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本期目录:

  • 「特稿」 : 喧闹中之宁静 - 心灵静舍
  • 「心灵小天地」 : 《逃犯条例》- 香港如何走下去?
  • 「畅谈心理学」 : 电影《给我一个道歉》的启示
  • 「谁可相依」 : 让爱飞翔
  • 「童心同行」 : 如何对孩子表达爱
  • 「瞬间看心理」:心的空间

下载通讯PDF档
喧鬧中之寧靜:心靈靜舍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陈玉麟医生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如果我们愿意拥抱成为整体的挑战,我们就不能,至少不能长久地,单独拥抱它:我们需要以值得信赖的关系来维持我们,顽强的支持团体,来维持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之旅。要走向重新融合灵魂和角色的内心旅程是需要一种罕见但真实的团体形式,我称之为“信任圈」。

 

帕克.巴默尔(Parker J Palmer) 

全文

"主耶和华以色列的圣者曾如此说:你们得救在乎归回安息,

你们得力在乎平静安稳,你们竟自不肯。"

以赛亚书30:15

 

混乱的世代:

在写这篇文章之时,香港正面对庞大的挑战,人民对于政府的施政出现很大的矛盾和撕裂,各人有自己的理念和坚持,我们很容易站在道德高地,理直气壮地高举行公义、好怜悯的旗帜。每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所谓公义及自己对事物的感动而产生怜悯之心,这些主观的判断与反应往往是受制于我们过往的经验、今天身处的环境及所扮演的角色。笔者相信普世的核心价值,例如人权与自由等;但从信仰的角度,应有更广更阔的视野和进路。

 

"世人哪,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甚么呢?只要你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 (弥迦书6:8)。圣经同样教导我们行公义、好怜悯,但我们不要忽略最重要尾随的两句:「存谦卑的心,与你的神同行」。缺乏了谦卑的心,即使初心是美善,渐渐地也会被我们的私心所污染;若没有上帝同行,我们很容易便走歪了路。所以在混乱的世代,灵性觉醒及灵命塑造显得更为重要和逼切。

 

精神病患者之灵性需要:

身、心、社、灵的全人医治,是我们一众精神心理治疗师一直所拥抱的核心价值,但笔者在反思过往对病患者灵性的关注实在太小,很容易找来很多借口,例如灵性牧养不是教会牧者的专职吗?在诊症室进行灵命关怀是否不合乎医疗道德?有否偏离求诊者的期望?

 

纵然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普遍都不反对人是有灵性的一面,但要为灵性下一个定义就很困难,各人对灵性都有自身的看法和经验,强加一个定义只会把灵性的理解局限于细小的空间,并不理想。即使我们不能用言词清晰地下一个定义,但我们若能静心留意,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可以意识到灵性存在之美善。正如我们看不见风,但却感觉到它迎面而来的清凉,也能看到花草在田野中随风晃动。

 

现今医学昌明,互联网信息发达,精神病患者仍然受到不少人的误解甚至歧视,维持基本生活已有一定程度的困难,至于灵性关怀更是遥不可及。患者家属终日疲于奔命照顾他们,却往往忽略了他们灵性上的需要。其实有些教会满有爱心地接待他们,只是牧养模式未必能全面满足他们灵性上的需要。更正教(基督教)的信仰传统,主张唯独圣经,要求信徒深入查考经文,务必传掦福音带领人信主;同时亦鼓励信徒参与教会各项事奉,发挥恩赐,建立教会,着重于所「为」(acting)多于所「是」 (being)。对于精神病患者来说,他们因病的原故失却了能力和信心,很难跟随会众的步伐,容易感到被孤立。再者,牧师在讲坛上往往用不同的角度及方式指出信徒的罪,并呼吁悔改,对于心灵脆弱的患者,真的感到有心无力而万分羞愧,难怪他们心中的上帝形象是何等严厉,只会驱使他们对上帝敬而远之。

 

有些信徒渴望灵性转化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灵命上有所成长,更能亲近上帝,但因着教会牧者忙碌于教会各项事工及人事处理,转而寻求灵修导师的指引,寻求上帝在人生路上的旨意,操练属灵素质,这是美好的信仰生活。深信精神病患者同样渴求灵性转化,期盼上帝的临在。笔者曾拜访多位灵修导师,他们全都很谦逊地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及经验给予精神病患者灵修指引及操练,回想他们受训时,老师常常提醒他们要特别小心分辨精神病患者,不主张向他们提供属灵导引。因此精神病患者在灵性关怀上留有很大的缺口。

 

得力在乎平静:

灵命塑造的首要条件是学习安静。在烦嚣的香港生活,每时每刻都是匆匆忙忙,片刻的安静已成为生活的奢侈品。当静下来,我们反而倍感不安,思想不断游走于过去与未来;不能享受片刻之宁静,没有空间容让上帝的临在。

 

所以若要安静,除了找一个合适的场所,最重要是操练我们的心思意念。回顾二千多年基督教传统 (1),早期沙漠教父、教母因着不满当时社会主流信仰偏离真道,甘愿退到沙漠的洞穴独自修道,在安静中默观基督、与上帝结连;上帝是他们唯一的依靠,洞穴亦成为他们终生刻苦学习的场所。随着历史的进程,社会模式的改变,羣居及有系统的学习被重视起来,修道院的建立让有心志的信徒立誓一生在当中学习真道、塑造灵命。根据圣本笃会规,修道生活是恒常每天的私人及集体祷告、敬拜、属灵阅读及工作;即使一起生活,修士们很着重安静而很少作不必要的交谈。

 

自从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各地的修道院大多被关起来;过往基督徒对于安静、默观的宝贵传统亦流失了。更正教信徒着重「因信称义」及「唯独圣经」,提倡圣经知识的增长及传福音的逼切需要,但个人安静的灵性操练就被忽略了。更正教的传统,没有一套有系统的灵修操练方式,而比较多人熟悉是天主教耶稣会依纳爵的「神操」。

 

从历史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安静是基督教传统一直以来的灵性核心操练。今天仍有不少信徒渴望灵命成长,会选择个人或群体退修;暂时放下忙碌的生活,腾空反思自己,聆听上帝的声音,在退修后能从新得力;但深信这些退修操练理应融入我们每天的生活,近年有些本土灵修导师及学者倡议在繁忙都市生活中过修道的生活。23) 而「静观」在近年被推广成一种潮流文化,广泛被应用。

 

「静观」之潮流:

(1)起源及发展:

「静观」 (mindfulness) 是从印度巴利文 Pali 及梵文 Smrti 的意义翻译过来,当中包含了专注、意识及记忆的意思 (4)。一行禅师把带着佛教色彩的「静观」推广到全球各地,成为禅修的一种方式。而卡巴金(Kabat-Zinn) 则把「静观」改变为一种无宗教而基于科学实证的心灵操练,他所提倡的「静观」能普及于大众,作为身心保健及帮助治疗长期病患者。他的团队在麻省大学于1979年创立「以静观为基础的减压」 (Mindfulness based stress reduction, MBSR) 课程来帮助长期病患者减压,得到很好的成效。自此「静观」不断被改良及加入不同的元素,应用在不同的年龄层,并推广至不同的领域,包括医疗、学校、商业、社福界及宗教团体等。

 

(2) 特质及功效:

我们在日常生活往往不能专注当下所做或经历的事情,脑海经常胡思乱想及出现无谓的忧虑,以至长期在精神紧张的情况下生活。严重者会演变成情绪病,例如焦虑症及抑郁症等;亦会容易沉迷于酒精、毒品或其他上瘾行为,例如上网、赌博、购物及性等。而「静观」则有助于我们放松身心,减少压力,促进精神心理健康。

 

卡巴金所建立的静观减压有七个主要元素,包括不批判、忍耐、初心、信任、不强求、接受及放手不执着。静观着重专注呼吸,因为呼吸代表生命的存在,透过呼吸我们能与当下环境紧密连系。当我们专注呼吸,便能意识到身体当下的反应与环境、大自然及宇宙结连,意识到当下的存在感。这样高度及安静专注,能让我们心灵腾出一个恬静的空间,好好歇息。透过恒常的静观操练,能渐渐培养出仁爱、怜悯、宽恕和节制等美德出来。

 

(3) 在信徒中之争议:

「静观」可算是现今世代心灵提升的一个新浪潮,我们作为基督徒应如何回应呢?「静观」的确起源终佛教禅宗,流着很强禅修之血统,透过专注呼吸、打坐及冥想来得到心灵成长、自我肯定及消融,即无我舍己的境界。有些修练者在当中会念佛、诵经及礼拜,若打坐冥想太深,有可能出现灵动的状况,那便容易被邪灵入侵。因此有些基督徒是不赞成甚至否定「静观」,在此尝试从圣经及基督教传统的层面来作出讨论。

 

圣经中 mindful 这个字出现于诗篇八章四节:「便说,人算甚么,你竟顾念他,世人算甚么,你竟眷顾他!」”What is man that you are mindful of him, the son of man that you care for him” (Psalm 8:4)。在英文译本,诗人形容上帝是何等 “mindful” 顾念着我们,这字有很丰富的含意,表明上帝以祂的属性来顾念着我们,同样地我们亦可以,甚至应该以 “mindful” 的形式来专注上帝。

 

在二千多年的基督教历史中,默想(meditation) 和默观 (contemplation) 早已在历史中出现,普遍被信徒用作操练灵性及与上帝相交的方法,可惜在宗教改革后被忽视。更正教信徒对于这方面的操练可能比较陌生,个别信徒会参与一些天主教传统的灵修操练,例如依纳爵 (Ignatius of Loyola) 的神操(Spiritual Exercise) 是较为普及于更正教信徒,神操目的是让人认识自己、调整生命、静思明辨,继而以上帝的爱来服侍人。它的形式包括退修、祷告、默观及自我良心省察,当中亦着重专注呼吸。默观的操练帮助我们「观看」而不是「理解」,以对上帝的信心和直觉安静地凝望着上帝的爱,以上帝作为我们祷告的中心主角 。

 

有很多基督徒对入静及专注呼吸存有很大保留甚至抗拒,他们认为这是佛教的修行,偏离了基督教,他们更担心在这倒空自己的状态下容易受到邪灵骚扰。其实他们对「静观」有很大的误解,「静观」主要目的是帮助人更专注当下所发生的事情,更容易与主结连,相信在这状况下更能让圣灵保守。因此,有些神学家现正设计一套以基督教信仰为中心的「静观」,以便更容易被信徒接受。

 

属灵导引与心理辅导:

在整个信仰生命历程,独自修行并不理想,很容易偏行己路,所以我们需要有属灵导师的指导。属灵导引可以简单概括地定义为帮助人直接与神建立关系。5) 透过导师的指引及借着圣经、祷告、默观、默想和属灵阅读,去深入了解自己,专注及明辨上帝对自己的旨意,在上帝与自己密切的关系中成长而结出属灵的果子。

 

属灵导引与心理辅导的核心分别是前者有灵界的前设和以圣经为标准;而后者则认为灵界不存在或不重要,并且没有前设既定的价值观,可让受助者自由表达内心世界。属灵导引全然依靠圣灵的转化大能及人的顺服回应,目的是要明白神的旨意;而心理辅导相信人有能力完全改变自己来达至个人所定之目标。笔者无意在此比较两者之优胜劣败,,因上帝是一切知识、智能的来源,祂兴起及祝福世界各种知识和技能,当然包括医学和心理学,这些应用学科与属灵导引并没有本质上之冲突。因此,我们作为基督徒心理治疗者需谦卑依靠圣灵的提醒,在合适的时机作合宜的帮助。在临床工作上,要小心谨慎遵从专业守则,不把自己的信仰价值观强行或不经意地加在受助者身上。

 

笔者在多年的临床经验和信仰历程,体会心理治疗和灵性导引两者的重要性,即使一些没有宗教信仰背景的受助者,他们在康复的路上亦渴望有灵性的转化,探索人生更高的价值,使生命活得更有意义。所以笔者提倡两者兼备的方案,除了得到受助者的同意,还需要在适当时机把两者分别引入或融合。例如对于一位童年受过严重创伤的受助者,太早引用圣经关于寛恕的大原则或急于默想基督的慈爱,可能会弄巧反拙,应以心理治疗的进路尽量处理好童年创伤所带来之伤痛,才借着灵性导引续渐改变心中多年被扭曲的上帝形象,才能与上帝回复亲密关系。又例如患有思觉失调的病患者,药物治疗在整个疗程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仍出现明显病征及缺乏病识感之时,过于讨论灵性经验可能会令患者对病征更加混淆,甚至加深病程;但又不应忽略患者的心灵需要,应在康复的时候作出适当的探讨和引导。笔者深信在心灵治疗之领域,精神科医生、心理治疗师及属灵导师可以好好配搭,以整全的角度帮助饱受精神心理困扰的受助者。

 

属灵导引模式之历史:

珍妮·特鲁芬(Janet Ruffling)从历史角度描述了6 种不同类型的灵性导引模式(6):

  • 沙漠教父/ 教母模式(desert Abbas/Ammas model)
  • 本笃会修会模式(Benedictine monastic model)
  • 中世纪晚期非修道院模式(late-medieval nonmonastic model)
  • 依纳爵式的介入模式(Ignatian interventionist model)
  • 后天特良知导师模式(Post-Tridentine director of conscience model)
  • 梵蒂冈第二次会议的当代模式(Vantican II contemporary model)

以上各种模式都有其独特的基本要素,与每段宗教历史里程碑息息相关,个别模式的特点和价值正好融入那时代的社会政治文化。今天回顾这宝贵的历史传统,不一定过时,它们仍能作出重大的贡献。

 

属灵导引之维度模式:

从实用的角度来看,特别是应用于临床心灵医治的场境,需要因着受助者的个别需要而选用合适

的模式,单一模式很难完全合用,相反地使用维度模式(dimensional model)在整个历史时间在线保留及归纳各种模式的优点,更容易更新或加入新的元素于所属之维度,这可以为属灵导师提供众多资源,以满足个别受助者的特定需求。因此,笔者尝试建议以下六个维度模式。

  • 目的(Purpose):改善与上帝的关系,更好的自我理解,特定的生命或灵性问题的解决等
  • 处境(Context):教会,家庭,职场,医疗,灵性危机,社会危机等
  • 对象(Object):一对一,小组,团体,网上/大众媒体等
  • 型式(Format):单个词,图像,图片,规则,对谈,辩证法,默想,默观,圣礼等
  • 价值(Value):忏悔,罪恶,惩罚,服从,孤独,谦卑,同情,社会关怀,贫穷等
  • 关系(Relationship):权威,批判,同伴,听众,辅导员等

从一个感召开始:

诚信医疗诊所早于八十年代,由一位精神科医生开始到现今,是一支拥有十六位医生的团队;二千年代因着上帝的感召,又从一位医生建立了诚信综合治疗中心,为市民提供心理治疗服务;约三年前,再因着一位医生受圣灵的感动,开始普及精神科诊所,把精神科医疗服务在小区普及化,能照顾到有需要的基层市民。笔者在此浅谈机构历史,并不是要说眀我们做得到甚么成绩,而是见证上帝的恩典,圣灵一直带领我们当走的路。

 

约半年前的圣诞节前夕,圣灵再一次感动一位医生,应是合适时间建立一所灵修中心,推行身心灵的整合治疗模式。因着这个召命的顺服,呼唤起团队内外的友好、同业、牧者及神学院老师一同创立一所非牟利的灵修中心。适逢旺角诊所同层有一空置单位出租,顺理成章成为我们的灵修中心「心灵静舍」。人潮熙来攘往的旺角及充满着心灵疲乏的病患者所到之诊所,在其邻近可提供一处静修的场所,实在是上帝莫大的恩典。

 

心灵静舍的目标:

盼望灵修中心有以下三个目标:

  1. 团队灵命塑造

我们的团队人数不断增加,要处理内在行政事宜及对外之服务变得愈来愈复杂及困难,若单靠人的智慧和毅力,难以成事。我们的同事大部分是基督徒,「心灵静舍」正如一座灯台,光照我们各人的灵性,在上帝面前恒常反思,彼此建立,寻求上帝的旨意,发展祂所喜悦的事工。我们深信在帮助别人的心灵之先,必要好好安顿自己的心灵,常被圣灵所充满。

 

  1. 关怀病者与家人的灵性需要

全人医治:

前文提及精神病患者的灵性关怀常被忽略,我们作为精神心理守护者,每天穿梭于受助者的心理与灵性层面,当他们愿意信任我们,把心灵深处显露出来,我们岂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灵静舍」之设立唤醒我们重视全人医治,实践以心灵整合的向度来评估及理解受助者,在有需要及在他们同意下关顾他们的灵性,一同反思与上帝之关系,寻求衪的旨意。

 

安静默想:

我们希望提倡安静的生活模式,让患者和家属到我们的「心灵静舍」安静反思、祷告和默想。在中心内亦会提供一些属灵书籍及有关灵修的信息,希望他们能把这生活态度带到日常生活中,亲密与主同行。

 

家属心灵关怀小组:

要长时间照顾患有精神病的家属确实承受很大的压力,同样地他们亦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在小区已有不少社福机构给予他们不同类别的支持,但在灵性方面可能未能兼顾,而他们独特的困境及灵性需要亦未必能在教会获得全面的关顾。盼望借着我们的恩赐、知识及经验以基督的爱与他们同行,寻索祂的旨意,经历祂的慈爱。

 

助人者心灵支持小组:

作为助人者普遍地存有悲天悯人的情怀,敏锐于人性之幽暗和苦难,容易在助人的过程中重复承受很多创伤,若不好好处理,便会出现耗尽情况,甚或掉进情绪病的幽谷。我们深信有果效及蒙神喜悦的事奉是从内而外,我们不能让外间世界的黑暗限制我们,需要经常返回灵里的世界,关心自己的灵性状态,才能成为这破碎败坏世界的医治者。

 

我们盼望在「心灵静舍」团结一羣助人者,彼此坦诚分享各人的处境及内心深处的感受,敞开自己的心灵,让上帝亲自安抚,依靠上帝以完成祂托付给我们的工作。这个助人者小组希望能达至如帕克.巴默尔(Parker J Palmer) 所提倡的“信任圈” (Circle of Trust) (7)

 

「如果我们愿意拥抱成为整体的挑战,我们就不能,至少不能长久地,单独拥抱它:我们需要以值得信赖的关系来维持我们,顽强的支持团体,来维持一个不可分割的生命之旅。要走向重新融合灵魂和角色的内心旅程是需要一种罕见但真实的团体形式,我称之为“信任圈」。

 

 

康复者培训:

精神病患者在复康的路上是需要支持和鼓励,在刚刚康复早期可能未必能适应外间工作的压力,在心理和工作技巧方面都要作出合适的准备。我们希望藉此机会,邀请康服者协助心灵静舍的日常运作,藉此帮助康复者身、心、社、灵的职前准备。

 

1.    小区普及心灵健康

在烦嚣的香港都市,各人都是疲于奔命,为口奔驰,承受着很大的生活压力,我们期盼在小区推广心理和灵性健康,借着诚信普及精神专科诊所照顾的小区人士,特别是基层市民。同样地亦关怀他们的灵性需要。我们将会联同神学院老师、区内教牧、社工、灵修导师等,定期举办心灵健康和生命塑造之讲座、研讨会及工作坊等。

 

远景:

我们团队愿意团结一致,以谦卑的态度响应上帝的呼召,作上帝忠心的仆人。明白这是上帝的工作,需要团队同心寻求上帝的旨意,面对前面的挑战和困难。其实打从这事工的开始,遇上不少艰难和困苦,但同时深深体会上帝真实的慈爱和恩典。愿这事工鼓励大众关注心灵健康,成为默观的行动者,享受在地若天的生活。

 

「不要效法这个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变化,

叫你们察验何为神的善良,纯全可喜悦的旨意。」

罗马书12:2

 

 

参考书籍:

 

(1)  彭顺强:二千年灵修神学历史。香港:天道书楼 2005。

(2)  潘怡蓉:相遇在都会灵程路。香港:福音证主协会,2016。

(3)  谭沛泉:我的心渴慕祢:静观灵修与修道精神。香港:基督教静观灵修学会 2015。

(4)  彭顺强:基督徒应如何看待静观和禅修?时代论坛 1641 期 2019。

(5)  William A Barry & William J. Connolly, “ The practice of Spiritual direction”. New York:

       Harper San Francisco Harper & Row, 1982, page 5.

(6)  Janet K. Ruffing, “The Story Begins” in To Tell the Sacred Tale: Spiritual Direction and

       Narrative. New York: Pauli’s Press, 2011, page 1-22.

(7)  Parker J. Palmer, “A hidden wholeness : the journey toward an undivided life : 

       welcoming the soul and weaving community in a wounded world”. San Francisco, CA :

       Jossey-Bass, 2008.

返回
《逃犯條例》- 香港如何走下去?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今次修订引来社会争议,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故然也有自己的立场;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宣扬我个人的立场或说明《逃犯条例》是甚么回事,只想跟大家分享过程中我的观察和发现。

全文

原定今期专栏,会延续沙游治疗这题目;但执笔之时,香港在修订《逃犯条例》一事上闹得热烘烘。政府的处理,引来社会上激烈的争议,可以说香港开埠以来未曾见过。大部分香港人关注事情的发展,我也不例外;所以先放下沙游治疗的专题,藉此机会整理一下过去数星期的所见所闻。

 

今次修订引来社会争议,各人有不同的想法,我故然也有自己的立场;但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并不是要宣扬我个人的立场或说明《逃犯条例》是甚么一回事,只想跟大家分享过程中我的观察和发现。

 

过去五年,香港处于社运低潮,因为《逃犯条例》的修订,社运卷土重来,但跟五年前的雨伞运动又不一样。「兄弟爬山,各自努力」这口号带出今次社运的特色,没大台、没领袖,我想象不到他们是如何运作。

 

此外,教会在今次社运也扮演了一角色。一次祈祷会,Sing Hallelujah to the Lord 成为社运金曲,基督徒和非基督徒想唱就唱,一唱又唱几小时。教牧关怀团除了跟示威者倾谈、祈祷;当两方有冲突时,也尝试扮演缓冲的角色。没想到教牧的工作也成为了高危的工作。

 

网络的时代

17岁契女参加六四晚会后,跟我说:「我觉得考完试,应该为香港做啲嘢。」当时我想,她懂六四是甚么?她又要为香港做甚么?后来知道她相约了姊姊和同学参加了6月9日的白衣大游行,和6月16日的黑衣大游行。这群年青人全是首次参与游行活动。

 

这次抗争是年青人的自发行动,没有大台。网络成为年青人联系的媒介,例如:连登讨论区,Telegram。网络的特质是传递迅速,接触层面广泛,不少香港以外的城市也知道香港的状况;然而,当网络受到攻击或支持不了大量的需求时,影响也可以很严重。前两天收到韩国朋友的电邮,表达了对香港状况的关心和支持,也跟我分享了韩国的民主运动。社会或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官方媒体提供部分消息,而网络媒体又填补了另一层面的信息,如何把完整的真相呈现出来,需要我们的智慧和良知。

 

网络世界可以说卧虎藏龙,早前连登极速地众筹超过600万,在全球各大报章刊登了香港《逃犯条例》的修订,令不少人赞赏。只要掌握到网络科技的技术,游走于现实和网络世界之间是容易的事;有人自由地发挥创意,也有人会恶意破坏。若然某方要掩饰事实的真相,或制造出某种现象以达至他们的目的,假新闻就会出现。现今媒体传播的大量信息,作为读者的我们,也需要有智慧来判断。

 

权力与民意

荣格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对立原则 (Principle of opposites)。当两极相遇,必然产生张力(冲突),这是定律,例如:意识与无意识、自卑与卓越、黑暗与光明。张力的特性是带有强烈的情绪,令人痛苦,香港人就是处于这张力的状况。今次修订,政府和市民、警方和市民、支持修订的市民和反对修订的市民出现了对立的状况。除了支持修订的市民和反对修订的市民两方权力是对等,政府和警方的权力也较市民大;根据理论的说明,只要一方的力量较另一方强,张力自然会消失。

 

在修订事情上,权力以外出现了另一现象 --- 民意。我不敢说香港人在政治方面完全冷感,但过去的日子,选择沉默确实占了大多数。6月9日的白衣大游行,我估计有20 - 30万人出来;但出乎我意料,竟然有103万人参与游行,甚至不少人是第一次参与。当中参与者并不全是反对派,有不少人过去也支持建制,我相信能号召百万人上街,不是单靠某个组织就能做到。

 

到了6月16日黑衣大游行。我又想连续两星期大游行,香港人会参与吗?相信不可能再有100万人,50万吧!当日下午回到画室,发现大人和小孩全穿上黑衣服,心想没理由大家也去游行吧!我的画画老师是一位不多说话的年青人,更不喜欢谈政治,也怕人多的地方;后来才知道上星期他提早下课,为了参加游行。我好奇地问甚么令他转变,原来他感到政府在今次修订的做法有异常,所以开始在网上搜寻事情的始末,发现事情严重,所以他走出来。最终当日有200万人参与游行,再次是我预料不到。游行当日,街上没有太多警察维持秩序,但市民的秩序超好。

 

两次游行过后,少数人没有离开。他们留在立法会附近,继续表达他们的要求,甚至有激烈的行为,警方亦需要把情况控制下来。上街参与游行人数有100、200万人,但留下来的只有数千至1万;由此可见,民意是倾向和平、理性、非暴力的表达。虽然特区政府和警方拥有权力,但民意的力量也不容轻视。

 

至于支持修订和反对修订的市民,权力上彼此是对等。不少人认为,支持修订的是建制和支持政府,反对修订的就是泛民和反对政府;也有人认为,只要反对政府就是滋事份子,或支持政府就是既得利益者。过去几星期,我发现大部分上街游行的市民,或被称为示威者,并不想制造混乱,只想表达他们的要求。至于支持政府的,也不见得全收了丰厚的利益。我相信,不少香港人对政府没有信心,也看中共法治欠缺公平、公正;但亦有不少人真心信服掌权者,他们对国家和管治政权的忠诚,是不易动摇。

 

情绪的表达

今次争议有另一特点,听到不少人「讲粗口」,包括:市民、游行示威者、记者、警察、议员等。「讲粗口」不一定是粗人、没受教养,可以是一种情绪表达。当反对修例的示威者表达了要求,却认为政府没有认真响应他们,在某些要求上更没有响应,他们愤怒了!

 

6月12日我看警方清场的直播,突然现场记者「讲粗口」,而且发出痛苦的呻吟声,他立即为自己失言而向观众道歉,原来他身边刚有一枚催泪弹爆发;但话未说完,他又「讲粗口」;最后,在他身边共有3-4枚催泪弹爆发了。当时,我感受到他的愤怒,好想对他说,不用道歉,明白他身处十分恶劣的环境。

 

经过6月12日的武力镇压,警民关系更趋恶劣。在6月16日黑衣大游行,听到大批市民不断以粗口辱骂警方和特首。我不「讲粗口」,但也不怕听人「讲粗口」,有时受助者在表达愤怒时,也忍不住会「讲粗口」,感受到市民很愤怒。愤怒的已不只是示威者,警方感到屈辱也愤怒,建制派议员感到被特首出卖也愤怒。

 

7月1日示威者冲击立法会,这是大部分香港人不愿见到,心里既难过又担心。愤怒以外,年青一代更感绝望,行动升级,并带有牺牲的想法;在我执笔之际,已有四位年青人结束生命。侄女跟我说:「姑姐,又有人想自杀,可否帮助他们?」我的眼泪流下来,不知道还有多少悲剧,也不知道我可以帮多少,只希望不再有年青人会轻生。

 

侄女说:「我不想知、不敢想抗争会否成功,但因为害怕失败而不尝试,我宁可给自己一个机会。就算不成功,但至少对得起自己!」这是我们年青的一代,或许我们不认同他们的行为,但尝试明白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挣扎。

 

看到社会上外在的冲突,同时想到人的内在冲突。两者不是没有关系,因为社会是由人所建立;人的内在冲突会呈现于外在社会,而社会的外在冲突也同时影响人的内在心灵。两极相遇的张力是带来转化,这转化是一种不会回转的转变。转化是一种新的经验,但转化是由痛苦开始,这就是生命!

 

香港前途会怎样?路仍是要走下去…

返回
电影《给我一个道歉》的启示 ─ 从心理角度看道歉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本文是根据笔者去年在环球天道传基协会「与情绪共舞」讲座 ─「道歉与论断」的分享内容辑录而成,鉴于执笔时是今年六月,即香港社会发生冲突事件不久,不少人正在谈论怎样才是一个真诚的道歉,希望本文从心理的角度能与大家一同探讨道歉是什么,增进思考。

全文

《给我一个道歉》简介

《给我一个道歉》曾荣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2017威尼斯影展最佳男主角,涉及黎巴嫩的内战,但电影的起源却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双方为问题争执不下,互不相让因而闹上法庭。控方东尼是黎巴嫩藉的基督徒,而被告耶萨则是回教徒巴勒斯坦难民。在媒体及双方律师推波助澜下事件愈演愈烈,从国籍、种族及宗教信仰方面层层推进。随着事件步入白热化阶段,双方人生更是翻天覆地的改变 ─ 东尼的车房遭到破坏,妻子受事件影响早产;耶萨被查出伤人事件,饭碗不保。最后弄致两方种族上街抗争,暴动不断,甚至连总统都要出面调停。

 

这电影似乎启示我们若纷争不在细小时解决,仇恨会一路加深和升级,事情可以发展到不能修补的地步,愈演愈烈、愈闹愈坏。

 

道歉为何重要?

不少人道歉的动机是基于一些政治、利益及面子等因素,故有时让人觉得道歉时有其他考虑、不真诚。甚至有时给人一种感觉,道歉不是真心,只是手段,因不少人也觉得解释比道歉更重要。

 

但经验告诉我们,无论是在激烈争吵中发脾气,还是开个冒犯人的笑话,我们下一步行动都是至关重要。到底我们是想试图尽量减少行为的潜在损害、否认做错、又或我们为那些受伤的人道歉,后果可以很不同。特别是如果我们想修复关系,道歉是至关重要的。

 

道歉可涉及的层面

国家与国家

作为中国人,自少在长辈那里听到不少日军侵华的恶行。事实上,日本自1945年投降后的70多年间,曾向被侵略的国家作出多次道歉,但从中国人的角度是否感到日本道歉的诚意则有很大差别,例如在2000年中国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对日本进行友好访问时,指出「在日本所有正式文件里面,从来没有向中国人民道歉」(文汇报,2011)。但在2013年11月,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在香港城市大学出席讲座时,两次为日军侵华行为道歉,并认为即使国家处于战争时期这些暴行也不可接受,他当时作为日本平民觉得有义务为此向中国人民致歉(文汇报,2013)。

 

机构与机构

最经典是2017年第89届奥斯卡奖颁奖典礼,在颁发年度最佳影片时竟然发生颁错奖事件,原为《月亮喜欢蓝》(Moonlight)得奖,竟弄错为《星声梦里人》(La La Land),涉事公司是普华永道(PwC) 会计师事务所,在事件发生后实时向奥斯卡发出道歉。

 

机构与个人

过去几年在社会有一些「Me Too」事件,当中受害人也觉得事件中的机构领导人没有认真处理事件,有些甚至连道歉也没有,只希望受害人能包容事件、轻轻带过,不要用法律追究责任,最终受害人在无法可施的情况下唯有令事件在传媒中曝光,涉事机构才认真面对及处理事情。而在类似事件中,天主教教宗在2018年到访爱尔兰时亦向受教会伤害的人提出道歉(Now新闻,2018)。

 

个人与个人

近期有男歌手因婚外情向女歌手妻子作出公开道歉声明,一般反应也觉得男歌手的道歉真诚,而女歌手的响应也很伟大和包容,一般人听后,也觉得他们是道歉和饶恕的典范。

 

人与人之间道歉的困难

法律层面

以往有不少人觉得如果向人道歉就代表承认犯错,因而担心有法律责任或后果。有法律界人士指出,《道歉条例》在2017年12月1日生效,目标提倡及鼓励作出道歉而无后顾之忧,除了特殊情况,一般来说是希望将「道歉」与法律责任分开,目的是促进沟通、化解争端与推动复和(蔡培伟,2018)。

 

情绪及认知层面

不少人在跟人争执后相信自己根本没有错,故当发觉对方怪责自己时,会不想面对、逃避,纵使觉得自己有错,也担心道歉好像示弱,被人「食住上」、打落水狗;而另一方面,自己「啖气未落」、亦觉得「瘀」及无面。

 

文化因素

中国儒家的传统文化强调长幼有序的权威文化,在上的人较难向在下的人道歉,特别是父亲向儿子、上司向下属或政府向人民。

 

有效道歉的六个要素

研究(Lewicki, Polin & Lount, 2016)指出,有效达致道歉的要素如下:

  1. 表达歉意
  2. 解释做错什么
  3. 承认责任
  4. 承诺改过
  5. 提出补救
  6. 请求宽恕.

 

研究指出,当中最重要是「承认责任」,即承认我们犯了错误并明确表示有什么过错。研究提醒我们,永远不要只为「别人的感受」道歉,但要对「我们的行为」负全部责任。所以,不要说「如果你被我的言语伤害我很抱歉」,要说「我很抱歉,我说了伤害你的话」,否则如果被发现,会让人觉得这是玩弄语言艺术,可能会弄巧反拙。

 

研究亦提到,第二重要是「提出补救」,虽然在一些情况我们可能无法将伤害除去,但最低限度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伤害。而第三同样重要的是「解释做错什么」、「表达悔意」和「承诺改过」等,最后才是「请求宽恕」。

 

有效和真诚的表达道歉

以上研究指出,道歉的内容只是成功的一半,怎样表达同样重要。假如我们「自言自语,避免目光接触,或用双臂交叉站着」,怎说也可能令对方觉得你不够诚意。此外,如果我们仍然生气,我们的语气会与说出的话不配合。因在心理学上,我们知道在传递资讯息时,「非语言的肢体动作」和「语气」所传递的讯息远比「语言内容」为多。

 

另一方面,一项研究发现(Brinke & Adams, 2015),当行政总裁(CEO)向下属道歉时表现抱歉,下属会想到如何将功补过。但如果CEO看起来很开心或中立,那么道歉实际上会加剧下属的负面情绪。而在看起来悲伤的CEO道歉之后,公司的股价往往会上涨。

 

故此,如果我们真的想修复关系,在不少情况「面对面」道歉是最好的选择,因可以表示诚意和实时响应对方的要求。但亦有一些情况通过电邮或短讯,以文字发送道歉作为第一步可能也是合适,例如不知对方是否愿意原谅自己而想投石问路,但对一些人来说文字的道歉可能不够诚意,甚至有反效果,这要看我们是否了解对方。不过也有一些正面的例子,如在2017年丰田车行向车主发出道歉信,并宣布因汽车气袋安全问题而作出免费更换。

 

谈到怎样道歉,很夸张的是在日本甚至有专门替人道歉的公司,收费如下:信函、电话或电邮道歉每次收费约$715港币;当面致歉约$1800港币,更有按每小时算的收费制度,特别为要面子又不想失礼的人提供服务(利嘉敏,2018)。不知如果香港有的话,是否会有人想使用这方面的服务。

 

道歉的好处

可达致以下的效果:

  • 伸出橄榄枝(和平之手)
  • 释出善意
  • 打开真诚的对话
  • 避免纷争进一步升级
  • 朝向和解及复和的第一步,亦是重要的一步

 

道歉需要勇气

对一些人来说,向人道歉是不容易,因很难承认自己的不是和错误,而且不知对方是否愿意原谅自己。故先处理自己的情绪,以致愿意行出一步有可能改善关系。但道歉本身需要人有不怕受伤或被拒绝的勇气才能实行出来。

 

圣经对道歉的教导

如果你是基督徒,相信你也知道圣经中有不少对道歉与和好的教导,例如先与弟兄和好才献礼(太5:23-25),而下面是浪子的比喻(路15:17-24):

「小儿子…醒悟过来,就说:『我父亲有多少的雇工,口粮有余,我倒在这里饿死吗? 我要起来,到我父亲那里去,向他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 于是起来,往他父亲那里去。相离还远,他父亲看见,就动了慈心,跑去抱着他的颈项,连连与他亲嘴。儿子说:『父亲,我得罪了天,又得罪了你。从今以后,我不配称为你的儿子。』父亲却吩咐仆人说:『把那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我们可以吃喝快乐!因为我这个儿子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他们就快乐起来。」

 

经文指出,原本小儿子感到罪孽深重,想向父亲道歉,他还未说他已预备的说话父亲便叫停了,当中的差别是小儿子没有机会说出「把我当做一个雇工吧!」这一句,父亲便命人把「上好的袍子快拿出来给他穿,把戒指戴在他指头上,把鞋穿在他脚上,把那肥牛犊牵来宰了」,这岂不是双方也愿意和好的最美丽图画吗?深愿在我们的社会中能有多些人愿意作出真诚的道歉,化解冲突,成为和平之子。

 

参考数据:

Brinke, L. t. & Adams, G. S. (2015). Saving face? When emotion displays during public apologies mitigate damage to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es, 130, 1-12. doi.org/10.1016/j.obhdp.2015.05.003

 

Gourguechon, P. (2018). The Psychology Of Apologies: Is Mark Zuckerberg Getting It Right? Forbes. Retrieved from https://www.forbes.com/sites/prudygourguechon/2018/04/09/the-psychology-of-apologies-is-mark-zuckerberg-getting-it-right/#3c7d8e8c31f2

 

Lewicki. R.J., Polin, B. & Lount, R.B. (2016). An Exploration of the Structure of Effective Apologies. Negotiation and Conflict Management Research, 9, 177-196. doi.org/10.1111/ncmr.12073

 

文汇报。(2011)。朱镕基:日本从来没有正式向中国道过歉。撷取自网址https://web.archive.org/web/20160923195352/http://info.wenweipo.com/index.php?action-viewnews-itemid-51393

 

文汇报。(2013)。鸠山由纪夫为侵华暴行道歉。撷取自网址http://paper.wenweipo.com/2013/11/14/HK1311140045.htm

 

蔡培伟。(2018)。道歉─从一句「对不起」开始。合法的道歉。撷取自网址https://tdww.org.hk/2018/12/10/%E9%81%93%E6%AD%89-%E2%94%80-%E5%BE%9E%E4%B8%80%E5%8F%A5%E3%80%8C%E5%B0%8D%E4%B8%8D%E8%B5%B7%E3%80%8D%E9%96%8B%E5%A7%8B/

 

Now新闻。(2018)。教宗向受教会伤害的人道歉。撷取自网址 https://news.now.com/home/international/player?newsId=318019

 

利嘉敏。(2018)。替人哭跪求饶的「道歉公司」。香港经济日报。撷取自网址https://paper.hket.com/article/2094171/%E5%88%A9%E5%98%89%E6%95%8F%20-%20%E6%9B%BF%E4%BA%BA%E5%93%AD%E8%B7%AA%E6%B1%82%E9%A5%92%E7%9A%84%E3%80%8C%E9%81%93%E6%AD%89%E5%85%AC%E5%8F%B8%E3%80%8D

返回
让爱飞翔
分类 : 通讯专栏—谁可相依
作者 : 梁赵颖懿女士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婚姻需要很多浇灌施肥,用心栽种,但开花结果的喜悦予人无比动力,在付出中也感到幸福、自愿。如何注入爱,令感情历久常新?

全文

至死不渝的爱情,一份真挚的明白、接纳,相知相惜,深情相系,相信是很多人心底的依附渴望。我喜欢「让爱飞翔」这题目,蕴含自由与活力。当然婚姻需要很多浇灌施肥,用心栽种,但开花结果的喜悦予人无比动力,在自愿付出中也感到幸福。在离婚率高企的香港,我不时遇到稀有品种——恩爱夫妻,提醒我夫妻关系可以长青;细水长流地注入爱,夫妇感情可以经历一季又一季的灿烂,在关系低迷时坚持努力,开创生机,而不是诉诸缘尽而分手。

  若婚姻是一条河流,它有泛滥成灾及污染、枯竭的危机,也可以滋润大地,成为苍生的宝贵水资源。危与机,原是银币的两面,只要小心栽种,总有机会扭转乾坤,切勿轻言放弃。以下是一些值得参照的经验和方法。

  1. 防微杜渐

  关系问题跟身体疾病一样,需要病向浅中医。觉察问题、注意、正视,是第一步,不要鸵鸟政策自欺欺人,让问题坐大与扩散,直至不可收拾。若你曾做到前几篇提及的脱离恶性循环,请保持警觉与开放的心,对自己及伴侣的需要敏锐,留心响应。危险讯号存在于身体与情绪中,有些人先留意到身体的不适,连系到相应的情绪;有些人先感应情绪反应,为情绪命名,再留意身体的相应反应。

 

  身体的不适增强或情绪不稳恶化,都在召唤你给予时间与照顾,细察甚么导至目前状态,即导火线是甚么?敏感处、痛处是甚么?过去甚么能助你回复平静?你需要对方怎样的肯定或响应?一旦自己情绪平复下来,较易以温和的态度沟通,表达自己的期望或需要。箴言15:1指出「回答柔和,使怒消退;言语暴戾,触动怒气。」说话犹如利剑,不要小看其杀伤力,而语气、态度与内容同样重要。若不慎掉进恶性循环中,赶快离开罢!(参本专栏2之〈同心退敌〉)

 

  1. 设计增进感情的小举措(bonding rituals)

  家中有小狗的人多经验过,每次回家小狗跑来摇尾迎接的欢愉,而主人自然而然地报以笑脸或轻抚;或是小孩开心迎接父母回家,拥抱亲吻,感情连结尽在不言中;可是与伴侣却未必会如此热情招呼。事实上,这些小习惯对连结情感有微妙的作用,尤其在分离与重聚的时刻或特别日子(如结婚周年),一句说话、一个轻吻、一个短讯,情意无限,甜在心头,是在情感银行存款,让你有更多资本抵御情感低潮或风暴。

 

  增进情意的小举措,重点在恒常、频密地发生,不用大费周章,却需细意经营,例如:夫妇的二人世界时间,不谈家庭事务或儿女事宜,专注于聆听和了解对方的感受与需要,适切地响应,即不急于提出建议解难,着重进入内心,深度明白,感其所感,给予同理响应,即使问题未有出路,同行、支持叫关系更亲密相依。简单如一声问候,一杯热咖啡,一句赞赏,都是关系的营养素,如果每天发生,益处更大。此外,刻意安排的活动、家庭旅行等习惯,也能联系感情,制造更多正面回忆。

 

  1. 分歧与冲突时抓对「重点」

  夫妇性格不同,要作抉择时易生分歧,处理不善会演变成冲突,若回应偏差更会急剧恶化。抓对重点就是要中的,就像孩子头痛你不会请他吃雪糕,太太腰痛你不会替她按摩肩颈。有些人以为太太投诉工作很辛苦,就叫她辞职或献计应付,以解决问题。这是解难式应对,很易捉错用神,小则帮不到忙,大则弄巧反拙,吵架收场。响应感受和具体行动都有好处,需视乎当下伴侣的需要与期望,不一而足。一般而言,女性期望先得到情感支持,需要时才讨论实际方案。

 

  若夫妇对一件事有不同想法,最忌争论谁对谁错或谁有决定权,更甚是人身攻击,看为对方人格或性格有问题,批评低贬。其实大部分事情没绝对的对错,也不是只有单一的解决方法,重点是与伴侣的关系,对方的需要和感受,尤其涉及依附需求与恐惧,更要着力建立信任与开放沟通。当双方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感受和关注点,又感到被聆听、尊重、明白和重视,问题及差距自会缩小,双方在情感安全连结中合力找解决方案。(详见本专栏4〈梳理冲突〉。

 

       若对方是冲突的主角,即不满的对象,无论争执点是甚么,最重要是先安顿自己的情绪,才能以不具攻击性的态度提出问题,平等而有建设性地商讨不同方案。若你发现双方没有足够的信任或安全感,需先谈谈大家的关系、信任与深层感受,理顺这些「重点」之后,彼此更能开放、平静地合作解决问题。若问题底层的依附恐惧与需求被忽略,即使有「解决方案」,也难以响应安全感、情感连系的需要;相反,安全连系的夫妇面对冲突时更能表达自己、明白体谅对方,以及冷静思考,分析解难。

 

  当大家感到卡在冲突中互不相让时,不妨抽离一会,想想过去自己做甚么能帮助对方平静下来,重建安全连系?你又渴望对方怎样帮你?回想成功的经验或可给你脱离当下困境的出路。

 

  1. 强化正面经验

  对很多人来说,正面的经验一纵即逝,负面的经验如骨在鲠,难以释怀。当夫妇的关系出现正面的变化,必须攫住、放大、停留,铭记于心,不让它轻易溜走。正如我们喜欢把一些珍贵照片放大挂在家中或用作手机屏幕背景,我们也要这样常常重温美好时刻。编织故事与分享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当然代价是花时间心力去组织与深化正面的经历。例如:你们经历过彼此开放交心的对谈吗?对方有甚么行为态度令你感动?有甚么回应很到位窝心?甚么令你们的关系突破/转向?这些美好的转变是怎样开始、怎样演变出来的?历程中经过甚么尝试与挫败?如能将一个经验用言语或影像描绘,更能清晰记忆,令感受历久弥新。

 

  有时一个动作、一个表情,都可以触动心弦,开启情感连系,良性互动。例如一位太太因丈夫的行为深感受伤,有一次当她恸哭时丈夫坐在旁边揩泪,她抬眼瞥见他通红含泪的眼,突然心灵连结了,丈夫的眼神眼泪渗着后悔与痛心,夫妇相拥痛哭,更渴望重建关系。每个人都渴望被看见、被明白、被肯定,若能看见表象底层的爱与关怀,冻结的心也可回温。别收藏在心暗自欢喜,告诉对方,使爱流动,善循环。信任怎样回升?伤害怎样放下?饶恕怎样发生?(参本专栏6共创宽恕的疗愈故事)这标志着夫妇关系的突破与成长,怎样共同跨越关系低谷,也可成为再陷负向互动循环时的出路提示。简而言之,这样的故事聚焦于转变的动力、元素、催化剂、转折点等,以语言和影像阐述踏过高山低谷的爱情故事。

 

  1. 开创未来的爱情故事

  对很多人来说,婚前的爱情故事最深刻美丽。有些人在二人世界的阶段夫妇感情仍很亲密,在孩子出生后开始无暇拍拖,话题总绕着儿女的大小事情,甚至为了照顾年幼子女与孩子而不与配偶同睡,大大影响性生活,感情越发褪色。除了正视性生活不满足所折射的关系问题(详见本专栏7婚姻中的性趣),夫妇可携手共创下一阶段(即未来五至十年)的爱情故事,以下是一些可参考的做法。

 

a) 你憧憬五年或十年后与伴侣的关系是怎样的?到时儿女是甚么年纪?自己处于哪个人生阶段?你有甚么需要?你对伴侣有何期望?你估计伴侣有甚么需要?你知道他/她期望你怎样响应吗?例如:五年后儿子升上中学,太太期望丈夫花多点时间做儿子的生命教练 (coach),在恋爱、学业上给予引导,那么今天丈夫需怎样装备自己?与儿子的关系基础如何?太太可以怎样协助丈夫发挥爸爸的角色?

 

b) 你个人有甚么梦想?未来五或十年有甚么计划?为了照顾家庭放下了甚么?为了达成梦想,你需要伴侣怎样配合? 怎样影响家庭生活,尤其二人相处的时间?怎样协调?例如:丈夫因子女年幼搁置了进修计划,何时适合报读?又例如子女往外国升学,太太从前是家庭主妇,会否重投工作或学一些有兴趣的事?

 

c) 想象子女到了适婚年龄,你有甚么夫妇相处的心得想跟他们分享?你们怎样刻意栽植感情,令大家感到对方人在心在?怎样明白对方的需要?怎样才算适切回应?爱情像植物,不浇水施肥,很快就枯萎,不在于婚龄长短。

 

6. 建立新的爱情观

 

  原生家庭的亲身体验、中国文化、教育等均影响人的家庭观和爱情观,流行文化,包括电影、动漫、小说等也对人的爱情观潜移默化。过去的恋爱经验不停改变一个人最初的爱情观,至于是修正还是扭曲爱情观,就视乎恋爱经验及对这经验的理解、反思与结论。例如:夫妇本来互相指责,觉得人的自私盖过爱情,但经历关系复和后,将用心聆听对方、不急于辩解、开放地分享自己的依附恐惧等正面经验化为新的信念与模式,对伴侣更多信任爱惜,对爱有新的理解。因此,笔者鼓励大家密切留意婚姻中的正面经验,不断修正爱情观、确认自己与伴侣的优点,正面看彼此的关系,铭记正面的互动模式,譬如用一个画面来描绘美好的关系像甚么?在回忆中温暖心灵,在关系受冲击考验时成为坚持的力量。

 

 

结语

  本文参考《抱紧我》的第七个对话,一方面提出实际有效的方法,为婚姻加护加油,另一方面呼应本专栏之前提及的要点,作为本专栏的总结。在各篇专栏文章中,笔者曾提出很多小练习与反思问题,先自己细想深思,再与伴侣分享讨论。若大家花时间心力去做,相信对夫妇感情有进补之效,祝福大家以爱守护家庭、栽种婚姻,花果丰盈。

返回
如何对孩子表达爱
分类 : 通讯专栏—童心同行
作者 : 赖静琳博士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在我的辅导经验,当年轻人谈到父母,常说:「我知道他们是爱我,但…」。当我与父母沟通时,也感受到他们对子女的爱和关心。那么,要让子女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为什么好像很不容易呢?

全文

在我的辅导经验,当年轻人谈到父母,常说:「我知道他们是爱我,但…」。当我与父母沟通时,也感受到他们对子女的爱和关心。那么,要让子女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为什么好像很不容易呢?

 

蓋瑞‧查普曼博士 (Dr. Gary Chapman) 在1992年出版了《五種愛的語言》(The Five Love Languages)。後來又出版了數本書,把「愛之語」的概念應用在其他的人際關係,包括父母和子女的關係。自從我在十多年前認識了「愛之語」這個理論,它對我在夫婦和家庭治療工作,甚至個人輔導工作中,有著重要的幫助。查普曼博士認為,每個人表達和接收愛的方式是不一樣,就好像不同國家的人會說不同的語言或方言。如果父母和子女的「愛之語」不相同,就可能出現孩子「知道」父母在表達愛和關心,但很難「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從來都不能只靠頭腦上的認知和理解來維繫。若父母能了解並多運用子女們的「愛之語」來表達關愛和欣賞,父母和子女的關係有更大機會得到提升。

 

五種「愛之語」包括:

  1. 肯定的言語 (Words of Affirmation) - 透過言語對子女表達疼愛、關心、欣賞、鼓勵、和正面的引導等。這些說話都能讓子女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重視,從而建立他們的自我價值和安全感。
  2. 精心的時刻 (Quality Time) - 高質量的相處時刻,是父母給與子女專心一意的關注,和他們做一些他/她享受和適合其身心發展、單對單的活動。這是表達重視對方,喜歡和對方在一起的方法,能讓他們特別感受到自己對父母的重要。
  1. 接受禮物 (Receiving Gifts) - 雖然大部分人都喜歡收禮物,但那些擁有接受禮物為主要的「愛之語」的子女,他們在收禮物時的反應會不大一樣。對他們來說,一些最有意義的禮物會成為他們心中愛的象徵,是送贈者和他的愛之延伸。
  1. 服務的行動 (Acts of Service) - 如果孩子的主要愛之語是這一種,你對他們提供的行動上的幫助,會讓他們更深地感受到你對他們的愛。例如當他們要求幫助修理一些物品,除了是實際的幫助,他可能同時在表達他的情感需要。
  1. 身體的接觸 (Physical Touch) -  明白這種「愛之語」的人喜歡擁抱、親吻、拖手等身體接觸,但也有其他的方法表達,例如:讚賞的時候會拍拍孩子的膊頭。

 

保持愛箱常滿

        感受被愛是人基本的情感需要,對人的情緒健康有重要的影響。當人缺乏被愛的感覺,就好像油箱沒有油,會影響個人的情緒、行為等各方面的功能和表現。人心裏都有一個「愛箱」(Love Tank),而子女的不當行為背後很多時,是他們的愛箱很空虛,誤用了以為有用的方法來尋找他們很需要的愛的養分。父母只要多留意子女們對那一種「愛之語」有最熱切的反應,和觀察他們喜歡用那一種「愛之語」表達對其他人的愛和關心,便可漸漸理解他們的主要「愛之語」,從而多用孩子最能感受到愛的方式來填滿他們的愛箱。

 

 

Reference: 

Chapman, G. & Campbell, R. (2016). The 5 love languages of children: The secret to loving children effectively. Chicago, IL: Northfield Publishing.

返回
心的空间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31期通讯(2019年9月)
日期 : 2019-09-09

在这个社会纷乱的时候,我们需要好好去休息丶照顾自己的身心灵,才能迎难而上,继续发光发亮。我们需要修炼一颗安静的心,营造一个心的空间,去梳理情緖丶整理思路。在充满无力感和未知的前境下,好好爱惜自己,为走更远的路。我们一起同在丶同心丶同行。那怕光是那么微小,只要有光,积少成多,黑暗就会变得光明。Let us shine.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