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進階搜尋
進階搜尋
作者
類別
分類
專題
期數
通訊期刊
閱讀其他期數
第42期通訊(2023年4月)

  • 「暢談心理學」 : 認識「創傷後成長」
  • 「 靜心靈思」 :   選擇那「更好」的
  • 「育兒路」: 「沙灘」
  • 「心靈小天地」:夢之旅(一)
  • 「瞬間看心理」:Hope is a Choice

下載通訊PDF檔
認識「創傷後成長」
分類 : 通訊專欄—暢談心理學
作者 : 譚日新博士
第42期通訊(2023年4月)
日期 : 2023-04-30

執筆時是3月初,剛好經歷了香港人解除疫情後的最後一道防線 ─ 口罩令。有人指香港是全世界最後解除口罩令的地方,帶了959天口罩,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但在街上卻發現仍有不少人戴著口罩,特別在人多的交通工具中。有人問,這到底是不是人們在疫情後的創傷後遺症?事實上,有些香港人在過去幾年也感到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創傷。自身、家庭及朋友間,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有些心中感到迷惘,更有些會選擇躺平面對前路。本文嘗試從創傷後成長的角度,探討我們在創傷後可以如何經歷成長。

全文

執筆時是3月初,剛好經歷了香港人解除疫情後的最後一道防線 ─ 口罩令。有人指香港是全世界最後解除口罩令的地方,帶了959天口罩,本以為可以「鬆一口氣」,但在街上卻發現仍有不少人戴著口罩,特別在人多的交通工具中。有人問,這到底是不是人們在疫情後的創傷後遺症?事實上,有些香港人在過去幾年也感到經歷了不同程度的創傷。自身、家庭及朋友間,也產生了一些變化,有些心中感到迷惘,更有些會選擇躺平面對前路。本文嘗試從創傷後成長的角度,探討我們在創傷後可以如何經歷成長。

 

創傷後成長問卷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首先透過一份問卷,讓大家了解一下自己此刻的狀況。請在經歷創傷事件後,對以下問題所提到的變化作出評估。

 

0 = 沒有變化    1 = 很小程度變化    2 = 某種程度變化    3 = 中等程度變化

4 = 很大程度變化    5 = 極大程度變化                          

      

1.  __ 我改變了生命中重要事物的先後順序                  12. __ 我更能接受任何事情的最後結果

2.  __ 我對自己的生命價值有了更多的欣賞(積極認識)        13. __ 我能更好地珍惜每一天

3.  __ 我培養了新的興趣                                  14. __ 這次事件給我帶來了新的機會

4.  __ 我有更多依靠自己的感覺                            15. __ 我對他人有了更多的同情

5.  __ 我對靈性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6. __ 我花更多精力在人際關係上

   6.  __ 我明白當我遇到困難時可以依靠他人                  17. __ 對需要改變的事物,我更傾向於去改變它

7.  __ 我確立了新的人生之路                              18. __ 我的宗教信仰變得更強

8.  __ 我有與他人更親近的感覺                            19. __ 我發現自己比想像中的更強

9.  __ 我更願意表達我的情緒                              20. __ 我體會到人是多麼美好

10. __ 我知道我能更好地處理困難                          21. __ 我更接受自己需要他人

11. __ 我能以我的生命做更好的事情

 

量表計分

請按照以下五個範圍,把題目的答案加起來,可得出每一範圍的總分,再將每一範圍的總分加起來,便是全問卷的總分了。

 

(1) 「更享受人際和親密關係」(Closer Relationships)

題目:6:___,8:___,9:___,15:___,16:___,20:___,21:___     分數:___ (總分:35; 中位數:17.5)

(2) 「發現新的可能」(New Possibilities)

題目:3:___,7:___,11:___,14:___,17:___                  分數:___ (總分:25; 中位數:12.5)

(3) 「發掘更多個人潛能」(Personal Strength)

題目:4:___,10:___,12:___,19:___                        分數:___ (總分:20; 中位數:10)

(4) 「更懂得把握生命」(Greater Appreciation of Life)

題目:1:___,2:___,13:___                                分數:___ (總分:15; 中位數:7.5)

(5)「靈性頓悟」(Spiritual Development)

題目:5:___,18:___                                      分數:___ (總分:10; 中位數:5)

 

全問卷總分:(1)___+ (2)___+ (3)___+ (4)___+ (5)___=_____  (總分:105; 中位數:52.5) (Tedeschi & Calhoun, 1996)

 

你在哪一個範圍分數較高?哪一個較低?是否同意在經歷創傷後,在某一範圍有所成長?還是仍有進步的空間?

 

甚麼是「創傷後成長」

在上世紀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精神醫學及心理治療在研究創傷方面,多集中在病態的後遺症上。但過去三十多年來,人們越來越重視逆境後的成長。事實上,有專家發現創傷後的「壓力反應」和「成長」會同時出現。

 

「創傷後成長」(Post-traumatic Growth)最早是由心理學家Richard Tedeschi和Lawrence Calhoun在1990年代提出,談及人在經歷創傷事件或重大生命危機後,會體驗到正向的經驗及積極的成長。他們指出人會否經歷成長及成長程度,不是決定於事件的客觀性,而是個人的主觀體驗和隨後的壓力反應。這解釋了為什麼經歷相同的創傷事件,有少部分人會發展了創傷後遺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而大部分人沒有持續出現這些徵狀,甚至經歷不同程度的創傷後成長。

 

Tedeschi和Calhoun(1996 & 2004)指出創傷後成長有五方面,就是以上問卷的五個範圍,常被用在創傷後成長的研究中。分述如下:

 

(1) 「更享受人際和親密關係」

在經歷創傷後,倖存者(survivor) 因感到難於獨自擔當創傷後的痛苦,與及嘗試理解創傷事件,便會向家人及親友多聯繫,去尋求支援。如需要的話,甚至會聯繫一些相關的陌生人,故與人的關係變得更密切,與人更能建立出真誠及親密的關係,亦容易對人發展出一份同理心,尤其是曾經歷創傷的人,更願意為他們作出幫助。

 

(2) 「發現新的可能」

創傷事件的結果往往令人經歷認知重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正面來說,有助倖存者改變對事情的優先次序,重新思想在人生當中甚麼是重要,甚麼是次要,這能令人採取更健康、積極的生活方式,更謹慎地選擇朋友,甚至改變整個人生目標,從而發現以往很多忽略的事情,發現更多新的可能。特別是經歷過一些死裡逃生的創傷後,倖存者可能會學習一些新技能,甚至轉職,希望可以更好運用餘下的人生。

 

(3) 「發掘更多個人潛能」

有些倖存者在經歷創傷後,對自己有更多的認識,更明白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並發現創傷後有不少進步,包括自信心、開放程度、同理心、創造力、成熟度及謙遜感等,故感到更有力面對未來的挑戰,從而發掘更多在創傷前沒有注意到或創傷後新發展出的個人潛能。

 

(4) 「更懂得把握生命」

有些經歷過創傷的倖存者,因深深感到生命的脆弱和與死亡很接近,因而想到有關生死和人生意義等基本問題,例如「生命和存在的本質是什麼?」、「我為什麼要繼續奮鬥下去?」等等。更感到要學習欣賞生命的價值,好好活著和欣賞每一天,有些更感到要好好運用餘下的人生,去做有意義的事情。

 

(5) 「靈性頓悟」

由於倖存者曾面對創傷中的極端情況,往往感到需要宗教信仰去詮釋創傷事件,與及想得到心靈的安撫,便會多進行宗教活動,如基督徒會多了祈禱、讀聖經及參與教會聚會等。從而更經歷宗教信仰的實在,並對創傷事件和人生有更深的頓悟, 體會到信仰能轉化創傷事件成為成長的機會。

 

創傷後成長的例子

假如你覺得以上的概念很抽象,請讓筆者分享一位20多歲的朋友Peter(化名)之經歷。Peter以往從事人事管理工作,覺得自己及工作賺錢是最重要,在過去幾年經歷到整個世界、整個社會翻天覆地的改變,感到人實在太渺小,對信仰有前所未有的深刻體會,並看到很多人的需要,感到不應把人生只放在自己及賺錢的事情上,更感到有一種使命感,希望幫助社會上一些青年人「唔好咁灰」,能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希望。為了更有效去關心及服侍他們,他準備去神學院進修神學及輔導的碩士課程。

 

從Peter的例子,我們看到他在下列方面有所成長:

「發現新的可能」─ 不只想賺錢,而去幫助青年人;

「發掘更多個人潛能」─ 從人事管理轉到心靈關顧的工作;

「更懂得把握生命」─ 在以後的人生想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及

「靈性頓悟」─ 感到人很渺小,對信仰有前所未有的深刻體會。

 

新冠下「創傷後成長」研究

在疫情期間,耶魯大學心理學家Pietrzak、Tsai及Southwick (2021),對超過3000名退伍軍人進行調查,發現有12.8%的退伍軍人表示有「和新冠疫情相關」的創傷後遺症徵狀,有8%更曾考慮自殺,但也有43.3%的退伍軍人表示在疫情期間感到正向的心理成長,包括「更滿意現在的生活」、「有更親密的人際關係」,以及「個人成長方面也有提升」。

 

另一項研究,英國和葡萄牙心理學家Stallard,Pereira及Barros (2021)在第一波疫情期間(2021年5- 6月),在兩地調查了385名6-16歲的兒童照顧者(大多為母親)。雖然有50%參與者表示在這段期間的收入減少,甚至有19.5%的家庭成員疑似確診,他們在生活中承受龐大壓力,但有高達88.6%的人認為疫情下帶來了自己積極及正向的意義,包括「人際關係的改善」及「發現自己新的可能」等。

 

在今天的後疫情時代,我們可以檢視自己經歷了甚麼?成長了甚麼?

 

促使創傷後成長的因素

既然創傷後成長那麼重要,那怎樣可以促使這方面的成長呢?《Upside: The New Sci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一書(Rendon,2015)中指出,以下六個因素可促使創傷後成長:

 

  1. 締造一個新論述:為什麼你的敘述會成就或破壞成長

一些創傷者之所以不能從創傷中復原及經歷成長,其中一個原因是不能用一個新的角度詮釋創傷所經歷的事情,故往往只停留在受害者(victim)角色當中。相反,假如創傷者能用一個新的角度詮釋事情,則可以經歷成長。舊約聖經中的例子約瑟,在年輕時因著哥哥的妒忌而被賣到埃及,多年後在埃及與哥哥相遇時,卻能用一個超越的角度看被賣的事情,並說出「我是你們的兄弟約瑟,就是你們所賣到埃及的。現在,不要因為把我賣到這裡自憂自恨,這是神差我在你們以先來,為要保全生命。」(創 45:4-5)。當然,這新的詮釋最好是由創傷者轉化後自己說出來,而不是由施害者說出來,否則可變為自圓其說,對受害者可構成再多一重的傷害。

 

  1. 願意尋求幫助:同行者對改變的重要

創傷者往往覺得自己的經歷是很獨特、是別人沒有的,很容易會覺得自己是天下間最慘的人。如能夠與有類同經歷的人分享自己的處境,聽聽別人相類似的故事,會有一種被明白的感覺,亦意識到自己的痛苦原來是普遍的,會較易接受及復原過來。故有些創傷者會參加一些與創傷相關的小組或活動,與同路人一起同行,守望相助地面對困難。

 

  1. 學懂表達自己:成長需要真誠的溝通

人在創傷中,可能經歷不少負面的感受,未曾經歷同類創傷的人很難明白。假如創傷者能真實地把正面或負面的感受分享出來,可重新整理扭曲了的思想和價值觀,才有改變的可能。例如有些經歷失戀的女生,立誓以後永不談戀愛,覺得世間上所有男生都是負心人,無一可信。她可能要跟信任的朋友或心理輔導員,痛罵前度男友的不是,當她罵夠了和哭夠了,才可慢慢整理當中受傷的感受,不會將對前度男友的憎恨變為普遍化思想,應用到每一個男性身上,從而重拾對談戀愛的信心。

 

  1. 尋找積極的一面:樂觀的變力量

當人經歷創傷後,往往感到很多事情都失控,對人生變得悲觀,很容易有無力感,故有些人會選擇躺平。因此,培養樂觀會減少我們的無力感,還可以激勵我們採取建設性的行動。事實上,樂觀是可以學習和培養得來。如有興趣想多了解,可參考本中心於2022年4月第39期的通訊,筆者另一篇的文章《渡疫有道─逆境中如何心存希望、樂觀而活》。

 

  1. 在信仰中尋找意義:宗教的成長之路

宗教信仰往往可幫助我們建構一個因創傷而感悟出來的受苦意義,這可幫助我們明瞭所受的苦不是白白的,是有更深一層的意義在背後,這可讓受苦者能支撐下去,不容易放棄人生。例如新約聖經中使徒保羅因傳福音受過很多迫害(林後 11:23-27),但他在經歷這一切後能說出「我們這至暫至輕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林後4:17),令他在傳福音的苦難中仍能忍耐下去。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往往也帶給人一個清楚的自我意識和人生目標。例如基督教信仰談到信徒是天國子民的身份,與及人需要尋找自己的人生召命等。故此人為了活出召命,縱使受苦也是值得的。

 

  1. 開放新體驗:創造力可促進改變

假如創傷者能運用創造力,可更易從創傷中慢慢走出來。就如疫情前我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疫情後變得可能了,我們稱這些為新常態(new normal)。例如以往不少人很抗拒在網上學習、參與會議及宗教聚會等,但因著疫情我們運用創造力,克服了不少網上學習及聚會的困難,亦享受到網上會面的好處,如身處異地也可參與等。另一些運用創造力的例子,就是創傷者把自己的體驗,用文字或藝術的方式表達出來,透過這個創作過程,創傷者可經歷成長和蛻變。

 

參考資料

Pietrzak, R. H., Tsai, J., & Southwick, S. M. (2021). Association of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ith Posttraumatic Psychological Growth Among US Vetera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AMA network open, 4(4), e214972. 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4972

 

Rendon, J. (2015). Upside: The new sci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NY: Touchstone

 

Stallard, P., Pereira, A. I., & Barros, L. (2021). Post-traumatic grow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arers of children in Portugal and the UK: cross-sectional online surve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open, 7(1), e37. https://doi.org/10.1192/bjo.2021.1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1996).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9, 455-471.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DOI:10.1207/s15327965pli1501_01

返回
選擇那「更好」的
分類 : 通訊專欄—靜心靈思
作者 : 小驢
第42期通訊(2023年4月)
日期 : 2023-04-30

近日在社交及工作圈子都常討論關於「去留問題」。有些人能斬釘截鐵地作出決定,並提出背後一連串的支持原因,我羨慕他們能有清晰的方向及堅毅的意志,但大多數人仍在迷惘和矛盾中掙扎。

全文

近日在社交及工作圈子都常討論關於「去留問題」。有些人能斬釘截鐵地作出決定,並提出背後一連串的支持原因,我羨慕他們能有清晰的方向及堅毅的意志,但大多數人仍在迷惘和矛盾中掙扎。在信仰羣體討論「去留問題」,大家慣常會轉向問上帝:「我在那地方生活較好?我未來應怎樣生活來見證上帝?」有事奉心志的信徒會問:「我餘生應投身什麼事奉崗位?」這全都是很好及很重要的問題。作為基督徒,我們的生活總不能離開上帝的同在和帶領,清楚明白上帝的心意是我們抉擇的先決條件。現實卻是我們往往測不透上帝的心意,因而不耐煩地埋怨上帝的沉默,更甚是有意無意之間,把自己喜愛的選擇投射到上帝身上,冠冕堂皇地化妝成上帝的旨意,不單藉此安頓好自己的心,更可因利成便在眾人面前作信仰見證!

 

我深信大家不是全心欺騙,其實這是非常人性的普遍心理現象。我們對事物的詮釋往往受制於我們既有的前設,這些前設是建基於我們過往生活所得的經驗、所學懂的知識,以及一直渴想要成就的事情。當偶然遇到一件中性或微不足道的小事時,我們會因著潛藏的前設而傾向聯想到自己的喜好,帶著那前設的目光來分析理解當下所遇上的事情,結論往往正好吻合自己心中的渴求,基督徒再把它屬靈化為上帝的呼召。

 

這些心理現象背後不一定存在什麼邪惡的動機,我們無需要過份緊張而互相指責,但我們確實需要時刻儆醒,真誠地留意自己的心靈狀況。面對去留及其它前途抉擇時,我們經常心急地問了錯誤的問題,例如「去那處?」或「作甚麼?」等,其實此時此刻最需要問的卻是「我是誰?」我們是照著上帝的形象和樣式而被造,當中充滿著上帝的心思意念,一生都在彰顯上帝偉大的創造。我們若要真實地認識上帝並且明白祂的旨意,必先要認識真正的自己,否則只是道聽塗說,被這個世界沖昏了頭腦,被虛假的我蒙蔽了眼睛,看不到上帝的引領。當我們進到內心深處會發現真正的自己,正是充滿著上帝的愛,以上帝的心思去思想,以祂的情懷去與眾人共情,渴望上帝所渴望的,能脫離自私狹隘的心態,自由地回應跟從上帝「更好」的旨意。

 

世界給與我們很多挑戰和邀請,我們常會因著恐懼而逃跑避險、亦會因著熱血而委身犧牲,這一切都可算是美好的選擇,但上帝卻一直期望我們當選擇「更好」的。「更好」的選擇不單是建基於世界道德倫理之美善,而是關乎上帝為著我們而定立,永恒不變的獨特心意。選擇的心路歷程不是始於向外回應世界,而是向內尋找真正的我,來回應上帝的心意。上帝的心意在我們出生之先已安放在我們心裡,並在我們的生命故事中呈現,問題在於我們有否留意,直視並接納真正的自己。需知道我們都是上帝寶貴而獨特的創造,各人有著獨特的生命軌跡。能按著上帝的心意來抉擇前行,於自己而言,這便是「更好」的選擇,但這「更好」之選擇表面上往往是與世界互相抵觸,不能趨吉避凶!在選擇去留的當下,我們寧願投射自己的偏好到上帝身上,抑或背起自己獨特的十字架來跟隨祂走「更好」的路?

 

 

「在你告訴生命你決定要實踐那些真理和價值之前,讓生命替你揭開你所具備的真理,讓它告訴你你擁有的價值。」(帕克·巴默爾)

返回
「沙灘」
分類 : 通訊專欄—育兒路
作者 : 郭麗芳女士
第42期通訊(2023年4月)
日期 : 2023-04-30

沙灘對大部份孩子來說,是一個玩得不亦樂乎的好地方。但對家長來說,每次去都要預備一大堆東西,十分麻煩。這次與大家分享推動我常帶孩子去沙灘的原因。

全文

沙灘對大部份孩子來說,是一個玩得不亦樂乎的好地方。但對家長來說,每次去都要預備一大堆東西,十分麻煩。這次與大家分享推動我常帶孩子去沙灘的原因。

 

視覺:看到蔚藍的天空,遙遠而近在咫尺的海洋,視野與心情都拉闊起來。最近我們去一個新的沙灘,突然一大群雀鳥在天空飛過,好震撼!孩子好興奮說:「媽,這就是老師唱 “All the birds” 那首歌……」;雀羣飛過之後,地墊上多了兩小堆雀糞,孩子好奇地問:「點解雀仔poo poo又白又綠又細,同人類的唔同,同小狗的都唔同……」。。。孩子在沙灘裡總能發現新的寶物;「媽,這個貝殼好靚……」、「媽,這個石頭顏色好特別……」、「媽,這個石頭好大……」、「我要拿回家講故事用……」

 

 

聽覺:當我們處於沙灘中,聆聽海浪有節奏地拍打海岸,呼吸也一下一下地慢下來,整個人都處於平靜的狀態。一個人越平靜,越放鬆,越有利於學習,人也越健康。

 

嗅覺:沙灘上的空氣,吸入時帶著微微的海水氣味,特別濕潤,特別舒服、滿足。

 

 

觸覺:在沙灘散步或奔跑,撿拾貝殼、石頭,築起城堡或掘洞穴,在沙水中跳躍或把身體埋入沙泥中,身體各個感官都會被喚醒。在搬運海水和沙石的過程,孩子感受到不同的質感、重量、大小、空間感,這個重覆的過程,都是孩子很專注地學習,也在鍛鍊身體。

 

味覺:累了,孩子坐在墊上喝水,吃水果,笑著說:「媽媽,點解在這裏水特別好飲,水果特別好食……」作為媽媽,聽到這些話特別開心。

 

 

以往膽小、怕水的姐姐,已經能夠自己安心地跑到海邊,拿工具在海中撈魚,運水回來倒入她親手掘的大洞穴。孩子在沙灘隨意地探索、表達,是天父給予孩子的寶貴禮物。孩子追逐時發出的笑聲特別好聽,看到孩子滿足的笑容,特別療癒。盡情地奔跑、追逐,沒有限制,不用常常聽到大人的提醒和嘮叨。隨意拾起樹枝、石頭,甚至徒手在沙灘上隨意畫畫,也試過有意識地將英文字、數目字畫出來,再讀給我聽。這樣自發的學習,孩子感到很有趣。孩子做到我手寫我心,學習手眼協調、一致,熟習身體的合一。在沙灘玩的過程,孩子的專注、投入和創意,實在讓我嘆為觀止!同樣的一個沙灘,每次去,她們都有不同的玩法,每次都玩到樂而忘返!

 

 

去完沙灘後,孩子的情緒比以往穩定,晚上睡得香甜。對大人來說,沙灘也是個好去處。讓自己放空一下,享受大自然的美好,讓自己在育兒路上走得更輕省一點。

返回
夢之旅(一)
分類 : 通訊專欄—心靈小天地
作者 : 歐靜思女士
第42期通訊(2023年4月)
日期 : 2023-04-30

半年前跟大家分享了2021年患病的過程和治療的經歷,在此不再重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中心網頁內重温《第四十期︰生命的神蹟》。在那過程,有另一段重要的經歷是我未有提及,十天的昏迷讓我進到了無意識的世界,或者可以說是夢的世界。我曾嘗試把那十天的夢記下來,但有點力不從心,或許夢境太長,而且內容也令我不好受,就這樣把夢放了下來。早前遇上一位朋友,見面時提到昏迷的經驗,那夢又出現在我腦海裡。農曆新年期間,我再次嘗試,終於花了五天時間把那長長的夢記錄下來!

全文

半年前跟大家分享了2021年患病的過程和治療的經歷,在此不再重提,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在中心網頁內重温《第四十期︰生命的神蹟》。在那過程,有另一段重要的經歷是我未有提及,十天的昏迷讓我進到了無意識的世界,或者可以說是夢的世界。我曾嘗試把那十天的夢記下來,但有點力不從心,或許夢境太長,而且內容也令我不好受,就這樣把夢放了下來。早前遇上一位朋友,見面時提到昏迷的經驗,那夢又出現在我腦海裡。農曆新年期間,我再次嘗試,終於花了五天時間把那長長的夢記錄下來!

 

在未動筆前,也擔心是否仍記得那夢?又或者縱然記得,會否內容太複雜而出現混亂?然而,開始動筆後,一幕又一幕的夢境有序地展現眼前,記錄過程亦發現夢境和現實出現了共時性(synchronicity),或者可以說有些事情交替地出現於意識和無意識,他們並不完全相同,但又互有關係。夢醒時當然不知道自己昏迷期間現實中所發生的一切,甚至進入昏迷前某些記憶也忘記了。因為夢的內容大概五千字,將會分三至四次在這專欄內分享。除了記錄夢的內容,亦會以榮格學派的分析技巧對自己的夢作深入探索。不同時間或階段看相同的夢,或許有不同的理解。對夢的明白,需要開放、謙卑,承認人並不是全知,所以我看夢是創天造地的上主給人的禮物。

 

 

第一幕:旅程開始

 

黑夜時份,坐在雙層巴士上層,乘客不多,車廂的窗半打開,感到有點涼意,看見窗外五光十色的霓虹光管,街上頗為熱鬧,我手上拿著銀包和手機,心想天亮後要找朋友W小姐……

 

夢的開始是黑夜,一個人的旅程。黑夜是神秘,也代表危險和困難,令人不安和恐懼,未能預料的事隨時會發生。黑暗亦象徵空虛、非理性、無意識,但也有強大的能力,有保護、孕育的意思。

 

雙層巴士和五光十色的霓虹光管令我聯想到香港,是我的出生和成長地方,亦是我現在身處的地方。

 

手上只有銀包和手機,夢中出現這兩件東西代表是重要和有意義。我現在使用的銀包是簡單而實用的款式,內有金錢、信用咭、證件,前兩者的用途是以購物為主,後者是代表我的身份。銀包內還有一張照片,是我年幼時跟媽媽和哥哥的合照,有趣的地方是照片中的我抓住媽媽的銀包,夢中的銀包是我的?還是媽媽的?照片還有另一有趣地方,我較哥哥年幼,但體形較他強壯。哥哥在二十多年前因患病已離逝,而我亦經歷了重病,只是我仍然活著。

 

手機是現代人的必需品,除了傳統電話的聯絡功能,更可以瀏覽網頁和安裝流動應用程式、電子遊戲等。夢中的我想到要找W小姐,似乎手機象徵一份連繫。後來才知道,在我昏迷前真的找過W小姐,只是這記憶消失了。

 

 

第二幕:在渡輪上

 

我下了車,來到處於鬧市的碼頭,上了船,船隻是舊式的渡輪,沒有玻璃窗,只有帆布作為擋風之用,所以感到寒冷。渡輪沿著海岸航行,在渡輪上可以看見岸上的繁華燈光,航線設有多個站可以停泊,每段航行大概十多分鐘。有位女子進來,大概二十多歲,個子不高,黑色齊髮尾的短髮,配上黑邊眼鏡,穿上黑衣服,面上沒有表情,知道她是渡輪上的職員。我感到她是一個怪人,一個女子在渡輪上當夜班,猜想她可能有某些性格上的缺陷,想遠離人群。來到最後一站,天亮了,我決定下船。離開了碼頭,地方有點荒涼,沿著石路向前走,經過幾間小店,但沒有客人,走到出大路,看不見人,車也不多,我感到迷茫,不知道要往那裡去……

 

由巴士來到渡輪,進入到黑夜的海上旅程,這也是一段深層的無意識旅程。海洋是遼闊、無邊際,亦是深不可測。我年幼已有畏水的情況,所以多次學習游泳也不成功,總感到大海是危險,可以把人吞噬,大自然的力量是人敵不過。

 

渡輪上的女職員全身都是黑色,跟黑夜很配合。感到她古怪,可能是我的職業病,但亦可以說她是神秘,遠離人群亦可代表回到內在心靈。黑色亦可以代表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消極的能量,想著有點可怕。現實中,當併發症出現後,我確實處於危殆的狀況,某些檢測指數超出正常值的千倍,真的接近死亡。

 

黑夜和白晝是兩極,輪流交替,黑夜之後是早晨,日落出現就進入黑暗,這是大自然的現象和規律,亦象徵一個循環的進程,但這循環並不是原地踏步,一天跟著一天,時間就是向前走。

 

下船地方的荒涼跟上船地方的繁華亦是一個對比,或許可以說由外在的熱鬧進入到內在原始的心靈。陸上和海上、黑夜和白晝、繁華和荒涼,榮格的對立原則 (principles of opposites),說明兩極相遇會產生張力,而張力帶來轉化,這轉化是一種不會回轉的轉變。轉化是一種新的經驗,但轉化是由痛苦開始,新的事物就此孕育出來。夢中的我不知道前路會怎樣,現實中的我昏迷了,醫生們盡上最大的努力,用上最好的醫療設備和藥物,仍沒有把握我會活下來。

 

 

第三幕:約束、治療

 

獨自來到Q醫院急症室,不知道過了多久,發現自己半躺卧在椅上,雙手被約束,喉部插了兩條喉管,其中一條喉管是T型的鐵管插到氣管內,身體不能活動,看到窗外有溫暖的陽光。此刻發現A醫生站在我旁邊,我希望他能夠幫助我,但喉部的喉管令我說不出話來。後來從護士口中聽到,我在急症室已有兩天,情況危殆,曾經做了電腦掃描和其他檢查。有位年青的男醫生,在急症室走來走去,喜歡向人扮鬼臉,但他沒有理會我。A醫生要求急症室把我轉到H醫院繼續治療,急症室主管拒絕,他們二人激烈地討論,此時媽媽也到了急症室。媽媽在急症室大吵大鬧,A醫生繼續要求轉院,急症室主管要A醫生給他某些好處才答允他們轉院的要求,A醫生答允。我心裡高興,感到有希望…

 

在等候救護車送我到H醫院時,我躺在床上再進行電腦掃描,那儀器似一條隧道,兩旁有強烈的光,完了掃描再通過一條特別軌道,來到一個房間等候救護車,這過程花了差不多十小時,媽媽和A醫生也在急症室等候。等候過程,有位惡護士繼續為我進行護理,但並不友善,她說我的情況很複雜,身上皮膚有豹紋圖案,代表我的情況很嚴重,她不斷跟其他人討論我的豹紋圖案很恐怖和醜陋。剛好急症室開派對,護士們高興地討論那些美食…

 

等候過程很辛苦,看著牆上的時鐘走得很慢。當我獨自在房間等候救護車,開始感到絕望,意圖掙脫手腕上的約束和咬斷喉管。當護士發現我的意圖,罵我不合作,把我的手綁得更緊。此時我的朋友W小姐進來,但她看不見我,放下似是一張咭的東西就離開。我想叫她,但我出不了聲。當我準備上救護車,媽媽和A醫生已不在……

 

我無法知道夢境這部分出現時,現實中的我是怎樣,但一定是很危殆,而且我確實轉到Q醫院的急症室,只是不用停留太久就直接上了深切治療部。

 

我的狀況危殆,需要別人幫助,再加上被約束,更感無助、不被尊重,是一種次等( inferior) 的感覺。因為沒有自由、感到羞愧,生存的意志也降低,想到死亡是一種解決,但因為那約束,我不能結束自己的生命。約束帶來痛苦,同時又成為一種保護。

 

夢中出現兩條插入肺部的喉管,現實中的我身上有很多喉管,但T型喉管是在右腹,而且是膠喉管而不是鐵喉管。此外,我的心肺確實受到嚴重的創傷,也需要插上不同的喉管。過程中出現了醫療失誤,有些喉管帶給我痛苦,另一些喉管又救了我一命。

 

A醫生是我多年前的醫生同事,醒來後W小姐告訴我,我曾經要求她聯絡A醫生來看我,A醫生來到我主動問他是否轉往公營醫院較好,但昏迷後我已沒有這記憶,而A醫生卻出現在我的夢裡。

 

醫生象徵原型醫治者(healer)。夢中的幾位醫生有不同的象徵表達,A醫生希望幫助我,我信任他,是一種積極的能量;急症室主管為了個人私利,是一種消極的能量;兩股力量相遇,就會出現衝突。除了他們二人,還有一位扮鬼臉的醫生,他可以代表搗蛋鬼(trickster),亦是原型的一種,具有智慧但不遵守規則和傳統,可以說亦正亦邪。

 

 

第四幕:迷宮

 

我獨自在街上,天色昏暗,知道要找人幫助,來到M醫院急症室,室內環境很科幻,每位病人有自己固定位置,一排一排似大學的演講廳,一排約有8-10個坐位,而坐位上有電子儀器約束病人。後來發現那急症室的醫護也是Q醫院的人,我害怕被他們發現,好想立刻離開,但被約束了離不開。因為喉部插了喉管,不能說話,唯有向他們示意我要離開,他們未有發現我是曾經到Q醫院急症室求診的病人,答允讓我離開,但需要先清洗傷口,那刻我才發現右腹部有傷口和引流管。一位女醫生替我清洗引流管和傷口時,說洗傷口是她的專長,同時她發現我身上的豹紋圖案,表現驚訝,認出我是Q醫院急症室病人,我示意要求離開,她沒有拒絕…

 

清潔傷口完了,那位女醫生找來護士,合力把我移到輪椅上,並推到急症室門外。我看見前面是一個大海,沿著海岸有一條石路,有些崎嶇,路旁有幾間簡樸食店,附近有碼頭可以上船,這就是我曾經下船的地方,我準備再次上船……

 

想逃離Q醫院的人,但始終逃不了。來到另一所醫院的急症室,知道繼續需要治療和別人的幫助,同樣需要被約束,似乎治療和約束有著很緊密的關係,但以次等的身份來表示拒絕,亦是一份勇氣。

 

豹紋圖案令我聯想到豹的特質。豹屬於貓科類動物,體形沒有獅子、老虎般大,身體瘦長,身手敏捷,是捕獵高手。性情機敏、感官很好、智力超常、隱蔽性高,所以能適應不同的環境。豹不是群體動物,各自佔據自己的領地,公豹的領地或與幾隻母豹的重合,但同性豹會儘量避免相遇。領地是豹的財富,跟食物、水源、配偶有重大關係。

 

豹紋圖案成為一個記號,傳達著重要的意義,夢中的豹紋圖案代表危險、困難,亦象徵為生存而戰鬥的能力。在《生命的神蹟》中我曾經提到,身上的疤痕是記述了我的苦難和拯救,是恩典的記號。記號是讓人可以被認出來,亦叫我們永不要忘記。

 

夢中上船和下船是同一地方,可以象徵著迷宮。迷宮分兩類:一種是矩形迷宮(maze)(圖一),入口和出口是不同,過程頗為複雜,有很多路徑選擇,可以被困、迷路;另一種是螺旋形迷宮(labyrinth)(圖二),入口和出口是同一位置,只有一條路直到中心,再沿著相同的路徑走出來,看似容易,卻是一段漫長的旅程,但絕不會迷路。螺旋形迷宮就是夢中的海上旅程,亦象徵一段個體化過程(individuation process)。當再次走上渡輪,夢境的發展又會如何 …

 

 

 

……下期待續……

 

      圖一                                                                                        圖二

返回
Hope is a Choice
分類 : 通訊專欄—瞬間看心理
作者 : 陳穎昭博士
第42期通訊(2023年4月)
日期 : 2023-04-30

Hope is a Choice

全文

Michelle Wing Chiu Chan

Hope is a Choice, 2023

Digital painting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