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進階搜尋
進階搜尋
作者
類別
分類
專題
期數
進階搜尋
怎樣培養小孩與人分享的美德
作者 : 賴靜琳博士
專題 : 家庭關係/培育
第33期通訊(2020年5月)
日期 : 2020-05-31

在百業蕭條的景況中,當市民都在為自身的安全和生計擔心,仍有很多有心人會為身邊有需要的人提供無條件的幫助和付出。相信很多家長都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養出這種關心他人需要和樂意與人分享的美德。

全文

最近幾個月的香港,在疫情的陰霾下,看見不少奇景。有讓人嘩言的、心痛的,但也有令人感動的。在百业萧条的景况中,当市民都在为自身的安全和生计担心,仍有很多有心人会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付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养出这种关心他人需要和乐意与人分享的美德。今期就簡單探討一下培養小孩願意跟他人分享的一個方法。

 

當兩三個或一班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時候,出現爭玩具或小食是很常見的情況。不少家長在這些時候通常會鼓勵他們要跟人分享,或為他們分配好每個人可以擁有玩具的時間,又或者命令年長一點的要讓年幼的弟妹等等。這些方法可能可以解決眼前的爭執,但長遠來說能否做到家長們想要的效果 — 小朋友能主動和樂意地與其他人分享?

 

讓我們用一個成年人的例子來想像一下:如果在街上有個為慈善團體募捐的義工走到你身邊,跟你說:「你是個有經濟能力的成年人,你應該最少捐$200。」你會有什麼感受?就算你最後捐了錢,都很可能不會經驗到那種只有從自發地付出而來的滿足感。同樣地,如果跟孩子說:「你是哥哥,你應該要讓弟弟。」被命令與人分享的孩子也不能感受到跟其他人分享的喜悅,反而可能因被命令的抗拒感減低了他們將來願意主動與人分享的動機。

 

兒童社交發展的研究專家 Nancy Eisenberg 認為兒童可以變得更慷慨、更願意與人分享,是藉著經驗到當中的良好感覺,而且他們的分享行為是完全自願,是出於自己的選擇而非被迫或受壓情況下才做的,否則可能出現反效果。因此,家長在孩子爭玩具時,可以引導沒有玩具又想要的小朋友,有禮貌地向有玩具的小朋友表達,讓有玩具的小孩自己決定是否借出自己的玩具。

 

「但如果孩子不願分享怎麼辦?由得他嗎?」

 

是的,讓他們自願的意思,就是容許他們拒絕答應對方的要求。如果孩子自願地借出玩具,當然是皆大歡喜,可以藉此給予他們讚賞。但如果孩子不願意借出玩具,家長可以坦然接受孩子的決定,並引導失望的孩子向對方問可借用玩具的時間,並協助孩子面對失望和學習等待。這樣的處理既不會抺煞孩子享受分享的喜悅,同時可以為他們帶來以下的學習和果效:

 

 

 

  1. 延遲滿足 (delay gratification):面對自己的期望未能得到即時滿足,學習忍耐和處理自己的失望情緒。

 

  1. 社交鍛鍊:練習正面的溝通和相處,用禮貌的方式提出要求和回應對方的接納或拒絕。

 

  1. 關係提升:兄弟姊妹之間會因為大家是自願的分享玩具或物品而增進大家的感情。

 

培養小孩跟他人分享的美德當然不只這一個方法,家長或成人們的身教和引導也很重要。但我相信給予小孩機會去經驗真正樂意分享的感覺是不可缺少的。這個培養分享習慣的方式的確不容易,尤其是當孩子們正在大聲吵鬧時。但當家長看到子女願意主動跟兄弟姊妹或其他人分享時,那種滿足感也是非常大的。

 

 

Reference:

 

Markham, L. (2015). Peaceful parent, happy siblings: How to stop the fighting and raise friends for life. NY, NY: Perigee.

返回
如何跟孩子解說社會上的衝突事件
作者 : 賴靜琳博士
專題 : 家庭關係/培育
第32期通訊(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成年人會因著新聞和媒體資訊或親身經歷而受到影響,小孩的情緒困擾也不少。

全文

香港的社會事件已持續幾個月,對大部分香港市民,甚至身在海外的香港人,都做成不同程度的情緒困擾。除了成年人会因着新闻和媒体信息或亲身经历而受到影响,小孩的情绪困扰也不少。曾聽聞朋友就讀幼稚園的兒子因為住家附近的警民衝突而感到驚恐,亦有朋友的小孩在721事件後乘搭西鐵時驚怕得哭了起來。很多家長都盡量不讓年幼的子女看新聞報導,但因為社會事件對日常生活的牽連甚廣,加上資訊傳播迅速,小孩們都可能在不知不覺間受到影響。因此,我想在今期的專欄跟大家分享跟小孩解說社會動盪或嚴重事件的一些注意事項。

 

  1. 適度地限制和主導小孩接收的資訊內容和方式。對年幼的小孩,盡量不要讓他們看見或聆聽太多可能使他們恐懼或震驚的新聞報導,尤其是有圖片或影片的內容。成人之間在討論新聞的時候,也要留意附近的小孩是否有機會接收到不適合他們程度的資訊。即使小孩們表面上似乎沒有在意或任何反應,也未必等於他們沒有在聆聽。
  1. 提供合適小孩心智發展程度的基本資訊。當小孩無可避免知道一些新聞或事件,家長應盡量解答他們的疑問,提供適合他們年紀的基本簡單資料。年紀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從社交媒體得知不同的資訊。家長應留意和尊重他們對事件的解讀、看法和感受,從而跟他們作出討論和適當的引導。
  1. 多用開放式問句(open-ended questions)來鼓勵孩子說出心中的想法和感受。例如:「你知道的事情是怎樣的?」或「你對這件事有何感受?」不要假設孩子們的憂慮和疑問跟自己一樣,嘗試從他們的角度(包括他們的心智成熟程度、性格、接收資訊的途徑等)去理解他們的觀點和接納他們的感受。
  1. 安撫孩子對自己或家人安危的焦慮。面對不穩的社會狀況或環境,家長可盡量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給予多點規律性和可預測性,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回應孩子的疑慮時,應用冷靜的態度,並向他們肯定家長有足夠的能力去保障他們和自身的安全;也不要說不幸的事「一定不會發生」,而是著重家長可用什麼方法處理孩子的擔心和確保大家免受傷害。
  1.  照顧孩子之餘,也要留意自己的情緒和壓力反應。近來很多香港人都有心情低落、焦慮不安、胃口變差、及失眠等症狀。照顧自己的情緒和健康,與照顧孩子和家人是同樣重要的。我常跟家庭照顧者說,不要忘記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家長有穩定的情緖,對孩子的情緒也會有穩定作用,因為孩子會不自覺地從身邊成年人的反應來評估環境的安全。
返回
如何對孩子表達愛
作者 : 賴靜琳博士
專題 : 家庭關係/培育
第31期通訊(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在我的輔導經驗,當年輕人談到父母,常說:「我知道他們是愛我,但…」。當我與父母溝通時,也感受到他們對子女的愛和關心。那麼,要讓子女們感受到父母的愛,為什麼好像很不容易呢?

全文

在我的輔導經驗,當年輕人談到父母,常說:「我知道他們是愛我,但…」。當我與父母溝通時,也感受到他們對子女的愛和關心。那麼,要讓子女們感受到父母的愛,為什麼好像很不容易呢?

 

蓋瑞‧查普曼博士 (Dr. Gary Chapman) 在1992年出版了《五種愛的語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後來又出版了數本書,把「愛之語」的概念應用在其他的人際關係,包括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自從我在十多年前認識了「愛之語」這個理論,它對我在夫婦和家庭治療工作,甚至個人輔導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幫助。查普曼博士認為,每個人表達和接收愛的方式是不一樣,就好像不同國家的人會說不同的語言或方言。如果父母和子女的「愛之語」不相同,就可能出現孩子「知道」父母在表達愛和關心,但很難「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能只靠頭腦上的認知和理解來維繫。若父母能了解並多運用子女們的「愛之語」來表達關愛和欣賞,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有更大機會得到提升。

 

五種「愛之語」包括:

  1. 肯定的言語 (Words of Affirmation) - 透過言語對子女表達疼愛、關心、欣賞、鼓勵、和正面的引導等。這些說話都能讓子女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從而建立他們的自我價值和安全感。
  1. 精心的時刻 (Quality Time) - 高質量的相處時刻,是父母給與子女專心一意的關注,和他們做一些他/她享受和適合其身心發展、單對單的活動。這是表達重視對方,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的方法,能讓他們特別感受到自己對父母的重要。
  1. 接受禮物 (Receiving Gifts) - 雖然大部分人都喜歡收禮物,但那些擁有接受禮物為主要的「愛之語」的子女,他們在收禮物時的反應會不大一樣。對他們來說,一些最有意義的禮物會成為他們心中愛的象徵,是送贈者和他的愛之延伸。
  1. 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 - 如果孩子的主要愛之語是這一種,你對他們提供的行動上的幫助,會讓他們更深地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例如當他們要求幫助修理一些物品,除了是實際的幫助,他可能同時在表達他的情感需要。
  1. 身體的接觸 (Physical Touch) -  明白這種「愛之語」的人喜歡擁抱、親吻、拖手等身體接觸,但也有其他的方法表達,例如:讚賞的時候會拍拍孩子的膊頭。

保持愛箱常滿

        感受被愛是人基本的情感需要,對人的情緒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當人缺乏被愛的感覺,就好像油箱沒有油,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行為等各方面的功能和表現。人心裏都有一個「愛箱」(Love Tank),而子女的不當行為背後很多時,是他們的愛箱很空虛,誤用了以為有用的方法來尋找他們很需要的愛的養分。父母只要多留意子女們對那一種「愛之語」有最熱切的反應,和觀察他們喜歡用那一種「愛之語」表達對其他人的愛和關心,便可漸漸理解他們的主要「愛之語」,從而多用孩子最能感受到愛的方式來填滿他們的愛箱。

 

Reference: 

Chapman, G. & Campbell, R. (2016). The 5 love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secret to loving children effectively. Chicago, IL: Northfield Publishing.

返回
怎樣培養孩子的情緒智商?
作者 : 賴靜琳博士
專題 : 家庭關係/培育
第29期通訊(2019年1月)
日期 : 2019-01-31

情緒智商近數十年越來越受重視。不同的研究顯示,一般高EQ的小朋友會有較好的學業成績、得到較高的學歷....

全文

每次跟人談及EQ(Emotional Quotient; 情緒智商),一般都以為高EQ等於 「無情緒」、冷靜、和「唔會發脾氣」等。根據情緒智商專家Travis Bradberry的說法,情緒智商包括:

 

1. Self Awareness -  能夠準確地感知自己的情緒 ;

 

2. Self Management - 有能力運用自己對情緒的感知,彈性和正面地管理自己的行為;

 

3. Social Awareness - 能留意和明白其他人的情緒反應和思考角度;

 

4.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能利用自己和對方的情緒感知,有效和正面地處理大家的互動。

 

情緒智商近數十年越來越受重視。不同的研究顯示,一般高EQ的小朋友會有較好的學業成績、得到較高的學歷、和更多作出對健康有正面影響的選擇等。EQ 比IQ更準確預測人在事業上的成就。有研究指出,在最好表現的員工中,百分之九十擁有高情緒智商;反之表現最差的員工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擁有高情緒智商。

 

EQ和 IQ兩者的重要分別,是前者可以透過適當的教導和訓練可被提升。家長在孩子的嬰兒期已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跟孩子的關係和互動會影響著他們情緒智商的發展。以下是一些幫助孩子建立情緒智商的方法:

 

1. 迅速回應嬰幼兒的哭聲並作出安撫,不要讓他們一直哭而不理睬。腦部研究顯示,如果家長能恆常地安撫和舒緩幼童的壓力和負面情緒,長遠可以讓孩子的腦部建構出有效的壓力管理系統,建立自我安撫和抗壓能力的基礎,對EQ和IQ都有著重要的影響。

 

2. 用同理心回應孩子的情緒反應,並幫助他們了解和認識自己的情緒。當孩子們感到他們的情緒被明白和接納,激烈的情緒會得到舒緩,自我安撫的神經通道(neural pathways) 會被強化,增加將來處理壓力和負面情緒的能力。這樣的回應亦可加強孩子用語言來表達情感的技巧,減低他們用負面行為來宣洩的機會。

 

3. 多述說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緒和想法,幫助孩子提升了解他人感受和角度的能力。無論是負面或正面的情緒,家長在表達的過程會讓孩子多了解不同的人或事,包括孩子自己的行為,會怎樣影響他人的想法和感覺,從而建立他們的同理心,並學習接納和面對自己和別人的情緒和反應。

 

4. 引導和協助孩子處理問題,以建立和提高他們的解難能力和信心。當孩子的情緒得到舒緩,可能會想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也可能需要家長的引導去思考不同的方案和可能性。家長最好先讓孩子說說他們的想法,並對他們的努力嘗試表示欣賞,以顯出對孩子有能力處理問題的信心。

 

5. 教導和模仿怎樣正面處理和表達憤怒。這是家長通常會感到非常困難的一項。眼見自己親愛的孩子在「發脾氣」或「扭計」,自己的情緒難免受到影響。可想像成年人都覺得困難的事,對孩子就更是難上加難。憤怒的背後很多時隱藏了受傷或害怕的感受。若家長能看到孩子背後的情緒,用平靜和包容的態度去回應,讓孩子感到安全,孩子會自然地表達內裡的感受,和更願意聆聽家長的教導,學習用正面的方法來表達和處理自己的憤怒情緒。

 

References:

Bradberry, T., & Greaves, J. (200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 San Diego: Talentsmart.

Goleman, D. (201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Sunderland, M. (2016). The science of parenting: How todays brain research can help you raise happy, emotionally balanced children. NY, NY: DK.

返回
棒下真的出孝兒?
作者 : 賴靜琳博士
專題 : 家庭關係/培育
第28期通訊(2018年9月)
日期 : 2018-09-30

近年來,跟朋友們聚會的時候,很多時都會談及湊仔經,分享各自對教育小朋友的心得和見解。眼見這一代的父母越來越重視孩子的心理健康發展,心感欣慰。但我亦發現,一些家長們仍然深信體罰在某些情況下是有效,甚至是有必要的教兒方式。

全文

體罰真的有效?

家長體罰小朋友的主要目的,是要懲罰和減少不當行為的發生,並提高恰當行為在未來出現機會。體罰雖然對不當行為可能有即時的阻嚇作用,但學術研究顯示,越多對小朋友使用體罰,他們長遠會表現出更多不聽話的情況,對自己的不當行為感到內疚的機會也會較低。換言之,體罰似乎只能讓家長發洩他們的憤怒,並立刻停止小朋友當下的負面行為,但未能有效地教懂小朋友正面的行為和背後的因由。更多時候,小朋友在被體罰後,主要學懂怎樣避免再被體罰,更小心地防範家長發現他們的不當行為,而非明白自己的行為為甚麼是錯的。在一個減低兒童不當行為的隨機對照試驗(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中,訓練了超過500個家庭減少體罰的使用,結果實驗組的家庭的兒童行為問題得到很大的改善,反映體罰不但對行為的改變沒有正面的作用,甚至可能是使不當行為加劇的一個重要因素。

 

體罰對身心健康的負面影響

一連串的統合分析(meta-analyses)研究指出,體罰跟童年和成年時期的心理健康問題、童年的反叛行為、成年的犯罪行為和負面的父母子女關係,都有一定的關聯性。體罰的應用似乎也與兒童被身體虐待的風險增加有關。研究顯示,體罰與兒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問題有關聯,包括抑鬱、不開心、焦慮、絕望的感覺、酒精與藥物的使用、和一般的心理適應問題。研究人員亦發現,體罰跟兒童的認知發展緩慢和學業成績的負面影響有關。神經影像學(neuroimaging)的研究亦反映出體罰對腦部結構和功能有負面影響的可能性,例如減少腦部的灰質(grey matter),和對腦部多巴胺區造成改變而增加酒精和藥物成癮的風險。雖然有部份研究顯示體罰並未帶來負面結果,但至今都沒有實驗找出體罰有任何長遠的好處。近幾十年的心理研究結果,似乎都在告訴我們 ── 體罰是對兒童的成長百害而無一利的教導方法。

 

我記得自己曾經在討論這個話題時,問我的一個朋友:「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不用打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改善他的行為,為什麼還要用體罰呢?」他面有難色地說:「但我仍然覺得打是有必要的。」我其實並不感到意外,因為有不少人因自己的成長背景和經驗等因素,對體罰的果效和重要性深信不疑。希望家長們都能從多年的心理研究結果中的重要信息,認識體罰的弊處,並更多善用正面、有效的育兒方法,讓孩子們能在愉快的環境下身心健康地成長。

 

 

References:

Durrant, J., & Ensom, R. (2012).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lessons from 20 years of research.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4(12), 1373–1377. http://doi.org/10.1503/cmaj.101314

 

Gershoff, E. T. (2013), Spank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We Know Enough Now to Stop Hitting Our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7, 133–137. DOI:10.1111/cdep.12038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