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本期内容:

  • 「特稿」:孩子,你今日失败咗未?
  • 「特稿」:精神健康的社会角度
  • 「心灵小天地」:蛇的象征意义--静与动
  • 「畅谈心理学」:从「逃学威龙」到「五个小孩的校长」--浅谈香港学生学习困难」
  • 「关系解碼」:真的无迹可寻吗?婚姻离异的可能轨迹
  • 「人.全人」:从马可福音反思医者心
  • 「玩出……新未来」:玩出新关系
  • 「瞬间看心理」:爱情是…(II)

 

下载通讯PDF档
孩子,你今日失敗咗未?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颜昭华先生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5-12-31

笔者在网页的搜寻器中,输入“成功”、“失败”两个关键字。“成功”找到2203项纪录,“失败”却只得600项。“失败”容易联想起很多不同的负面词语,如:“我不行、搞不定”,不难理解它不受欢迎的原因。

全文

失败 =“差”的迷思

笔者在网页的搜寻器中,输入“成功”、“失败”两个关键字。“成功”找到2203项纪录,“失败”却只得600项。“失败”容易联想起很多不同的负面词语,如:“我不行、搞不定”,不难理解它不受欢迎的原因。

 

现代父母总不愿孩子输在人生擂台上,随着电话聊天程式的流行,家长每小时都收到不同的update:“人家孩子成功转读名校﹗”(唉﹗输了三分。)“那家孩子代表学校到外地参赛。”(惨了,又失五分!)生活在这种“常比较”的环境,父母会不自觉地将孩子的成败,视为自己的成败;因而志在培养“远离失败、迈向完美”的孩子。

 

但“失败”是否那么差?还记得“学行”的时候,谁没经历过跌倒,就能学会行路?看世界名人,发现他们的人生都经历过巨大的挫折,例如: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有一位老师曾形容他“智力缓慢、孤僻和永远漂泊在他愚蠢的梦想中”;又如亿万作家罗琳(J.K. Rowling),《哈利波特》第一集出版前,她连续被十二家出版社拒绝。可见“只要成功,不要失败”的想法,并不可取,反而成功路上,失败是必不可少(见下图)。

 

 

有趣的问题来了:为甚么面对挫败时,有些人会轻易投降,另一些人(不特别聪明)却没有放弃而达致他们想要成功的目标?这也是卡萝.杜维克教授(Professor Carol Dweck)早年在耶鲁大学进修博士课程时的问题,她想找到答案。

 

失败的归因:固定vs成长心态

杜维克教授从研究中发现人们用了两种不同的心态:固定(Fixed)及成长(Growth)去对待失败。固定心态者相信能力是天生、不变的,当事情做得不好时,会将失败归因自我能力有限:“因为我不够好,我怎做都没用”,就很容易放弃。相反,抱有成长心态的人,看待努力是积极有用的,做任何事都关于学习,能力可以不断发展。若做得不好,会重新起来再做好,因为相信越努力做好一件事,就会将件事做得更好。

 

杜维克教授还巧妙地用了大脑神经科学帮助学生认识成长思维模式,让他们认识大脑就像肌肉一样,会越用越强壮。困难原本令一班“失败者”觉得笨拙,想放弃,但现在相信每次的努力,大脑神经细胞正加强联系,作出不停的新连结,让他们变得更聪明。学会了成长思维,“失败”的意义改变了,只要肯努力学习,就会不断成长!

 

 

培养能面对失败的成长思维

 

不尽完美(Perfect),只求完善(Improve)

现今父母不计较付出多少时间、心力、劳力,只为孩子有最好的条件去夺得令人羡慕的奖杯、奖牌……这种做法,其实没有多大的问题,只要孩子亦很着重成就感,而好的成绩能成为他下次参赛时努力付出和不断练习的动力。但,是否每个孩子也是一样呢?如果只用爬树的能力评断一条鱼,它将终其一生觉得自己是个笨蛋。(爱因斯坦名句)

 

除了“第一”,可能更重要的是教识孩子做“唯一”。“第一”会随时被取替,但“唯一”就是认清强项,好好发挥。看着孩子一天一天进步,这就是最不能替代,也是最宝贵的;亦由于“唯一”是不需要被比较,父母便可以舍弃要十全十美的压力,花上更多时间跟孩子相处;放下追求最完美(Best),而帮孩子找到最适合(Best Fit)他发展的路向,实现那最独特的自己。

 

之前赞得“多”,现在赞得“准”

随着过往一段建立自信心的热潮,现代父母已学会更多欣赏及赞赏孩子。家长的好意赞赏:“哇,你评估的成绩有21/22,真叻啊!”孩子接收到:“惨了,如果下次成绩不如今次好,我就不叻啦?”试想想作为“最好……”几乎没有留下任何改进的余地,让孩子相信已实现了他们的极限,便很容易变得无助。

 

要赞得“准”,父母就要学会更多的字词,着重“能力”及“方法”的称赞,针对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持久性、不同的方法,以及肯寻求挑战的态度等等。例如:“这份功课真是很难,但很欣赏你先清理书桌面,将杂物拿走,保持专心学习的态度,坚持直到读识为止,真是非常难得!”这样的赞赏能让孩子学会有效的学习方法或态度,保持不断进步的心态。

 

加上简单字眼,让孩子不再限制自己

常听到一些因固定思维而带来自我限制的字眼,如:“我不能够将这件事做好”,但在成长思维中,只要将“做不到”变成“仲未做到”,就会带来由“颓”转“盛”的心情变化。尝试重读以下句子:“我(不)(仲未)能够将这件事做好”,是否不一样呢?

 

笔者“仲未”的体验:有一次,读小学的女儿说她很害怕假期后要在班上作口头报告,因为轮到她诵读的书本有很多很难的字。我同她玩笑地重复一句说话:“没有学不识的字,只有未学识的字!”我很想女儿见到“可能性”,并不是“限制”,有力地去突破自己。

 

珍语──我常提醒自己:为人父母不是一场竞争赛,从培养“第一”的孩子变成“唯一”。盼望从儿女眼中看到“学习、成长”的魅力。若是这样,我们就可以轻松地教出不怕失败,最后真能迈向成功的新一代。

 

返回
精神健康的社會角度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5-12-31

全人治疗常常提及身、心、社、灵。身、心、灵方面我们都谈过不少,精神健康的社会性部分又该如何理解?…… 本文尝试从几个角度探讨人际、社会与精神健康的紧密关系,希望大家对精神健康的问题有另一面的了解。

全文

全人治疗常常提及身、心、社、灵。身、心、灵方面我们都谈过不少,精神健康的社会性部分又该如何理解?一般精神健康教育触及的,是如何让康复者重返社区及回复他的工作能力、人际网络等,这些都是康复服务的重点。可是,也曾发生不少社区人士强烈反对某些康复设施(如中途宿舍)在该社区设立的事件,可见大众对精神病的理解仍然十分片面,对精神病人也存着偏见。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有关精神病的资讯及教育不足,更有可能是这方面的教育过分偏向医学角度,忽略了人本精神。例如:当我们强调精神病只不过是疾病的一种,正如身体其他疾病一样,要“病向浅中医”时,接收这讯息的人却会不以为意,认为这讯息与自己无关,因为“我根本没有病”。本文尝试从几个角度探讨人际、社会与精神健康的紧密关系,希望大家对精神健康的问题有另一面的了解。

 

精神病是社会性的疾病

正如名言『人不是岛』(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John Donne, Meditation XVII, 1624),没有人是自我完备,不需要别人的。

 

精神病可能有别于其他的疾病,在于精神病涉及人的情绪、思想、行为,而且无论从成因或结果看,我们的精神状态都与我们的处境息息相关,我们不可能不影响别人,别人也不可能不影响我们。对环境的刺激,我们很难置身事外,从个人经验看,大家也不难认同人生很大部分的压力来源是来自与别人的关系,而且,关系愈密切,伤害也可能愈深。这样的理解,不是要为自己的问题找一个诸如“这都是社会的错,与我无关”等缷责借口,人总要为自己的事负责任,也没有人能替你背自己的十字架,反而,我们要想到我会怎样影响别人,从而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人的个人行为,有时会影响到社会,个人的自由与责任,社会对个人可以实施的制约,什么情况下因社会的需要而要对个人的自由作出什么程度的规限等等,都不是容易处理的问题。我们的社会在这方面有没有足够的讨论?实在值得反思。

 

人的大脑组织是社会性的一个基本的事实,就是人是社会性动物。近代脑神经学研究指出,在我们的身体器官中,大脑是唯一在出生之后才大幅发展的器官,这正是因为大脑神经突触的联系,是因应神经系统所受的刺激而产生,并作为记忆的一部分。此外,研究指在脊椎动物中,一般来说,大脑的体积与身体皮肤表面面积成正比,反映大脑神经与表皮神经末梢及肌肉组织的相关比例,但是,人类大脑的体积与表皮面积的比例却大得多,神经学家称之为encephalization现象,显示人类大脑的运作多于单纯的神经反射,而是与人际互动有密切关系。人类大脑的发展向度,很大程度上是用于了解别人,建立沟通,产生人际互动。这大脑成长的向度,称为社会性大脑理论(social brain hypothesis)。

 

在婴孩成长初期,照顾者对他的关注及作出适切的回应(attunement),对健康的社会性大脑发展,包括建立信任、安全感、自尊及自我价值等有关键的作用,而这些互动的典型对他日后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是否能适切的与人交往、建立亲密及信任关系等都有重大影响。当然,影响到个人成长与人际关系的因素还有很多,可以说,在我们一生之中所有大大小小的经验,都有可能塑造我们的大脑神经连结,从而影响到我们的精神健康状况。所以,精神健康与我们身处的环境,特别是人与人的互动,关系密切,这正是精神健康的社会性基础。

 

精神困扰的经验是普及性的

另一个基本的事实是没有人会没有精神困扰。精神受困,可以是短暂的、自愈的,也可以是长期的、需要别人协助才能走出困境。但是,毕竟,伤心的人会流眼泪,极度伤痛的人会痛不欲生,这是人类的共同经验。我会较喜欢用“受伤”来形容身受精神困扰的人士,好比喻为有些人的骨骼较为脆弱,容易折断,但是,无论你的骨头多硬,遇到重击,也不能避免受伤。如果我们能这样看待“精神病人”,相信更能产生同理心,更能释出同情(compassion)。

 

从同理心出发,我们可以较少需要分割式的防卫:“精神病是精神病人才有的,这不是我的问题”。你可能没有留意,分割其实是标签的第一步,接着就是汚名化,其实无须话别人“精神分裂”才是汚名化,简单至“精神病!”或甚至“你有病呀?”这些说话,已足以令人感到被厌恶,感到被歧视。重要的是,偏见很多时是双向的,当人感到被标签时,他也会转过来标签你,认为你是施压者、是迫害他或不相信他的人。

 

或许你会有这疑问:对情绪的焦虑、抑郁,你可以产生共鸣,但是,较重性的精神症状,如妄想、幻觉、自言自语等也是人人都会有的普及经验吗?对!重点是处境。人在陌生环境、高度焦虑及警觉的状态常常会疑神疑鬼;自信心不足时,人常常会感到别人留心自己,甚至会认为他们在指指点点;在长期的孤单独处中,人会自言自语;在丧亲初期,有很大部分的人都会幻觉看见已离世的亲人;一个在英国的研究指出丧偶者中有百分之十三的人曾经听到逝者对他们说话。这些都是常见及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也想指出,可以理解不等同可以忽视这些症状的重要性。焦虑、过度警觉、对人对己缺乏信任等表现,可能反映出更深的潜在问题,是以佛洛伊德曾经说:“精神病是让我们了解潜意识的皇道”,值得深思。另一方面,症状也可能反映大脑神经介质分泌失调,甚至大脑器质性病变等,更不容忽视。

 

现代心理治疗师,相互主体论(Intersubjectivity theory)的倡导者之一 George E. Atwood教授,在他的著作The Abyss of Madness(笔者在此译作《精神失常的深渊》)的序言中指出,“那些我们看为精神失常的人,简单来说,都是常人,他们的生活轨迹,或许也和我们的相似,可否如此说:所谓精神病,也许是我们生灵的写照,只是他们来的更为激烈及清晰?…无论那些征状如何难以理解,它们都是源于人本处境的人本事件。”我认为他的分析很值得我们深思,从人本的角度看精神问题,才能更彻底的解决对精神病人存有的偏见。

 

“去疾病化”是好是坏?

近月,有朋友介绍了一部书给我,叫『残疾资历──香港精神障碍者文集』。当中作者们谈及他们自身在精神困扰及寻求协助中的一些经历,并认为精神障碍应该“去疾病化”云云。在阅读这本诚意之作时,我不禁想知道的,是作者们在“去疾病化”后,生活是过得好了?还是坏了?或者是差不多?

 

一方面,我绝对认同不要标签别人、标签自己。所以,如果“去疾病化”能够令当事人生活得更好,实在亦无不可。但是,“去疾病化”往往成为“去医药化”的代号。如果我们对精神病的认知可以超越医学模式,不一定以诊断先行,把诊断留作医学研究的编码,而是从真正了解当事人入手,协助他处理所面对的困难,明白所谓疾病也有身体、心理、社会、灵性的成因,需要各方面的调适,当中也可以考虑适量药物的好处,那么,是否“去疾病化”就不太重要了。

 

在“去疾病化”的过程中,我们也应当留意亲朋及社会因着当事人的困难而承受的痛苦。在临床经验中,很多不愿意接受治疗的朋友,只是因为惧怕诊断所带来的标签效应,却拒绝所有协助的途径,结果,家人,因着血浓于水的关连,为当事人极其忧心,付出极大的代价。

 

除此之外,与精神状态不稳相关的不幸事件,无论是“情伤”导致自杀,煤气爆炸殃及池鱼;或是“精神错乱”导致暴力行为,幻觉指使伤及无辜,都是一件都嫌多的。平心而论,人因为这些不幸的事件而对精神病患者作出“非我”的排拒,是可以理解的。标签的一个作用就是说:“他是他,我是我。”但也正因如此,当我也受精神困扰时,我就反而因为这标签而讳疾忌医,造成延误。

 

想像一个没有偏见的社会,诊断不会带来标签作用,不会引起歧视,在精神困扰中的人是否会更愿意寻求治疗?

 

请不要回避

人人都有成为精神病人的可能。如果在人本精神下可以消除一切的标签作用,受精神困扰的当事人自己要为自己的情况作出选择,为自己是否接受及接受何种介入作出决定,社会能否提供更多非药物的治疗选择?如果他选择过他的生活,待在家中,或者经济上不能自给自足,需要使用社会的资源,社会是否愿意承担?如果有一天我的失常会导致危害自己或他人,我愿意不愿意为他人的好处接受(即使是强制性的,因我已没有能力为自己作出决定)治疗?如果有一天我都可能要住进精神病院,我可以住进一所比现有更好的精神病院吗?为此,我们愿意付出更多代价吗?这些都是社会性的问题,需要由此角度作出思考及讨论。

 

 

参考书目:

《残疾资历──香港精神障碍者文集》主编:张馨仪, 出版:dirty press, 2015

《Madness Explained—Psychosis and Human Nature》by Richard P. Bentall, Penguin Books, 2003

《The Neuroscience of Psychotherapy—Healing the Social Brain》 by Louis Cozolino, W. W Norton, 2010

《The Abyss of Madness》by George E. Atwood, Routledge, 2012 

返回
蛇的象徵意義 ─── 靜與動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5-12-31

我曾多次提到心灵结构,是包括三个重要的水平: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而心理分析的工作就集中于无意识水平。意识和无意识是两处截然不同的领域。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是处于意识水平;但某些行为无可避免会受到无意识所影响,而产生非理性反应。

全文

我曾多次提到心灵结构,是包括三个重要的水平:意识、无意识、集体无意识,而心理分析的工作就集中于无意识水平。意识和无意识是两处截然不同的领域。我们日常生活,工作,人际关系,是处于意识水平;但某些行为无可避免会受到无意识所影响,而产生非理性反应。

 

人类对于不认识的东西,容易产生投射性反应,而这种反应并非事实真相的全部。如此看来,认识无意识是必须的。对于无意识的认识,我们需要存有开放和容纳的态度。过程中,有机会接触到无数的象征,而分析象征的意义,也成为心理分析的重要方向。

 

 

“象征”和象征意义

荣格简单说明,“象征”(symbol)可以是一个字或一个形象,而象征意义是超越它们表面或直接的含义。在此,我选择了“蛇”来探索一下它的象征意义。香港是国际化的大城市,四处高楼大厦,蛇不会随处可见。然而,当我在电视或杂志上看到蛇,仍是感到毛骨悚然,二话不说就逃避跟它们接触。

 

我记得,首次跟蛇相遇是数年前的沙游治疗工作坊。在工作坊内,无数的沙游小物件放在桌上。那刻,我跟蛇有了短暂的眼神接触,身体即时有所反应 ─ 向后移动。我实在不想触摸那强烈的恐惧感,所以试图寻找其他较可爱的小物件。然而,我的视线无法停留在其他小物件处。纵然是害怕,却说不出原因,心里仍想着那条蛇,好像有一种能力催逼我去回应它。于是,我走到蛇的前面,心跳急促,甚至以为自己会休克!片刻过后,我仍然注视那条蛇。突然,我擧起了左手,向着那蛇方向移动,我竟然把它拿起!我真不敢相信,也不知发生何事,手不停地发抖,最终我把它放在沙盘内……那是我们的初次相遇。往后,它继续出现在我个人的沙游体验中。

 

“符号”(sign)和“象征”的分别,前者已有既定的意义,而后者的意义仍然不断发展。“象征”是处于无意识的领域,故此探索某“象征”或其象征意义,可透过梦、图画、沙游治疗、积极想像……等方式来进行。

 

静态的蛇  冬眠季节

蛇是无足的爬虫类动物,行动敏捷。它也是冷血动物。这类动物是不能自我调节体温。蛇最大的敌人是严寒天气和缺乏食物。面对环境恶劣的冬天,蛇会进入冬眠状态。相对而言,没有冬天的地方,蛇是不用冬眠。冬眠是自然的防御机制,新陈代谢降低,呼吸和心跳较正常慢,以此保留身体的能量来渡过严寒的冬天。冬眠前,蛇会吃大量的食物;冬眠期,它们不会进食和活动,亦处于容易受到攻击的状况,所以冬眠前需要找一处藏身的地方。

 

静态的蛇  蜕皮阶段

如果冬眠是帮助蛇克服恶劣的环境,蜕皮就是帮助蛇的成长。蛇皮跟人类的皮肤不同,是不能生长;故此在成长过程,就似孩子在成长过程,需要更换较大尺码的衣服,蛇会定期进行蜕皮。普遍来说,蛇每年蜕皮4至6次,年幼的蛇蜕皮次数较年长的为频密。每次蜕皮的时间大概1至2星期,蜕皮的过程蛇处于静止状态。同时,它们的视力会暂时转差,而变得较有攻击性。当蜕皮过程完成,视力也回复正常。不健康的蛇,蜕皮次数较健康的蛇为频密,故此蜕皮也是一个医治的过程。

 

 

动态的蛇  甦醒时刻

经过冬眠期或蜕皮期,蛇回到了活跃的状态。当蛇甦醒,会变得较为活跃,对人类来说也是最危险。它们经过了长时间停止进食,当然十分饥饿而四处觅食,因此也变得更有攻击性。事实上,蛇的性情是害羞,大部份的蛇并不带有攻击性,除非它们的生命受到威胁,才会展现防御性的行为。人被蛇咬,很多时出现于人类想捕捉或杀害蛇。

 

 

蛇的象征意义

人对蛇普遍的认识,是它们代表着邪恶、恶毒、仇恨。蛇是无意识的“象征”,被认为是人类本能的化身。它可以象征为黑暗、阴间、性本能。同时,在某些宗教和文化背景下,蛇存有灵性上的象征意义。某种类蛇是有毒的动物,但它的毒液也可以提炼为血清,以作预防和治疗之用。所以,蛇同时拥有着正面和负面的象征意义。

 

在蛇的生命周期,蜕皮现象可看为转化(transformation)和重生(rebirth)的象征。蜕皮是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别人的协助,蛇皮就可以自然脱落和更新。心理上,转化和重生是不能以任何方式来观察,既不能量度、也不能记录,完全是一段超越感官知觉的过程;唯有个人的心灵眼睛和主观经验才可以把它传递出来。然而,当人经历转化和重生,生命不再一样,身旁的人必然看到当中的转变。生命成长的目标是个性化(individuation),人经历转化和重生,才可以成为真正的自己。

 

个性化是无意识的经验。在个性化的过程,蛇象征了当中的静与动。当人踏上了这旅程,先回到心理上的退化(regression),过程会感受到混乱、迷茫、孤单,人变得没有动力,生活也退缩起来。停顿和静止并不是死亡,也不是没有意义的时刻。蛇在冬眠期和蜕皮期的静态,是等候的时刻,期待新阶段的展开。人在心理上的退化,同样是等待,只是等待的时间各人不同,内在心灵(psyche)是有自己的步伐和时间。退化期过后,人开始觉醒(awakening),那时生命的能量会让身旁的人感到惊讶。当人渴望认识心灵世界 ── 无意识世界,生命必然地经历到转化。生命是美妙的,是充满着奇迹。

 

结语

当任何事物也可以成为“象征”时,探讨象征意义就成为有意义的课题。认识“象征”,先从个人与“象征”的相遇作为开始,相遇的途径包括:梦、沙游、积极联想;又或许在日常生活中,“象征”会透过共时性(synchronicity)与人相遇。共时性的意思是有意义的联系,属于无意识的经验。所以,在梦或沙游中重覆出现的“象征”,是值得我们深入探究,从而对个人有更深层的认识。

 

 

 

参巧资料

 

Jacobi, J. (1974). Complex / Archetype / Symbol in the Psychology of C.G. Jung. (Third Printing)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ung, C.G. (1990). Symbols of Transformation. (Second Edition)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ung, C.G. (2011). The Archetypes and 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Second Edition) London: Routledge

 

返回
從「逃學威龍」到「五個小孩的校長」─淺談香港學生學習困難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逃学威龙”是周星驰在1991年主演的电影,故事讲述他是一个28岁的警员,假扮中学生在学校如何侦破及瓦解一个犯罪集团。当中描述他学习上的困难和不想上学的情况,过程中当然离不开周星驰电影紧张刺激、动作和搞笑等的特色,但在现实中的“逃学威龙”则不是我们在电影中看到的模样,是夹杂着学童、家长和学校的困难、眼泪和辛酸而形成的。

全文

逃学概况

研究显示,学童不想上学的数字近年有上升的趋势。而这亦吻合笔者观察到近年在这方面求助的个案增多。研究亦指出不想上学的以中学生比小学生为多,当然这也不难理解。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比中学生较愿服从权威,因这发展阶段的儿童的特性是较听话,很想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许。纵使有些小学生心里不想上学,一般来说,他们的年纪还未胆敢真的旷课。但当他们去到中学阶段时,会开始因着不同的原因而真的不上学了。因青少年期当中身体、情绪、思想及人际关系起了很大变化,故中学生不想上学的原因可以包括繁重的功课压力、朋辈的问题和影响、家庭问题、感情问题、自我形象问题、性倾向发展的问题、校园欺凌、沉迷上网、吸毒、社交焦虑或情绪精神问题等。

 

模拟例子

以上列出学生不上学的原因可以是牵涉学生本人、家庭、同学或学校等因素在内,有些可以是“因”,也可以是“果”,不一定单一因素,更可以是由众多因素夹杂而成。例如:一个学生自小性格比较怕事,不懂表达自己的需要,而在家父母亦不需要他提出,凡事自小已自动为他安排妥当,他只需在学习上达到一定的成绩,家长已很满意。小学阶段没有大问题,及至上中学后因不懂与人相处而被同学欺凌,他不知怎样面对,起初亦没有向老师或父母提及,只是每天也说不想上学,在家开始不想完成功课,只想在房间上网打机和看电影,直至深夜也不愿睡觉,每天早上不愿起床,要不是迟到或索性不上学。而父母每天早上起来也要就上学还是不上学和他争持一番。父母深觉儿子自上了中学后开始不听话、沉迷打机和无心向学,觉得他变坏了。而学校方面,开始接触家长要求注意其儿子旷课问题,学校社工跟他倾谈及与班上其他学生了解事件始末,发现他已被班中一些同学欺凌了一段时间。虽然这只是个模拟例子,但也反映了一个实际学童不想上学的复杂成因和当中牵涉的人和事,而绝不是简单以“不听话”、“打机”和“无心向学”可以解释。如果要帮助不上学的学童,必须要把问题彻底了解,与学校和家长一起合作找到合适的方案,才能“对症下药”。

 

追求卓越

在2015年九月份开学后一个月内已有三名学童自杀,据报章所说,是因为学业压力“爆煲”而轻生,情况实在令人担忧。当然每一个个案的自杀成因也可能很复杂,但似乎我们的社会是指向一种意识而令学童选择轻生。事实上,近年在坊间我们经常会听到“赢在起跑线”,也曾经在旺角见过一个很大的广告“Impossible is Nothing”,这些都是指向我们的社会要追求卓越,到底我们为了追求卓越可以去到几尽呢?

 

眼看今天香港不少家长,在怀孕期已为孩子将来入读的幼稚园准备,想法是这样的:不能进一间好的幼稚园就不能进一间好的小学,不能进好的小学就不能进好的中学,不能进好的中学就不能进去好的大学,或甚至不能考上大学,那就不能找到一份高薪厚职的工作,这情况不单在中上层家庭会出现,在基层家庭也是这样。

 

另一方面,我们在香港亦不难听闻一些父母,由幼稚园开始已把子女的时间表编得密密麻麻,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参加各式各样的补习班和课外活动,再加上学校愈来愈多繁重的功课,以致学童每天也疲于奔命,享受不到作为儿童应该在这个阶段无忧无虑生活的乐趣。

                                                                                                        

那么,这是否就意味着我们不应勤奋努力,追求进步,甚至放弃学业、工作,拿综援、等待别人救援呢?当然不是,这是另一个极端。

 

直向比较

当我们静下来细问,我们的社会好像已经忘记了“因才施教”,这个古老但简单的道理。只是盲目的一味与别的孩子“横向比较”,看谁高分、谁多参与课外活动等,总之是十项全能最好。其实,每个人的优缺点就好像我们的外表,非常不同,上天做我们每一个是独特的,不能也不容易比较。相反,我们与自己的“直向比较”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童可与一年前的自己比较,数学、语文有进步吗?待人接物有进步吗?面对困难而不放弃的韧力提高了吗?

 

Serenity Prayer

也许一个很出名的静思祷告(Serenity Prayer),可以给我们一些面对事情的智慧,中文的翻译是“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两者的智慧。”。套用在学生方面,意思就是我们必须深切了解学童有哪方面可以有改进的地方,另一方面,亦要了解学生有哪方面较弱,可能尽上很大的努力也未必能得到满意的结果。但问题是很多时候不是学童本身不能接受自己强弱的地方,而是家长不能接受,亦分辨不到。硬要将一套可能根本不适合的标准放在儿女身上,换来的是令学童苦不堪言、甚至失去学习的兴趣。而家长亦觉得自己的苦心白费了,觉得儿女不听话、感到灰心沮丧,对儿女将来成才的愿望也好像落空了。

 

童年美好回忆

作为家长,既然我们那么着紧儿女的学业,目的也不外乎是希望他们将来有一个美好的前景,心理学家告诉我们,童年时美好的回忆是他们长大后面对逆境重要的支柱。故此,我们可想想为孩子带来一个怎样的童年经验,以准备将来他们迎接更大更难的挑战呢?不幸的是,有些成人寻找专业辅导的帮助,病徴上是因为一些抑郁和焦虑困扰,但内里核心的问题是源自不好的童年经历,令他们长大后不能面对工作上或感情上的困难和压力,甚至形成情绪病。

 

五个小孩的校长

作为家长我们或许会觉得,整个社会学习制度也是这样,作为小市民的我们可以怎样呢?也许本年“五个小孩的校长”这套由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可以给我们一点启迪。故事是讲述一位在一所国际幼稚园工作的校长,因对现今教育制度感到意兴阑珊,甘愿以“全香港最低薪幼稚园校长”的$4500工资,成功挽救了一所原本面临杀校,而只剩下五位学生的乡村幼稚园的真实故事。当中的故事令我们从新思考什么是教育、什么是学习、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学校的基本责任、现今的社会和教育制度又出了什么问题等。很值得家长、学校和教育当局再一次对我们的学生和教育作出全面性思考。

返回
真的無跡可尋嗎? - 婚姻離異的可能軌跡
分类 : 通讯专栏—关系解码
作者 : 叶魏佩琼女士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5-12-31

“我从没想过他/她会这样对我的,因为一直以来我是如此的相信他/她!”

“上星期我们才高高兴兴的一起去……,很难相信他/她突然说要离婚了!”

“我不晓得他/她为何突然说不再跟我一起,前几天我们才说着两个月后的欧洲之旅,还说着重游渡蜜月时的……”

 

以上都是很多面对婚姻离异的人坐在辅导室里会发出的疑问,对他们而言很多时都是如此突然和震惊的事情,实在是很难承受,不过更多时候,当冷静下来,或许会发现事情并不完全是无迹可寻的。

全文

“我从没想过他/她会这样对我的,因为一直以来我是如此的相信他/她!”

“上星期我们才高高兴兴的一起去……,很难相信他/她突然说要离婚了!”

“我不晓得他/她为何突然说不再跟我一起,前几天我们才说着两个月后的欧洲之旅,还说着重游渡蜜月时的……”

 

以上都是很多面对婚姻离异的人坐在辅导室里会发出的疑问,对他们而言很多时都是如此突然和震惊的事情,实在是很难承受,不过更多时候,当冷静下来,或许会发现事情并不完全是无迹可寻的。

 

隐藏感受

很多时候在关系里问题的开始是始于配偶隐藏着一个“秘密”— 他/她在关系里感到的不悦或不适感。有的是没能力表达出来;有的是感到表达了却换来对方的轻忽。即使对方也有可能在关系里同样感到不悦或不适,可是彼此都会有可能以“所有关系都会有困难的时候……”、“关系总是有磨合期的……”或“很多夫妇都是如此捱过的……”种种理所当然的理由,以为可以把这些起初的感受给掩熄或抹杀掉,以图安抚着对方或自己;可是却没想到彼此可能仍停泊在那不悦不适的港口里,甚至渐渐飘流入这种感受的汪洋中去。

事实上很多时候人们会认为这类与配偶间的不良感并不容易被他人接受和明白,也就更难跟人分享,所以收藏着这样的感受,最后甚至会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个人观感以及与其他人的关系。

 

透露不满

收藏着“秘密”的配偶或许因为不想伤害对方,又或因为对自己在婚姻里的不良感受的不确定,总是未能直接的把自己的感受、想法和情绪组织并清楚表达出来,因而他/她渐渐地会把焦点转移在日常生活上或其他彼此相处的事情上,或公开在各方亲友面前,或私下只有两人的时候,以表情、行为、言语或态度挑剔着对方各样的“错失”。由于能具体理出的只是一些日常生活上的“小”问题,并不是严重的事情,有时或许连不满的一方起初也以为只是“小”问题。可是在关系里的投诉往往不单是要表达自己的不快,更可能是一种要挽救关系的尝试,只是这样的表达方式,往往只造成关系里更多的破坏和拆毁。

 

寻求改变

对配偶或关系的不良感受,人自然地就是希望把之“改变”或“纠正”过来,于是会寻求改变,包括改变配偶或改变关系。有些人会尝试在外表和行为上改变配偶,不论是外型、发式、衣着,还有如何选择朋友、食物的口味、说话和用钱的方式等等。有些人甚至鼓励配偶参与一些新的活动或课程。有些人或会寻求关系里的改变,改变彼此在家庭里负责的事情,例如要求对方处理以往不是他/她负责的家务及账单;又或增加每年旅行的次数,甚至计划生育等等。

 

这一切的努力都是希望令自己在关系更感惬意,可是关系里的真正改变总是必须在双方有类同的共识下,才能真正发生的,因此努力寻求改变的这一方最后大多仍是感到不满足。

 

重定自我

在尝试努力改变对方及改变关系后,不满足感仍然存在的话,这不满足的一方就会选择把力量转移投放在自己身上,为要重新创建一个可以独立地快乐起来的自我,希望在这段婚姻关系以外,能重新发现和肯定自己的价值和自我观感,重新“快乐”起来。有些人会积极地照顾儿女的大小事情、热心地投入很多不同的义务工作、对某些运动或嗜好狂热起来、修读一连串的兴趣班和课程或接受新的工作任务,甚至重拾单身时的生活方式,包括与原生家庭的连系、朋友圈或嗜好等等。

 

这种在婚姻关系以外为自己的重新定位,也将会是一个情感空洞的危险期,不少婚姻关系也是在这样的状况下开始出现第三者、其他感情关系或性关系。

 

搜集证明

在婚姻离异的历程里,不满足的一方有可能持续的表达其不满和不快乐,透过言语、行为或远离对方的方式,使对方感到没趣、不被尊重、被厌恶和被嫌弃。这些表达起初可以是为了引起对方注意和回应,是要维系彼此的结连(connection),但后来就是为要给自己及对方证明—他们这段关系不但充满问题,或许已是挽救不了。

 

在这期间,很多人会不断在身边搜集有关婚姻离异的资料,包括时事新闻、朋友间的讨论和周遭夫妇的相处反应等等,用以比较和应用在自己的婚姻问题里。骨子里盼望挽留这段婚姻关系的,大多会倾向找一些支持克服婚姻困难的例子和人士,盼以正面的态度理解目前的状况;若已预备放弃这段婚姻的,就会倾向寻求支持离异者的意见和指引,期望听到和了解婚姻离异的正面意义和正面影响。

 

克服心理

即使现代社会如何的开放,婚姻的离异终究并非容易为大部份人真心实意所接纳的,故此打算离开婚姻关系的任何一方,自必会因此而产生自我怀疑和罪疚。因此他/她最终都必须相信并建立这个信念—“向自己负责比向别人负责更重要”,也就是说他/她到了一个地步,不能不承认因着这段婚姻关系已不断在危害着自身的个人成长,所以是要终止。一般而言,这样他/她才能作出离异的决定。

 

用心经营

记得当年教授婚姻辅导的老师虽然当时已届长者之年,她仍语重深详的说她从不会想自己的婚姻一定免疫于婚外情或婚姻问题,因为婚姻关系是要用心经营的。老师的这番话虽然是老生常谈,但这十多年来我一直铭记于心,因为看到太多的婚姻离异过程总是静悄悄地、单方面孤单的在进行的,也总是单方面孤单的在努力和等待着,以致最后在太疲累、太沉重和太受伤的状态下,只能选择放弃婚姻。

 

所以作为一个婚姻辅导员,要撰写以上有关婚姻离异的内容,不是要教唆离婚,而是希望能令活在婚姻中的我们,有更多的警惕。我总认为假如我们能对婚姻用心多一点、警觉多一点,在以上任何的一个阶段和状况里,婚姻怎样也是能挽回过来的,因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一份奇妙的礼物,是值得人极力持守的。

 

返回
從馬可福音反思醫者心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5-12-31

马可福音记载耶稣生平的角度,是以耶稣为服侍者、仆人。当中呈现的,是忙得连吃饭都没有时间,不停奔走各地,医治不同疾苦的一位仁者。一章四十一节写『耶稣动了慈心』。

全文

霍玉莲女士在年初本中心举办的『灵性与精神健康的整合』研讨会中,引用中国唐代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的说话:“古之善为医者,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我们都笑谑自己最多只能当中医(与时下称为传统中国医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的中医同名)。

 

马可福音记载耶稣生平的角度,是以耶稣为服侍者、仆人。当中呈现的,是忙得连吃饭都没有时间,不停奔走各地,医治不同疾苦的一位仁者。一章四十一节写『耶稣动了慈心』。

 

想:  慈心是医人者不能或缺的。

 

耶稣医人的方式果真很多:有的是用说话,有的透过一些物质及行动,有的与赦罪连系一起,有的与赶鬼相关,有的只是被动的被触摸,有的连见面也不需要,遥距进行。有些人得到治疗,是被动的、被抬到耶稣面前,或者是父母代儿女求医;也有些是耶稣主动的去寻找他。有一回,耶稣在赶鬼的过程中,却问了一句:“他得这病,有多少日子呢?”(九章廿一节),可见『病』是一个概括性的观念,成因或源起,可以有多重角度。在他的医治下,人不单恢复身体的机能,也恢复了自主、尊严、回到家人那里、被社会重新接纳、以至回复与上主的关系。

 

想:  这不也是中心提出『多重角度,了解自己;整合经验,自主人生』的治疗向度所指?

 

耶稣不单医人,也是医国。在他的治疗过程中,不时会选择性地提到『你的罪赦了』(二章五节)『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二章十节),或者『你的信救了你』(五章三十四节、十章五十二节),以引导他们与上主的关系;他又不畏强权,在安息日治病,揭示宗教领袖的假冒为善。他眼见当时的文士『侵吞寡妇的家产』,却『假意作很长的祷告』,便提出责备,反而盛赞投了两个小钱的穷寡妇『比众人所投的更多』;因为她『是自己不足,把她一切养生的都投上了』(十二章三十八节至四十四节)。不知道穷寡妇有没有听到他的这句肯定,如果有,她的心灵一定得到了很大的医治。他医治的国度,不单是以色列人的国度,他关心的也不只是当时巴勒斯坦地区的政治或宗教生态,而是整个人类的属灵面貌。在他与众人或门徒的谈话中,就显示他是一位充满智慧的辅导者,发出叫人反思生命的问题。『人就是赚得全世界,赔上了自己的生命,有什么益处呢?人还能拿什么换生命呢?』(八章三十六、三十七节)这经节可不是基督教的辅导中引用得最多的经文?

 

想:  耶稣真是上上之医。但是,为什么我们都只能当中医?这是值得思想的问题。似乎上医必须有其信念及理想,但是,一般的心理治疗或辅导都以“中立”(neutrality)为其中一个理论基石,这理论是否牢不可破?值得再深入思考。

 

返回
玩出新關係
分类 : 通讯专栏—玩出…新未来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5-12-31

上两期以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角度了解何谓恰当的游戏,提到选择恰当的玩具和恰当的陪伴。今期介绍ACT 这个简单的概念和步骤,让你与孩子“设定限制”时,可以温和而坚定的表达并与孩子建立美好的关系。


 
全文

上两期以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角度了解何谓恰当的游戏,提到选择恰当的玩具和恰当的陪伴。今期介绍ACT[i]这个简单的概念和步骤,让你与孩子“设定限制”时,可以温和而坚定的表达并与孩子建立美好的关系。

 

向你的孩子“设定限制”或说“不”,你的经验是怎样的?

有些家长感到不知所措,最怕孩子大发脾气、哭闹、尖叫、不听话,最后家长就选择放下自己的底线,妥协并迁就孩子;有些家长会大发雷霆,恶骂孩子,甚至出手打孩子,直至孩子服从。有些家长不理孩子,自由放任。这些做法可能收到一时之效,但是,显然不能建立孩子的自律性及良好的亲子关系。

 

关系建立是一种艺术。ACT是美国北德州大学游戏治疗中心创始人,盖瑞·兰爵斯(Garry Landreth)提出的概念。

  • Acknowledge the child ̓ s feelings, wishes and wants承认孩子的感受 ˴ 心愿 ˴ 渴求。
  • Communicate the limit说出限制。
  • Target acceptable alternatives提供另外可行的选择。

有兴趣了解更多的读者可以参阅Landreth, Garry L.(2002).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这是我在学习游戏治疗时,其中一个最大的收获,帮助我有效的与小朋友设定限制。

 

现在让我们了解ACT的步骤:

第一步:Acknowledge the child ̓ s feelings, wishes and wants承认孩子的感受 ˴ 心愿 ˴ 渴求。让孩子先感到被接纳,被明白,可以减低孩子的抗拒。例如:“我知道你好想画墙…”

第二步:Communicate the limit说出限制。限制要明确表达,例如:“墙不是用来画”。避免说不够明确的表达,例如:“不可以油太多颜色在墙”或带着命令的语气,例如:“不准在墙上画”。在设定限制时已经在定立规矩,地位已有高低之分,若果再加上命令式的语气,很容易火上加油。应该尽量用温和而坚定的语气,针对事不针对人,具体而清楚表达,让孩子知道“是墙不用来画,而不是针对不准他画”。

第三步:Target acceptable alternatives提供另外可行的选择。孩子可能在当下只想到他想得到的,不知道还有别的选择。例如:“你可以画在纸上或沙上”,这是让孩子知道他可以画,但需要在合适的地方画。

 

全句你可以说:“我知道你好想画墙…不过(语气温和而坚定)…墙不是用来画…(指向纸和沙盆)你可以画在纸上或沙上…”

 

最后:当孩子做到时,确认孩子的行为是很重要的。例如:“多谢你的合作”,“多谢你保护墙”。

 

曾经有一位表达能力极高的小朋友在这里接受游戏治疗,起初每次要完结前就会要求多玩几分钟,试过以撒娇 ˴ 讲数 ˴ 叫骂等不同方式,希望可以延长特别游戏时间。他经验了我承认他“好想玩多一会/不舍得走”的感受;他清楚知道,无论用什么方式想延长,他的特别游戏时间都只有50分钟,但下星期仍可以再回来玩。渐渐地,他越来越容易结束游戏时间。

 

盼望ACT可以帮助你与孩子建立更美好的关系,特别是要与向孩子说“不”时。

 


[i]Landreth, Garry L.(2002).Play therapy: The art of the relationship. (pp.260-261).New York: Brunner-Routledge.

返回
愛情是……(II)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0期通讯(2015年12月)
日期 : 2016-12-31

一个在努力工作。。。

一个在默默陪伴。。。

simply being present 。。。

全文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