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进阶搜寻
為何如此重傷?
作者 : 吴张秀美女士
专题 : 爱情/夫妇关系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对于心灵从来未受过伤、个性较理性、重视实际的人士,实在很难理解失恋、或被亲人伤害的痛苦。

全文

对于心灵从来未受过伤、个性较理性、重视实际的人士,实在很难理解失恋、或被亲人伤害的痛苦。在辅导室内聆听当事人的故事,他们受伤的程度甚至有痛不欲生之感,若好友或家人的说话如:「他如此对待你,为何仍为他﹝她﹞伤心?」、「已经半年啦,还常常想起他﹝她﹞」往往都会令当事人感到不被明白、沮丧、自责令关心他的人失望或担心,甚至怪责自己的软弱及无能。盼望此文帮助愿意关心受伤心灵的朋友对当事人多一份理解,令他们在康复的路上感受到真正的陪伴及支持。

 

为何受伤

「愈是亲密的人就愈可能造成心灵创伤的凶手」1是从事家庭及婚姻辅导多年的专家黄丽璋女士的体会,笔者完全认同。本文较多探讨父母与子女相处及婚外情所引致的心灵伤害。

 

伦常规矩受侵犯2

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与人相处有伦常规矩,父母子女的伦常规矩是「父母有责任保护及照顾子女」。对于女士来说,性骚扰﹝包括偷窥、触摸身体或强奸﹞若来自家人,其心灵伤害是极大的。 家是给予人最安全、安稳的地方,因为相信家人是会保护同属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份子。而身体是每一个人最私人拥有的自主空间,但在毫无心理防范、绝不情愿,甚至在威逼利诱下,被至亲侵犯,那伤害不单是身体上,更是人伦上,而往往父亲对女儿做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因为女儿的生命是来自父亲,他有责任照顾及保护女儿,所以女儿绝对不会想象到给予自己生命的,亦同时是侵犯自己的人。这种来自家人的伤害大大破坏当事人对别人的信任,她们甚至会认为世界是极度危险,无人可信任,以致有紧张焦虑性格,甚至在人际关系上极度退缩。

 

夫妇关系有很多伦理规矩,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忠诚」,婚姻以后夫妇便不能与其他异性有性行为,彼此的身体是属于对方所独享的,无论「一夜情」或「婚外情」,都是侵犯配偶享有「忠诚」的权利,令配偶感到被背叛,因为他专心一意投入这个只属于他俩的亲密关系,但另一方却有异心。

 

期望落空

人实在不容易落入无欲无求的境界,所以对外在世界有一定的期望,对亲密接触的人自然会有更大或更多的期望。小孩期望被父母爱及公平对待,若父母偏爱其中一个子女,被忽略的会尽力去讨好父母,例如努力读书、顺从各种要求,期望被关注、被爱。若偏心情况持续,被忽略的会觉得永远不及别人,容易一生受自信不足困扰。

 

很多夫妇都是拍拖数年,努力去认识对方,细心观察,审慎考虑对方是否可信赖、托付终身,最后孤注一掷,决定进入婚姻关系。自然期望无论在任何境况,彼此尊重,并以对方的需要为首要考虑,爱护对方,至死不渝。婚外情的揭发,配偶不单期望落空,而自己在婚姻上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付诸流水,对前景甚至人生全无盼望。

 

怎样受伤

资深的家庭及婚姻辅导专家霍玉莲女士在受导者心灵受伤方面有深入的剖释,在此借助其见解以进一步明白怎样受伤。

 

1      相依创伤3

当一对男女自恋爱进入婚姻,建立家庭,二人一齐经历了不少喜、怒、哀、乐。「当两个人以情、以爱、以身躯相依相守,二人的身、心、灵都会因此而互相信靠互相连系。这种相系带来心灵、意念、情感和身躯的记忆,同时带来习惯、依靠和期望,日复一日的相连重迭起日复一日的依靠、习惯和期望。」4。所以其中一方突然离开 –– 离世、失踪、婚外情,这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令配偶感遗弃、背叛之余,其心境伤害的症状与灾难后重创后压力症很类近。

 

最令当事人心灵困扰的地方是过往有关的记忆,往往在不能自控下重新一幕一幕浮现,令他像重新经历那创伤的事件,身心灵极之痛苦。而失恋或被亲人性搔扰的当事人,往后亦有相类似的状况。

 

2      思想及信念受伤6

无论夫妇或家人,特别是子女对父母亲,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所以当被对方伤害后,内心有许多无法化解的疑问:「我以为认识透彻并可信赖的,变成一个我摸不透的陌生人!」「我所信赖及信任的人为何会伤害我?我还可以信任谁?」

 

受伤的一方不但质疑自己的判断及持守的信念,例如:家人是会保护家人;所以对家人及世界失去信心。

 

总结

被爱〈包括被尊重、被重视〉、安全是人类核心的心灵需要。伦常为人际关系订下规矩并赋与一定的安全感。在亲密关系内有正面经验,让人尝及爱而得着力量勇闯人生。但当伦常规矩被侵犯,爱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之余,与己亲密的人反带来幕幕伤害片段,当事人的心灵怎能于短时间内康复?除却时间,真挚的陪伴实有助当事人复原,重拾自信及能量,踏步向前。

 

 

1      黄丽璋,《婚姻中的创伤与饶恕》,突破,2002

2      黄丽璋,《婚姻中的创伤与饶恕》,突破,2002

3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4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5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6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返回
做个至FIT父母
作者 : 吴张秀美女士
专题 : 家庭关系/培育
第11期通讯(2011年11月)
日期 : 2011-11-30

亲子关系没有一套「必胜」的方程式,但「知己知彼」却是「永远合时」的锦囊。很多父母都积极参加各类型讲座或阅书,以掌握子女于不同阶段的特性、管教方法及基本性格等,若他们同时对自身有深入的了解,在亲子同行的旅程上实在做足功夫,自然更容易享受个中乐趣。

全文

亲子关系没有一套「必胜」的方程式,但「知己知彼」却是「永远合时」的锦囊。很多父母都积极参加各类型讲座或阅书,以掌握子女于不同阶段的特性、管教方法及基本性格等,若他们同时对自身有深入的了解,在亲子同行的旅程上实在做足功夫,自然更容易享受个中乐趣。

 

「互动」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是「互动」(interactive)──互相影响,互相牵动,可媲美热恋中的男女关系。因为孩子自出世至少年前期,完全倚赖父母供应他们一切的需要,包括心灵的慰藉及个人价值的肯定,所以父母的情绪(包括面部表情)及行为,往往牵动孩子的情绪及行动。亦因父母重视及积极投入亲职,孩子的一举一动自然影响父母的反应。例如:晚上十时与小一孩子温习,父母与孩子皆在疲累状态下,孩子或会不合作,但父母碍于时间的压力下亦不能容忍其不合作,所以容易大声或催逼孩子;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压逼自然紧张,所以容易「力不从心」,父母就更加失望甚或失去耐性,以致责备他,孩子因感委屈而大哭起来。以上例子正具体说明父母与孩子间的「互动」,若父母察觉自己的疲累及对孩子不切实际的期望──小一学生温习至晚上十时仍能精神奕奕;可放弃与孩子这对垒的处境。

 

所以自我认识及反省,可使父母实践养儿育女之天职时,更能「如虎添翼」。以下提出最重要的几方面,让渴望成为「称职」(good enough,恰如其分)的父母参巧:

 

我的性格

 

「完美主义」的父母对孩子要求极高,有一定的标准(很多时都是父母自己可以达到),却没有弹性。这些标准往往是孩子不易达到,所以挫败感很强。因为父母的坚持,例如:字体「一定」要整齐端正,不然就要全版重写;所以孩子承受很大的压力,很焦虑紧张,步步为营,免得受责罚。

 

性急或紧张的父母往往没有耐性等待孩子的步伐,一方面不断催促:「快D啦!快D啦!」另一方面甚至帮助孩子完成孩子可独立完成的工作,如穿衣、收拾书包等。孩子或变成很倚赖,亦容易自觉能力不逮。

 

性情暴躁的父母容易发脾气及责骂孩子,令孩子怯懦、被动及怕事。

 

父母之性情塑造的家庭气氛,往往影响孩子的性格,或多或少似其父或母。若父母醒觉其性格成为孩子的压力,努力克制之余,可与配偶协调管教工作,互补不足,减少对孩子影响。

 

对孩子的期望及想法

 

父母珍贵孩子并视养育为神圣任务之余,有没有不自觉存有不现实(unrealistic)的想法或期望?现举例如下:

 

孩子是我的命根──可能基于不容易怀孕或小产,父母很珍惜孩子的来临,而不自觉视孩子为自己的拥有品,却未能体认孩子是另一个独立个体,以致孩子的喜怒哀乐成为父母的喜怒哀乐。所以父母过分殷勤并着意地参与甚或左右孩子的生活及生命,以致孩子不能按其年龄慢慢独立成长。「港孩」就是一个明显例子。

 

孩子是我的延伸(extension)──父或母过去未能达成的梦想,希冀孩子可以替自己圆梦。全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及能力,却积极安排有关的学习,望子成龙。孩子抗议的声音充耳不闻,所以给予孩子极大的压力,亦大大破坏亲子关系。

 

父母永远是对的──因为父母的阅历丰富,疼爱孩子及唯恐他们走冤枉路,所以父母坚持己见,不愿聆听孩子的声音;彼此关系大受影响之余,亦容易窒息孩子的创意及独立思考,甚或令孩子怯于表达。

 

「虎父无犬子」──有骄人学历或成就的父母自然期望孩子在智商及能力上超越自己,但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无需与别人看齐,所以父母要接纳孩子的限制,特别是他不及父或母的地方,容让他有自由的天空。不然,父母常耿耿于怀,令孩子内疚或自卑。

 

坦白而言,父母每一个行为背后一定有一些期盼,无论是有意识或无意识(unconscious),简单如与孩子说话,父母自然期望他们有响应。父母若单从自己的角度而忽略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行为,容易失望及误解孩子,甚至产生冲突。父母若掌握孩子年龄阶段的特性、个人性格以及其独特喜好或限制,而作合宜及实际(即切合孩子的处境及能力)的期望,亲子之情大大增加之余,亦避免孩子承受不必要的压力,令其产生自卑感或无能感。

 

个人处境

 

父母在其人生阶段同样面对各方的压力:

 

双职──全职工作后再担当父母天职或全天候的家庭守护者,忙碌及疲累是其特征,容易与孩子相处时缺乏耐性。

 

工作上的转变──升职加「辛」、转行、裁员、退休(自愿或非自愿)等令当事人承受极大的心理压力,因为直接或间接影响整个家庭的经济,而自信心亦被动摇。

 

夫妇关系长期不和甚至婚姻出现危机──对家庭各成员必然产生很大的冲击,情绪波动甚至导致抑郁,自然影响亲职。

 

新生诞生或至亲离世──各家庭成员承受不同程度的压力及情绪波动,父母要处理有关事宜,更要同时照顾自己及孩子的情绪,所以压力指数超标。

 

面对以上的处境,若父母觉察自己的状况并适当照顾自己,可避免不自觉将情绪宣泄在孩子身上,破坏关系。

 

成长经历

 

父母的个人成长经历是塑造其独特的性格、处事方式、人生观及价值观,自然影响日后为人父母的表现;而成长家庭气氛及父母管教方式更大大影响日后其亲职的实践。很不幸地,离婚、暴力及虐待事件容易代代相传。父母若觉察成长对自己的影响,积极正视,并努力走出阴霾,自然大大减少对亲职的负面影响。

 

总结

 

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亦没有完美的父母或完美的孩子。为人父母愿意不断反省自己的成长经历,增加自我认识及成长,并不断突破自己的限制,学习与孩子同行其成长路,自然是一个「称职」的父母,孩子亦感受安全稳定,轻松自如与父母一齐成长。

返回
婚外情浅析
作者 : 吴张秀美女士
专题 : 爱情/夫妇关系
第6期通讯(2008年1月)
日期 : 2008-01-31

婚姻是夫妇二人所独享的亲密关系,若曾有任何形式的「第三者」出现,夫妇稳固及亲密的关系必然大受影响,所以二人要齐心合力面对第三者的困扰,互相满足的婚姻生活才能重现生机。

全文

婚姻是夫妇二人所独享的亲密关系,若曾有任何形式的「第三者」出现(注一),夫妇稳固及亲密的关系必然大受影响,所以二人要齐心合力面对第三者的困扰,互相满足的婚姻生活才能重现生机。

 

若第三者的出现而发展至「婚外情」,其对婚姻的破坏性往往是「涉外者」(注二)所未能预料。大部份涉外者于发展婚外情时,多没有计划放弃原有的婚姻,或只存着「给自己一个假期」的态度,所以没有慎重思考可能有的后果:包括配偶发现后激烈及失望的情绪反应,甚或分居以致离婚等行动。

 

现在先集中探讨婚外情的成因,让读者作参考,以检视婚姻现况,及改善婚姻的向度;另一方面,亦让曾经历婚外情的夫妇明白个中原因,以减轻配偶不必要的自责或内疚。

 

远因

台湾学者简春安教授(1997)认为夫妇关系在以下七方面出现困难时,自然容易成为婚姻的缺口,让婚外情乘虚而入:

  • 沟通问题--很多婚姻专家皆认为不良沟通是婚姻的头号杀手。
  • 婚姻维护能力不高--若持「合则来,不合则去」的婚姻观,自然容易有一夜情、婚外情等事发生。
  • 情绪成熟程度不高--即EQ不高,将负面情绪发泄在配偶及子女身上;或疑心重重,影响夫妇心灵亲密关系的建立。
  • 角色协调不当--面对社会及经济转变,「男主外,女主内」及「丈夫为家庭经济支柱」的思想备受冲激。因应经济及环境的需要,若夫妇角色未能灵活协调,并彼此尊重及肯定各自在家庭中的贡献时,关系自然大受影响。例如失业丈夫不甘心留在家中照顾子女,让妻子安心工作,夫妇只会常吵闹,彼此怨恨。
  • 性生活不协调--夫妇性生活犹如婚姻的温度计,反映关系满意程度。性生活不协调或不满足,容易令丈夫感挫败,以致向外寻求性满足。
  • 观念与认知冲突--夫妇若缺乏共识去处理二人在信念及价值观上的分歧,生活上容易产生冲突,甚至权力斗争,怎能有满足的关系?
  • 问题处理技巧不良--面对困难或危机,如失业、负资产、生、老、病、死等,夫妇若处理不当或未能同心应付,大大影响关系,令婚姻蒙上阴影。

我们不是生活在孤岛,乃是与社会息息相关。在大众传媒的耳濡目染下--只着重感觉、个人主义、想做就做、「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等风气,大大影响价值取向不稳固的成年人及成长阶段的青少年,令道德规范放松。他们(无论单身或已婚)不计较成为第三者,甚至主动采取攻势约会已婚异性;而已婚人士亦没有慎思约会或应约另一个异性的含意(implication)及可有的后果。而北上公干面对灯红酒绿的引诱更令已婚男士难以抗拒。

 

人是需要关系(relational),亦渴求亲密关系,若婚姻关系不满足,而社会风气及文化对婚外情愈来愈被默许,内心空虚的已婚人士若不谨慎自守,就容易陷在婚外情的网罗。

 

近因(诱发婚外情的处境)(注三)

 

个人与家庭的转折点:

  • 婚姻成长进程--面对婚姻不同的阶段所带来的变化,夫妇需要弹性响应自己及配偶的需要,不然就会出现不满足、不协调等问题,以致夫妇一方或双方感心灵空虚,有意或无意被第三者来填补。例如蜜月过后,冲突浮现,因夫妇要适应二人不同的生活习惯及处事方式;孩子出生容易成为家庭中心,以至忽略夫妇个人的身心灵需要;空巢期夫妇需要重新适应没有孩子的生活方式较易感觉空虚。
  • 环境变迁--因移民或工作,令夫妇天各一方,二人分别单独面对各样挑战及压力,内心空虚及孤单,容易让婚外情入侵。
  • 中年危机--夫妇正直重新寻索和建立自我的过程,若同时面对孩子的风暴少年期,压力极大,大大考验夫妇能否互相扶持,并同心协力面对危机。而中年人或多或少面对工作上个人能力被试测,部份人以吸引另一位异性来肯定自己的价值或魅力。有研究显示这是婚外情的最高风险期。(注四)
  • 内心深处的渴求 - - 当人对逝去的双亲或家人有极亲密的感情,或被逼分手后对旧情人仍念念不忘,若有一个外型或性格近似的异性出现时,人就容易不自觉地将感情投射在他身上,容让婚外情发生。(所以失恋或失去至亲,实需要足够时间处理哀伤。)
  • 近水楼台,日久生情 - - 当二人不断有机会接触,甚至一起为一目标(或企划)而努力奋斗,若加上很多心灵的交流,感情就容易油然而生,所以极多婚外情是在工作场所或紧密的社交圈子发生。这与香港明爱家庭服务就其婚外情问题热线用者的研究之结果吻合(2002)(注五)。网上聊天室等平台,亦提供表面似乎很安全的地方(因为没有真实的接触),让人自由的舒发情怀,但亦制造了不少网上情缘,以致发展至婚外情。

总结

笔者借用简春安教授提出「夫妻间的推吸失调」论来总结引起婚外情的因素:不满足的夫妇关系、社会风气等可算是配偶(原本婚姻)的推力,而对子女的责任、配偶的优点等是婚姻的吸力,第三者的吸力来自其比配偶优胜的地方(如年轻貌美、新鲜感、耐心聆听)及近水楼台,其推力是婚外情令涉外者有内疚、第三者性格弱点于热情过后渐浮现。正常来说,配偶的吸力大过推力,婚姻自然稳固及满足,纵然第三者有吸力,但推力亦很大时,婚外情终不能成事。若配偶的推力大过吸力,加上第三者的吸力大过推力,而涉外者正处于婚姻成长进程某特别阶段(如空巢期)、或经历环境变迁或个人内心很脆弱的时刻,婚外情就有土壤产生。但笔者认为终究涉外者的个人道德、婚姻观及其意志力是最重要的取决因素令婚外情能否植根。纵然有第三者的吸力(包括朝夕相对),及婚姻的不满足,但「可能成为」涉外者能委身婚姻的承诺、坚守原则(如不向配偶以外异性分享情感的需要,不单独去关怀另一个异性)、意志力强,也能毅然拔出婚外情的幼苗,不让其根继续在土壤里不断发展,以致让婚外情日渐茂盛。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