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15期通讯(2014年2月)

本期内容:

  • 灵性与精神健康讲座摘要
    - 灵性与精神医学
    - 心理与心灵重聚之旅
    - 灵性与第三波心理治疗
  • 宽恕之「导」
  • 沙游治疗知多少?

下载通讯PDF档
靈性與精神健康講座摘要:靈性與精神醫學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黄德兴医生
第15期通讯(2014年2月)
日期 : 2014-02-28

我们可以从六方面思想灵性与精神健康这课题:背景、定义、关系、对话、应用及前瞻。

全文

背景

让我们去看看近二、三十年间在精神、心理及灵性研究上的发展:

  • 过去二十年精神医学变得很科技化。首十年随着科技如脑部显像、脑部生化学的发展,试图分析大脑中枢神经的化学平衡和功能结构,从而解释精神医学。随后十年最大特点是开始了科际对话,就是科学家和精神科医生认为只是针对脑部讨论并不足够,开始引进其他科际,包括哲学、教育、计算机科技及其他高层次的意识讨论。
  • 精神医学开始进行哲学反思。精神学与哲学关系可谓爱恨交缠!Karl Jasper(1883—1969)是哲学家,同时是一位精神科医生。他写了一本精神病理学经典General Psychopathology,强调研究精神病理学最重要不单是解释(explanation),也要理解(understanding),解释和理解的互动作用便成为研究精神健康的重要方法学。直至八十年代,在一位英国教授Bill Fulford的努力下,精神学与哲学对话再一次得到发展,一系列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s in Philosophy and Psychiatry已出版五十多册,反映了精神医学与哲学的对话不能被忽略。
  • 正向心理学的发展。精神医学集中研究症状和精神障碍,是负面的进路。著名学者Martin Seligman及Mihaly Csikszentmihaly认为单研究病是太负面,提倡要积极的建立正面的人生,让生命活得更加丰盛。
  • 病人及家属发起的复康运动。这运动不同意所谓医疗的模式(medical model),有病吃药是负面的,只是控制症状并不足够,要讲求健康(wellness),以及病人的权益,并如何肯定病人的身份和发挥病人的潜能。
  • 最后,是灵性研究有重大进展。为何大家对灵性的兴趣有如此大的增长?我认为是社会文化对传统理念的反辩或再思。人类历史的思想传统可分为三方面:宗教、哲学和科学。宗教讲启示和信仰,哲学讲思维和推理,科学讲观察和量度。在历史发展中,宗教的理论传统有一段时间受到挑战,认为信仰不再被需要了,因为它是愚昧和迷信的,只要有理性便足够。但对理性的高举并没有维持了很长的时间,随着科技的发展,哲学的假设及推理被视为不足够的,最重要的是有数据和科技。因此,凡哲学和宗教的话题,都不愿聆听。近年,有相对主义和多元主义的出现,不再盲目相信数据、理性和科技,而且战争、政治和经济的剥削、环境问题等不断出现,开始挑战过去我们过分乐观地相信和倚赖理性和客观。在这些意识形态混乱的处境下,人变得冷漠、疏离和分裂,开始对灵性的研究重拾兴趣。

 

定义

我们必须确保大家正在讨论同一东西,否则我们的对话只会更加混乱。我希望在此先为灵性和精神医学两方面进行定义。

 

首先,在未谈灵性的定义前,我想先在六方面略略澄清一下一些对灵性的理解或误解:

 

  1. 灵性是超越纯客观的感官经验。我们看到、闻到、感觉到甚么都关乎一些直觉(intuition)和洞察(insight)。这些感官是涉及满足和成全的感觉,而不单是可量度的思想或行动成果。
  1. 灵性是牵涉建基于主观含义和意义的体验。这方面是关乎智慧( wisdom),觉悟(enlightenment),对终极目的(ultimate purpose)之探索。这些不单是因果和解释,也是一些体验和意义。
  1. 灵性是关乎自我与非我的关系,包括自我超越(self transcendence)和自我实现(self actualization),又如东方思想提及的与万化冥合,是一般语言所难以表达的经验。
  1. 灵性涉及第一身的参与和投入。科学是客观和第三者的讨论和观察,灵性包括第一身的投入,包括如何修行、朝圣等等。
  1. 灵性不等如宗教。一直以来,我们会认为宗教是大圈,圈内有个小圈谓之属灵,而两者是与世俗分开的。然而过去十年有很多不同的想法,例如大圈是属灵,小圈是宗教,但两者仍是与世俗分开。近年的发展更加复杂,有些人以大圈是属灵,但世俗与属灵再不能分开,世俗进入了属灵,但世俗和宗教仍然在属灵大圈内分开。换句话说,宗教和世俗两个小圈都在属灵这个大圈之中。当部分世俗的人认同自己有灵性,正是对灵性作了另一种的定义。非宗教中的灵性,指一些原本被视为与灵性无关的事物皆被看为是灵性的一部份,包括美学、艺术、哲学、心理治疗、科学、性别及性学等,因文化在不同方面和不同程度上给他们一种奇妙及出神的感觉。他们认为不相信神不代表没有灵性,不代表对形而上的事物没兴趣,不代表对真善美、信望爱没有认识。
  1. 基督教与非基督教的差异。即使是相信神,也对神有很不同的理解。在基督教系统中,对灵性理解的多样性很大,例如,东正教强调礼仪及圣画;天主教亦很着重礼仪和灵性实体化;福音派强调圣经、祈祷和默想;自由派强调信仰对人对社会的影响。旧约律法书、先知书、新约福音书及书信,对神的体会都不同。

 

所以,人对灵性的理解可谓因着不同的种族、文化、思想、历史等而有多样性。基督徒与其他宗教或有不同信念的人进行科际对话时,要留心、聆听和明白他们说甚么,同时也要正确了解和清楚表达基督信仰的立场,不要失去自己的声音。

 

灵性的定义

如果你去谷歌 (google) 一下,可能发觉有上千个定义。在基督教的传统来说,圣经中其实是没有spirituality这个字,但圣经希腊文有pneuma(spirit)或pneumatikos(spitirual)这个字,同sarkikos(of the flesh)属肉体是一个对比,对比是表达不同层面和角度,不是指对抗性的关系;是谈及对生命的不同进路(approaches to life)。所以说,灵性不应被看成一个实体,而是对人生经验的一种理解和表达,是一种进路、角度和向度。

 

从灵性和精神医学对话这角度来看,我觉得Philip Sheldrake的定义很好。他定义灵性是 “a holistic approach to life”。Holistic字根是希腊文的holos是the whole的意思。从身、心、社、灵的角度理解精神问题,灵不是第四个层面,而是一个整全的要素(integrating factor)。为何整全如此重要?因为这世代的人生是破碎(fragmented)的,人际关系是疏离的,精神治疗要提供这方面的答案。

 

我也很喜欢Sandra Schneider 的定义:“the experience of conscious involvement in the project of life-integration through self-transcendence toward the ultimate value one perceives”(Sandra Schneider, 2005) 灵性是一个有着意的参与(conscious involvement)的自我整合,是自我超越的及朝向终极意义的。其中有没有着意的参与是很重要的,灵性和不灵性视乎他有没有一个着意的参与,不参与不超越,无终极意义的灵性只是空谈,对个人的生命及精神健康的适切性便很少了。

 

精神医学的定义

精神医学是研究精神障碍,包括感情、思想及行为。精神医学在发展过程中,先后忽略了脑神经科学及心理精神理论。有学者说“unfortunate swing of psychiatry between brainlessness and mindlessness"。忽略脑神经科学的精神医学,只考虑主观经验,虽然如此,却在理解精神健康的历史进程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特殊的语言来表达、分析和处理主观经验。忽略心理精神理论的精神医学则只考虑客观数据,例如以脑部显像分析暴力行为,有些很精彩的结论,但有简化精神现象为脑部活动的危机,忽略精神经验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说妄想、幻觉、狂躁、抑郁完全是脑部功能构造障碍,这也是不足够不正确的。

 

当代精神医学虽然已改善脑神经科学与精神现象学两者之间的平衡,但继续忽略,甚至歧视灵性层面。不过这个趋势在过去二十年也有所改善。美国的精神医学协会及英国的医务委员会亦开始对灵性表达自己的立场,展开多方面的研究,用不同的问卷去了解你的信仰、宗教活动,你对灵性的感知及经验,你的灵性活动如祈祷、默想和读圣经,以及这些对你生活和生活取向的影响等。同时,他们开始关注灵性对临床的影响,例如:研究宗教对精神健康有没有好处,属灵活动对精神健康有没有好处,或两者的互相关系等。

 

在临床的应用上,他们亦开始注重在问症时问及灵性的历史、属灵经验、祈祷等,亦开始关注到医生与病人之界线(boundary)问题,例如医生应否在诊症中为病人祈祷、医生在讨论病人灵性问题时应扮演甚么角色。

 

关系

有些理论认为精神及心灵彼此没有关系,例如二元论认为身心灵是分割的,或以简化论来看,人不过是个脑袋、或者不过是个灵魂、或者不过是处境化的个体等。有些理论则认为二者是有关系的,人是破碎的,需要重新整合;人的处境是疏离的,需要重新连接。

 

我们可概述人的四个方面:灵魂、意识、脑、及自我。这些可以说是人类历史中不同的时期的观念。前现代时期受二元论的影响,将人分为肉体及灵魂。现代时期的早期,也将意识与身体分开,将人的意识非体化,无需要身体而存在,意识亦可以与外间全无接触。到了现代时期的后期,科技的发展让人更多认识大脑,开始将人看为脑的活动,结果将人过分简化了。而后现代时期的自我观,看人为历史陈述所带来的建构,是条件式的信念和欲望,人不是客观的,其意识形态都是受文化及历史处境所影响。

 

所以,如果精神病反映了人类面对各种人生挑战时所出现的破碎和疏离的问题,处理精神心理困扰的答案可能就在于如何使我们重新整全化。从这个角度来看,灵性是一种很有效处理精神病和精神卫生的进路。

 

对话

对话有几个原则,是要汇集不同思想的传统和声音(如神学、哲学、科学),作多层次、多层面(如身、心、社会、环境)的讨论,作多方面的解释与理解。诠释学在这方面是很重要的进路,时间关系未能详谈。但诠释学着重的是循环互动,对因果关系、意义洞察,探讨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尤有帮助,例如整体是有助于理解部分,而部分进一步澄清整体;解释导致更好的理解,从而有助于进一步解释,都是诠释学循环互动的例子。对话亦建基于个体的独立性、相关性,也保持个体的连续性与统一性。人由出世到成长有很多的改变,诠释学也有助协调过去、现在与未来,以达至人类多元化、多层次化关系的理解和解释。

 

在这对话过程中,我们面对基本的问题是「我是谁?」「我如何知道?」「我应如何生活?」在精神医学和有关灵性的一切学问的科际对话中,我可以作一个小小的总结:脑神经科学是对大脑及神经系统的专业研究,但简化论以为人的思想、意志、情感、行为都不过是脑部活动,试图取代灵魂、思想、自我和人的概念,但近期的发展已认识到这理念是过分简单。脑袋不能取代灵魂。很多研究指出学习和决策,不单只是意识和理性的,也受到潜意识及情绪影响的。虽然精神医学是处理人感情、思想、行为的障碍,但当代的精神医学已经走到多层次化的理解,现在大部分精神科医生不会说宗教经验是脑部或精神失常,甚至有数据提及宗教经验有利于精神健康;所以,灵性、心理和身体是不能分割的。

 

应用

应用上,精神医学有三个很重要的目标:一、推广生活质素和健康福祉;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三、改善精神疾病之治疗和康复。但如何结合对灵性的理解于其中?

 

我想用一个简单的例子来响应这三个目标。作为精神科医生,肯定地说,要给病人一个声音, “We have to give our patients or our consumers a voice”! 我认为要帮助他们达到这目标,是要透过多层面的个人叙事(multi-leveled narrative)。这个多层面的叙事包括了解和整合个人的思想、感受、行为,成为一个有意义、可理解的故事,重组事情的时序及连续性,结合第一身及第三身的了解和引用不同的语言,从过去、现在及对未来的预期中,组织个人自我认知的一体性、整全性及连贯性。例如,一位病人在治疗过程后期所作出的一个总结:「我现在很快乐、健康及满足(这是日常用语),因为我吃了抗抑郁药以解决我脑部分泌的不平衡(这是科学的语言),我接纳自己是自由、有理性和道德的人(这是哲学的语言),我相信神照祂的形象造我,使我了解真善美、信望爱(这是宗教神学的论述)」。所以他是在说,他认为生命是有意义的,而意义是多层面的,而这意义不单是因为透过科学、哲学和宗教神学层面的客观了解,也是生活得更丰富和更满足的亲身主观经验。

 

前瞻和结论

灵性和精神医学

  • 没有冲突:只是角度和重点的问题。
  • 需要对话:因为彼此用了不同方式的理解和解释。
  • 可以互补:分析和整合。
  • 可以整合:是关于部份和整体的问题。
  • 是要更新:我们要继续努力,研究和应用。

希望下次相聚时,大家能一起对灵性和精神医学有进一步洞见和更深层的对话!

返回
靈性與精神健康講座摘要:心理與心靈重聚之旅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霍玉莲女士
第15期通讯(2014年2月)
日期 : 2014-02-28

弗罗伊德出生年代之前,没有心理、潜意识这些思维。他开拓的心理思潮犹如当代的一个告解室,让助人者进入人内心深处,探讨人内心挣扎与矛盾。但他把内心世界简化,成为一些本能的操控。之后,好多人一路跟着他,有不同的发展。后来Carl Rogers用人本疗法,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接纳和关系;Victor Frankl在集中营中研究了意义疗法,这是非常有深度的疗法,但后代学者未擅于把它发扬光大。其余的还有很多。

全文

我毕业的年期就是Carl Rogers活跃的年代,之后,家庭治疗兴起,Bowen的鲍恩家庭治疗,Minuchin的结构家庭治疗;Michael White的叙事疗法等等,百花整放。在美国有三百多套的心理辅导手法,它背后到底有什么人观和世界观呢?

 

Psychology这字, “psyche”是灵魂的意思, “logia”是学问,指一个探讨灵魂的学问。以我这个微小的本体(being),在这里分享怎样经验这个认识灵魂的旅程,希望是全人整全的分享(holistic)。

 

第一路程:在人生的疾苦中出发

 

如果大家与我同年代,不多不少也会经历过人间疾苦。(编者按:篇幅关系,个人经历、事件、个案从略)当我们看到人间疾苦,我们会问,主耶稣在那里?人类的处境是如何?何谓帮到人?何谓改变?人需要什么帮忙?人凭什么去改变?如何确实改变?……

 

心理学讲到我们里面好微妙的事,初学时,我觉得心理辅导好迷人。但学习中有好多疑问,例如心理、心灵、良心、圣灵有何分别?为何心理辅导处理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完全没有涉及人终极永恒的议题?如人性、苦难、善恶、意义?为何心理学不谈道德?更不谈灵性、罪疚?为何良善的人也会患精神病?……我带着这些疑问诚恳地上路。

 

我毕业时,第一份工作是做学校社工,当时我体会到人生苦情是生命基本真相。

 

我喜欢文学,在文学和哲学世界看苦难的问题。佛学说苦海无边,这是佛学对苦难好深的理解,让我更明白人生。但它没有解答我所有的疑问。我努力学习,却使我更茫然,我开始尝试从多角度去思想人生:一方面心理辅导值得我们欣赏,尝试解答了心理特征、情绪效果、受伤了的道德和心灵。另一方面,我们又将人生问题分门别类,剩余很多遗漏的议题。

 

看一案例,若一名妇人,因医疗失误,导致流产,强烈自责。她受了什么伤害?不同疗法说什么?可能可以讲到她的心理特征、情绪效果。但伤的却是心灵;伤的却是道德。学习的时候,我们不回答「BB去了那里?」的问题。

 

又例如,一名妇人婚前性行为成孕,选择堕胎,多年后仍然不断自责,情绪焦虑,周围的人告诉她:「算吧,已过去了!」但她久不久发恶梦。伤了什么呢?不同疗法说什么?

 

有些治疗会说你的自尊感太低,未接纳自己的选择,你应该尊重当时的选择。有些可能说,你有错误的固执信念,自我困锁──你觉得堕胎是犯罪,受了宗教的捆绑;或者改一改名词,堕胎改为终止怀孕,是不是舒服好多?自愿终止怀孕有什么问题?有些可能说,父母及权威声音太强,这些应该是你的枷锁,你明明做了选择,却未能忠于自己。有些可能说,你有很多情绪压抑,表达抒解会舒服些。有些可能说,会否与你的家庭文化、规条、纠缠关系、与隔代未了事有关?是一些投射的阴影?或者你小时候被父母忽略,现在投射,你觉得那婴孩很痛苦?

 

大家做辅导治疗的,对以上的描述,是否很有共鸣?那实在是什么?与这妇人做哀伤离痛──为婴孩起名字,编织衣服,做些埋葬仪式,让这事过去等等;但她仍然很内疚,直到探讨她的内疚──你有什么放不过自己?你觉得自己伤害了什么?伤害了别人什么?你觉得亏损了什么?直到她可以标签到她的内疚:「我好内疚,因为我当时……」,「我好内疚,其实当时我也可以把婴孩生出来,但想到自己生活的保障,我好像夺去了孩子的生存权……」。当她接触到她的内疚,亲自向婴孩求饶恕,亲自饶恕自己,她就真的可以睡得舒服了。所以我们伤了什么?心理层面我们有适应的模式;在道德层面,问亏损了谁?在灵性层面,个人对事件的响应是甚么?

 

我曾经思考灵性与道德有何分别:道德只不过是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但是灵性就是望着自己的是非对错,内心的反应,这就是属于自己一个独特的反应。我们心灵的回应不一定是千篇一律的。

 

最后,我们助人者,包括我自己都要非常谨慎、虚心,时常的忏悔,因为我们会无意中在辅导室中伤害别人,我们都可能是好善意、好忠实地运用所学的数据方法,但真的要多想一层,因为受助者是把整个问题告诉你,整个人信任你。心灵层面的反思是不能忽视的。

 

第二路程:发现理论的分裂

 

心理辅导遗漏议题

心理学描述人的潜能和资源,但也有很多遗漏了的议题。心理学描述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信心,但它没有描述内省、恩典、灵魂。心理学描述人的内疚和饶恕,但没有描述罪孽和邪恶。Trauma and Evil这书讲到很多严重的创伤背后涉及邪恶。如果没有正视邪恶,只是医治创伤,没法给予受伤者一个公义。心理学说饶恕、痛苦、情绪、哀伤离痛、死亡,但是没有讲人的命途、终极、永生,不知道我们的终极命途,不懂解读我们当下事件的意义。心理学讲感受、知觉和情绪,但没有说公义和牺牲。

 

于是我尝试凭多年辅导经验整理出一个「自我」蓝图(注一)。第一层是我们所讲的防御系统,这个部份是心理辅导医治的范围,旁边是心灵状况:心灵死亡是暂时写,我疑惑有没有心灵死亡,或者人的心灵无论如何伤残,都不会死,因为还有神的形象在那里;心灵麻痹,好多人有心灵麻痹,所以好多上瘾行为;心灵沉睡,不知发生何事,灾难来时心灵开始觉醒,但觉醒后我们比之前更痛苦;有些心理治疗帮助我们改名词、改适应模式,让你不用痛苦,又再跌回心灵沉睡,让你明天可以上班,成为一个很有功能的人。心灵觉醒、心灵痛苦,如何帮助一个人经历痛苦呢?心灵苏醒与心灵沉睡对照,是否明白伤害了甚么?弗罗伊德提到行为底下有潜意识,潜意识里的渴望、情绪斗争和想法冲突则形成行为。但是,原来人里面有更深的内在防御系统,这个核心有很强的爆炸力,发动出来可以做大善或大恶。这个内在的防御系统是什么?我们有没有去研究,去了解呢?

 

伤害是什么?中国有一词语「伤天害理」,天有个心会受伤,世间有个道理会受害。Trauma and Evil那书说到 “Hurt is the disconnection of the being from the Being”。所以伤是破损、断裂──人与自己、别人、社群、天地、造物主的断裂。

现今社会,若称为专业,一定不可说你信神,或者我是凭神的启示这样说,否则你就不专业──你没有数据、没有科学、没有实证。起先设计心理学的人,不知到底有没有神,就搁置不谈;之后,由不知到不谈,由不知变成没有证据,没有证据就假设不存在。结果,不谈神就等同比较专业,这是一个小偷步。因为在启蒙时期之后,这种抬举理性与实证的想法,亦隐含在每套治疗模式下的人观和世界观。

 

心理学派的人观

当我看不同学派的人观时,我看到什么呢?弗罗伊德心理分析,背后的人观是一种生物的反应堆,是一种本能;史坚拿说人其实就是动物性冲动的条件反射;Carl Rogers和Satir较为人道的(humanistic)(其实人本主义是一些基督徒不满教会世俗化和腐败,走了出来,但又不喜欢做世俗的人,他们找一个中途宿舍)。Minuchin说人就是机械功能协作;Michael White认为人是一个语言结构出来的概念。

 

圣经启示的人观

圣经如何讲人观?我尝试用圣经所讲的imago dei,即人是神的肖像,去思考对辅导员的含意。imago dei即是说神与人好像饼印,祂打了手指模,你即是祂的指模,不过人不是神。如果我们想通这件事:人里面无论如何、多么坏、多么错、多么伤,甚至未信主,都有一个神圣的本质在里面。这会支持我们怀抱一种盼望,一份真诚的临在,一份有质素的陪伴进入辅导室。

                   

沉思时代的哀歌

坎派斯《崩溃:二十世纪的命运》这书说:「我们太少注意我们是有限和会死的事实…现今需要的是,我们严肃地对待我们本质的有限,而且明白理性是有限的。」包衡‧哈特说:「『真理』的死亡会无情地带领人进入文化的死亡。」《盼望犹存》。卡缪说:「不存在无阴影的太阳,而且必需认识黑夜。」

 

第三路程: 深度灵修之旅

 

当我目睹家庭离乱,专业派系争持,同工耗尽消沉,社工、老师、传道人做到精神病(从某角度说,精神病不只是脑的变化,也有社会生态环境所产生的分裂和混乱的成因),我感到很伤心。

 

在这个状态下,我发了一个好激动的梦,自己投入一个灵性的经验。这梦之后,我开始学习中世纪深度的灵修,问神关于人生苦难的问题。那种灵修帮我打开五官进入心灵的深处:其实这与禅坐、静修的道路很相似,甚至与现在发现的脑神经科学那些内在的流动很相似,但唯一的分别是源头和方向不同。

 

灵修时得到指示,我开展三方面工作,灵性与辅导训练结合是其中之一。现在,我有些辅导员督导小组,先做一年灵性的操练,然后再学一些专业的理论,而组员的响应是对他们在辅导室里的承托很有帮助。

 

我们的训练分为三重:

 

第一重是辅导员本身:你是谁?你会做些什么?你去到那里,你就会带受导者去到那里。辅导员内心的灵修──让自己更加的慈爱稳定,不容易受负面情绪拉扯。

 

第二重工作是辅导室内的过程:如何交往?产生什么效果?如何结合灵性与辅导?借用许惠善牧师的「基督教信仰与心理学」四种交互方式。首先撇除非启示观点(相信世上没有神;或相信有神,但没有人格,是一种能量;或他是神,有人格,但对人漠不关心),其他四种进路都是启示观点:1)圣经是一切问题的答案,所有问题都是罪的结果;2)基督徒心理学模式──基督教的论述更高更广的,可以覆盖所有学说,包括各心理学派,例如基督徒的沙维亚,基督徒的EFT等;3)整合模式,基督徒文化使命──我们要文化回归真理;4)平衡观点,分层解释──即我们尊重科学有科学范畴,信仰有信仰范畴;不同的范畴要对话,在不同层次彼此增长。我觉得四种模式都非常好,除了第一个比较偏执一些。但是,在结合灵性与辅导上,似乎都没有什么出路。我有一个感悟,会否西方思想太着重理性分析?中国文化有种圆融的思想,有种虚则实之,实则虚之的吊诡性,是回环的,是又不是,他受伤也不受伤,是一种悟性,我希望由这个方向走出不同的路。

 

辅助员首先从辅导室实务开始,然后参考心理学与其他各种学问,作出互动反思;参考历代的传统神学,在灵修中与耶稣对话,产生悟性;以及不断悔改和修正自己,这样去明白应该如何做。重点不是我们拥有真理,而是真理拥有我们。

 

第三重工作即是受导者心灵苏醒,愿意觉察和改变。时间不够,可参考《心理与心灵的重聚》这书。我们尝试找一个宏大的结构(Meta-framework)去帮助处理个案。有一些实务应用的例子,可惜,这里没有时间分享。

 

以上一切是抛砖引玉,希望大家站在自己实务的处境,忠于你对自己人生的了解,看如何在心理、生命的层面,帮助需要受帮助的人。

 

注一:霍玉莲着。《心理与心灵的重聚》。香港:基道出版社,2011。

返回
靈性與精神健康講座摘要:靈性與第三波心理治療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李咏茜博士
第15期通讯(2014年2月)
日期 : 2014-02-28

本讲座的重点并不在于讨论灵性的定义,而是探讨一些常被视为属于灵性范畴的概念(例如:意义、承担、接纳、爱心、怜悯、盼望及活在当下等),如何被应用在新一代的心理治疗上。其实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一些有关灵性的概念或现象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例如:祈祷能减弱创伤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关系 ,而宽恕则与整体心理健康有正面关联,并跟抑郁及焦虑症状有明显的反面关系。

全文

灵性的定义多不胜数,最狭义或最原始的,可追溯到圣经中保罗书信引用的希腊文pneumatikos,及后来演变成拉丁文的spiritualis,是形容一个有神的灵住在心内的人;而最广阔的定义,却泛指一股导人向善,驱使人追寻爱与高层次意义的内在动力,甚或不需要与宗教信仰或任何超然的概念有关。

 

本讲座的重点并不在于讨论灵性的定义,而是探讨一些常被视为属于灵性范畴的概念(例如:意义、承担、接纳、爱心、怜悯、盼望及活在当下等),如何被应用在新一代的心理治疗上。其实心理学研究早已发现一些有关灵性的概念或现象与心理健康关系密切,例如:祈祷能减弱创伤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关系 ,而宽恕则与整体心理健康有正面关联,并跟抑郁及焦虑症状有明显的反面关系。

 

何谓第三波心理治疗 Third Wave Psychotherapies

 

要解释何谓第三波,得先从第一波说起──这里所指的心理治疗只限于有实证为基础的疗法, 所以行为治疗法便被视为第一代或第一波。行为疗法建基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动物行为实验,运用条件制约(conditioning), 逐步塑造(shaping),减灭过敏(desensitization)等行为理论,以治疗各种情绪病;其中以面对疗法(Exposure Therapy) 对于治疗焦虑及恐惧等病症的效用尤为显著,以行为驱动法 (Behaviour Activation)治疗抑郁症的效果也蛮不错。

 

聪明的读者可能会问:这些疗法是超过半世纪以前的产物,既然如此有效,为何各类焦虑症及抑郁症患者仍然比比皆是呢? 究其原因主要有二:

  1. 面对疗法顾名思义是要求患者逐步面对他们的恐惧,在过程之中患者难免会感到十分焦虑和紧张,好些患者承受不了过程的辛苦(low distress tolerance),以致过早放弃疗程,情愿继续活在惯性惶恐之中。
  2. 行为驱动法会帮助患者订立一系列有益及有乐趣的活动,务求令患者得到更多正面鼓励及强化(positive reinforcement),以重投积极生活;可是,抑郁症往往使患者的脑袋充斥着负面思想,令他们老是想着行动的麻烦及坏处,于是采取逃避政策(behavioural avoidance),情愿留在自己的舒适区。

 

直至六、七十年代,一些心理学家认为以上两种窒碍转变的情况,皆源自一些思想谬误,例如:抑郁症患者往往不看事情的正面,焦虑症患者会把问题的风险看得过于灾难化,以致紧张程度过高而受不了面对疗法的「辛苦」等;认知行为治疗于是应运而生,称之为第二代或第二波的心理治疗,着重改变各层认知系统中的谬误。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过去二、三十年间,进行了很多十分严谨的临床研究,使认知行为治疗的疗效得以证实,就连英美的国家卫生部门,也把认知行为治疗列入为某些精神或情绪病的第一线疗法,或用以辅助药物治疗。

 

可是,仍然并非每个患者都能受惠,问题出于:

  1. 我们不是单靠理性逻辑操作的机械人,而是有血有肉的感情动物,不少患者会说:「我知道这其实并不危险,但我仍是很惊,不敢去做…。」或「我知道我的生活也算不错,但我仍是很不开心,没有心情去做…。」 等,这就是过分情感主导(emotion-driven);
  2. 很多情绪病患者也有反复负面沉思(rumination)的倾向,不自觉地「沉醉」于负面思想中,令情绪不断走下坡。

 

要令患者改变,似乎困难重重,综合多年的临床研究结果,心理学者近年得出以下的一些结论:

 

妨碍改变的因素

 

(一) 情感上

  • 抵受不了难受的感觉,逃避生活上或治疗中产生的负面感受。
  • 情感或情绪主导(继而作出不理性、不智,甚至伤害自己的行为)。

(二) 思想上

  • 把此刻的思想、感受或感官看成是绝对真理或事实。
  • 聚焦于过去或将来(而非活在当下)。
  • 惯性的重复负面沉思。

(三) 行为上

  • 逃避,停留在舒适区。

 

在过去十多二十年间,好些心理学家认为「如果不能改变患者的主观想法及情绪,或许可尝试改变他们与这些想法及情绪的关系」,这些新的疗法被称为第三波或第三代心理治疗。无独有偶,这些疗法都加入了与灵性有关的元素,例如:用以治疗边缘性格障碍的辩证行为治疗(Dialectical Behaviour Therapy, DBT),提倡活在当下,以静观来应付汹涌的情绪,以提高对负面感觉的承受能力;用以治疗长期痛症的接纳及承诺治疗(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会与患者讨论痛苦的必然性,希望患者以接纳的心态,达致痛而不苦,主张以价值主导取代情感主导,并会透过训练静观(mindfulness)及上认知(meta-cognition)来对付思想问题,最后以鼓励承诺来跨越惯性逃避;而以怜恤为焦点的治疗(Compassion-focused Therapy, CFT),则有一套怜恤训练,帮助患者学习安抚强烈的负面感觉,及以自我怜悯之心来推动改变。

 

这些第三波疗法年资尚浅,却已在临床研究中有不错的表现,难免令人对灵性概念的运用与疗效感到兴奋,甚至寄与厚望。可是,笔者在准备讲座过程之中发现,ACT所提及的无人能幸免的人间苦难,根据始创者Steven Hayes说,完全源自人的思想模式,困在语言系统之中,老是要与社会期望比较,达不到期望便感到痛苦,这个对人生痛苦的解释,似乎不见得灵性到哪里;纵观不同的宗教所提及痛苦是人类的罪孽累积所致,或梁燕城教授在其苦罪悬迷系列谈及的──人的痛苦来自期望的错置,意思是说我们把对完美及永恒的追求,投放在人身上而不是在神身上,例如希望事情、人或制度完美无误,希望人或环境永不改变,当然只会落得失望与痛苦。笔者愚见,后二者对苦难的解读才像与灵性扯得上关系, ACT的演绎则相对地流于技术性了。

 

至于CFT,开宗明义聚焦于怜悯,想必够灵性了吧。但原来其作者认为人的苦难来自我们的脑袋发展不平衡,太着眼于危险,惯于寻求保护,却不懂得怜恤安抚自己,是进化定律的结果;如是,这个看法也不见得很「灵性」,相比圣经中的以弗所书说:「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这才像一个与灵性有关的概念嘛!

 

结语

 

正如本文开始时提及,灵性的定义可以五花八门,也许有些人认为涉及价值观、意义、痛苦、怜悯等话题,已经算是灵性,这可是见仁见智。但若身为心理治疗师,为了保持「政治正确」而避免谈及一些更深层次的、神圣或超越自我的范畴,可不是画地自限吗 ? 可幸的是,无论概念的根源定位在那里,这些与灵性有关的概念,若能好好运用在心理治疗中,似乎能帮助好一部分患者跨越窒碍改变的关卡;至于在治疗过程中谈到怎么样的灵性层次,则应视乎患者的选择和需要了。

返回
寬恕之「導」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苏刘君玉博士
第15期通讯(2014年2月)
日期 : 2014-02-28

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遭遇过被伤害,因此「寛恕」是每一个人常要面对的挣扎,也成了不少个人辅导,婚姻及家庭辅导的重要部份。本文尝试从心理和基督教信仰的角度探讨「宽恕」这课题。

全文

个案一  姚是个37岁的已婚少妇,有一个颇幸福的家,她也有一个不错的职业。 然而她常感到紧张及情绪低落。在辅导中,发现她幼年时常遭一个叔叔非礼,她曾告诉母亲,但母亲不但没有采取行动去帮助她,反而骂她多事,警告她不要告诉任何人。这情况持续至她16岁。姚现在想起这一切,感到无限愤怒,恼恨填胸,常幻想着报复。

 

个案二  雪与丈夫结婚14年,育有两个子女,二人努力经营生意,总算有些成果,不愁生活。怎料两个月前,雪偶然发现丈夫有婚外情,这真是晴天霹雳。雪感觉非常受伤害和被出卖,极度愤怒。然而为了儿女,她不想离婚,况且丈夫也有悔意,愿意放弃第三者。可是雪总是心感气忿,晚上失眠、抑郁,有时无端端恐惧起来,心跳、发抖、出冷汗、头晕,甚至想过自杀。

               

我们怎样可以帮助上述两位受害者寛恕?

 

引言

每个人在一生中,或多或少都遭遇过被伤害,因此「寛恕」是每一个人常要面对的挣扎,也成了不少个人辅导,婚姻及家庭辅导的重要部份。

 

1980年以前,从事心理健康的专业人仕,很少讲及有关寛恕之道,认为这是宗教的范畴,不是心理健康的范畴。但从90年代开始,「寛恕」渐渐被重视, 因为寛怒带来很多身心的好处,例如减低愤怒、焦虑、抑郁,并增进自我价值,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其中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的Dr。 Robert Enright,是研究「寛恕」之道之先锋。

 

寛恕不是甚么

明白寛怒的涵意,对我们辅导受导者达到寛恕十分重要。首先,让我们看看一些对寛恕的误解。

 

寛恕不是认同

有些人可以很快便寛恕他人,因为他们不认为他们所受的不公平对待是错的,他们或觉得自已所得的对待是罪有应得,所以否定自已受伤,也否定对方做错。例如一个受丈夫虐待的妻子说:「都是我不好,是我先激嬲他。」遇到这些情况,辅导员需纠正她们,让她们知道真正的寛恕是承认对方真正做错,并且以后不应重犯,受害者亦承认自己受不公平的对待,并非自作自受。

 

寛恕不等于忘记
有些人以为宽恕带来忘记(forgive & forget),把创伤从意识中抹去忘掉,这是误解,寛恕不是叫受导者忘记,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也不是叫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重提事件,因为这也是不可能的;而是减低因事件引来的伤痛、焦虑、恐惧、愤怒、抑郁、苦毒等情绪,不致继续受事件操控。

寛恕并不是弱者的表现

相反地,寛恕是唯有强者才能做到,弱者是不可能做到寛恕的。

 

寛恕并不一定要与对方和好

寛恕是单方面的过程与选择,「和好」却是需要双方的。例如:一些在婚外情中的受害者,选择分开,不与不忠的配偶继续一起生活,这并不等于他/她不寛恕。又例如个案一中的姚,不一定要与那性侵犯她的叔叔和好;又例如一个受虐待的妻子,如勉强与丈夫和好,可能并非一个智慧和安全的抉择。

 

寛恕不一定要对方知错和认错

正如上述所说,寛恕是单方面的过程与选择,不在乎对方知错与否。

 

 

寛恕是甚么

希腊文「寛恕」一字(apoluō)是由两个字组成, 一是apo = from(从), 一是luō = to set free(释放),两个字合起来就是「释放出来」的意思。 原来当我们寛恕别人时,释放的不是伤害你的人,而是你自己,从你的愤怒、苦毒、焦虑、抑郁释放出来,不再受过往发生的事控制和捆绑着。

 

寛恕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时三刻可以做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习渐渐放下苦毒、仇恨、愤怒和报复的心态。

 

有些人以为不寛恕别人和报复才可治疗自己的创伤,并惩罚对方,但其实这是大错特错,因为报复只会惩罚自己,叫自己付上更大的代价。

 

小时看过一本着名小说「基度山恩仇记」The Count of Monte Cristo,内容讲及一个年轻人Dantes被人陷害,使他被判终身监禁。在狱中他认识了一位老伯,告诉他收藏了大量财宝在一个地方;后来老伯死去,Dantes假份老伯的尸体,被丢出狱。他遂寻找宝藏,得到大量财富。他利用这些金钱实行报复行动,把害他的人一个一个害至身败名裂。到后来他寻回他的未婚妻,想与她结婚,却遭她拒绝,因她觉得Dantes已不是从前那个善良的Dantes,而是变了另外一个人, 一个凶残恶极的人。

 

是的,一个人若常常怀着苦涩、毒恨、脑海里只是充斥着如何报复,整个人都会变得凶恶,良善的本性也渐埋没了,这值得不值得呢?

 

 

寛恕有甚么益处

研究指出(注一),愿意寛恕别人的人,一般比别人没有那么愤怒,也没有那么多压力,因此,身心社灵都较为健康,例如血压较正常,人没有那么敌意、愤怒、焦虑与抑郁,与他人关系较和谐,朋友较多,自我形象和自信也提升。

 

 

寛恕辅导

寛恕是一个过程,其中经验不同的阶段。在辅导受导者的时候,也需要经过几个不同的阶段。以下尝试较详细地看每个阶段的特色与任务;不过,我得强调,这些阶段只是一般性的,不是每个人都一样,并且每个阶段的长短也因人而异。

 

 

第一阶段: 探讨事件

 

在这阶段,最主要的是探讨令受导者受伤的事件,并该事件带给他的影响,包括情绪上的困扰,如愤怒、焦虑、羞辱等;思想上常受事件缠扰,又将自己与伤害他的人比较;还有受导者的世界观和核心价值如何受影响。

 

步骤

  1.   了解事件发生的经过

例如: 当时是甚么年龄?是那一年?甚么时间?发生了甚么事?对方说了些甚么?作了些甚么?为甚么这件事是如此不合理,不正常?

 

  1.    受导者用了甚么防卫机制
  • 否定?        不承认事情发生,但人却变得很愤怒,很焦虑。
  • 压抑?        用其他方法去麻醉自己,分散自己的注意,以致不去想起事件。例如太太常用说话侮辱丈夫,丈夫装作听不见,一笑置之,但故意在外弄到自己很忙,放工后迟迟也不回家。
  • 转移?        把愤怒从伤害者转移至其他弱势的人身上,例如青少年人受父母虐待,回到学校欺凌低班同学。

辅导员可帮助受导者洞悉自己的防卫机制,使他们面对真正的伤害者和事件,唯有这样才可达到真正的寛恕。

 

  1.   帮助受导者处理情绪

一方面正常化他们的感受,另一方面容许他们正确地表达,例如鼓励他们写日志,把感受记下来,写信(但不一定寄出) ,对着空椅子读出写给伤害者的信等。

 

  1.   与伤害者比较

很多受害者会将自己与伤害者比较,特别当伤害者很顺利,如不忠的丈夫已再婚,生活很幸福;又如从前非礼她的人逍遥法外,现在过着美满的婚姻生活,而自己呢?却受着各种问题困扰,因而觉得很不公平,更勾起很多自怜的感觉。辅导员可帮助受导者看看,他的想法是真有根据的,还是只是他的想象。即使是真的,那又如何?受导者可以选择释放自己,过快乐的人生。

 

  1.    不能补偿的「失」

辅导员还需要探索事件对受害者的一些不能填补的「失」,例如被非礼的女孩失去纯真的童年;曾被虐待的人长大后对人失去信心,不敢信任别人而很难建立亲密的关系;辅导员需要接纳受害者这些不能补偿的失,并帮助他们为此而哀恸。

  1.    改变了的世界观

辅导员也需探讨受导者有否因事件改变了他的一些观念,例如妻子经历丈夫的婚外情后,觉得所有男人都不可信的,或这世界是不公义的;辅导员需帮助他们慢慢改变一些偏见,有一个较平衡的世界观。

 

 

第二阶段: 决定寛恕

 

受导者首先要知道他从前所采用的处理方法,如常常想报复,暴发脾气, 威胁对方,用酗酒来逃避问题等,都无济于事,帮不到自己。于是辅导员提供「寛恕」这个选择,与受导者解释寛恕是甚么,不是甚么,寛恕有甚么好处,鼓励他能作出一个智慧的决定。

 

 

第三阶段: 实行寛恕


辅导员尝试帮助受导者从多个角度看伤害者,而不是单从他的恶行看他。例如一位男仕童年时曾遭父亲虐打,但辅导员带他看到原来父亲年幼时也曾遭虐待,从未尝过爱,故此不懂怎样去爱别人,对儿子更以为「棒头出孝子」,所以便以此对待他。这位男仕渐渐对父亲产生一种了解、怜悯和同理心,开始可以寛恕父亲。帮助受导者学习怜悯和同理心是实行寛恕之匙。寛恕人是给予人一个礼物,也是给自己一个自由和释放。不过,记着,寛恕并不等于要与伤害你的人和好。这是我们前面说过的。

 

 

第四阶段: 深化寛恕,寻找「意义」(meaning)

 

Victor Frankl是一个犹太籍的脑科和精神科医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被德国纳粹军囚禁在集中营,受尽极度残酷不人道的对待,身心受害到极点,他的父母,妻儿(还未出世的胎儿),亲戚朋友都一个一个死在集中营,他所受的无意义的苦楚是非笔墨可以形容。后来他竟然可以生还,到了美国,创立了一套名叫Logotherapy的心理治疗法。这治疗法强调:

  • 人是有选择的,即使在恶劣如集中营的境况下,他仍有选择:他可以选择去恨纳粹,但也可以选择去寛恕他们。这选择的权利,是无人能夺去的。
  • 他强调人是要有意义的。他写了一本书,名叫 Man’s Search For Meaning,书中记叙了他在集中营的经历。我觉得他写这本书,是要帮助自己重整这个毫无意义的痛苦经历,从中找一个意义。例如书中谈及他在集中营中观察和体会到的人性,人与人之间爱的关系等。
  • Frankl 鼓励了我们在痛苦的经历中寻找意义。我们可以问自己,在这个本来毫无意义、不合理、不正常、受伤的经历中,我学了些甚么?我认识了自己一些甚么?我可以怎样用这些来丰富我以后的人生?如果我们能够这样做,便是真正的成长,深化寛恕了。

 

结语

我常常想,知易难行,有很多事情、理论都是我们深深知道的,但怎样去实践就绝对不容易了。有些人宁死也不肯寛恕,你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说服他,但也不果。究竟怎样才可以激励人去改变,使他放下仇恨?寛恕人的动力从那里来?这是辅导员常问的问题。

 

作为一个有基督敎信仰的辅导员,我认为对于寛恕,有基督敎信仰的人比没有信仰的人,最少有多一层动力,就是:这是上帝的命令,是我们要遵守的。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个罪人,上帝寛恕了我们,我们经历了上帝的恩典和无条件的爱,故此也需要去学习寛恕得罪我们的人。有了这个动力和上帝的帮助,使我们学习去寛恕,去放下,去成长。

 

 

注一

Luskin, Fred PhD. Forgive for Good: A Proven Prescription for Health & Happiness (Harper, 2002)

 

参考书目

Enright, R. (2001), Forgiveness is a Choice: A Step-by-Step Process for Resolving Anger & Restoring Hope.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返回
沙遊治療知多少?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15期通讯(2014年2月)
日期 : 2014-02-28

沙游治疗是由一位瑞士女士Dora Kalff (1904-1990) 所创立。Dora Kalff是一位单亲母亲,很有孩子缘,她认识荣格 (Carl Jung),因为荣格的孙子常到她家玩。其后,Dora Kalff开始接受荣格的心理分析训练达六年之久,及接受荣格夫人Emma Jung的个人心理分析。

全文

每当跟人介绍「沙游治疗」,大家总流露出奇怪的目光,甚至听不清楚甚么是沙游,重复说出沙游治疗的英文名称 「Sandplay Therapy」,大家似明非明;继而问「沙可以做治疗吗?」「游戏可以是治疗吗?」对于生活于国际大都会的香港人来说,真的会感到惊讶。过去两年身处国外,四周环境没有高楼大厦,大自然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甚至不少家庭,在房子外的花园设置大沙盘,让孩子可以自由地跳进大沙盘里玩乐。仍记得数年前,与九岁的干女儿到沙滩游玩,看着她充满欢乐的笑容,笔者心里喜悦。突然,她很骄傲地说:「这沙滩是我的大沙盘」,然后在沙滩上弄了一双巨大的鞋子;再次很骄傲地穿上这双鞋子说:「这是我的鞋子」。亲近大自然,并不只是消闲活动,是让人心灵喜悦,回到率性的本我。过去数年,香港的沙游治疗处于发展中的阶段,未算普遍和成熟,但不少心理治疗师对这治疗产生了兴趣,努力学习,藉此机会为大家介绍一下沙游治疗。

 

沙游治疗的起源

沙游治疗是由一位瑞士女士Dora Kalff (1904-1990) 所创立。Dora Kalff是一位单亲母亲,很有孩子缘,她认识荣格 (Carl Jung),因为荣格的孙子常到她家玩,而且玩得非常愉快。其后,Dora Kalff开始接受荣格的心理分析训练达六年之久,及接受荣格夫人Emma Jung的个人心理分析;只因没有正式的硕士学位,以至未能取得荣格学院 (Jung Institute) 所颁发的「荣格心理分析师」资格,实在遗憾!然而,她对心理分析的认识,从没有被人怀疑;我的心理分析师 Ruth Ammann (瑞士的荣格心理分析师、沙游治疗师),曾接受Dora Kalff的个人心理分析和沙游治疗;每当她提及跟Dora Kalff的经验,笔者能感受到治疗关系的意义 ―― 生命影响生命。

 

沙游治疗的理论基础,除了荣格的心理分析,还有Margaret Lowenfeld的「世界技法」(The World Technique)。在Dora Kalff 接受心理分析训练的过程,曾接触Margaret Lowenfeld的世界技法而深受吸引,心里想:「希望找出一种方法来帮助儿童进行心理分析。」完成荣格心理分析训练后,Dora Kalff决定离开瑞士,继续追寻她的梦想;她带着荣格的鼓励和支持,远赴英国伦敦,跟随Margaret Lowenfeld和Donald Winnicott (英国的儿科医师、精神分析师) 学习。Margaret Lowenfeld于英国出生,曾经接受医科训练,后专注于儿童心理治疗。她所创立的世界技法,让孩子把不同的小对象、玩具、模型放在沙盘内,创造出他们的世界图画,藉此建立孩子与治疗师有效的沟通媒介。

 

一年后,Dora Kalff回到瑞士,努力把荣格的心理分析和Margaret Lowenfeld的世界技法作出整合,而发展成今天的沙游治疗。往后的三十年,来自世界不同地方的心理治疗师纷纷跑到瑞士,跟Dora Kalff 学习她的沙游治疗。一九八五年,国际沙游治疗协会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andplay Therapy) 正式成立,而沙游治疗的训练也变得更有系统。目前,全世界共有不足三百位沙游治疗师,而亚洲地区,日本、韩国、台湾、中国也有不错的发展。

 

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

四年前,笔者遇上沙游治疗,立即被沙游的世界所吸引。沙游世界给笔者的感觉就是对无意识的感觉 ―― 未被发掘的地下宝藏,充满神秘和丰富,而沙游治疗的经验让笔者体会无意识的具体与真实。沙游世界是无意识(unconscious)的世界,拥有无限的空间;但沙游治疗所使用的沙盘,是有限制的盛器;再加上治疗师的同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 (free and protected space) 就此产生了。

 

没想到那次遇上,笔者走进生命和专业的新里程。就是那份吸引,笔者开始了个人沙游体验……要成为一位认可的沙游治疗师。训练的开始并不是知识的学习,而是个人的沙游体验。在众多心理学派,没有多少训练要求个人体验,但沙游治疗和心理分析的训练,却要求治疗师拥有个人体验,并看为十分重要。事实上,唯有曾经体会沙游世界和沙游进程,治疗师才真正明白,并有能力承载在治疗过程中受助者的不同状况。沙游治疗跟其他心理治疗相同,治疗关系的建立是首要的;有了安全而信任的关系,受助者的心灵 (psyche) 会按着个人的时间和步伐而前进。而治疗师在旁,需要尊重地和忍耐地陪伴受助者。

 

沙游治疗的设施

沙游治疗室一般设有两个沙盘:干沙盘,湿沙盘。Margaret Lowenfeld在开始她的儿童心理诊疗室时,设置了两个盘子,一个是载沙,另一个是载水。有天,孩子发挥他的创意,把沙和水放在一起玩,Margaret Lowenfeld感到很不错。(原来沙游治疗的建立,孩子也是其中之原创者。当然笔者更欣赏Margaret Lowenfeld的开放,愿意跟从孩子的心灵而作出改变。)

 

发展到今天,沙游治疗师会容许受助者选择干沙、湿沙来进行治疗。香港人虽然在西方文化影响下成长,但某些行为仍是较含蓄,对于湿沙游或许存有抗拒,总感到很肮脏、很麻烦。事实上,只要沙游设施处理妥善,以上的问题无需担心。一般来说,湿沙游带来更大的创造力,受助者随着内在感受和身体感觉,由双手带动而创造出不同的图画;当受助者的治疗进程由使用干沙到湿沙,也象征他们进入到心灵更深之处。

 

使用沙盘并不只是沙游治疗师的专利,不少游戏治疗 (Play Therapy) 也有沙盘的设备,只是大家的理论基础并不完全一致。至于沙游治疗师,本身可能是家庭治疗师或荣格心理分析师,面对不同类别的个案,沙游治疗仍被视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沙盘之外,沙游治疗师会拥有超过千件以上的小对象,包括:石类、木类、植物(如花、树)、动物(如海洋的、陆地的、空中的)、人物、家居用品、交通工具、建筑物、神话、宗教;当中有不同的数量、颜色、物料;及来自不同文化和灵性(Spirituality) 的表达。无意识是不能透过言语去描述,所以没有技巧可以学习;但透过象征(Symbol)或象征意义,人可以体验无意识。如果你有朋友或家人学习沙游治疗,会发现他们很喜欢买小对象,好像不会停止;无论外地旅游,或闲时逛街,他们的目光也离不开精致的小东西。认识象征意义是沙游治疗师的重要学习。

 

沙游治疗师的珍藏是需要时间来建立,每件小对象跟治疗师也有关系,不只是治疗师去选择那些小对象,治疗师被小对象所吸引时也是被小对象所选上。笔者曾经接受Martin Kalff (Dora Kalff的儿子) 的沙游督导,当笔者要离开瑞士的时候,他送上一份小礼物,并说:「这是我母亲曾经使用的沙游对象。」笔者呆住了!那份感动不是言语可描述;当时小对象放在手心上,看它很细小,但感受到一种强大的能量 ―― 悠久的历史。笔者心感荣幸,成为第三位使用它的治疗师;期盼着将来有人从笔者手里把它接过去,一直延续下去。每位沙游治疗师的珍藏也不同,当中反映治疗师的个性和特质,而每件小对象也灌注着沙游治疗师的精神,并一直传递下去。

 

非一般的游戏

有一天,另一位七岁的干女儿跟笔者说:「上主日学很沉闷」,笔者当然问其原因,她说:「每年都听相同的圣经故事,而且老师说:『圣经只有一本』……最不喜欢老师透过写白板来讲故事。」笔者问干女儿,如果她是主日学老师,会用甚么方法让大家听相同的圣经故事而不感到沉闷,她思索一回,说:「游戏」。笔者为到这干女儿感到骄傲,她说出我们成年人不知的事;每年教授的圣经故事是相同,但每次的游戏经验可以不同。

 

游戏对小孩很重要,这是他们的语言。作为父母亲,若希望真正明白小孩,不是鼓励他们透过言语表达,而是陪伴他们玩游戏。在沙游治疗室,曾经遇上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小孩,他们透过沙游而打开内在小心灵,沙盘内呈现出破碎的家庭、混乱的心灵、矛盾的冲突、成长的期待……事实上,笔者感到荣幸和感动,可以陪伴和见证这群小心灵的成长。

 

沙游治疗看似是小孩的心理治疗,事实上对成人也很有帮助,这治疗并没有年龄限制。游戏的功能可启发创意的发展,而创意在成长过程很重要,不论小孩和成人也需要成长。仍记得在个人沙游体验的初期,总感到不知从何入手,甚至看着沙盘发呆。事实上,年幼时的笔者是不爱玩、不爱动,直接地说是一个不懂游戏的人。然而,第一次的沙游经验,触动内在很深的情绪,并不完全明白,但感受到沙游世界存有所渴望的东西,不懂得玩,但又不愿意放弃……沙游体验让人学习游戏,而后来的沙游创作就连自己也感到惊讶!

 

接受沙游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受助者喜欢这治疗模式,而不是治疗师要求受助者去完成,内在的动力很重要。对于小孩,运用沙游治疗可以说不会有问题;当他们走进治疗室,很自然就去玩。曾经看过情绪困扰的小孩,在沙游过程中,由初期混乱的世界,渐渐变为有秩序的世界;父母亲同时察觉小孩变得开朗起来,过程实在奇妙。

 

至于成人,或许抗拒较强,甚至怀疑它的成效,但不代表此治疗不适合他们。一般来说,他们喜欢问:「如何开始?」「有甚么意义?」治疗师的回应:「按着个人的感受,想怎样做就去做吧!」如果受助者不善于表达自己,或理性过强,沙游治疗的初期是较困难,但只要继续下去,他们会经验很大的突破。有学者指出,对于精神分裂症和边缘人格障碍的病者,在安全的治疗关系未建立前是不适宜,病者很可能掉进自我伤害的状况。然而,当治疗关系建立起来,沙游治疗对以上的病者仍是有帮助。曾经有位受助者患上边缘人格障碍,接受笔者的心理治疗超过四年,在他的沙游世界,看见由分裂 (splitting) 转向中心 (centering),心里为他的转变而高兴。

 

沙游治疗的灵性

沙游治疗的治疗终极目标,是荣格理论的自性化 (individuation)。自性化是一种转化过程,人可以与其他个体区分,无意识的领域提升至意识的水平;经过整合而建立完整的人格,成为真正的自己。

 

自性化是一种心理过程 (psychological process),也是灵性过程 (spiritual process),但不是宗教过程 (religious process)。灵性与宗教并不是相同的事,早前诚信综合治疗中心就有关主题曾举办了讲座,在此不作多谈。有不少人问:「如何与神相遇?」「如何明白神的旨意?」这是宗教问题,至于是否灵性问题,就要看问题是否与内在生命有关连。笔者是一位基督徒,认为人与神相遇是在于心灵很隐密的地方,这地方处于生命的深入而且中心的位置;只是神在人的心灵深处等候人,人却不认识、也不常探访那地方。

 

灵性是一种内在经验。灵性经验的内容,各人不同,但触及也是人的心灵深处。某天在教会,凝望住讲坛上的十字架,笔者被吸引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浮现眼前,看到衪痛苦的面容,感受到衪经历人世间最大的痛苦,眼泪就流下来。笔者领悟到,耶稣基督的生命就是世上最大的转化 ―― 死亡和复活 ―― 神迹性的转化。笔者体会转化是由痛苦开始,耶稣承受的痛苦是没有人可以做到,但我相信每个人也有自己的痛苦,痛苦不是带来生命的终结;勇敢面对痛苦,是带来生命的转化,进入生命的新里程。这是笔者的灵性经验。

 

沙游治疗是一个过程,治疗师的分析是基于受助者一连串的沙游经验,藉此可见他的心灵活动 (psyche movement)。人跟内在的本我失去连系,也就失去灵性,生命变得没有动力,停滞不前。沙游治疗是让人与内在的本我连结起来,经验转化,成为真正的自己。

 

以笔者知道,中国内地的沙游治疗并不只是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它被引进到幼儿园内,成为小孩生活的一部分。笔者认为,沙游治疗对个人成长是很有帮助,心里期望沙游治疗可以在香港广泛被接纳和推行。

 

 

參考资料:

 

申荷永和高岚。《沙盘游戏:理论与实践》。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