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进阶搜寻
怎样培养小孩与人分享的美德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专题 : 家庭关系/培育
第33期通讯(2020年5月)
日期 : 2020-05-31

在百业萧条的景况中,当市民都在为自身的安全和生计担心,仍有很多有心人会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付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养出这种关心他人需要和乐意与人分享的美德。

全文

最近几个月的香港,在疫情的阴霾下,看见不少奇景。有让人哗言的、心痛的,但也有令人感动的。在百业萧条的景况中,当市民都在为自身的安全和生计担心,仍有很多有心人会为身边有需要的人提供无条件的帮助和付出。相信很多家长都想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培养出这种关心他人需要和乐意与人分享的美德。今期就简单探讨一下培养小孩愿意跟他人分享的一个方法。

 

当两三个或一班小朋友一起玩耍的时候,出现争玩具或小食是很常见的情况。不少家长在这些时候通常会鼓励他们要跟人分享,或为他们分配好每个人可以拥有玩具的时间,又或者命令年长一点的要让年幼的弟妹等等。这些方法可能可以解决眼前的争执,但长远来说能否做到家长们想要的效果 — 小朋友能主动和乐意地与其他人分享?

 

让我们用一个成年人的例子来想象一下:如果在街上有个为慈善团体募捐的义工走到你身边,跟你说:「你是个有经济能力的成年人,你应该最少捐$200。」你会有什么感受?就算你最后捐了钱,都很可能不会经验到那种只有从自发地付出而来的满足感。同样地,如果跟孩子说:「你是哥哥,你应该要让弟弟。」被命令与人分享的孩子也不能感受到跟其他人分享的喜悦,反而可能因被命令的抗拒感减低了他们将来愿意主动与人分享的动机。

 

儿童社交发展的研究专家 Nancy Eisenberg 认为儿童可以变得更慷慨、更愿意与人分享,是借着经验到当中的良好感觉,而且他们的分享行为是完全自愿,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非被迫或受压情况下才做的,否则可能出现反效果。因此,家长在孩子争玩具时,可以引导没有玩具又想要的小朋友,有礼貌地向有玩具的小朋友表达,让有玩具的小孩自己决定是否借出自己的玩具。

 

「但如果孩子不愿分享怎么办?由得他吗?」

 

是的,让他们自愿的意思,就是容许他们拒绝答应对方的要求。如果孩子自愿地借出玩具,当然是皆大欢喜,可以藉此给予他们赞赏。但如果孩子不愿意借出玩具,家长可以坦然接受孩子的决定,并引导失望的孩子向对方问可借用玩具的时间,并协助孩子面对失望和学习等待。这样的处理既不会抺煞孩子享受分享的喜悦,同时可以为他们带来以下的学习和果效:

 

 

 

  1. 延迟满足 (delay gratification):面对自己的期望未能得到实时满足,学习忍耐和处理自己的失望情绪。

 

  1. 社交锻炼:练习正面的沟通和相处,用礼貌的方式提出要求和响应对方的接纳或拒绝。

 

  1. 关系提升:兄弟姊妹之间会因为大家是自愿的分享玩具或物品而增进大家的感情。

 

培养小孩跟他人分享的美德当然不只这一个方法,家长或成人们的身教和引导也很重要。但我相信给予小孩机会去经验真正乐意分享的感觉是不可缺少的。这个培养分享习惯的方式的确不容易,尤其是当孩子们正在大声吵闹时。但当家长看到子女愿意主动跟兄弟姊妹或其他人分享时,那种满足感也是非常大的。

 

 

Reference:

 

Markham, L. (2015). Peaceful parent, happy siblings: How to stop the fighting and raise friends for life. NY, NY: Perigee.

返回
如何跟孩子解说社会上的冲突事件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专题 : 家庭关系/培育
第32期通讯(2020年1月)
日期 : 2020-01-31

成年人会因着新闻和媒体信息或亲身经历而受到影响,小孩的情绪困扰也不少。

全文

香港的社会事件已持续几个月,对大部分香港市民,甚至身在海外的香港人,都做成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除了成年人会因着新闻和媒体信息或亲身经历而受到影响,小孩的情绪困扰也不少。曾听闻朋友就读幼儿园的儿子因为住家附近的警民冲突而感到惊恐,亦有朋友的小孩在721事件后乘搭西铁时惊怕得哭了起来。很多家长都尽量不让年幼的子女看新闻报导,但因为社会事件对日常生活的牵连甚广,加上信息传播迅速,小孩们都可能在不知不觉间受到影响。因此,我想在今期的专栏跟大家分享跟小孩解说社会动荡或严重事件的一些注意事项。

  1. 适度地限制和主导小孩接收的信息内容和方式。对年幼的小孩,尽量不要让他们看见或聆听太多可能使他们恐惧或震惊的新闻报导,尤其是有图片或影片的内容。成人之间在讨论新闻的时候,也要留意附近的小孩是否有机会接收到不适合他们程度的信息。即使小孩们表面上似乎没有在意或任何反应,也未必等于他们没有在聆听。
  1. 提供合适小孩心智发展程度的基本信息。当小孩无可避免知道一些新闻或事件,家长应尽量解答他们的疑问,提供适合他们年纪的基本简单数据。年纪大一点的孩子可能会从社交媒体得知不同的信息。家长应留意和尊重他们对事件的解读、看法和感受,从而跟他们作出讨论和适当的引导。
  1. 多用开放式问句(open-ended questions)来鼓励孩子说出心中的想法和感受。例如:「你知道的事情是怎样的?」或「你对这件事有何感受?」不要假设孩子们的忧虑和疑问跟自己一样,尝试从他们的角度(包括他们的心智成熟程度、性格、接收信息的途径等)去理解他们的观点和接纳他们的感受。
  1. 安抚孩子对自己或家人安危的焦虑。面对不稳的社会状况或环境,家长可尽量在日常生活的安排上给予多点规律性和可预测性,增加孩子的安全感。响应孩子的疑虑时,应用冷静的态度,并向他们肯定家长有足够的能力去保障他们和自身的安全;也不要说不幸的事「一定不会发生」,而是着重家长可用什么方法处理孩子的担心和确保大家免受伤害。
  1. 照顾孩子之余,也要留意自己的情绪和压力反应。近来很多香港人都有心情低落、焦虑不安、胃口变差、及失眠等症状。照顾自己的情绪和健康,与照顾孩子和家人是同样重要的。我常跟家庭照顾者说,不要忘记自己也是家庭的一份子。家长有稳定的情緖,对孩子的情绪也会有稳定作用,因为孩子会不自觉地从身边成年人的反应来评估环境的安全。
返回
如何对孩子表达爱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专题 : 家庭关系/培育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在我的辅导经验,当年轻人谈到父母,常说:「我知道他们是爱我,但…」。当我与父母沟通时,也感受到他们对子女的爱和关心。那么,要让子女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为什么好像很不容易呢?

全文

在我的辅导经验,当年轻人谈到父母,常说:「我知道他们是爱我,但…」。当我与父母沟通时,也感受到他们对子女的爱和关心。那么,要让子女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为什么好像很不容易呢?

 

蓋瑞‧查普曼博士 (Dr. Gary Chapman) 在1992年出版了《五種愛的語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後來又出版了數本書,把「愛之語」的概念應用在其他的人際關係,包括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自從我在十多年前認識了「愛之語」這個理論,它對我在夫婦和家庭治療工作,甚至個人輔導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幫助。查普曼博士認為,每個人表達和接收愛的方式是不一樣,就好像不同國家的人會說不同的語言或方言。如果父母和子女的「愛之語」不相同,就可能出現孩子「知道」父母在表達愛和關心,但很難「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能只靠頭腦上的認知和理解來維繫。若父母能了解並多運用子女們的「愛之語」來表達關愛和欣賞,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有更大機會得到提升。

 

五種「愛之語」包括:

  1. 肯定的言語 (Words of Affirmation) - 透過言語對子女表達疼愛、關心、欣賞、鼓勵、和正面的引導等。這些說話都能讓子女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從而建立他們的自我價值和安全感。
  2. 精心的時刻 (Quality Time) - 高質量的相處時刻,是父母給與子女專心一意的關注,和他們做一些他/她享受和適合其身心發展、單對單的活動。這是表達重視對方,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的方法,能讓他們特別感受到自己對父母的重要。
  1. 接受禮物 (Receiving Gifts) - 雖然大部分人都喜歡收禮物,但那些擁有接受禮物為主要的「愛之語」的子女,他們在收禮物時的反應會不大一樣。對他們來說,一些最有意義的禮物會成為他們心中愛的象徵,是送贈者和他的愛之延伸。
  1. 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 - 如果孩子的主要愛之語是這一種,你對他們提供的行動上的幫助,會讓他們更深地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例如當他們要求幫助修理一些物品,除了是實際的幫助,他可能同時在表達他的情感需要。
  1. 身體的接觸 (Physical Touch) -  明白這種「愛之語」的人喜歡擁抱、親吻、拖手等身體接觸,但也有其他的方法表達,例如:讚賞的時候會拍拍孩子的膊頭。

 

保持愛箱常滿

        感受被愛是人基本的情感需要,對人的情緒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當人缺乏被愛的感覺,就好像油箱沒有油,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行為等各方面的功能和表現。人心裏都有一個「愛箱」(Love Tank),而子女的不當行為背後很多時,是他們的愛箱很空虛,誤用了以為有用的方法來尋找他們很需要的愛的養分。父母只要多留意子女們對那一種「愛之語」有最熱切的反應,和觀察他們喜歡用那一種「愛之語」表達對其他人的愛和關心,便可漸漸理解他們的主要「愛之語」,從而多用孩子最能感受到愛的方式來填滿他們的愛箱。

 

 

Reference: 

Chapman, G. & Campbell, R. (2016). The 5 love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secret to loving children effectively. Chicago, IL: Northfield Publishing.

返回
怎样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商?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专题 : 家庭关系/培育
第29期通訊(2019年1月)
日期 : 2019-01-31

情绪智商近数十年越来越受重视。不同的研究显示,一般高EQ的小朋友会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得到较高的学历....

全文

每次跟人谈及EQ(Emotional Quotient; 情绪智商),一般都以为高EQ等于 「无情绪」、冷静、和「唔会发脾气」等。根据情绪智商专家Travis Bradberry的说法,情绪智商包括:

 

1. Self Awareness -  能够准确地感知自己的情绪 ;

 

2. Self Management - 有能力运用自己对情绪的感知,弹性和正面地管理自己的行为;

 

3. Social Awareness - 能留意和明白其他人的情绪反应和思考角度;

 

4.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  能利用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感知,有效和正面地处理大家的互动。

 

情绪智商近数十年越来越受重视。不同的研究显示,一般高EQ的小朋友会有较好的学业成绩、得到较高的学历、和更多作出对健康有正面影响的选择等。EQ 比IQ更准确预测人在事业上的成就。有研究指出,在最好表现的员工中,百分之九十拥有高情绪智商;反之表现最差的员工中,只有百分之二十拥有高情绪智商。

 

EQ和 IQ两者的重要分别,是前者可以透过适当的教导和训练可被提升。家长在孩子的婴儿期已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跟孩子的关系和互动会影响着他们情绪智商的发展。以下是一些帮助孩子建立情绪智商的方法:

 

1. 迅速响应婴幼儿的哭声并作出安,不要一直哭而不理睬。脑部研究显示,如果家长能恒常地安抚和舒缓幼童的压力和负面情绪,长远可以让孩子的脑部建构出有效的压力管理系统,建立自我安抚和抗压能力的基础,对EQ和IQ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用同理心响孩子的情,并帮助他了解和认识自己的情。当孩子们感到他们的情绪被明白和接纳,激烈的情绪会得到舒缓,自我安抚的神经通道(neural pathways) 会被强化,增加将来处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的能力。这样的响应亦可加强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情感的技巧,减低他们用负面行为来宣泄的机会。

 

3. 多述说自己和其他人的情绪和想法,帮助孩子提升了解他人感受和角度的能力。无论是负面或正面的情绪,家长在表达的过程会让孩子多了解不同的人或事,包括孩子自己的行为,会怎样影响他人的想法和感觉,从而建立他们的同理心,并学习接纳和面对自己和别人的情绪和反应。

 

4. 助孩子问题,以建立和提高他的解能力和信心。当孩子的情绪得到舒缓,可能会想到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也可能需要家长的引导去思考不同的方案和可能性。家长最好先让孩子说说他们的想法,并对他们的努力尝试表示欣赏,以显出对孩子有能力处理问题的信心。

 

5. 和模仿正面理和表达。这是家长通常会感到非常困难的一项。眼见自己亲爱的孩子在「发脾气」或「扭计」,自己的情绪难免受到影响。可想象成年人都觉得困难的事,对孩子就更是难上加难。愤怒的背后很多时隐藏了受伤或害怕的感受。若家长能看到孩子背后的情绪,用平静和包容的态度去响应,让孩子感到安全,孩子会自然地表达内里的感受,和更愿意聆听家长的教导,学习用正面的方法来表达和处理自己的愤怒情绪。

 

 

 

References:

Bradberry, T., & Greaves, J. (2009). Emotional intelligence 2.0. San Diego: Talentsmart.

Goleman, D. (2014).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ondon: Bloomsbury Publishing.

Sunderland, M. (2016). The science of parenting: How todays brain research can help you raise happy, emotionally balanced children. NY, NY: DK.

返回
棒下真的出孝儿?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专题 : 家庭关系/培育
第28期通讯(2018年9月)
日期 : 2018-09-30

近年来,跟朋友们聚会的时候,很多时都会谈及凑仔经,分享各自对教育小朋友的心得和见解。眼见这一代的父母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心感欣慰。但我亦发现,一些家长们仍然深信体罚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甚至是有必要的教儿方式。

全文

体罚真的有效?

家长体罚小朋友的主要目的,是要惩罚和减少不当行为的发生,并提高恰当行为在未来出现机会。体罚虽然对不当行为可能有实时的阻吓作用,但学术研究显示,越多对小朋友使用体罚,他们长远会表现出更多不听话的情况,对自己的不当行为感到内疚的机会也会较低。换言之,体罚似乎只能让家长发泄他们的愤怒,并立刻停止小朋友当下的负面行为,但未能有效地教懂小朋友正面的行为和背后的因由。更多时候,小朋友在被体罚后,主要学懂怎样避免再被体罚,更小心地防范家长发现他们的不当行为,而非明白自己的行为为甚么是错的。在一个减低儿童不当行为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中,训练了超过500个家庭减少体罚的使用,结果实验组的家庭的儿童行为问题得到很大的改善,反映体罚不但对行为的改变没有正面的作用,甚至可能是使不当行为加剧的一个重要因素。

 

体罚对身心健康的负面影响

一连串的统合分析(meta-analyses)研究指出,体罚跟童年和成年时期的心理健康问题、童年的反叛行为、成年的犯罪行为和负面的父母子女关系,都有一定的关联性。体罚的应用似乎也与儿童被身体虐待的风险增加有关。研究显示,体罚与儿童、青少年、和成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关联,包括抑郁、不开心、焦虑、绝望的感觉、酒精与药物的使用、和一般的心理适应问题。研究人员亦发现,体罚跟儿童的认知发展缓慢和学业成绩的负面影响有关。神经影像学(neuroimaging)的研究亦反映出体罚对脑部结构和功能有负面影响的可能性,例如减少脑部的灰质(grey matter),和对脑部多巴胺区造成改变而增加酒精和药物成瘾的风险。虽然有部份研究显示体罚并未带来负面结果,但至今都没有实验找出体罚有任何长远的好处。近几十年的心理研究结果,似乎都在告诉我们 ── 体罚是对儿童的成长百害而无一利的教导方法。

 

我记得自己曾经在讨论这个话题时,问我的一个朋友:「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不用打自己的孩子也可以改善他的行为,为什么还要用体罚呢?」他面有难色地说:「但我仍然觉得打是有必要的。」我其实并不感到意外,因为有不少人因自己的成长背景和经验等因素,对体罚的果效和重要性深信不疑。希望家长们都能从多年的心理研究结果中的重要信息,认识体罚的弊处,并更多善用正面、有效的育儿方法,让孩子们能在愉快的环境下身心健康地成长。

 

 

References:

Durrant, J., & Ensom, R. (2012). Physical punishment of children: lessons from 20 years of research. CMAJ : Canadian Medical Association Journal, 184(12), 1373–1377. http://doi.org/10.1503/cmaj.101314

 

Gershoff, E. T. (2013), Spanking and Child Development: We Know Enough Now to Stop Hitting Our Children. Chil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s, 7, 133–137. DOI:10.1111/cdep.12038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