治疗方法,好像运用「催眠」来唤起遗忘事件,则因为缺乏研究支持,故仍在争议中。另外,亦有一些不够经验之治疗师,在一个不适当之时间或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下,挖掘一些埋藏已久的深层记忆(如儿童阶段被长期虐待的经历),但又未能承载病人激烈的情绪反应,因而令病人再一次经历创伤。其实,打开了心理伤口而没有提供有效之面对方法,对病人来说会更加痛苦。故此,病人在寻求专业协助时亦应审慎考虑一些有研究证据支持之心理治疗方法。

 

其实创伤事故可以带来很多不同的影响,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感觉、思想、人际关系、行为、态度、梦想和希望,甚至可以令我们出现创伤后压力症状。但是,也有些人在经历创伤后,不但身心复元过来,并且找到生命中的新方向及目标,活得更积极;分别往往在于我们怎样面对。

返回
强仔的故事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沈孝欣医生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个案参考

全文

个案

强仔是陈先生和陈太的独生子。那时他们刚结婚不久,还未有准备好迎接新生命。强仔的出生确实令他们感到有点手足无措。由于陈先生和太太的工作时间也很长,强仔的日常生活,也只得依赖同住的祖父母照顾。陈先生和陈太也知道祖父母有点过分溺爱强仔,心知不妙,但是为了避免婆媳之间的纠纷,也没有提出什么意见。强仔在四岁那年,被诊断患上了痒痫症。虽然在接受药物治疗之后,一年只发作一两次,祖母却从此对强仔的要求更加千依百顺。陈太在强仔入读小一之后,换了一份时间比较短的工作,决意自己督促强仔的功课……

 

「强仔,快些来做功课!

…强仔、强仔,你又跑到哪儿? 」

 

当陈太既心急又带点茫然地寻找儿子时,强仔突然从梳化后面跃出,扑向母亲,差点儿把陈太推倒在地。陈太还来不及骂他,强仔已一溜烟似的跑进厨房,把抽屉里的各类糖果、饼干和薯片倒在地上,为要寻找他心爱的那款巧克力。

 

「还吃甚么巧克力,快拿书包出来做功课!」陈太提高声量,愤怒地说。

「我那卡通快开场了,看完才做吧!」强仔答道。

「我说要立刻做!要不然待爸爸今晚回来你便知味道!!」

       

前天强仔因未完成功课,被爸爸狠狠地打了一顿,还赶出门口罚企,仍历历在目。于是,强仔唯有拖着脚步,勉强地拿起书包,胡乱地把书簿倒在饭桌上。随手拾起本「写字」簿,准备抄写词语。

       

才写了两行,强仔便开始魂游象外。接着又拿起界刀,将笔袋里的擦胶不断界,又切成碎粒,又界花饭桌。陈太见状,连忙破口大骂,强仔才像在梦中醒过来般,提起如千斤重的笔杆,继续写字也。

       

陈太怕今晚又不知要捱到何时,于是便打开强仔的手册,想查看今天有多少功课。怎料,一看手册,便「无名火三千丈」,因由星期一起,强仔每天均被老师「写手册」,罪名跟以往相似﹕上堂谈话,玩文具、骚扰同学、离位、老师讲课时大声喧哗等。在怒火冲天之际,陈太猛力地记他一耳光,说「衰仔,全世界最无用嘅人就系你!!」强仔随即放声大哭,将桌上书簿和文具使劲地扫往地上去。

 

 

精神科医生的评估和建议

我们常常也能听到「过度活跃」的名词,其实是甚么一回事呢?

在医学上,「过度活跃」或「专注力失调」是一些行为表征的形容,是指有些小朋友无论在什么场合(只有在家或学校才出现的不算) 也难以安静、多手多脚、无时停、行事冲动、没有耐性和不能专心。而「过度活跃症」是指由于先天脑部发展失衡而出现这些情况,至于失衡在那里,到现在医学上还是众说纷纭,未有定论。一般来说,每一百个小朋友就有两至四个会出现过度活跃症。

       

但也不是每个「无时停、唔专心和冲动」的孩子也患有过度活跃症,其他的生理、环境和心理因素也可能引致过度活跃的表现﹕

 

  1. 生理因素﹕过度活跃症在一些患病的小朋友比较常出现。特别是那些影响脑部发展的疾病。在患有痒痫症的小朋友当中,大约有两至三成会有过度活跃症。其原因包括了脑部发展的问题,亦可能是药物的副作用,我们亦不能够忽视,因为痒痫症而引致家庭关系上可能出现的过分溺爱或小朋友因病而觉得自卑,减低其学习兴趣和耐力。
  2. 环境因素﹕自幼缺少适当的自我控制力培养,孩子便学不懂如何耐心等候,努力尝试。这可能是因为家长过分溺爱所致。但也有些情况是因为家教太严,孩子觉得自己根本没有可能达到目标,于是便选择放弃。
  3. 心理因素 ﹕有些孩子并没有过度活跃症,但因为心事重重,郁郁不欢而对身边的事物失去耐性和兴趣。更由于语言能力所限,未能抒发心中的不安。情绪便转从一些激动的行为表达出来。如果没有细心问明前因后果,这些小朋友也会被误以为患有「过度活跃症」。

 

治疗方面,每一个孩子的情况也有不同,甚至有不只一个因素在影响着他。所以必先从详细的评估明白各个影响孩子的因素,再计划治疗的方案。根据多年的医学研究,已有药物能显著地提高大部分有过度活跃症的小朋友的集中能力和耐力。在多年的临床应用中,这些药物的副作用也相对地少。但归根究底,药物虽然能够补充孩子专注力的不足,如果孩子本身没有努力尝试去运用药物的帮助,成效也不会显著。所以现今的医学很着重心理与药物治疗的并行。帮助父母和孩子本身去掌握如何能最有效的培养和发挥孩子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力。

 

临床心理学家的意见

要先评估各项影响孩子过度活跃的因素,及孩子的智力、记忆力和专注力等认知能力,再按评估结果订定治疗方案。心理治疗方面,大致循三大方向﹕行为管理、亲职训练及与学校沟通合作。

 

行为管理

行为管理的目标,是教导孩子以正面行为取代负面行为。教导和训练的范畴可包括﹕帮助孩子学习顺从和遵守规则、提高处理怒气的能力、学习管理自己的学业等,还要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感受,增进社交行为技巧及摒除负面思想。

 

以强仔为例,过度活跃的孩子也是易冲动的孩子,常常会想做就做。因此,在家乱发脾气、在校喧哗驳咀、与同学吵架或打架,也是常见的困难。所以,帮助强仔控制自己的冲动和脾气是必须的训练。

 

 再者,过度活跃的孩子,也常是杂乱无章和专注力弱的人。故此,每天的功课肯定会成为父母和孩子的战场。像强仔的父母,单靠打骂和恐吓,并即兴地叫他做功课,实难奏效。要先花心思跟他编排做功课时间表(例如何时开始、先做哪样功课、并有合宜的「中场休息」等) ,再配合赏罚技巧,慢慢训练他顺从和遵守已订下的规则。

 

亲职训练

要实行上述行为管理训练,父母的角色是不可或缺。因此,父母要学习恰当地运用赞赏与惩罚及其他技巧,去协助孩子克服自己的弱点,慢慢培养更多正面积极的行为。这过程需要耐性并专业人士协助,并不是一句「你再是这样,就打你」或「你乖乖地我就买雪糕给你」就可达到目标。父母亦要建立适当的权威,不能被孩子的意愿牵着走。

 

容易违规的孩子常被视为「麻烦制造者」(这也可能是事实)。但常受埋怨和责骂,会令孩子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反而变本加厉。像强仔母亲骂他「无用」更是大忌。因此,父母的接纳和把握机会去赞赏他,能帮助孩子提升自尊感,更是鼓励他改变的动力。

 

父母自己亦要学习舒缓压力和处理自己的情绪,这才不致在孩子冲动发脾气时,火上加油。夫妻间如何彼此支持和有商有量,这也是重要的课题。

 

与学校成为合作伙伴

若孩子有过度活跃或其他行为问题,每天手册上的「红笔字」或班主任的电话,往往会引发家长情绪高涨,把孩子骂个落花流水,近乎失控。因此,让老师明白孩子的困难,并与家长携手合作去训练和帮助孩子,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毕竟,孩子白天的时间是在学校度过的。

 

无论孩子是因何原因有过度活跃的行为表征,持之以恒的训练,都能帮助父母面对困难及培育更专注、更有责任感的孩子。

返回
丈夫包二奶,妻子情绪低落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赖子健医生, 梁赵颖懿女士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个案参考

全文

个案

今年五十四岁的李太年青时已由内地来港,投靠亲戚。她初时在制衣厂工作,后来认识了也从事制衣、年青上进的李先生。他俩结婚后,努力工作,并且开设自己的厂房。勤奋加上机遇,令李先生李太的生意愈做愈好,生活也渐见安定。后来李太打算专心照顾几个孩子,便较少理会公司业务。近年,制造业大都北移,李先生为了扩展业务,也将生产线迁往内地。由于工作需要,李先生大部分时间都在内地,两夫妇聚少离多;子女也逐渐长大,到外国升学去了。一直以来,虽然经常听闻北上男士发生婚外情,但李太对丈夫十分信任,不相信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老实可靠的丈夫身上。

 

日子久了,李太渐渐发现与李先生相处时,李先生愈来愈没有耐性。她初时以为丈夫工作忙碌,较为疲倦,又或是自己的更年期,令丈夫对性事缺乏兴趣。

 

有一天,突然接到一个电话,说话的女性自称是李先生在内地的情妇,要求李太与丈夫离婚。李太向丈夫探问,李先生初时支吾以对,怪她胡乱猜测,后来再三对质下,终于和盘托出,还向她大发脾气,声言如果要保住家庭,便要给他「空间」。

 

李太大受刺激,不知所措,又不敢随便向人倾诉,以免家人及子女担心。但是,情绪愈来愈低落,终日以泪洗脸,并开始严重失眠,有时会连续几天睡不着觉,思想呆滞。后来,李太虽然能靠安眠药的帮助,晚上睡三数小时,但始终对生活缺乏了动力和做人的乐趣,甚至有想死的念头。她身边的友人都替她十分担心,怕她会做傻事,或过分依赖安眠药,所以多番劝解她,希望她向「心理医生」求助。

 

 

精神科医生评估和建议

 

李太有相当明显的抑郁症征状,相信没有太大的争议。今天医学界已较少将抑郁症分类为反应性 (reactive ) 及内发性 (endogenous) 两类,因一般都相信是由先天、后天、身心成长、性格及多方面的环境际遇因素有关。虽然如此,她在婚姻上遇到的沉重打击是明显的引发事件。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国际疾病分类 (ICD-10) 的定义,抑郁症有以下的诊断标准:

 

至少连续两个星期:

1. 不寻常的、近乎每天的及整日的情绪低落;

2. 对本来享受的活动失去兴趣或不再享受;

3. 缺乏精力或疲倦;

4. 缺乏自信或自尊心;

5. 无理的自责或过分的罪疚感;

6. 重复思想死亡或自杀,或有自杀行为;

7. 思考能力或专注力减退或不能作主;

8. 精神运动(动作)激动或迟钝;

9. 各类的睡眠困扰;

10.胃口大增或大减,及相关的体重变化。

             

当然患者未必有齐全部征状,诊断及严重程度是按病征的多少作参考:

(轻度:1至3 中至少 2 个病征,合共至少 4 个病征;

中度:1至3 中至少 2 个病征,合共至少 6 个病征;

严重:1至3 都出现,合共至少 8 个病征。)

 

由于李太的失眠问题很可能和她的情绪困扰有关,服用安眠药是治标不治本的方法,对本身的抑郁征状帮助不大,反而会增加自毁或意外过量,或养成长期依赖安眠药的问题。以李太的情况来看,如果用抗抑郁药 (Antidepressant),可能效力会更为显著。抗抑郁药的治疗原理,是透过调节脑部的神经递质(例如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的功能,去改善情绪抑郁的征状。部分抗抑郁药亦有助安眠作用,可帮助病者减少依赖安眠药。抗抑郁药的种类颇多,虽然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但较新的种类一般都不难适应,也相当安全。要留意的是抗抑郁药的效力,要两、三个星期才较明显,病人要稍有耐性,以免半途而废。除了药物治疗,李太亦需要心理辅导或治疗,以舒缓、疏导她的情绪,分析处境,并寻求可行的解决方法。在情绪好转前,家人、朋友要特别留意自杀倾向,并鼓励她求助。

 

心理辅导员的意见

  

李太的情绪低落,相当明显是由丈夫的婚外情引发。服用医生处方的药物,可助她减轻抑郁的征状、改善睡眠,并提升思考及专注力,若同时接受心理治疗,较能助她寻找应对问题之道,解开心结;因此药物及心理治疗是相辅相成的。

 

李太的状态及面对的打击

正值中年的李太,要面对更年期的生理变化,身心都有一定的适应。此时子女渐长,且已往外国升学,她正处于家庭生活周期的空巢期,而她又是全职主妇,多年来专注于家庭生活,所以这时夫妻的关系对她至为重要。可是丈夫长时间在内地工作,聚少离多,李太在家人的情感支持方面可谓十分缺乏,此时得悉丈夫有外遇,而且丈夫无意离开情妇,对李太的打击实在很大,心中郁结难解,加上李太不敢向友人及家人倾诉,更形孤立无援,走不出情绪幽谷,甚至严重影响睡眠,萌轻生念头,必须立即求助。

 

李太最急切的需要

长远来说,李太需面对婚姻危机,但李先生暂时无离婚打算,当务之急是照顾李太的情绪和身体。除了医生和辅导员/心理学家外,李太的朋友及家人的支持十分重要,亲友的陪伴、关怀与鼓励,每每给她动力坚持下去,寻求出路。面对丈夫的婚外情,李太情感上受到重创,例如感到被出卖、被欺骗、羞耻、愤怒、沮丧、失望、伤心、失落、前路茫茫、孤单、自卑、恐惧、不解、委屈等等;因此必须让李太倾诉心中的感受,加以疏导,让她感受到被明白、接纳与支持,不用压抑感受或积压于心底。此外,要助她感受亲友的情,尤其是她与儿女之间的亲情,提升她求生的意愿。在现阶段她情绪波动,不宜作任何重要的决定。

 

面对将来

当李太的情绪较稳定时,才逐步处理其婚姻问题。一方面要探讨李太的想法和意向,另一方面要助她了解其处境及婚外情的可能成因,探索修补婚姻的可能,在协助李太时尽量请李先生参与,甚至进行婚姻辅导。过去夫妇分别将心神集中在工作及儿女上,夫妇感情出现缺口,第三者便有机会乘虚而入,这次危机有可能化为夫妇关系的转机,但要视乎双方的意愿和努力,若其中一方去意已决,则辅导的重点在于帮助李太过渡离异的伤痛,建立新生活,所以目前不能决定具体方向。

返回
情感虐待初探(二)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在上一期的文章中,我们尝试透过个案分析,探讨现今三十至四十岁的香港成年人,童年阶段在家庭曾受到怎样的情感虐待和引致日后对他们的影响。本文继而会从一些本地的研究报告,反映情感虐待在香港现今家庭的情况,再从历史、家庭、文化、政治经济等角度探讨促成问题的原因。

全文

社会现象

虽然香港现时直接有关情感虐待的研究和统计很少,但透过三个调查报告,亦可以在某程度上反映香港现今孩童受到情感虐待的情况。

 

  1. 「管教思想误区」家长调查报告[i]

二零零零年十一月期间,香港电台委托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部对香港家长管教观念作了一项调查,发现其中有六项错误观念有超过四成的家长表示认同,而这些错误的观念正影响着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这些错误的思想包括:

  • 孩子要听话和成绩好,才值得父母疼锡
  • 父母应尽可能为子女生活上所有细节,安排得妥妥当当
  • 任何容易令子女有损伤的活动,父母都应该禁止他们参加
  • 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话,不应逆父母的意
  • 孩子受到委屈,就算父母不理会他,过几天他自然就会没事
  • 「锡」孩子要在心里锡,不应该说出来

报告指出,家长将子女在父母心目中的价值与他们的成绩和是否听话挂钩,会对子女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亦会令那些成绩稍逊者感到自卑和不安全。并从那些错误的思想可以反映,父母倾向轻视甚至忽略子女的感受和意见。

 

  1. 「家庭暴力对被虐待妇女及其子女的影响研究」报告[ii]

在一九九九年年中,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共同对以上的题目作出研究。其中包括研究儿童目睹父母不和,和发生暴力冲突时所受到的困扰。研究发现目睹家庭暴力的儿童,会出现情绪困扰:如经常感到「惊、担心和觉得嬲」,而情绪亦很容易失控而转变为暴力;另一方面,亦会引致长期的负面思想,如无助感,自尊感偏低等。

    

在报告中也引申Mackay & Lo(1995)的调查,估计香港每天每300个急症室服务的人中,最少有一个是涉及家庭暴力个案。另在本地以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的研究中,有百份之十四的家庭曾发生涉及父母之间的家庭暴力事件(Tang, 1994)。从此数字,可以反映出家庭暴力的问题十分严重,特别自去年天水围家庭暴力事件发生后,因着传媒广泛报导,社会上也很重视家庭中的暴力事件,同时间,相信我们亦应关注子女在这些暴力事件中所受到的情感虐待和对他们日后的影响。

 

  1. 「校园欺凌现象」研究报告[iii]

暴力和欺凌现象,其实一直在校园中也有发生,但直至近年来被传媒广泛报导后,社会才开始注意起来。早在二零零一年十月,城市大学进行一项中小学生在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已发现有六成二的小学生及四成七的中学生受到同学言语上的攻击,包括起花名、嘲笑别人身材或背景等。另有二成八的小学生及一成七的中学生表示受别人的排挤和孤立。负责调查的黄成荣博士表示,学生的表现除了社会暴力文化使学生欺凌问题加剧外,家长亦须负上责任,在教导子女时是否过于严厉处分等[iv]。报告中指出被访学生若与家人相处融洽,被欺凌或欺凌他人的情况便较少发生。学生的父母是否常用打骂方式管教,也与学生欺凌行为出现的情况成正比。

 

从以上的报告,我们可以发现在学生彼此之间已经出现情感虐待的行为,并且比例有六成之高,学者也认为这与学生与家人相处的模式有直接的关系,因此再次表示家庭中情感虐待的问题应受关注。

 

虽然以上的报告都不是直接研究情感虐待,然而从以上的报告中,都可以反映出情感虐待的情况确实存在,并已达到该受社会正视的地步。

 

从宏观层面了解情感虐待

以下我们尝试从历史、家庭、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宏观的层面去探索促成情感虐待的原因。

  1. 近代历史之影响

A.   战后的一代

自四五十年代,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后,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从中国大陆逃难到香港,他们大部分都饱受贫困、饥荒的煎熬,也因为战争而缺乏教育的机会,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因为想寻觅一个安全港,而他们的婚姻也是借着彼此之间互相同情、慰藉或救亡相依等各种因素下结合,而婚后又要面对在香港开荒的压力,以致他们不少靠赖赌博、酗酒等恶习去减压,在这样的情况当中,现金四十岁左右的中年人自小便要负起家中不少成年人的责任,排行最大的往往被迫扮演父母角色,照顾可能比他们只是小两三岁的弟妹,及至小学毕业,便到工厂做工帮补家计、供养弟妹读书,俨如一个「小大人」一般。

 

由于战争,父母亲大多缺乏教育,以致形成他们在教育儿女上也有一定程度的问题,特别当儿女进入中学课程后,很多父母已不能再教导他们,形成父母与子女沟通的隔膜。也有些父母由于自己没有机会受教育,在社会上要做些低下阶层的工作,以致把很多期望投射到儿女身上,形成日后他们在学业和事业上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另外,父母在战争时经历到生离死别的创伤,往往之后也未曾适当地处理,以致将不少情绪发泄在配偶或儿女身上,形成很多婚姻、家庭和照顾儿女上的问题,而这些儿女,便承受着因父母婚姻关系不和,及在照顾上之虐待或疏忽所带来的个人创伤,有些甚至导致日后自己进入婚姻后或教养子女上出现不少问题。而以上所述也都是在现今不少香港三四十岁的人童年时在家中所经历的普遍现象。

 

B.    家庭遗传

如以上所述,在这一代三四十岁香港成年人当中,有不少父母都是怨偶、关系不和,活在冷战或争吵当中,虽然当时社会不流行离婚,但夫妻间亲密恩爱早已荡然无存,以致这一代人未能体会到家庭是一个安全和有归属感的地方,也看不到父母作为恩爱夫妻的良好示范。本地资深婚姻治疗师霍玉莲指出,这一代人在情爱和婚姻的追求中有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1. 在心底常质疑二人恩爱、牺牲、和洽相处,是可能的吗?常存一种疑虑、不信任的态度。
  2. 常常因恐惧自己重蹈父母的覆辙,刻意着力追求一个理想幸福家庭,稍遇冲突挫折,就极敏感地退缩、自怜、惶恐,怕自己又是另一个失败者;或者进入另一个极端,敏感他人攻击、愤怒、指摘自卫,形成紧张关系。
  3. 由于父母在夫妻关系上恶劣示范,这一代人甚至害怕或回避亲密关系,这种恐惧可以十分根深蒂固,以致容易沮丧,失去动力,不肯面对自己或寻求婚姻辅导。
  4. 问题比较简单,就是缺乏实践、知识和技巧,有时有心无力。比方说,因缺乏示范,不习惯说亲昵的话,不习惯亲昵的举动,不习惯剖白心灵,不习惯和解认错,在亲密关系上,茫无头绪,只感到空虚寂寞,而不知如何是好。[v]

至于这一代人的子女,即现今的青少年人,就是在这两三代的家庭纠纷下成长,而且承袭了上两代家庭中未能疏解而带来的种种困难,以致形成他们在行为和心灵上亦有不少的问题。

 

2.  社会文化之影响

A.   孝道观念

中国人自汉代汉武帝起(135 B.C.),便推崇儒家思想,当中更奉承「百行以孝为先」的观念,孝道便成为中国人一种长久和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中国传统的孝道观念虽然强调父慈子孝,但徐静在「从儿童故事看中国人的亲子关系」一文的分析中指出,所有廿四孝的故事都是强调儿女一方要牺牲自己来孝顺父母,而很少强调父母怎样牺牲自己来爱和保护儿女[vi]。这形成了父母子女关系中以父母为中心的文化,小孩子的需要和所提出的意见更被看为不重要,孩子的价值因此而被否定。而儿女亦往往只成为满足父母的心愿和期望的工具,在一些拥有家族生意或务农的家庭当中,儿女从小便要在生意上帮忙和日后被迫成为接班人,减少了他们发展个人志愿的机会。

 

杨国枢在「中国孝道文化观念的分析」一文中指出,孝道的观念更形成儿女只强调要「尊重」父母而不是「爱」父母[vii],由于父母拥有绝对的权威和不尊重父母会受到宗族和社会的唾骂,在某些情况当中儿女便只能阳奉阴违,形成父母和子女间有很多不能说出的秘密和隐瞒,形成沟通和彼此了解上的困难。

 

杨国枢在同一文中亦指出儿女尊重父母权威这种态度不单单停留在家庭当中,更扩展至学校或工作场所,甚至在社会或政府当中,对一些权威人士也是抱着这种必恭必敬的态度[viii],变成自我价值偏低,和形成一种对权威的盲目崇拜,现在自己是小孩子和坐在低位上不重要,盼望自己早日成为成年人和坐在高位上,去接受别人的尊祟和景仰,形成小孩子不享受童年生活和拥有一种「恋权」情意结。

 

另外,由于孝道文化之影响,中国家庭中过分强调父母子女的关系而忽略夫妻角色的关系,这形成父母和子女的界线往往混淆不清,夫妇间的感情往往也被忽略,而只集中在父母子女间亲情之建立,儿女亦往往成为父母情感依附的对象。当儿女长大后,父母亦希望继续照顾他们,干预其家庭,形成不少婆媳间的问题,而儿女的孩子在这样三代同堂的环境下长大,亦承受不少从家中长辈冲突中所带来的情感虐待。

 

B.    中国人沟通和情绪表达的模式

有学者指出传统中国文化沟通的基本功能,是着重维持彼此在群体中和谐的关系,并巩固自己的地位和角色,故形成中国人沟通模式倾向含蓄、有礼貌、着重聆听多于表达、顾存彼此颜面和「围内人才能知道」的特点[ix]。从现代西方所提倡的沟通观点来看,传统中国人的沟通模式是不够直接、清楚和有很多隐含意思,往往很容易形成沟通上的困难和误会。可是,有学者指出中国人与西方人在情感上的分别只在表达的形式上,而不是中国人比西方人缺乏情感[x],特别是表达一些忧伤和抑郁的感觉,往往只能用一些较间接的方式表达,直接流露会被视为弱者的行为,特别在中国男性方面,从小便要教导男孩子要有一种「男儿流血不流泪」的气慨。而在中国人的家庭当中,虽然彼此之间往往也很关心对方,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是稀少和隐含的,父母往往会多说责备的话而少说赞美的话,恐怕会把孩子「赞坏」了。由于在中国人的观念当中,相信女性是比男性软弱,相对于男性,女性可以有多一点情感表达的机会,故此在家庭中母子相对于父子间有多些情感的表达,这亦形成母子比父子之间的感情更紧密,特别是当儿子长大后,父子之间已很少情感上的沟通,相反,母亲仍然可以与儿子有不少情感上的交流,有些在儿子婚后仍未能解除这个情意结。有趣的是徐静在上面提及的一文中亦分析到廿四孝故事大部分也是集中在母子而不是母女、父子或父女之间的关系[xi]

 

C.    中国人的求助模式

一些中外学者根据西方医学模式分析中国人的症状,发现中国精神病人普遍着重以躯体症状来表达他们的心理状况。资深精神科教授曾炆煋指出,中国精神病人多以身体不适来显示心理困扰。Kleinman在台湾及湖南先后作出观察与调查,发现中国病人对身体状态特别留意,往往忽视或否定一些主要的心理症状,神经衰弱在中国社会的普遍性,可反映这躯体化的倾向。在香港根据精神病人的诊治观察与研究,亦发现病人向医生提出生理上的问题比心理的困扰为多[xii]。特别在家庭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家丑不出外传」的观念,中国人往往不会主动向外求助,故此在家庭中无论是婚姻或父母子女间的问题,往往也没有正面处理,父母甚至将情绪发泄在子女身上,造成情感虐待,而这情况又代代相传下去。在家庭中,可能比较好的是母亲可以找一些相熟的「姊妹」、街坊或亲戚倾诉,抒发一下内心的郁结,但在倾诉的时候往往也因为要顾全丈夫或家人的颜面而有所保留。但整体而言,因婚姻、家庭或心理问题而寻找心理辅导员或向精神科医生求助的中国人家庭则仍属少数。

 

3.     政治及经济之影响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家庭大多数是由捱穷的阶段开始,努力逐渐改善生活,基于「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父亲担当着经济支柱的角色,他们早出晚归,或把全部精力用来发展事业,忙于工作应酬,回到家便像个消耗净尽的人,对妻儿有心无力,莫说不能参与家人的心灵世界,就是家人想进入他的世界,分担他的苦与乐也甚不容易[xiii]

 

八十年代中英谈判牵起移民潮,「航天员」现象令夫妻分隔两地,父亲或母亲缺席和婚外情的情况尤为明显。另一方面,中港两地增强联系,港人在内地娶妻或丈夫北上公干的情况日渐普遍,两者均造成夫妻聚少离多,而关系疏离更催化了「包二奶」的现象,子女因此接触父亲的时间是有减无增。铿锵集叙述「荷兰国际教学成就评估组织用了七年时间,分阶段调查了十个国家,发现香港父亲单独陪伴子女的时间,只有六分钟[xiv]。」父亲甚少在家,陪伴子女的时间又少,相比之下母亲与孩子的来往便过分紧密,这样造成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子女没有能力摆脱与母亲的共生关系(symbiotic relationship)。这样的孩子往往与母亲亲近到极端且不健康的程度,甚至在婚后也不容易成为独立的个体[xv]

 

这几十年香港的经济成就促使我们确认这个是金钱至上、经济挂帅的社会,过去鲜有听闻父亲会为了多陪伴子女而将事业的发展放轻。随着女性受教育的机会与男性相等,双职家庭便是大势所趋,当然这也是因为实际的经济需要。由于双亲均出外工作,照顾及陪伴子女的时间减少,有些父母相信提供物质便已足够,另一些则以增加物质的供应作为补偿,子女日常生活的起居饮食也由家庭佣工代办,父母两者均没有足够时间去聆听子女的心声、了解他们的心灵世界,结果子女的需要往往也被忽略。

 

九七金融风暴对很多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压力,失业率持续上升,直至去年才有回落现象。圣雅各布福群会曾委托理工大学进行调查,发现约有四分一港人过去曾受失业或生意失败影响,而超过六成人因为此难题感到压力很大[xvi]同时,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一项有关综缓人士的调查发现,七成被访者认为经济困难会导致与家人关系转差[xvii]。父母承受着沉重的经济压力,必然会影响对子女的照顾,这一代的儿童在如此大压力的处境下,面对情感虐待的可能性将会有增无减。

 

总结

以上我们尝试透过不同层面了解情感虐待,从微观以至宏观的分析,是为了提供一幅较整全的图画,阐释情感虐待如何发生在当今的香港社会。相对于身体和性虐待,情感虐待是虐待个案中较容易被忽略、难以辨认但却遗害深远的。一九八零年代开始的明尼苏达母子互动计划的研究发现,被「精神虐待」[xviii]的孩子表现得比身体遭虐待的更差,此外,也有些学者认为情感虐待代代相传的情况也许比身体虐待的情况严重[xix]。虽然现今仍缺乏直接关于情感虐待具规模的本土研究,但西方学者的成果实有参考的价值,情感虐待无论在西方或东方社会均是不容忽视。

 

就个人而言,能意识到过去受情感虐待的伤害,是面对创伤的第一步,接受个人或小组辅导则是治疗伤痛及重建自我的重要历程;他们若已为人父母(如文中提及现今香港的中年人),更要进一步明白如何避免将情感虐待传递至下一代。至于社会方面,我们鼓励更多的研究,有助更深入了解情感虐待,同时需要提供全面的教导和讨论,协助父母明白子女在不同成长阶段的需要,并学习如何恰如其分地养育子女;提供支持(如设立父母的支持小组、邻舍互助计划等)也是不可缺少的。短短的篇幅只能对香港家庭中情感虐待的现象及错综复杂的成因进行初步的探索,至于出路的问题,相信没有简单速成的方法,但若有更多的本土研究,并提高香港人对情感虐待的意识,便是迈向预防及治疗的重要一步。

 

注解:

  1. 张兆球 《「管教思想误区」家长观念调查》,香港电台、香港城市大学社会科学部  3,11-12
  2. 陈高凌  【家庭暴力对被虐待妇女及其子女的影响】研究,基督教家庭服务中心及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2000年2月,p. iii,1,7
  3. 黄成荣 【校园欺凌现象及处理方法】,城市大学应用社会科学系,香港青少年服务处,2001年5月 http://www.cys.org.hk/hot/peace
  4. 苹果日报 2001年10月21日
  5. 参 霍玉莲 (1996) 怎可一生一世 突破 P.191-194
  6. 参 李亦园、杨国枢编(1974) 「从儿童故事看中国人的亲子关系」(徐静着) 中国人的性格  台北:南港, P.201-226
  7. 参 杨国枢 (1988) 「中国孝道文化观念的分析」中国人的蜕变 桂冠图书公司P.31-33
  8. 同上
  9. 参 Bond, M.H., (1996) The Psychology of Chinese People, HK: Oxford P.292
  10. 同上, P.186
  11. 参 以上「从儿童故事看中国人的亲子关系」
  12. 参 Chiao, C. et al (eds) (1985) 「中国人对心理问题的表现方法及求助途径」(张妙清着) Proceedings of the Conference on Modernization and Chinese Culture. (现代法与中国文化研讨会论文汇编)  HK: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P.303-306
  13. 杨牧谷:《还看下一代》(香港:卓越,1995),页54。
  14. 余远、杨美仪编辑:《铿锵集k活出生命的太阳》(香港:皇冠,1998),页5。
  15. David Stoop:《父亲不缺席》(Making Peace with Your Father),柯里斯、林为正译(台北:智库文化,1995),页70。
  16. 苹果日报 2001年12月17日
  17. 同上
  18. 这里的「精神虐待」是指母亲没有反应、孤立和不陪伴孩子。
  19. 参考Alan Kemp:《家庭暴力》(Abuse in the Family : an introduction),彭淑华等合译(台北:洪叶文化,1999),页126-133。
返回
谁可相依 ─ 谈亲密关系﹝二﹞婚姻中的相依类型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谢翠瑩女士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人天性有亲密关系的渴求,在尘世中与另一个孤独的心灵相遇,彼此吸引,产生好感,继而建立亲密关系,可是,是甚么东西影响人建立亲密关系呢?

全文

人天性有亲密关系的渴求,在尘世中与另一个孤独的心灵相遇,彼此吸引,产生好感,继而建立亲密关系,可是,是甚么东西影响人建立亲密关系呢?以下是相依理论﹝Attachment Theory﹞对亲密关系的观察。

 

  1. 相依理论与亲密关系

约翰‧波比﹝John Bowlby﹞提出的相依理论,是描绘婴孩与主要照顾者﹝primary care-giver﹞﹝一般是孩子的母亲﹞之间的相依关系,如何影响婴孩的成长。这理论除了观察孩子与他们主要照顾者外,同时也对灵长类动物、哺乳类动物,以及雀鸟进行类似的观察和学术研究[i]。在孩子跟照顾者接触中,体会爱与被爱、亲密和疏离,这些经验影响孩子对安全的感觉,以及日后的人际相处。

 

过去日子,学者们将相依理论应用在不同的研究中,以了解成人的亲密关系,好像「从相依历程理解浪漫爱情」﹝Cindy Hazan & Phillip Shaver, 1987﹞以及「年青人中的相依形态」﹝Kim Bartholomew & Leohard M. Horowitz, 1991﹞等等[ii]

 

孩子与照顾者早期的相依关系,建立了某种感情上的连结﹝affectional bond﹞,并且成为孩子日后亲密关系的准则。伟斯﹝Weiss﹞指出,这种成人之间的亲密关系,跟小孩子与母亲的相依关系,有一些共通地方,首先,人有亲近的寻求﹝proximity seeking﹞,第二,在紧张的情况中,人需要相依的对象﹝attachment figure﹞;第三,人需要安全的基础﹝secure base﹞,就是从相依对象身上得到安舒感和安全感;第四,人感受与相依对象分离时会有抗议举动﹝separation protest﹞;第五,相依对象一经确立,这种关系便持续不断,不能以意识来控制﹝persistence﹞[iii]

 

  1. 从相依理论看婚姻中不同的亲密型态

在成人夫妇关系中,配偶就是另一方的相依对象﹝attachment figure﹞,这种相依系统有双向作用﹝bidirectional﹞,夫妇二人同时扮演「婴孩」和「照顾者」的角色,学者称这种双重性质的相依关系为「复合相依」﹝complex attachment﹞。透过复合相依与传统相依理论,我们发现夫妇间几种不同的相依形态 [iv]

 

2.1 安全稳定型夫妇﹝Secure couple attachment

这一类型的夫妇,能够处依靠和被依靠的位置,并且在关系中付出和接受关心、欣赏,他们就好像父母与婴孩的「安全相依」关系,能开放地表达安慰和接触的需要。

 

2.2 不安全稳定型夫妇﹝Insecure couple attachment

这类型的夫妇有三种不同的配搭,总括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缺乏弹性、与以上安全稳定型夫妇在相互关系和双向作用的特征上完全相反。

 

  • 冷漠独立﹝Dismissing/dismissing couple attachment

从小开始,这类型的人依赖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为了逃避被伤害和被忽略的感觉,他们只好将情感冰封。他们过度独立、自给自足,夫妇二人在不自觉下不互相依赖,同时亦抗拒被依赖,因此,很难与所爱的人建立稳固的亲密关系。

 

  • 矛盾纠缠型﹝Preoccupied/preoccupied couple attachment

从小在他们里面充塞着照顾者带来的矛盾响应,这种时近时远的感受,使他们过分警觉照顾者的出现,同时又感到长期被剥夺,他们内心缺乏安全、稳定和有界限的亲密经验。这样的夫妻关系,充满了不满和冲突,一方面希望对方满足自己永无休止的依赖渴求,另一方面,却拒绝对方的响应。

 

  • 冷漠/矛盾型﹝Dismissing/preoccupied couple attachment

普遍前来寻求婚姻辅导的夫妇是这一类,他们其中一方冷若冰霜,另一位却矛盾不定,这种天生的不协调使婚姻充满冲突,久久不能协调。

 

2.3 安全稳定/不安全稳定型夫妇﹝Secure/insecure couple attachment

在这种组合中,不安全的一方﹝矛盾纠缠或冷漠独立﹞可能会因着与配偶的相处,修正了自己的情感经验,以致表现出较为有弹性和平衡。但在某些情况下,安全稳定型的一方也可能因为对方的影响,而变得固守和失去弹性。

 

以上看来,夫妇间的相依关系的确错综复杂,透过相依理论让我们知道,原来两个人相恋是一种彼此影响,互相连结的微妙关系,霍玉莲认为「这种无形的连系,背后带着两人底层的经验、信念、价值观,组成个人的身分和意义核心。……原来亲密的相依关系,是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的原动核心[v] 。」每一个人身上都带着不同的成长包袱,这些东西无形中影响他们择偶,也影响他们与自己和别人相处,更加影响夫妇间的亲密关系。认识、明白自己和别人处亲密关系的模式,可以帮助双方增加了解、澄清误会、调节期望,以及享受亲密。

 

  1. 详细内容请参John Bowlby, Attachment, Part III & IV
  2. 内容来自两份研究资料:Kim Bartholomew & Leonard M. Horowitz,“Attachment Styles among Young Adults: A test of a four-category model”,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61(2)(1991), pp.226-244 Cindy Hazan & Phillip R. Shaver,“Romantic Love Conceptualized as an Attachment Process”,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Vol.52(3)(1987), pp.511-524
  3. Judith Feeney & Patricia Noller, Adult Attachment, pp.19-21
  4. James Fisher & Lisa Crandell,“Patterns of Relating in the Couple”, in Adult Attachment and Couple Psychotherapy, pp.15-27
  5. 霍玉莲,《情难舍》,页70-72
 
返回
游戏中提升孩子的自信(父母篇)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3期通讯(2005年8月)
日期 : 2005-08-31

父母与孩子玩耍,最着重孩子是否开心及寓学习于游戏,其实游戏更可让父母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绪、提升自尊自信、增强亲子关系、加强正面的情绪,以至解开情绪郁结。

全文

引言

  现代的父母多半不再认为「勤有功,戏无益」。坊间的益智玩具多不胜数,说明了专家及家长都相信游戏可提升孩子的思考力、解难能力、手眼协调能力等等。一般而言,游戏的娱乐性及教育性最受关注。父母与孩子玩耍,最着重孩子是否开心及寓学习于游戏,其实游戏更可让父母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了解其情绪、提升自尊自信、增强亲子关系、加强正面的情绪,以至解开情绪郁结。篇幅所限,本文只集中论述如何藉游戏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

 

  笔者最初接触游戏治疗,是以家长身分学习亲子游戏辅导(Filial Therapy),发现跟平日与孩子玩有一套不同的法则,也经验到上述的奇妙效果。由此我被深深吸引,再进深学习儿童为本游戏治疗(Child-centered Play Therapy),并应用在受不同问题困扰的儿童身上,效果同样令人鼓舞(适用于所有儿童期的孩子)。所有的儿童成长中均要面对困难与压力,我相信家长运用亲子游戏辅导的原则及技巧[i],可以有效帮助子女,若遇上特殊困难,则可寻求专业辅导人员的帮助。

 

设立特别游戏时间

  家长平日与孩子玩耍,可谓各施各法,不一而足。想提升孩子的自尊自信,就须参照下列各要点:

  1. 设立时限:

这段时间与平日一起玩是不同的,可称之为「特别游戏时间」,按孩子的年龄决定时间的长短,一般为三十至六十分钟。时间到了,父或母就可以走开,孩子可以选择继续玩,但父母得事先与孩子协议可玩多久。

 

  1. 专注陪伴:

在这段「特别游戏时间」内,父或母专注地与孩子玩,是一对一的关系(不同时与两个或以上孩子玩),而且父或母必须全神贯注在孩子身上,切忌一心二用,同时做其他事情。

 

  1. 选择玩具:

玩具的种类不宜太少,也不用界分男孩及女孩的玩具,家庭屋、煮饭仔、各类车、刀枪、毛公仔等都宜备用,但要避免电子游戏及棋类游戏。

 

  1. 由孩子作主:

孩子玩甚么、怎样玩、玩多久等均由孩子全权决定,父母不作干预或建议,但可事先协议孩子不可伤害自己或父母,也不可破坏玩具或物品。

 

  1. 家长在游戏过程中给予回应:

这是最关键的部分,着重给予正面的讯息,包括:

a)允许自由创作:

      孩子拿着玩具未开始玩,父母可以说「你喜欢怎样玩都可以」、「你把它当甚么都可

      以」、「你当它是甚么它就是甚么」;孩子也可发明新的玩法。

b)指出孩子的能力:

      孩子玩积木迭得很高,父母可以说「你把积木迭得很高,没有倒下来,迭得很平

      啊!」、「你懂得怎样迭可迭得这么高(赞叹的口吻)!」

c)反映困难:

      孩子想将公仔放在车上,但试了几次公仔始终掉了下来,父母可以说「这公仔很大,

      真是很难放在车上」、「公仔这么大,真的很难平衡」、「要放这公仔在车上真不容

      易」等,父母指出事情的困难,让孩子感到父母明白他,也不是他有问题才做不到;d)指出努力与尝试:

      当孩子很努力尝试不同方法去解决问题,姑勿论是否成功,也值得指出其努力;「很

      努力想找方法令公仔坐在车上」、「虽然很困难,你仍继续努力找方法」;

e)指出成功:

      无论孩子立即做到抑或经过很多尝试终于成功,家长宜在他做到时特别指出来;

    「啊,你成功了」、「终于做到了(语带兴奋)!」、「搅掂啦!」

f)反映决定:

    「你决定玩这个」、「你不想再试,想玩别的」、「你决定跟我比赛」,如果孩子决定游戏中父母要落败,也要成全他。        

 

孩子的正面体验

不管是辅导员还是父母跟孩子玩,孩子都可在特别游戏时间中有以下的体验:

a)被赋予权力:

      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往往要服在权威下,听命于师长,「特别游戏时间」是一个特殊

      的空间,让孩子作主。他拥有很大的自由为自己作选择及决定,甚至可以决定成年人

      的角色、活动以至谁胜谁负。因此孩子体会自由与责任,被信任作决定,而且其意愿

      备受尊重。

b)被关注、被明白:

      由于这是一对一时间,孩子是主角,自然感到自己受重视,若上述的响应准确,孩子

      更会感到被明白。

c)被肯定:

      在香港成长的孩子,很容易经验挫折,师长有一定的要求,达不到便会感到自己不如

      人,怀疑自己的能力,中国人的文化也较多指正,注意力往往放在需改善的地方,对

      孩子已有的能力缺乏肯定(affirmation)。在「特别游戏时间」内,他「做到」甚么

      会被注意及指出,相反,没有人会告诉他这不行、那不好,要怎样怎样,如此被尊重

      和肯定,必然有助建立自尊自信。

d)发展濳能:

      当孩子遇到困难,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和步伐解决,有空间作尝试和决定,不会被指令

      跟从成人的做法,自然有更多机会发挥濳能。即使孩子决定放弃,也不一定是不好

      的,因为人需要有弹性,适当时放弃或搁置一旁有时候是需要或健康的行为。

e)发挥创意:

      这一代的孩子多半拥有很多玩具,反而限制了创意的发挥,在游戏中孩子可以天马行

      空,发明新的玩法或解难方法,又得到注意和确认,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认可,自信便

      会增加。

 

总括而言,健康的孩子及有适应困难(maladjusted)的孩子,都可从「特别游戏时间」中得益,尤其是提升自信及正面的情绪,效果更昭彰,值得父母多加应用。本文勾划了如何运用游戏治疗的原则和技巧来提升孩子的自信,详情可参阅《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一书[ii]

 

 

  1. 本港部分志愿机构及私人辅导机构有举办「亲子游戏辅导」课程,家长可留意参加。
  2. 《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盖瑞.兰爵斯着,高淑贞译,(台湾:桂冠图书股分有限公司)2000年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