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探讨诠释学在精神学与灵性对话中的角色 
  • 「特稿」: 如何不被情绪操控? 
  • 「畅谈心理学」: 不能承受「生命」之痛--不育之心理打击及适调 
  • 「关系解碼」: 纠结难解的母女情意结 
  • 「人.全人」: 灵性与精神健康 
  • 「心灵小天地」: 心灵结构 -- 阴影 
  • 「玩出…新未来」: 恰当的游戏(1) --恰当的玩具 
  • 「瞬间看心理」: 腾出空间 

下载通讯PDF档
探討詮釋學在精神醫學與靈性對話中的角色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黄德兴医生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本文是「诚信综合治疗中心」第二届「灵性与精神健康」研讨会讲座内容的撮要。

全文

精神病与现代人的困境

现代人受世俗化,多元化, 相对化, 物质化, 科技化, 商品化, 功用化, 消费主义, 实用主义等种种趋势的影响,人际关系变得疏离。现代人虽然不再接受身心灵分割的二元论,但落入简化论的陷阱, 视人不过是个灵魂、 思维、脑袋、或 处境化的个体,人观变得破碎。从这个角度看,精神病反映现代人关系疏离,人观破碎的困境。人观破碎需要重新整合,人的疏离需要重新连接。对付精神和心理困扰的方法之一就是身心社灵整全化。

 

精神医学与灵性整合

当精神医学研究人的精神障碍,处理人的感情思想行为问题时,也面对破碎与疏离的困境。在精神医学发展期间,先后忽视了脑神经科学,精神现象学和心灵意识。当代精神医学虽然已改善脑神经科学与精神现象学两者之间的平衡,但它仍然继续忽略(歧视)灵性层面,一直未能发展一个身心社灵整全化的精神医学。原因之一是灵性与精神医学的重点和方法学非常不同。精神医学强调客观临床诊断、治疗和科学方法。灵性虽不一定限于宗教,但其专注超越纯客观的感官经验,建基于主观含义和意义的体验,关注自我与非我的关系,涉及第一身参与和投入。好消息是当代精神医学开始注意灵性,因为有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数据,指出灵性可以处理破碎的人观和人际关系的疏离,促进人生参与,生命整合,终极意义的寻索 (Schneider, 2005)。但精神医学与灵性整合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它涉及汇集不同的声音(神学、哲学、科学),多层次/面讨论 (身、心、灵、社会、环境),解释与理解 (因果关系、意义洞察), 整体与部分,独立性与相关性,保持个体的改变、连续性、统一性,协调过去现在未来,和调和多元化多层次化关系等。诠释学在这对话过程有一个很重要的角色。

 

诠释学的应用

诠释学是释义的艺术和科学。不同诠释学大师有不同的侧重点。Schleiermacher 的 「诠释循环」 (Hermeneutic circle) 讨论解释和理解的循环互动, 如圣经经文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Dilthey 的「解释和理解」 (Erklären /Verstehen) 指出解释讨论因果关系,理解强调意义洞察。Heidegger 的「诠释本体论」 (hermeneutic ontology) 重新制定诠释学,从认识论转化到本体论,确认解释和理解是人类的基本特征。 Gadamer 突出「偏见」 (prejudice) 和「视域融合」(fusion of horizon) 两个概念,指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背景和前提,需要以承认和使用偏见为出发点,来实现最佳的相互理解。视域融合则是实现人与人之间在不同背景和前提下相互理解的过程。

 

跟以上所列各诠释学大师不同,Paul Ricoeur 的诠释学很多样化,如「一词多义」和「语言创造力」 (Polysemy and creativity of language),「双诠释学 ─ 怀疑和更新」 (Double hermeneutics –suspicion and renewal),「意盈」 (Surplus of meaning) ,「解释的冲突」 (Confliction of interpretations),「语篇」 (Textuality),「叙述」 (Narrative), 「长路径─绕道回」 (The Long path - detour and return)等,在这里不能充分讨论。但他提出的「解释更多是为了更好了解」 (To explain more is to understand better) 和如何使用「第三论述/语言/话语」(The Third Discourse) 去弥合 (bridge) 「日常话语」 (ordinary language) 和「专科语言」 (specialist discourse) 等对精神医学与灵性整合实在有很大的用处。

 

诠释学汇集不同的声音,调和多元化及多层次关系,促进探索人生基本问题─ 我是谁? 我如何知道? 我应如何生活? 多层面的个人叙事是诠释学应用在精神医学与灵性整合的一种方式。多层面个人叙事把情感、思想、行动和事件聚集成有意义的故事,在时间维度中活出来,包含第一身相对于第三身的表达,所述内容可以包括线性时间的发展 (连续情节和因果关系)及非线性时间的描述,例如「三重现在」 (triple present) 的表述─过去为现在 (记忆),目前的现在 (关注),和未来的现在 (期望)。 叙事身份 (Narrative identity) 是主角,不仅是不改变的「同一性主体」(idem),也是不断变化的「自我行动主体」(ipse) 。

 

案例分析

我将重用上届讲座时用过的一个例子,用今天提出的诠释学更深入的演绎一下。病人在心理治疗结束后有如下总结: 「我很高兴,健康,完满 (日常话语),因为我吃过抗抑郁药,纠正了大脑中的化学物质失衡 (神经科学的科学论述),接受我是一个理性和道德的自由个体 (哲学论述),并接受认为上帝照自己的形象创造我,向我显示了真善美,让我体验到信望爱 (宗教论述)”

 

从多层面个人叙事去分析,这个叙事的总体一般意义是关于幸福 (well being) 。内中个别论述是对幸福意义特别的解释─神经科学的生化平衡论述,哲学的本体论/认识论/道论论述,和神学人类学的宗教论述。它们共同提供了一个丰富和详尽的对人幸福感的理解。这里三种不同的叙事,三种不同的解释,没有企图强制使它们还原简化成为单一的叙事,不同的解释独特分明,但它是一个整体叙事。换句话说,多层面个人叙事使病人有机会和能力,明确和自觉地,用普通和专业语言,相关但非还原地(correlative but non-reductive),通过促进解释和理解,表达幸福的体验 。

 

不但如此,治疗师可以进一步利用怀疑诠释学的精神去探究:病人幸福,健康和完满的自我声明会否是绝望,一厢情愿或不诚实的断言,而不是自信的表白,准确的自我理解,或真正的自我评价? 吃抗抑郁药的论述会否是排除性的还原简化论?理性道德自由的论述会否是无理由的抽象本体论?真善美信望爱的论述会否是迷信的信仰主义?此怀疑诠释学的步骤 (澄清任何非法使用的单词和语法,对文体不恰当的字面和非字面的解释),有利于促进批判之后下一步的解释,理解和认证。怀疑诠释学的下一步是更新诠释学。治疗师经怀疑诠释学认证后,可以帮助病人确认快乐,健康,满足感觉的物质现实,纳入人具备自由,理性和道德能力的理念,接受病人的总结在认识论上是有效的,不完全是唯心主义者的空谈,了解以同上帝有关系作定位的个人身份表白不一定是信仰主义。

 

结论与前瞻

诠释学在精神医学与灵性对话中促进对话, 提供整合, 实现多层面的个人叙事。多层面的个人叙事是日常语言和一至多个专科语言的对话,不是单一的统一语言,让我们可以有多样化的,细致入微的,相关但非简化的说话方式,比单独使用普通或专科话语提供更丰富的表达方式

返回
如何不被情绪操控?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生活在这繁忙、节奏急速的社会中,您曾否遇过以下问题:

  • 感到有工作压力,烦恼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感到不知所措,越叫自己不去想便越想,甚至在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和睡不安宁; 
  • 明知道担心、焦急是没用的,但总是心緖不寜,整个人也很绷紧; 
  • 平日小小事不对劲,或被不合理丶不公平对待时,便很容发脾气,甚至破口大骂,情绪失控;
全文

生活在这繁忙、节奏急速的社会中,您曾否遇过以下问题:

 

  • 感到有工作压力,烦恼总是在脑海中挥之不去,感到不知所措,越叫自己不去想便越想,甚至在晚上久久不能入睡和睡不安宁; 
  • 明知道担心、焦急是没用的,但总是心緖不寜,整个人也很绷紧; 
  • 平日小小事不对劲,或被不合理丶不公平对待时,便很容发脾气,甚至破口大骂,情绪失控;
  • 对未来方向感到很迷惘,停滞不前,不知下一步该怎样行;  
  • 做事不能坐言起行,总是拖延不做……

 

当出现以上情况时,我们总会被情绪捆绑,无所适从。我们都知道在情绪欠佳时,应该要乐观、避免转牛角尖。但知易行难,当情绪汹涌而至时,往往是「脑」「心」不一致,想到的和感受到的不一样。扮作没事,压抑或逃避情绪,分心想其他东西?小事还可,但若是较严重的事,却会令人麻木或很不自在,影响着日常健康生活及行为。

 

怎样才可更深入了解内心潜藏着的感受及想法,从而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及发掘合适的方法去面对问题?俗语有云,「口」里说不,身体却很诚实。原来身体是心的一道很重要的门,我们的感受是会呈现于我们身体内的。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心理学家兼哲学家简德林博士Dr. Eugene Gendlin及有关研究人员于五、六十年代发现了「Focusing」这自觉能力。他们发现成功接受心理治疗的受助者往往能够本能地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及接纳的内在空间,去觉察及探索自己内在的需要。这种能力既是与生俱来,可以发掘和培养的;像跑步或玩乐器的能力,即使天赋有强有弱,仍可以加上后天锻炼。他亦发展出一系列的步骤,协助人们培养Focusing的能力。

 

Focusing Your Inside FYI): 甚么是Focusing?

 

首先,请你停一停,想想一个你很喜欢的人,此刻身体有甚么感受?有些人会感到有阵阵暖意涌上心头,双手及肩膊也感到更有力,像被人支持着。跟着想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又会有什么感觉?有些人会有一种眉头深锁,恶心的感觉。喜欢和不喜欢,里面感受有分别吗?原来对于不论何事、人或物,当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停一停,留意一下对它们的感受时,是真的有「感觉」,而这些感觉是呈现于我们身体内的。

 

Focusing让我们去学习停一停 (pause),使自己有时间及空间去感受当下的感觉。不然,我们便很容易继续着现有的一套思考及行为模式,而这模式往往是不健康的,如无止境似的发脾气、被抑郁的情绪淹没自己或停不了的负面思绪。

 

我们要学习以一种好奇、友善、开放、有兴趣及非批判为基的「临在」(self-in-presence) 态度去体验、确认及陪伴这些初时接触很模糊、似是而非、非笔墨能以完全表达的感受。学习用合适的文字或图像去描述它们,它们会渐渐变得清晰,从中你会慢慢明白这些感受背后的需要,从而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

 

举例说,如在面对工作压力时,你一直以为内心只有惊、慌张和逃避的感觉,感到胸口很沉重、压迫、像透不过气来,越要躲避便越惊,却不知害怕的是甚么。在Focusing的过程中,当以「临在」的态度去感受这个「惊」之后,便会发现原来「惊」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是可以面对及接受到的。确认了这个「惊」之后,人反而会轻松了,呼吸舒畅了,心胸更广阔。亦会从心底里明白,要超越自己,少不免会有惊,而且这是「有得拣」的,可选择应否做超越自己能力的事。另外,又发现在面对工作问题时除了「惊」,也有「喜」─ 从解决问题中得到的成功感和自我提升。从前一直留意不到,是因为「惊」已经淹盖了「喜」。

 

以上例子道出了Focusing能帮助发现一直以来忽略了的需要或者面对困难的新方法,让我们可以有多些可能性去面对困难。事实上,在Focusing的过程中,往往会有意外惊喜,悟出全新的方法、小道理和大智慧。而每当在过程中有新体会,又或能够确认及深入明白内里需要被关注的感受时,身体便会舒缓了。从经历到转变,对于所面对的困局,会感到有较佳的心理状态及方法去应付。

 

最后,分享一下做完Focusing之后受助者的亲身体验:

 

「面对工作压力,之前谂到点做,知道要做,但做唔到;而家喺谂到又做到,清晰咗,感觉得到,有信心自己可以做得到……好似人地广告咁话:『生命由我创』嗰种感觉。」

 

「停一停,照顾咗自己嘅情绪先喺好重要,如果唔喺又会忍唔住闹个女,佢唔开心,觉得我唔明白佢,以后更加唔讲嘢俾我听,我只会更激气……」

 

「以前唔钟意自己,唔肯同自己沟通,而家学会了顺其自然地接受同欣赏自己,减少咗以前嘅自我批判同自责,对自己睇法同感受清晰多咗,对自己同家人都open咗。而家可以搵到方向,建立返啲人际关系。」

 

「发现做Focusing改变咗自己好多,连家人同朋友都话我改变咗,平易近人咗,冇咁容易乜嘢都担心一餐,同冇咁易发脾气,多咗耐性。」

 

(如欲认识和学习Focusing技巧,可参加本中心定期举办的Focusing Your Inside (FYI) ─ 工作坊,详情参阅「中心消息」或可浏览本中心网页。此外,本中心亦提供个人Focusing 体验,欢迎致电各中心查询。)

返回
不能承受「生命」之痛 ─ 不育之心理打擊及適調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2015)提到,在每6对的夫妇当中便有1对不育的困扰,本文尝试透过虚拟个案的分析,探讨不育夫妇的心理困扰和一些可能的出路。

全文

虚拟个案

陈生陈太为四十多岁的专业人士,他们寻求心理辅导的原因是陈太近半年有一些抑郁的征状,包括失眠、无胃口、体重减轻、心情低落、怀疑生存的意义等。细问之下,发觉他们夫妇过去一年有不少争吵,近几个月更进入了冷战之中。

 

当详细谈及过去由认识到结婚时,他们表示自大学毕业后因要发展事业及考专业试,没有放太多时间在谈恋爱,直至30岁时才在社交场合认识对方和开始拍拖,因两位皆为专业人士,工作非常忙碌,也享受各自的空间和希望能储多点钱买楼才结婚,故在34岁那年结婚,预备婚后尽快「造人」。以为在35岁前结婚便能避免成为高龄产妇,赶及生小孩,一切也在计划中。谁不知,婚后两年在没有避孕的情况下仍未能怀孕,去看妇科医生,医生说他们符合不育的条件,鼓励他们求助于生殖医学科医生,作进一步检查和可能之治疗。

 

他们在尝试预约私家医生时,发觉人工受孕的费用比他们想象的昂贵,而政府医院的预约期则较长。经过几个月的挣扎,他们始终对求助于「生仔医生」有很多顾虑,亦看到城中名人四十多岁也能成功怀孕,故他们最终也没有接受这个意见。他们转而听朋友的意见求助于中医,经介绍下,虽然他们非常忙碌,仍每周长途跋涉到国内去看中医师。经过服药一年多后,仍未能成功怀孕,他们渐渐觉得沮丧。因为陈生是家中独子,父母在有意无意之间也经常提及生小朋友的愿望,陈太开始感到老爷奶奶给她很大压力,不想见他们,只是在大时大节才勉强去吃一顿饭,而他们双方也互相怪责起来,久不久便有争执。

 

因忙于工作,过了一年左右,双方已四十歳,好像已放下生儿育女的念头。再过了约一年,因看到朋友的小孩很可爱,又开始想有自己儿女的念头,故他们再一次从新想到求助生殖医学科医生。数月后,经医生详细检查后,发现他们身体基本上也没有大问题,只是丈夫的精子量不够。医生解释了一些可能的人工受孕方法给他们 ,包括常见的宫腔内人工受精(IUI)和体外受精(IVF)等。基于医生的意见,他们选择了体外受精之方法,虽然这方法较宫腔内人工受精昂贵。

 

在治疗过程中,陈生陈太的心情也经历起起跌跌,在尝试了三次疗程后,陈太终于怀孕了,而陈太亦因为知道自己是高龄产妇, 故跟上司商量停薪留职,专心养胎,可是,在怀孕约三个月时不幸流产。他们两夫妇由怀着极大希望变为极大失望,也觉得很难向父母交代。虽然医生鼓励他们不要放弃,还可以继续尝试,但不能待得太久。他们真的不知道可以怎样做,亦冷战起来,再加上陈太出现了抑郁的征状,经朋友介绍下寻求心理辅导的帮助。

 

个案分析

以上虽然是一个虚拟个案,但当中也说眀了一些不育夫妇普遍内心的挣扎和困扰。事实上,陈生陈太的例子是现今不少香港因事业而迟婚人士的写照。根据香港统计处 《婚姻、生育及家庭状况》的资料,香港人于2013年的结婚年龄中位数约为30岁,而统计处的《人口特征》则指出首次生育年龄中位数为31.3岁。事实上,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 (2015) 提到,在每6对的夫妇当中便有1对有不育的困扰。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 (2012) 的数据亦显示,在该年进行不同类型的生殖科技程序病人数目为10921,而治疗周期数目为14182。单以进行体外受精的治疗周期计算,由1992年的578个周期上升至2010年的4016,可见寻求人工受孕治疗的人数,在过去20年不断增长。

                             

从以上受孕机率和年龄的关系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年纪愈大,受孕机率就会愈低,特别在30岁开始,下降的速度会加快 (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 Gynaecologists, 2014)。本地生殖医学科医生更指出,即使有人工受孕等辅助生育技术的协助,随着年龄增长,成功生育的机会也愈低,胎儿异常、小产、妊娠相关并发症等都会愈多 (明报医事网, 2013)。

 

除了以上生理风险之外,陈生陈太这个案也说明了不育夫妇的心理困扰,例如要接受自己不能自然怀孕,对不少男性或女性来说,是一样不容易接受的事实,因一般人也觉得生儿育女是我们的天职、理所当然,当不能怀孕时,有些夫妇会自责或怪责对方,为何不做婚前身体检查,早些接受治疗;另外,亦有些夫妇如陈生陈太起初时一样,会抗拒接受生殖医学科的治疗。本地的研究指出,不育夫妇在心态上很容易会感到自己是不完全、内疚、羞耻和觉得与有儿女的夫妇有距离等,而不育亦会带来夫妻间关系不和 (Loke, Yu & Hayter, 2011)。

 

从陈生陈太的例子可看到,在进行治疗中不断的患得患失,夫妇两也承受着不少的心理压力。事实上,人工受孕程序基于费用、时间和身体不适感会带来不育夫妇不少压力 (Lok, 2002),这极需要夫妇间彼此同心、支持和照顾。而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 (2012) 的数据显示,在求助个案当中,从体外受精成功怀孕有28.4%,而从宫腔内人工受精则有10.5%。假如像陈太经历人工受孕后流产,其所承受的压力、焦虑、抑郁和事后之心理打击,本地研究指出,比自然怀孕流产的女士为高 (Cheung, Chan & Nga, 2013)。

 

在帮助陈生陈太时,心理治疗师会先评估陈太的抑郁,看是否需要先处理这困扰,如有需要,会转介精神科看是否需要药物治疗,他们可与精神科医生商量在服药期间,是否适宜进行人工受孕及怀孕。另外,心理治疗师会帮助他们为流产之胎儿哀悼,然后帮助他们彼此深入了解生小朋友的意愿和对将来生活之憧憬,亦会帮助他们放下消极冷战的态度、建立同心合意解决问题和面对逆境的能力。经过详细思考后,如果他们决定想再怀孕,可继续看生殖医学科医生,考虑不同方法去增加受孕的机㑹。在怀孕后,假如他们仍想看中医调理身体和安胎亦可再尝试,心理治疗师亦可继续帮助他们在心理和关系上,面对及过渡高龄产妇自身和胎儿可能的风险。假若在人工受孕一段时间仍不能成功怀孕的话,他们要决定到底是否继续;同时间,他们亦可探索收养小朋友的可能,看是否能接受。如果他们选择放下生儿育女的念头,他们要哀悼未能成为父母这个角色与迎接新生命所带来自己、家人和朋友之喜悦,慢慢接受和重写将来没有小朋友的生活,重寻人生的意义。而陈生陈太也可与其父母分享他们的难处和当中曾付出的努力,希望他们明白及体谅,也一同慢慢接受这事实,哀悼没有孙儿和肉身的后代。

 

结论

假如我们把眼光放到我们多元的社会,不少人是过着不同的婚姻状态,也可以活得很精彩。事实上,单身、已婚有儿女和没有儿女,也有其苦与乐。在我们身边,或多或少我们会认识一些单身人士过着丰盛的生活,而有些夫妇可能不是因为不育而是选择无儿女,他们因着没有儿女的负担而活得较自由和轻松,也可投入更多时间在建立夫妇感情上,有些关系甚至比有儿女的夫妇更亲密,他们亦可更自由承担一些有儿女的夫妇不容易承担的任务,更能全身投入工作或从事有意义的义务工作中,透过「承传」把知识、经验和关怀以不同形式和在不同范围培育下一代,成为别人生命的导师,建立别人的生命。

 

参考资料

  1. Cheung, C.S., Chan, C.H.. & Nga, E.H. (2013). Stress and anxiety-depression levels following first-trimester miscarriage: a comparison between women who conceived naturally and women who conceived with assisted reproduction.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aecology, 120, 1090–1097. doi:10.1111/1471-0528.12251
  2. Lok, I. H. (2002).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of Infertile Chinese Women Undergoing ART. Fertility Weekly, November 11, 2002, 5.
  3. Loke, A.Y., Yu, P.L., & Hayter, M. (2011). Experiences of sub-fertility among Chinese couples in Hong Kong: a qualitative study.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21, 504–512. doi: 10.1111/j.1365-2702.2010.03632.x
  4. The Society of Obstetricians & Gynaecologists (2014).  Age and Fertility. Retrieved from http://sogc.org/publications/age-and-fertility/
  5. 香港政府统计处 (2013) 《婚姻、生育及家庭状况》撷取自网址 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gender/marr_fert_and_family_con/index_tc.jsp
  6. 香港政府统计处 (2013) 《人口特征》撷取自网址http://www.censtatd.gov.hk/hkstat/sub/sp160_tc.jsp?productCode=FA100055
  7. 香港家庭计划指导会 (2015) 《健康信息─不育》撷取自网址http://www.famplan.org.hk/fpahk/zh/template1.asp?style=template1.asp&content=sexual/srh.asp&nsrhref=2
  8. 人类生殖科技管理局 (2012)  《报 告 及 统 计》 撷取自网址http://www.chrt.org.hk/tc_chi/publications/files/all_2012.pdf
  9. 明报医事网 (2013) 《生育超龄化 晚婚后遗症─有仔趁嫩生》撷取自网址http://www.mingpaocanada.com/HealthNet/showArt.cfm?aid=1067&m=0

 

返回
糾結難解的母女情意結
分类 : 通讯专栏—关系解码
作者 : 叶魏佩琼女士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谈论到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不由得不想起很多年前一部改篇自小说的电影《喜福会》。

全文

谈论到母亲与女儿的关系,不由得不想起很多年前一部改篇自小说的电影《喜福会》。

 

或许每位母亲都如电影中的四位母亲般,对自己同为女性的女儿要成为一个怎样的女儿和一个怎样的女人充满着期盼,会希望自己能使女儿不承受自己经历过的苦楚,会把自己认为最美最好的传承给女儿,又或会认为女儿应负起怎样的责任等等,可是往往母亲对女儿的这份期盼却成为母亲与女儿间纠结关系的开始,甚至造成所谓的「母女情意结」(mother- daughter complex),使母女关系变得没有界限,彼此间又爱又恨,影响着彼此的情绪、思想和行为表现,在很多处境下更弄得难分难解。

 

母亲下半生的自我成全

每位母亲都有自己前半生的故事,或悲或喜,或痛或乐,在这些经历里,母亲们体会到自己的「得」与「失」、自我的「有」和「缺」,人总是会期望着把「失」和「缺」的部份努力的补上,母亲也就在有意识和无意识之中,期盼着她下半生的努力能见证下一代、她的女儿不要步入她的「失」与「缺」的后尘。母亲对自我过去的「失」与「缺」体会得越深切,她对女儿在这「缺」与「失」上补偿的期盼也越大,有的甚至会成为这母亲下半生的生命意义,可是这始终只是属于母亲的生命故事,并不是女儿的,所以大部份这样让女儿成为母亲的自我成全之结果,只会弄得两败俱伤。

 

正如电影里的其中一位母亲林多的故事。林多四岁时就被许配给当地一个富有黄姓家庭,始后的十年,母亲完全把她当成黄家人般看待,她已不再是母亲的女儿,她虽努力地的以记着母亲的嘱咐来成为母亲的女儿,但十四岁的她最终还是被母亲及家人舍弃,被送入黄家,嫁给一个只有七、八岁的孩子,在忍受了黄母折磨的一段日子后,她终以巧计离开了黄家。所以在林多带着女儿的下半生里,她是期盼着被重视而不是被嫌弃的,也期盼着她的坚忍和不放弃的成果。

 

可是林多的女儿薇莉,这个在棋艺上充满天份、小小年纪就屡屡获奖,甚至上了杂志封面的奕棋天才,却因尴尬于林多带着她及杂志到处向路人炫耀的行为,而跟林多闹翻,并誓言放弃下棋。这不但刺痛了林多曾被嫌弃和被舍弃的人生痛处,使她此后认定自己是被女儿嫌弃的,更违逆了林多不轻言放弃的人生格言。后来女儿虽打算继续下棋,但林多批评她反复不坚持的话却如咒语般,令她最后完全失去下棋的信心和能力,这事亦成了女儿薇莉一生的污点。

 

其实母亲人生的遗憾能在女儿的成就上得到一点补偿,实在不足为奇,亦算是美事一桩,只是若倒过来,母亲为女儿好、为女儿付出,甚至为女儿牺牲来成全女儿的成就,若大部份是基于自己在「自我成全」上的遗憾和渴望,而一点都不自知的话,就会如林多般,把女儿可理解的情绪反应,解读为女儿对她的否定,并对女儿再下棋的决定说出冷酷的话,最后在女儿的人生中也同样留下否定的烙印。

 

女儿纠结于成全母亲与成全自我

每一个女儿自出生就似乎命定了要注目在她的母亲身上,母亲如何理解她、母亲如何看她,以及母亲对她的说话、行为和表演有怎样的反应,似乎都注定成为她的自尊和自我形成的一个重要部份。所以大部份女儿的人生中都会有想讨好母亲,甚至想成为母亲心目中理想女儿的时候,藉此来肯定自己,可惜总会经历失败,因为母亲与女儿毕竟是两个不同的个体,有着不同的需要和想望,于是经常纠结在这样的矛盾里,有时会为自己满足不到母亲的失败以及令母亲失望而难过和自责,有时又会为自己未能得到母亲的体谅或自己不能勇于作自己想作的事情而气愤。

 

正如刚才说到林多和薇莉这对母女。薇莉虽然会以大唬大叫来抵抗母亲的冷酷,但同时她又会为了讨好母亲而下嫁一个中国人的丈夫,并给母亲添了一个女孙儿;虽然知道母亲认为她离婚是错的,她也离了;知道母亲不想面对她的外藉未婚夫,她却拖着未婚夫出席母亲的寿宴;纵然带着这种种矛盾的心情,但薇莉最后在发廊里仍战抖地对母亲说出她收藏已久的心底话:

 

「你 (母亲) 并不晓得你对我的影响力有多大,只要一个眼神,就能令我感到自己回到四岁时般,哭着入睡,因为不论我如何努力都永远得不到你的欢心,永远不能令你满意。」

 

薇莉道出她一直对母亲的抗拒和不满的表现正正是因为母亲对于她那不可动摇的重要性。这也是很多作女儿的纠结,即使母亲如何从小就挫败着她的自我观,但最终女儿的骨子里仍选择着「忠诚」(loyal) 于母亲,对母亲越「忠诚」的女儿,就越无法开展属于她自己的世界,一生就像欠了母亲的债般。

 

拥有属于自己的自由自主

这就是在博域家庭系统理论 (Bowen Family systems theory) 中提到「自我区分」(Self-differentiation)的重要性。自我区分能力越低的人,依靠别人的接纳和认同来确立自我的需要越高,换言之,一个有足够自我区分能力的人,能恰当地依赖他人的同时,亦能在冲突、批评和拒绝中有足够的冷静来面对。因此,对于母女间纠结的关系,帮助她们建立她们的自我区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要做到自我区分,必须先从探索自己开始,真正的认识和了解自己,从而重新建立属于自己的价值和位置,虽然过程不是一蹴即达,也会有很痛的时候,但这就是成长和迈向真正成熟的路。

 

我是母亲的女儿,也身为人母,在辅导室中也见过不少的母亲及女儿如何被纠结在不同的母女情意结中,辅导员就如同一位母亲般对于这些母亲及女儿都有所期盼。

 

我盼望我的期盼能使她们对自己及对方有更深的认识,能尊重彼此均为上帝所创造的一个独特生命,不论母亲或女儿都能体会她的存在本身就是她的价值,以致她们都能自由地成为真正有意义的她。

 

不再纠结、不再被捆,让关系建立在爱、欣赏、尊重和自主!

返回
灵性与精神健康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笔者在刚过去的第二届「灵性与精神健康」研讨会中有机会分享个人在学习心理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灵性的反思,日后可在此专栏再作分享,今天,我倒想就研讨会当日及之后收到的一些问题作点响应,也会借此一角,上载中心一位心理辅导员在研讨会中的一些反思。

全文

笔者在刚过去的第二届「灵性与精神健康」研讨会中有机会分享个人在学习心理分析治疗过程中对灵性的反思,日后可在此专栏再作分享,今天,我倒想就研讨会当日及之后收到的一些问题作点响应,也会借此一角,上载中心一位心理辅导员在研讨会中的一些反思。这样的回馈,正是建立本栏的目的,也欢迎读者来信(可用本中心的电邮地址)表达,让这专栏真正成为互动的平台。

 

回应一

是有关一位朋友的题问,他想我就心理治疗从talk therapytherapy in relationship and by relationship多加解释。可惜时间所限,在对话环节没有机会让这条很好的问题面世,故此,在这里尝试一答。

 

首先,我想指出这是重点与背后假设的差异,并不是互相排斥的观点;所以talk therapy中并不是没有治疗关系,而讲求建立治疗关系的当代心理治疗也不是没有谈话的过程。Talk therapy来自弗洛依德一位病人对治疗的描述,她形容说话的治疗就好像扫走烟囱的积压:重点是释放,而治疗师对压抑的解释往往来自权威性的理论,包括弗洛依德对内在心理结构及本能冲动与控制需要的冲突等。当代心理治疗则较着重了解病人及作出合适的回馈,以至他也更了解自我,从而建立更整全及有效的自我:重点是了解,治疗师反复自问,病人是如何经验他的处境?在他的处境中,他为何会有此反应?这些反应反映了他如何组织自我?等等。要让治疗有所进展,治疗师与病人要建立信任的关系,而这关系的建立在于治疗师能切身处地的代入病人的处境去感受,没有太多的权威性解释,反而着重在了解中建立关系,也在关系中建立了解。这互动循环,与黄医生谈到的诠释循环十分吻合。

 

回应二

是关于另一位朋友私下的提问,他问我的分享是否要指出心理治疗的最高境界是灵性的治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如果在我的表达过程中引致他人有这样的结论,我想也应澄清一下。基本上,我思想中从没有境界之分,我想指出的,第一是心理分析与灵性追寻都有相同的进路;第二当代心理分析比起弗洛依德时代的更具灵性取向;第三无论在心理分析或在灵性追求的角度,人都在寻求了解与被了解,这亦是破解疏离与破碎之道,然而,解释的基础亦受到我们怎样看人性和灵性的影响。意义之源来自何方?基于个人的信仰,我认为意义之源是来自创造主的。

 

以下响应来自本中心心理辅导员陈伟基先生。本人深深感谢他的赐教。

 

首先,想到治疗的目的,治疗者关心什么?从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DSM)的界定,一个人受某些症状影响,以至日常功能受损而定义为「病了」,治疗的目的就是减少疾病对案主生活的损害。从黄医生提出的『人的关系疏离、人观破碎』,及霍女士提出的『心灵错置』界定,治疗的目的是治疗人,包括案主的自我认识、人际关系及人生意义等。在我主领有关抑郁症的工作坊及讲座中,不约而同,参加者内心的呼喊都是:「我想好番!」。受助者基于情绪不稳,经常转工、失业,身边的人常认为他们无心机、易放弃…..说到这些,当事人总会伤感,担心自己的前途,或在反复的病情下认定自己一无是处,或为亲友对自己的误解而伤心。除了情绪稳定,他们还关心自己的价值,自己「何去何从」;他们也会希望得到别人的了解和关心,为亲人对他们的理解而欣喜。我观察到:病情的好转与自我观念、人际关系的转变,是分不开的。

 

其次,我在想:当破碎、疏离的心灵要转化为整合、连系,治疗师有何重要性?讲者们希望对人有更整全理解,以协助案主的心灵迈向整全。黄医生提到运用诠释学的角度建立案主和治疗师之间的多层次对话,扩充治疗师对案主的理解;陈医生提到心理分析治疗主张切身处地去代入案主的处境,去了解他的经验,以整全地协助案主。从了解抑郁者的向度去看,我们除了理解抑郁者的情绪低落和功能障碍,还可以对他们有何更全面的了解?从接触抑郁症患者的经验中,我理解到他们对自己的要求甚高,在高要求与失败经验的循环中打转,举步为艰。这困难可以从他们的成长经验去理解:抑郁者常感到内疚,认为自己不理想,不如人。究竟这些标准从何而来?为何这些标准那么影响他的自我形象?他人的要求如何成为他们的标准?他们追求的人生是怎样?往往这些都牵涉到成长经验的范畴,而经验本身亦牵涉灵性的层次。治疗师须代入案主的经验,去了解这些经验。我发现在这治疗关系中,通过了解和被了解,案主正在整合自己的经验。

 

这次讲座加深我反思「我想好番!」这句话,似乎不只是一个人对脱离病苦的呼声,更加是一个人对被了解的需要,以致他可以重置人生的价值,追求更自主的人生!

返回
心靈結構 ── 陰影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心灵结构(Structure of Psyche)是分析分理学的重要课题。荣格的著作和理论是公认难以阅读和理解,但他对心灵结构的清晰描述,在心理学界确是一大贡献。这期通讯,我会跟大家分享心灵结构的其中一部分 ── 阴影(Shadow)。

全文

心灵结构(Structure of Psyche)是分析分理学的重要课题。荣格的著作和理论是公认难以阅读和理解,但他对心灵结构的清晰描述,在心理学界确是一大贡献。这期通讯,我会跟大家分享心灵结构的其中一部分 ── 阴影(Shadow)。

 

荣格的心理结构包括了三个层面:意识(Consciousness),无意识(Unconsciousness),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ness)。阴影属于无意识的层面,故此不是意识层面可认知。阴影也分为两类:个人(Personal)和集体(Collective)的阴影。前者在心理分析过程中常被触及,跟父母亲和个人成长有关;而后者的最佳例子,是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上期的通讯,我提及到相对原则是荣格理论的基础。跟阴影相对的是面具(Persona),而面具属于意识层面的。两者共存带出补偿(Compensatory)和互补(Complementary)的功能。

 

阴影的出现常伴随道德的判断,对人性的价值观作出挑战。一般而言,阴影给人的感受是负面,令人讨厌和不被接纳。他们的特征是愤怒、懒惰、嫉妒、贪婪、攻击等。基于以上因素,阴影是被压抑于无意识。十多年前,我第一次与个人阴影相遇,是在一所修道院内进行为期一星期的退修。我发现了个人对上帝的愤怒,当时手足无措,感到害怕、羞愧,好想把自己藏起来。后来,决定跟灵修导师(一位由英国来的修女)分享,她带着微笑,邀请我把当下的感受向上帝坦诚相告。她的接纳,也发展了我个人对心灵世界的探索。

 

没有道德的挣扎,阴影不会从无意识层面提升到意识的层面。例如:一位男士,众人公认的好丈夫、好父亲,突然被发现有婚外情,而且维持了多年,最后放弃了自己亲手建立的家庭。以上情况,在辅导室内并不罕见。当自我认同(Identify)于阴影,他给人的感觉是讨厌,他也难以跟他人相处,对个人发展建立了不少障碍;但当自我认同于面具,他活着是一个虚假的自己(False Self)。阴影的压抑愈大,爆发出来的破坏性就愈严重。

 

阴影既然处于无意识的层面,我们的意识层面是不能认识它,也不是意识的自我(Ego)所能掌控。阴影的出现是透过投射(Projection),在非言语的层面上表达,例如:梦境、图画、沙游等。在梦的分析,阴影的出现常与做梦者拥有相同性别,而且带有强烈的情感。在图画和沙游,出现的可能是凶悍、邪恶的图像或小对象。

 

然而,阴影并不全是负面。基于补偿和互补的功能,当自我在各方面,如生活、工作、家庭,也被他人肯定和欣赏,他的阴影是负面而且被压抑;但当自我的表现是自卑、无力,他的阴影是正面的。正面阴影的特征是进取、勇敢、自信等。四年前,在我决定离开香港前,做了一个梦:我见到一位中年女士(感觉她是一位外国人),她是一个阴影,我只见她的轮廓而不见她的容貌,她用英语对我说:「妳很勇敢」。就是如此,阴影帮助我开展了人生的另一段旅程。

 

在治疗关系中,治疗师和受助者同时处于意识和无意识的空间。所有人的心灵,也有内在治疗者(Inner healer)这一原型(Archetype),但当受助者处于软弱、乏力的状态,他会把个人的内在治疗者投射到治疗师身上,感到治疗师对他十分重要,亦只有治疗师才可以帮助他。

 

有人会问,既然阴影的威力如此强大,我们为何要接触它?让它一直压抑下去不是更好吗?荣格认为,阴影存在于所有人的心灵,没有人可以例外。既然阴影是存在,它必然渴望得到关注。某天,阳光普照,我独自在花园内散步,此刻发现我并不是独自一人,陪伴我的就是我的影子。那刻,我问我的影子:「我认识妳吗?」她没有回应。我再问:「妳可否不要跟随我,让我真正的一个人?」然后,我努力摆动身体,就是要摆脱我的影子。相信大家也知道,我一定不会成功。我终于明白,当我有多努力去否定我的阴影,我的阴影也会有多努力去缠扰我;当我平静地接纳她,她也平静地成为我一辈子的同行者。

 

认识阴影,是让生命成长更完全。此话说来有点自相矛盾,但却是不能否定的事实。上帝创造心灵,有阴影、也有面具。心灵的倾向,是让人在两极之中找到平衡点。在个人心理分析过程中,认识个人阴影是首要的关注,故此在自性化(Individuation)旅程,也是由认识个人阴影作为出发。换言之,拒绝探索和接纳个人阴影,自性化旅程亦不能启动,而这过程是发生在无意识的空间。认识个人阴影,是痛苦的旅程,但能开启对心灵的探索,得着是更丰富的生命。

 

 

参考资料:

 

Papadopoulos, R.K. (2006) The Handbook Of Jungian Psychology.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Whitmont, E.G. (1991) The Symbolic Quest.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返回
恰當的遊戲(I)──恰當的玩具
分类 : 通讯专栏—玩出…新未来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上文提到恰当的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很多好处。那何谓恰当的游戏?这两期主要以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角度来了解何谓恰当的游戏。

全文

上文提到恰当的游戏对孩子成长的很多好处。那何谓恰当的游戏?这两期主要以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角度来了解何谓恰当的游戏。

 

谈到恰当的游戏,家长们可能很快便会想到如何选择恰当的玩具。但这只是其中一个部分,甚至可能是较次要的一个部分。陪伴孩子玩的过程,陪伴者的态度、人格特质、以及自然而发地与孩子的互动,所营造的情绪气氛,都是如何做到恰当的重要因素。

 

首先,让我们先了解何谓恰当的玩具。

 

盖瑞‧兰爵斯说:「玩具是儿童的词汇,而游戏是他们的语言。」父母应该尽量选择能帮助孩子表达为原则。孩子透过玩不同玩具,即不同词汇,表达他们的感情、想法、响应、经历等,让大家可以有机会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另外,选择玩具也需要配合孩子年龄和其发展阶段,让孩子通过合适的玩具,自然地表达自己。这可以避免孩子在玩的过程感到挫败,而影响孩子表达,或因不懂玩而导致过份依赖父母帮助。

 

选择合适的玩具可以帮助孩子表达,通过玩的过程与父母建立不同程度的互动和关系。较全面的游戏阁需有以下三大类玩具让孩子选择,即是说让孩子多些词汇表达自己。

 

生活性、有助代入真实生活处境的玩具:例如,洋娃娃家庭成员、玩具房子等,可让孩子表达父母、手足等家人互动、相处等情况。汽车、船、厨房用具等,让孩子可以把生活中真实发生的事情表达出来。

 

行动化、有助发泄攻击的玩具:例如,不倒翁拳击袋、玩具兵、枪、塑料刀等都可以让孩子表达生气、敌意、或挫折。黏土可以拿来痛快地捣碎、压扁、卷曲、及用力撕裂。野生动物玩具有助孩子表达敌意。

 

创造性、有助表达情绪的玩具:例如,积木可以当做房子、丢掷、堆积、踢倒,允许孩子去发现建设和破坏的感觉。画画让孩子有机会去创造、去表达感受。

 

若在家里成立游戏阁,定时定候和孩子进行特别游戏时间,让孩子经验父母人在心在的有质素陪伴,相信对建立亲子关系、建立孩子的自尊自信、安全感都会是有极大的帮助。

 

參考资料:

  1. Froebel, F. (1899).  Plays of Childhood.  In The Education of Man. (pp.54-55).  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2. 参考盖瑞‧兰爵斯:《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高淑贞译 (台北:桂冠图书,1994),页87-89,第七章游戏室与游戏器材》。
  3. 盖瑞‧兰爵斯:《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高淑贞译 (台北:桂冠图书,1994),页84。
返回
騰出空間 Clearing A Space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18期通讯(2015年4月)
日期 : 2015-04-30

停一停,可以用「腾出空间」(Cleaning A Space) 呢一招俾自己有多D心力同空间去面对压力。

全文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