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 「特稿」:          焦虑 、掌控、接纳
  • 「畅谈心理学」 : 渡疫有道─逆境中如何心存希望、乐观而活
  • 「 静心灵思」 :   那天再重聚?
  • 「育儿路」:        意念
  • 「特稿」:         完美陷阱
  • 「瞬间看心理」:SPRING HAS COME!

下载通讯PDF档
焦虑、掌控、接纳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余漫怡女士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日期 : 2022-04-30

在疫情笼罩的香港,大家觉得很不安全。越不安全,人自然就要掌控......

全文

很久以前听过一个故事,虽是虚构,却让我印象深刻。有一位登山者在一次攀登峭壁时遇上了雪崩。突如其来的崩塌让他坠落悬崖,所幸他拉住安全绳,虽然悬空,却没有受伤。天黑了,在黑夜里,岩石继续崩塌,他一次次往下坠落,已不知往山谷坠下多深,只知死死抓紧安全绳。但在黑暗中有一个声音,他觉得是上帝的声音,对他说:「放手吧。」他却坚决不放手。第二天早晨,救援队赶到山谷,发现他吊在石壁上,冻死了。他仍紧紧抓住安全绳,但脚离开谷底地面不足半米。这个故事常让我唏嘘:紧紧抓住是不是一定最安全呢?

 

在疫情笼罩的香港,大家觉得很不安全。越不安全,人自然就要掌控:不停喷酒精、不停增加消毒措施等等。但越要掌控,越发现更多漏洞,越发焦虑。其实,焦虑早已是现代人的通病。早在2017年,《纽约时报》的一篇文章已经宣称,焦虑症代替抑郁症,成为了美国人情绪病的主流。根据「2021年全港精神健康指数」调查,23.5%的受访者有焦虑症的症状,高于有抑郁症症状的比例(后者为18.6%)。

 

笔者在心理治疗中曾接触过不少焦虑症的求助者。我也常常问:现代社会出了什么问题,以致人越来越焦虑呢?这个问题很复杂,绝不是单一因素造成。但我发现,现代人追求掌控、崇尚完美的精神很可能扮演了相当的角色。

 

在工业化的现代社会,「人定胜天」的自信成为主流文化,觉得一切能掌控是理所当然。中国人的进取精神又格外强烈,崇尚拼搏、奋斗。当人越努力于某个目标,往往会增加了追求完美的倾向,无论是一个致力于培养孩子的母亲,一位追求好身材的少女,还是一个备考中学文凭试(DSE)的学生。大部分美少女都会发现,她们越追求苗条的曲线,每次照镜子时就会看见更多的肥肉,于是更加焦虑。而人在不完美抗争之中,会想致力于完全掌控,把越来越多人推向焦虑的边缘。但难道要接纳这些限制、缺陷吗?不,现代人把「接纳」等同于颓废、消极、躺平,所以嗤之以鼻。

 

近年来有一种新兴的心理疗法,名叫接纳与承诺疗法 (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这种疗法的精髓可以用一个小故事来描绘。我们每个人都像一个巴士司机,载着一批乘客往某个目的地。但中途上来了几个很麻烦的乘客,他们大叫大嚷,要我们改变路线去另一地点,并且坚持不下车。这个司机可以与他们纠缠、要赶走他们,也可以对他们置之不理,专心开车,继续往既定的目的地。后者就是ACT所倡导的:接纳这些「问题」、缺陷,不需要对它们过度反应,只需看清人生的大方向并专注前行便可。

 

这种疗法鼓励人去接纳难以改变的处境(例如疫情)、个人的基本特质(例如智力水平)、和某些强烈的情绪感受(例如哀痛、痛楚)。因为越是想要去掌控、改变它们,我们反而更多被它们掌控。我们越能接纳现实,眼光就越超越、全面,也能善用我们所拥有的。俗语说,退一步海阔天空,正含此意。

 

不接纳有很多表现方式。例如一位太太不停抱怨、挑剔丈夫工资低,可能是不能接纳丈夫甘于平凡的性格,极力想改造他;一位妈妈常常担忧孩子考不上名牌大学,看见他拖延功课就过度反应,可能是不能接纳孩子的人生有不确定性;一位美术学生在交一份作品前通宵作最后的润色,可能是不能接纳自己有不完美;一位五十岁男士发现身体出现了慢性疼痛,就如临大敌,过度求医,可能是不能接纳身体会衰退。以上四个寻求掌控的例子,从某个角度看来都是「进取」的,但他们的执着很可能不会带来实质的改变,只会让自己和身边的人更焦虑。

 

研究显示,女性患焦虑症的机率远高于男性,甚至是后者的两倍。笔者有时想,这会不会跟女性更关心他人、待人接物更细心有关呢?掌控的出发点常常是好意。例如妈妈爱锡儿女,极力要保护他们不受到任何伤害、亏损,这是好意。但凡事物极必反。人的好意、努力也很容易过火,成为了掌控。

 

接纳不是容易的,它需要信心。爱掌控的人常有灾难化思维,深信「不立即改变,后果不堪设想。」例如妈妈看见孩子拖延功课,脑海里可能已经出现他名落孙山的画面。灾难化带来的恐惧摧毁了妈妈对孩子的信心,不相信孩子有自我调节的能力。即使这位妈妈是有信仰的人,相信孩子的前途在上主的手中,在那刻的恐惧中,她这份信心也完全抛诸脑后了。人越是努力,就越有一种错觉:没有他/她的努力,地球就会停止转动了。

 

接纳也需要恩典。掌控的人往往定睛在半个杯子空了,而看不到另一半是满的。恩典则说:「我看见你的不完美,你的错误,但你的美好同样真实」。但愿烦恼的少女,能学会欣赏自己的身体,它虽然不是最精致,但自然往往焕发出青春的魅力!而因焦虑而伤害过孩子的妈妈,现在若能原谅自己,向孩子道歉,反而可以带来最大的医治。

 

接纳并不是躺平、消极。适时的接纳停止了无意义的纠缠,往前走,善用有限的资源。有人接纳疫情带来的限制,充分利用在家的时间让自己的厨艺升级;有人接纳自己的孩子天性腼腆内向,培养她/他走出适合内向型人格的道路。

 

总结以上,积极、努力是重要的美德,但过火时容易变成掌控。人需认清自己的有限,分辨在何时需要放手。否则,可能像文章开头的那个小故事,因掌控带来更大的伤害。在这个焦虑的世代,我们也许需要多一份顺其自然,留有余地,允许自己也允许别人犯错。

 

笔者一直很喜欢一段古老的祷文,又称为「宁静的祷文」 (Serenity Prayer)。甚愿我们都拥有这份智慧!

 

「上主,

求你赐我宁静,去接纳我所不能改变的;

求你赐我勇气,去改变我能改变的;

求你赐我智慧,去分辨两者。」

返回
渡疫有道─逆境中如何心存希望、乐观而活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日期 : 2022-04-30

香港人自2020年农历新年开始,已抗疫两年多了......不少人说在香港生活数十年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景况,感到好像活在一个大逆境中,看不到将来。本文尝试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这样的逆境中,仍可心存希望和乐观而活。

全文

根据年初的一些民意调查显示,香港人在今年没有新年愿望的比率升高了。事实上,香港人自2020年农历新年开始,已抗疫两年多了,自去年第四波之后,有一段时间本地个案能「清零」,亦开始了疫苗接种计划,疫情完结好像有一点曙光,谁不知2022年初第五波疫情大爆发,执笔时是三月中,疫情已去到每日数万宗,每天也有过百人因疫情离世,有专家估计现已有过百万人染疫,因有人疯抢食物及日用品,有些超市亦已开始限购。眼看市面上不少食肆或店铺已暂停营业,不少工人顿时失业,中小学也陆续放特别假期,不少市民也响应政府呼吁在家抗疫,市面特别在晚上真的感到一片寂静,不少人说在香港生活数十年也从未见过这样的景况,感到好像活在一个大逆境中,看不到将来。本文尝试与大家一起探讨如何在这样的逆境中,仍可心存希望和乐观而活。

 

问卷调查─你有希望吗?

我们先从以下问卷(Herth, 1992)了解一下自己,可在下列句子给予分数:

 

1分─非常不同意;              2分─不同意;      3分─同意;          4分─非常同意

____ 我对生活有积极的看法

____ 我对生活有目前和未来的计划

____ 我不觉得自己非常孤单

____ 在生命的黑暗时期,我仍然有信心

__ 我的信仰能给我安慰和寄托

____ 我对自己的未来不感到害怕

____ 我会回忆过去一些快乐、美好时光

____ 我内心有一种很强的力量支持我活下去

____ 我能给予和接受别人的爱与关怀

____ 我有自己的生活目标

____ 我相信自己每天都有发展的潜力

____ 我觉得生活有价值、有意义、过得很实在

 

计分方法(陆亮,2020): 把所有题目分数相加得到总分(12-48分),分数愈高,代表希望程度愈高。

29分或以下表示「希望感」较弱;

31或以上表示「希望感」较强

 

 

 

希望理论

不知你在以上问卷得到的分数是否满意?事实上,不少人想到希望大多是联想到一种感觉,特别是对前景是否感到开心或乐观等。我们不要小看缺乏希望的重要性,因严重缺乏的话,我们可以形成绝望心态(hoplessness),这与抑郁、甚至自杀倾向很有关系。而根据正向心理学家斯奈德(Charles Richard Snyder, 1994)的希望理论(Hope Theory)「希望」被定义为「人们对于达成理想目标所抱持的正向知觉」,由三个相关的部分组成:

 

 

1)具有目标导向的思想(Goal-oriented Thoughts)

意即表示我们在思想上应先定立一些人生目标及方向。

例如:

想三年内结婚、

两年内升职、

帮助孩子明年考琴试、

一年读完一次圣经或

希望在疫情中能平安渡过等。

 

2) 制定实现目标的策略(Strategies to Achieve Goals)

当我们定了以上的目标,便要制定具体的策略去实现。

例如:

三年内如果想结婚要储钱、

两年内希望升职便要改善自己的弱点及提升工作表现、

孩子明年考琴试要帮助他们定立具体日程表作出恒常练习、

一年读完一次圣经需要有系统去每天实行读经计划、

希望在疫情中能平安渡过需要做足各方面的防御措施及接种疫苗。

 

3) 提升动力去实现目标(Expending Effort to Achieve Goals)

要想出不同方法去提升自己的动力以达致以上的目标,当中最好不要孤军作战,要有同行者。

例如:

为自己、伴侣、孩子或家人的目标制定奖励机制、

彼此多互相鼓励、

有挫折一起面对、

在实践当中遇到甚么困难不时要检讨、

形成一种「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决心。

 

反思:

你可以为自己或身边的人想到有什么想实践的目标吗?

你以往定了的计划,容易实行出来吗?

可检讨一下过去能实践成功及不成功的经验,看看可否归纳出能提升自己实践的策略。

 

故根据斯奈德的理论,充满希望感的思考,意味着相信自己能找到迈向理想目标的途径,并且能激励自己有动力去实践。假如我们对自己实现这些目标的信念愈强,便会令自己产生更多的希望感,而不只有一种抱怨、对前路茫无头绪及「等运到」的感觉。有人会觉得,虽然订立了以上的具体目标,但总有千百样原因不想或不能去完成,例如因顾及太多事情无暇兼顾及感到疲倦,又或定立的目标太高,现实上很难达到等等。

 

在此,我们可回想过去的人生经验,想追求的长远及有意义的目标,往往都不是一蹴而就,这好像从小到大读书,是需要按部就班、有策略、有目标,才能在公开试中考取理想成绩。我们有这份决心,达到这些目标吗?假如没有,应好好为自己定立,以致五年或十年后回望时,不致后悔,感到虚渡了时间。而定立具体目标后能为自己增强对前路的希望,每天起来也知道为什么而活,能为目标奋斗。

 

乐观心态

在西方有一句谚语,据说是丘吉尔的名句:「悲观者在每个机会里看到困难,乐观者在每个困难里看到机会。」(A pessimist sees the difficulty in every opportunity; an optimist sees the opportunity in every difficulty)。

 

正向心理学指出,乐观(optimism)不是一种感觉,而是一种归因模式,即我们以特定的模式去解释事件发生的原因,特别是解释失败或成功事件(Seligman, 1991)。有研究(例如:Rashid & Seligman, 2018)指出,身处逆境时,乐观者比较少以「长嗟短叹」和「坐困愁城」的心境去面对事情。相反,他们较懂得用积极心态去采取必要的措施,扭转逆势中带来的困境,从而寻找出路。

 

笔者曾在34期的通讯提出对乐观的概念,但在现今疫情严峻的情况中,想再一次把这个重要的观念带出来与大家分享,让我们反思自己是倾向乐观?还是悲观?以下有一些例子可让我们更了解自己。

 

在面对顺利事情的例子:「疫情后已一年无做工,我今次见工表现很好。」

乐观者对自己的评价会有:

  • 我一向很会面试  (归因:永久及普遍的因素)
  • 因为我有丰富的相关工作经验  (归因:「因为我」的因素)

悲观者对自己的评价会有:

  • 我只是今次表现得有自信  (归因:暂时及特定的因素)
  • 幸好我遇到一个要求不高的老板,其他应征者水平一般  (归因:外在因素)

在面对不幸事情的例子:「疫情下在家照顾孩子已令我感到筋疲力竭!」

悲观者对自己的评价会有:

  • 我从来在任何事也没放松自己  (归因:永久及普遍的因素)
  • 因为我一直在工作和家庭也很忙  (归因:「因为我」的因素)

乐观者对自己的评价会有:

  • 我这个月实在太忙了  (归因:暂时及特定的因素)
  • 年老父母最近病情严重及子女考试,很忙,没好好休息(归因:外在因素)

从以上例子,我们可看出乐观者和悲观者的归因模式如下:

 

乐观者

悲观者

看顺利事情

永久性、普遍性、「因为我」

暂时的、特定的、外在因素

看不幸事情

暂时的、特定的、外在因素

永久性、普遍性、「因为我」

 

当然有人会问,纵使我知道了自己的悲观倾向,要实践改变好像不是那么容易,或许我们可先从日常生活例子试试。例如「我最近因疫情被解雇了」,假如我们相信都是我的问题(「因为我」的因素),可能长时间也找不到工作了(永久及普遍的因素);我们可回想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外在因素),疫情回落后经济便会复苏,工作机会便会多了(暂时及特定的因素)。或许我们在开始察觉自己的归因倾向时,一时间不容易发现自己的悲观倾向,可叫身边信任的人提醒自己开始,相信慢慢可以逐渐改变。

 

培育乐观与希望从童年开始

虽然我们相信作为成人的我们,可以培育乐观和希望的倾向去面对人生的逆境,但假如我们从小学习,便可用更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日后的种种逆境,因我们知道童年的经验往往可影响我们一生,而其中父母的角色对培育儿童的希望感尤其重要。发展心理学大师艾力逊(Erik Erikson)指出,婴儿第一个要面对的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就是信任与不信任(trust vs. mistrust) ,成功化解这个危机的幼儿,能发展出一种希望感,并相信这个世界是可信任的。故艾力逊建议父母用一个敏锐、愿意响应和一致的教养行为去照顾孩子,可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希望感(Sigelman & Rider, 2018)。另一方面,正向心理学大师Seligman (1991)亦指出,父母对培育儿童建立乐观的倾向极其重要,特别是以下三个因素:母亲自己的乐观程度、成人的批评及儿童遇到的生命危机。当中尤其以成人的批评,对儿童的乐观感会起决定性作用。如以上的归因理论提及,假如儿童接收到父母用严厉的方式去批评他们的行为是「永久的」和「普遍的」,这会形成他们理解自己行为的成因较倾向悲观。相反,如果父母能用「暂时的」及「特定的」归因去理解,会令儿童相信问题是可解决和短暂的,长大后较能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应方式、愿意寻求别人的帮助及能看到事情的正面部分,形成较乐观的倾向。

 

基督教信仰中的盼望与喜乐

最后,我想分享基督教信仰当中对希望和乐观的两个相关观念,就是盼望和喜乐。在新旧约圣经中,盼望是一个很重要的主题,例如诗篇(如119:116; 146:5)经常提到,诗人如何在绝望和危险的处境中,倚靠上帝成为他们面对逆境的最大盼望。而新约圣经特别提到,耶稣基督的复活和再来是信徒的最大的盼望,信徒在患难的处境中怎样培育出更多美好的品格,就如罗马书第5章3-5节指出,「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的,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神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

 

另一方面,也有不少圣经经文提及喜乐的重要性,例如旧约箴言 17:22谈及「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尼赫迈亚记8:10「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新约腓立比书第4章4-7节,亦提到「你们要在主里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你们不要为任何事忧虑,而要凡事借着祷告、祈求和感恩,让神知道你们的请求。这样,神那超乎任何人所能理解的平安,就会在基督耶稣里保守你们的心思意念。」

 

当阅读这些经文时,我不禁问自己,现今我们身处在香港这样的逆境中,可以为到甚么欢呼呢?我是否在患难中产生了坚忍的品格?能否从而产生出盼望?我要怎样才可以带着一个喜乐的心态面对种种的艰难?我在祷告、祈求和感恩这些方面下的功夫是否足够?我有否经历神那超乎任何人所能理解的平安?这对作为基督徒的我,自觉仍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体会。另一方面,以下这首歌的音乐和歌词再一次提醒我上帝的属性,令我在极大困难的处境中能知道我依靠着谁,与大家分享。

 

Way Maker

“You are Way Maker, Miracle Worker, Promise Keeper

Light in the darkness

My God, that is who You are …

Even when I don't see it, You're working

Even when I don't feel it, You're working

You never stop, You never stop working …”

 

参考数据:

Herth, K.A. (1992). Abbreviated instrument to measure hope: Development and psychometric evaluation.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17, 1251-1259.

Rashid, T., & Seligman, M. E. (2018). Positive psychotherapy: Clinician manual. New York, NY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eligman, M. E. (1991). Learned optimism. New York: Knopf.

Sigelman, C. K., & Rider, E. A. (2018). Life-span human development, 9th Edition. Australia: Cengage Learning.

Snyder, C. R. (1994). The psychology of hope: You can get there from here. New York: Free Press.

陆亮。(2020)。《全人健康实践手册》。出版社:那打素全人健康持续进修学院。

返回
那天再重聚?
分类 : 通讯专栏—静心灵思
作者 : 小驴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日期 : 2022-04-30

在匆匆追赶的生活中,不知不觉间已被这世界所熏陶,忘记了起初的本我......

全文

笔者所工作的机构因着疫情严峻的关系,只能提供有限度的服务,故多了很多时间和空间让自己停顿下来。

 

在这沉闷而忧心的日子,不时从社交媒体传来老朋友的慰问,令我喜出望外。很多都是自小认识的同窗及教会青年团契的弟兄姊妹,真的很多年没有见面了,但那份浓厚的亲切感从没有减退。在言谈中,大家能淸楚记起过往的生活趣事,每个人的性格和喜好,好像活现于眼前,重温昔日美好的时光。

 

表面上是一班老朋友欢欣地久别重逢,但心里总感到一份隔膜,彼此好像很陌生,所剩下的只是一些零碎的记忆。不竟大家已阔别好几十年,各人有着不同的人生方向和际遇,同样被这功利的社会所同化。还记得那些年流行的一首城市民歌「那天再重聚?」,依稀记起当中几句歌词:『念当初欢聚于一起,笑说心里大志,但今天相聚数一番,要哭也无泪。在匆匆赶又匆匆追,永远不说后退,让身边生活苦相迫,竞争令人累⋯⋯』。当年是被歌的旋律和意境所吸引,只能凭想象来体会当中的讯息,今天重听别有一番风味!

 

在匆匆追赶的生活中,不知不觉间已被这世界所熏陶,忘记了起初的本我。偶尔凝望着镜中的自己,彷佛好像遇见一位老朋友,既亲切但又陌生!脑海中闪过「我是谁?」三个字,但很快便有意识地把它牢牢地关起来,好像要刻意约束着一个小朋友,恐怕他在五光十色的成人世界里捣蛋!没有他的骚扰,一切生活便可以如斯的平静和顺畅,能够尽情配合这世界的步伐,越过大小高山,誓要达到自己所要的目标,但往往不能因此而得到真正的满足!当转身回望时,吓然发现那遗忘了的小朋友瑟缩于一暗角。他没有投欣、亦没有讨价还价,只怀着盼望重聚的心愿,安静地在等待。其实要真实地认识这位小朋友殊不容易,相信不是认知上的困难,而是内心愿意与否。要从世俗生活里持之以恒所扮演的角色,回归被上帝精心创造的真实本相,当中可牵涉的牺牲是何等的大。选择逃避是人之常情,但那种不安感时常涌现心头。从「我是谁」到「我愿意」,不是凭着意志和毅力便能成功,当中需要超越的心灵转化。

 

信主多年,自问对上帝仍感到很陌生,皆因一直只是停留在信仰的概念层面,以头脑思考上帝,却没有真实地以心相交。当我愿意谦卑放下自己,好好安静在主前,才深深感受到上帝的同在。其实上帝一直在身旁看顾着我,祂的目光从没有离开过我。祂默然地等待着,没有埋怨,亦没有催逼,只期盼着与我重聚的那一天!可惜过往我没有认真理会祂的邀请,只顾沉醉于自己所追求的生活。每当事不如己意时,便会随意埋怨上帝的冷酷和不在场。感谢上帝的恩典,使我的心灵有所转化。今天祷告的时候,不再像以往般滔滔不绝地要求上帝有甚么作为,亦不求问上帝我应作何事,只是单纯地安歇在上帝的怀里。好好珍惜此刻的重聚,没有甚么期望和要求,只有一种深厚关系的连系。「我是上帝所爱的儿子」这个耳熟能详的答案,如今显得更为丰富和实在。

 

在艰难的日子,人总会有聚散之时,但仍然在等候着与我们重聚的,除了远方的老朋友外,不要忘记真实的自己和慈爱的上帝。

返回
意念
分类 : 通讯专栏—育儿路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日期 : 2022-04-30

「困兽斗」......有家长每日与子女大声吵闹 ; 有家长停一停、深呼吸 ; 有家长尝试多点拥抱、赞赏孩子 ; 有家长训练孩子独立自主、做家务,各出其招!

全文

執筆之時,遠處籠罩著戰亂,近處籠罩著疫情。作為家長,更貼身的挑戰是小朋友提前放暑假。有人用「困獸鬥」來形容,非常貼切,實在是極大的困難!有家長每日與子女大聲吵鬧 ; 有家長停一停、深呼吸 ; 有家長嘗試多點擁抱、讚賞孩子 ; 有家長訓練孩子獨立自主、做家務,各出其招!

 

困在家的某天,小女兒忽然氣定神閒地笑著發出「咕。。。咕。。。」的聲音。我嘗試模仿,望著她並重覆「咕。。。咕。。。」,她高興地抱著我,接著又伸出手臂上下擺動,一面扮小鳥飛,一面發出「咕。。。咕。。。」。我們一起扮演,彷彿置身平日行山路上,所見所聞又重入眼簾,重新聽見美妙的鳥兒叫聲,嗅到樹林中的清新氣息,看到山上寬闊的景色,感受到身體運動後的舒暢。人的想像力真神奇,帶領著我們重嚐上山的體驗,還讓我與孩子享受著滿有樂趣的互動。更難得的是,我們的身體透過扮小鳥來回做了運動。之後,我們也扮演不同的動物,學習昆蟲的爬行,魚類的游泳。真是滿有樂趣,帶動全身昱動的運動。

 

想起日本江本勝博士(Masaru Emoto)曾做過的水結晶實驗,嘗試去證明人的意念和語言會對水產生影響。發出正面的意念,可以讓水結晶變得美麗;發出負面的意念,卻讓水結晶變得醜陋。在網上找了些有關「喜樂」、「愛」、「真理」、「和諧」、「憐憫」、「感謝」、「智慧」、「盼望」、「重金屬音樂」、「宰了你」及「你好蠢」等江本勝博士曾做過的水結晶實驗的圖片,可讓大家感受一下當中的意念。

 

 

求主赐各人属天的盼望、智慧、平安与喜乐,让我们每天有平静安稳的心面对大小的挑战。最近常想起:「凡是真实的、庄重的、公义的、纯洁的、可羡慕的、高尚的,如果有什么美德,如果有什么可称赞的,这些事你们就当思想」(圣经中文标准译本,腓立比书 4:8)  在困境中,若能转念思想这些事,相信会带给我们很不一样,并且是正面的体验。

返回
完美陷阱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崔偉邦先生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日期 : 2022-04-30

你身边有完美主义者吗?

全文

你身边有完美主义者吗?

 

能够被完美主义者服务,通常都是一件赏心乐事。完美主义者计划周详,每每都会考虑到最细致的小节,例如餐桌的摆设、计划出外旅行的行程表等,总是安排得妥妥当当的。但跟完美主义者一同生活或工作,却很多时候都反会成为压力的来源。因为无论你多努力,他总会发现你有「不足」。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有时真是有苦自己知,虽然想有更多时间陪家人,亦明白对同事、下属宽容的重要。但当他看到那份字体不一致的文件、有错别字的报告,或甚至领带打得不对称的时候,就会无名火起,忍不住怒气。「我只是想把手头上的工作做好,追求更卓越,不是天经地义吗?」完美主义者心想。

 

追求卓越当然是高尚的情操,而完美地把工作做完更是无懈可击。但是,完美和卓越并不相同。完美主义很容易让我们忘记自己要付上的代价。完美主义者擅于为公司、别人制定预算,但却会忽略了计算自己的代价。我曾经跟完美主义者一起制定财政预算,那份财政预算十分仔细,亦涵括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实在令我叹为观止。但是完美主义者很容易忘记计算自己和家人为了这份财政预算而付上的代价。正所谓「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如果在每件事情上都过分执着细节,赔上的就是跟家人、朋友的相处时间,值得吗?

 

完美主义的另外一个陷阱是令人失去优先次序,周而复始不能自拔。完美主义不会容许你只在某一件工作上完美,而是会引诱你把精力和时间投放去完善更多的事情,这包括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例如当他/她检查孩子的功课时,很多时不单检查是否做齐、做对,也会留意到孩子那个字写得不够好、笔划联机直不直,结果功课做完又要擦,擦完又重做,没完没了。完美主义就是要让人停不了,所以我们要学习优先次序的重要性。

 

了解自己为什么追求完美是很重要的。很多人在追求完美的时候,会误以为自己是追求卓越,但其实想深一层,是什么驱使我们那么努力呢?是一层层的焦虑?是怕自己比不上别人的恐惧?抑或是害怕失去身份地位?若你是因为带着愿景、热诚,便要学习更多跟身边人表达你的想法。成功的领袖不是把完美主义的期望加诸别人身上, 反过来是让同事主动参与。对工作有热诚是很具有魅力的,你会发现同事会跟着你。相反,若你的完美追求是由焦虑和恐惧驱使的,会是一条很孤单的路。

 

最后,鼓励大家,不要停止追求卓越,但切记留意追求卓越所付上的代价。不要堕入完美主义的陷阱,以致忽略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

返回
SPRING HAS COME!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第39期通讯(2022年4月)

Cherry Blossoms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