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13期通讯(2013年2月)

本期内容:

  • 精神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 从抑郁症看身心灵治疗
  • 与哀哭的人同哭
  • 生命之旅
  • 辅导之旅

下载通讯PDF档
精神病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疾病?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13期通讯(2013年2月)
日期 : 2013-02-28

要为疾病找寻治疗,我们必须先对这疾病的性质有所界定。举例说,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有心人想劝服他的朋友或亲戚去看精神科医生,他们会说:「怕甚么?精神病就像感冒吧,吃了药便没事了。」如果用这比喻说明精神病的普遍性,或者是不能幸免的,也不是人可以完全控制的事情,这倒可以,但是,病人会从经验中反驳,精神病真的不如感冒般简单!

全文

引言

 

要为疾病找寻治疗,我们必须先对这疾病的性质有所界定。举例说,我们常常听到一些有心人想劝服他的朋友或亲戚去看精神科医生,他们会说:「怕甚么?精神病就像感冒吧,吃了药便没事了。」如果用这比喻说明精神病的普遍性,或者是不能幸免的,也不是人可以完全控制的事情,这倒可以,但是,病人会从经验中反驳,精神病真的不如感冒般简单!

 

在往下讨论之前,我也想提出另一个「整合」的基本概念:AND──同时、也是、都要、并存……「整合」内涵事实的不同部分、不同角度,并不互相排斥。

 

不少病人会问:「我的情绪问题是心理还是精神的问题?」我会答:「都是。」「我这么抑郁,是脑部的血清素不足还是压力引起的?」答:「同时,也是互为因果的。」「吃药好还是做心理治疗好?」答:「如果可以,何不双管齐下?」

 

精神病是一种功能受损的状态

 

很多病人都怕跟别人谈及自己的情绪问题。有些抑郁的病人谈到他们的亲身经验,说宁可患上癌症,也不愿患上抑郁症,因为患癌的可以跟别人说,人也看到他的病状,会给予支持,称他为抗癌勇士;但精神问题不能跟人说,别人也未必看得出,还会以为你假装或无病呻吟。

 

精神病没有发烧、骨折、溃疡、红肿等可见的症状,但是,它对人生活所带来的损害,却非常严重,例如惶惶不可终日、神不守舍、退缩、自困家中、精神不能集中、拿不定主意、连日常生活都可能难以自理等等,其对人产生的折磨,实在是痛苦的。

 

另一方面,其实很多所谓精神病征,在某程度上是人共同的经验,例如:我们在陌生的环境中会变得紧张及多疑;我们的自觉高升时,会感到别人老是在观察自己;在哀伤期间我们可能会见到已离世的亲友,或者听见他说话;在连续数十小时没有间断的工作后,我们的判断力会减弱,更难控制情绪及冲动等。不过,如果这些征状短暂或只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中发生,我们可不必判别为精神病的表现。那究竟甚么时候才算是患病?很大程度上要看这些表现是否过度,令到自己的生活功能受损,或别人因我们的表现而有所损害(例如在家庭关系中对配偶或子女产生张力)。

 

精神病是影响思维、情绪、行为等大脑功能的状态

 

精神科的问题,大都与思想、言行、情绪有关,有些人会问:「关于这些人生问题,为何要求教于精神科医生?」有些基督徒也会这样想:「有圣经作指引,我们何须心理学?」「现时的精神、心理学对人类行为的理解,是否真实,或只是人本主义的导向,叫人远离上帝的国?」「为何不能单纯地返回圣经,好好的悔改,立志行善?」又或者「看破执着是否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人的思想、情感与行为的确是复杂的问题。我见过一些病人用了很多药物,一些生理症状是好转了,例如:他可以好好睡觉,也可以享受一点好的食物;但是,他还是失去了生活的动力。也有些病人的情绪受到一些过去的事情影响,即使抑郁好了,还是不能快乐地生活,直至他真的放下了内心的愤恨。也有些人经过心理及药物的帮助,能够明白一些他以前不明白的心结,最终能做到一些先前做不到、不敢做、怕得要死的事。

 

医学上,我们理解生理的结构,大脑皮层(cerebral cortex)有超过100亿细胞,每一个细胞又与超过50个细胞有紧接的突触(synapse),互相连结,脑部细胞之间的传递物质(neurotransmitters)复杂地影响着我们的记忆、思维,也指挥着我们的行为;可以说没有这些结构,就没有我们的「自我」意识,但是,这些生理的结构,怎样使每一个人都有所不同?人的价值取向、选择、意志、动力、爱恶、怜恤等等,是否完全受制于生理因素?可以用药物控制?抑或是人要负责任的意志行为?都是。

 

近年的科学研究可说慢慢解开了这些谜团,简单说,我们的大脑结构,细胞如何组织起他们的链接网络,都受经验支配,从小的成长经历,以至生活的压力与创伤,都影响到脑细胞的分泌及细胞链接的结构,从而产生征状,严重至困扰生活功能的情况便会被界定为精神病。然而,新的经验也同样可以改变一些网络的结构及细胞分泌,正好说明为何心理治疗及药物治疗都有效帮助人,并可以收到相辅相成的效果。

 

精神病既是造成痛楚的状态,也是叫人寻求意义的状态

 

除了功能受损(functional impairment)外,个人感到苦楚(subjective distress)也是分辨精神征状是否应被视为疾病的另一个指标。痛苦是一个叫人醒觉的状态。人在痛楚之中很难入睡,因为痛楚是与生俱来的危机讯号;痛苦也做成逃避及防卫的表现,有些防卫行为,如过分检查家居安全、清洁,或倚赖、退缩等都会造成精神上的困扰。此外,痛苦也是人求助的动力,人必先感到痛苦才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精神科处理的问题,往往涉及言行及其中的选择、后果及责任,也涉及情感、失落、哀伤、苦难、恐惧、焦虑等情绪反应。我们也会想「为何」,想为我们的感觉寻找解释或意义,也为生活的经验寻找一些理解的参照,例如那些痛楚是否因为个人的抉择或犯罪的结果。所以,精神问题也会引发对苦难的反思。(参本期谭日新先生「与哀哭的人同哭」一文。)

 

宣教士及精神科医生Marjory F. Foyle(傅美惠,2012)自述她如何在工场患上抑郁而寻求治疗,也讲述她日后回想时,看到这经历背后所隐藏的莫大祝福。要真诚的达到这结论,而不是理所当然地视所有苦难为隐藏的祝福,往往是要经过长期挣扎的。

 

精神病是一个会引发身分危机的标签

 

我们现时身处的香港社会,对身体的毛病与精神情绪的毛病,仍然存在两种的标准。很多病人对精神病病征很敏感,所以只会视躯体的不适,例如头痛、心翳、手震等为求诊的原因,拒绝接受任何与精神病扣上关系的可能,甚至亦因此拒绝由精神科医生开出的病假证明(即使现时的私隐条例容许不公开所患何病)。精神病成了一个身分危机,这可说是标签的魔咒。

 

标签这现象在60年代起受到较大的关注,这是受到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所影响(Goffman, 1968)。他指出卷标是基于某些特征被形象化及典型化,而这些被标签的特质往往令人感到丢脸及尊严受损。他指出,在云云被标签的特质之中,精神病的标签是最为跨越时代、历史及文化背景的。研究指出,标签为精神病人带来无数的不利影响,包括不平等的机会、自信心及自尊受损、生活质素下降、不遵循治疗建议等。我们可能都在所认识的朋友、会友中目睹过,也感受过这些负面评价所带来的影响,不过,我们往往会以为这些标签只会影响到较严重(诸如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有研究报告比较精神分裂、抑郁及癌症患者的标签经验,却发觉抑郁症病人与精神分裂病人所受到的标签影响非常接近,都比癌症患者所受到的标签作用明显较大(Switaj, et al., 2011),可见社会上存在对精神病的偏见是普遍性的。研究也指出,标签的恐惧是求诊行为的一大障碍(Appleby, 1999)。

 

精神病是一个笼统的观念

 

精神病是一个笼统的观念,它涵盖多种性质的疾患,由适应失调至精神分裂,都被收进精神病的范畴,想当然每种疾患都有不同的成因及病理,但即使患者同样是患上精神分裂症,他们的情况也绝非是一模一样的。有些患者有明显的家族史,遗传的成分较高,有些却没有;有些在先进的素描检查下有明显的大脑萎缩,有些并没有;有些有明显的情绪表现,有些就没有;有些对药物反应奇好,有些则没收疗效。所以,我们对精神病人的了解及提供的治疗也必须是个人化的。

 

精神病同时是一个可被理解的生理现象,也是一个需被了解的人生历程

 

在精神医学的进路上,我们倾向分辨现象(form)及内涵(content)两者。症状的描述是现象,例如焦虑引致的心跳、冒汗、坐立不安、失眠、头痛、肌肉紧张等是现象;「我好看吗?人家会批评我吗?」等是焦虑的内容。当然,世事也不是这么简单的,例如在恐慌症中,我们会有一些负面的思维,诸如:「我这一下会死了?」或者「我会发狂大叫么?」这些非理性的思维很可能是焦虑的现象,因为很大部分的恐慌症患者都有类似的思想,但是也可以是焦虑的内容,因为这思想或许反映了存在(existential)的恐惧。

 

正如前段所述,很多精神病征都会出现在日常生活中,但却不一定严重到以「患病」的角度给予一个诊断,一切视乎对生活功能的影响程度。我这样说,不是认为那些征状无关重要,相反,那些征状绝对重要,因为它们可能反映了压力的状态,提醒我们在生活上要作出调节;又例如出现恐慌的情绪表现也可能是身体的警号,提醒我们反思当下的生活是否太忙了,要否需要调节一下我们的价值取向,或者改变生活的习惯等。

 

心理学家 Richard Bentall 在其著作 Madness Explained 中引述大量的研究及统计数据,指出所谓病征(异常)与一般经验(正常)之间往往是一条延续的线,不容易划分,精神病的诊断也不应以绝对的归类式(categorization)思维去处理。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保持开放、不太迷信诊断、减少武断的态度,从理解征状到了解病人的人生故事,可以增加精神问题的可理解性。

 

结语

 

基于对精神病性质的理解,我们可以试图建立一个整合治疗的进路。以身、心、社、灵整全人性的角度进行诊治,是较接近真相的:人不是一部机器,我们要以多角度理解人。医学有其范围及限制,也不是处理人生问题的唯一进路,但身体往往是身心表现的最终载体,医学所掌握的资料及技术也大多数系于可观察及描述的状况,也应以此为主线。在心理范畴中,医生要明白成长及经验对病征形成的关键性,以及各种表态对治疗关系的影响。在社会层面,病人的关系网络及群体角色、康复程度、功能的复原,都需要关注。在灵性的层面,医生就要从灵性的角度去了解病人,明白他对存在意义及苦难的挣扎,要警觉病人以属灵化作为阻挡治疗的可能性,也要慎防利用医生在病人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作出治疗界线以外的影响。我相信医生必须以团队及合作的精神,从多角度了解及帮助求诊者。

 

参考数据

  • Appleby, L. (1999). Safer Services: National confidential inquiry into suicide and homicide by people with mental illness. London: Department of Health.
  • Bentall, R. P. (2004). Madness explained: Psychosis and human nature. London: Penguin.
  • Goffman, E. (1968). 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 Harmondsworth: Penguin.
  • Switaj, P., Wciorka, J., Grygiel, P., Smolarska-Switaj, J., Anczewska, M., & Grzesik, A. (2011). Experience of stigma by people with schizophrenia compared with people with depression or malignancies. The Psychiatrist, 35, 135-139.
  • 傅美惠着 · 杨吴静儿译(2012)。《光荣的受创者实战篇──跨文化工作的压力》。香港:香港宣道差会。
返回
从抑郁症看身心灵医治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馬燕盈醫生
第13期通讯(2013年2月)
日期 : 2013-02-28

「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箴言17:22,新标点和合本圣经)

能够快乐地生活,相信是不少人所渴望的事情,可是现实中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抑郁症患者超过一亿人,但少于25%的患者会寻求有效的治疗。估计到了2020年,抑郁症会成为全球疾病排行榜的第二位,发病率仅次于心脏病(WHO, 2001)。抑郁症不但会影响日常生活,严重的还会增加自杀风险,可惜此病症在基督徒羣体当中颇受忽视,这可能与基督徒对抑郁症的一些误解有关(见表一)。事实上,抑郁症患者如能及早接受适当的治疗,绝大部份的患者是可以痊愈,回复正常生活的。

全文

表一:基督徒对抑郁症的误解

 

抑郁症是反映对神信心不足

抑郁症是代表灵性软弱或神不喜悦

抑郁症是犯了罪,有未向神承认的罪

抑郁症是祷告不足,未得到安慰或医治

抑郁症是反映意志力薄弱与懦弱的性格

抑郁症是咎由自取的

抑郁症是假装出来的

抑郁症是邪灵的搅扰

抑郁症是无法医治的

抑郁症是不需要药物和心理治疗的

 

其实基督徒也是平凡人,头上没有光环。世人遇上的天灾人祸、身体及脑部的疾病,基督徒是不能幸免的。正如患感冒一样,基督徒同样有机会患上抑郁症。所以,若果有抑郁症情况,首先不要责怪自己,要正视及接纳这个情况,可看为情绪健康出了毛病,然后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和协助,透过医治,达至康复。

 

主耶稣医治的榜样

 

在圣经中我们不难发现主耶稣不但医治人身体的疾病,祂也照顾人心灵的需要,医治人心灵的创伤。主耶稣帮助人从隐蔽、恐惧的生活中走出来(马可福音5:25-34);帮助人勇敢面对生命的破碎及伤痛的回忆(约翰福音4:16-18);帮助人面对历史的错失(约翰福音21:3);帮助尊严被践踏的人得医治(约翰福音8:1-8);帮助疑惑灰心沮丧的人得医治(路加福音24:13-32);帮助人从邪灵的压制中得医治(使徒行传10:38;马可福音5:15)。例如在马可福音五章中,这位患血漏的妇人摸耶稣的衣裳后血漏止住,她以为可以悄然离开,但主耶稣明白她不单需要身体的医治,更需要公开的接纳,重回正常的生活,所以耶稣使她在众人前显露,然后公开的说:「女儿,你的信救了你,平平安安地回去吧!你的灾病痊愈了。」(马可福音5:25-34)耶稣用的「救」字,原文(希腊文)是「sozo」,包括身心灵全人医治拯救的意思(刘世增,2009)。

 

作为主的仆人,信徒应学效主耶稣的榜样,在医治病人的时候,考虑到他们身心灵的需要,不要只当他们是一个「器官」或是一个「case」。笔者个人认为身心灵的医治互相配搭,可达至较全面及理想的果效。以下是笔者医治患有抑郁症病人的一点点分享,盼望能够藉此带出身心灵医治和良好队工配搭的重要性。

 

身的医治──药物治疗

 

药物对于治疗抑郁症有明显的功效。医学硏究显示药物能改善脑部细胞之间传递物质(neurotransmitters)的分泌失衡,减少抑郁的病征和将来复发的机会。医生会处方药物为抑郁症病人控制病情。一般来说,抗抑郁药需要2至4星期起效,所以初期服药要有耐性;病情一般可于4至6星期后有改善。对于初次病发的患者,整个疗程为期大约6至9个月;若病情严重或多次复发,则建议服药一年或以上。药物并不是在每一个人身上都会产生副作用;然而,有部分人在服用抗抑郁药初期,可能会出现便秘、口干、昏睡、头晕、头痛、倦怠等。建议若服药后有不适,应尽快告知医生,以便作出专业评估,调节剂量或转换药物;切勿自行减少或停止服药,待身体对药物适应后,副作用会渐渐消退。

 

心的医治──心理治疗

 

透过心理治疗帮助抑郁症患者,临床心理学家和辅导员的参与是很重要的。笔者过往曾在医治病人上和他们保持紧密的联系,因着这种信任、队工模式的配搭,不单病人受惠,连笔者自己在当中也获益良多。笔者相信神创造每个人,也赐下不同的恩赐,若能带着爱心,同心按照各人的恩赐互相配搭,必能彼此造就,成就神的美意。「各人要照所得的恩赐彼此服事,作上帝百般恩赐的好管家。」(彼得前书4:10)

 

灵的医治──心灵治疗

 

笔者曾经和教牧同工一起配搭去医治一些患有抑郁症的病人,过程中笔者发现心灵的医治是同样重要的。笔者见过一些病人因认识主耶稣而得到很大的释放,一些从前扭曲了的价值观得以重整。

 

笔者接触过一些病人,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是别人的负累。透过认识神,明白神在他们生命的计划能帮助他们从世界的价值观跳出来,看到生命真正的价值不在乎拥有甚么,如金钱、名誉地位、工作等等;人有价值乃在乎爱我们的神,每人乃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创世记1:27),并且我们在母腹中尚未成形时,神已覆庇我们,我们尚未度一日,都写在神的册上(诗篇139:13-16)。神不单对我们有创造之恩,祂也爱我们,爱到一个地步甚至为我们的罪被钉于十字架,为我们受了我们该受的惩罚。「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马书5:8)

 

我也遇过一些病人常常与人比较,不论是背景、学位、成就、金钱、汽车、房屋、儿女……总之甚么都可以比较一顿,从不知足。无可否认「比较」在某些时候能激发上进心,令人发奋图强,但另一方面,「比较」亦可以引发负面的想法和情绪。俗语所谓:「人比人,比死人。」常常活在比较中,很容易令人忽略了自己拥有的东西,以致感到不满足。透过明白圣经的真理能帮助他们离开这种捆绑,自由地生活,像保罗在狱中仍然能说:「我并不是因缺乏说这话;我无论在甚么景况都可以知足,这是我已经学会了。」(腓立比书4:11)「然而,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因为我们没有带甚么到世上来,也不能带甚么去。只要有衣有食,就当知足。」(提摩太前书6:6-8)从属世的眼光来看,既然大家各有不同背景、际遇、性格等,常常比较又有甚么意思呢?只会增添自己的烦恼。从属灵的眼光看,神在每个人身上的计划也不同,而所赐下的恩赐种类及多少也有分别。只要忠心善用神的恩赐,无论赚五千或二千银子都可获得神同样的赞赏。(马太福音25:14-23)

 

再者,我也遇过一些病人,常常埋怨这样那样,好像所有人都亏欠了他们一样。诚然,在人生中一些际遇,我们无法改变,也没有选择的余地,就像圣经中的乔布一样,灾祸患难无端降至,但他没有埋怨神,也没有埋怨人。乔布说:「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赏赐的是耶和华,收取的也是耶和华。耶和华的名是应当称颂的。」(乔布记1:21)又例如约瑟面对卖他的哥哥时,他没有怨恨他们,反而说:「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上帝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创世记45:4、5)他们持守对神的信心,仰望神的爱和带领,相信神没有弄错任何事情,因为万事都掌握在神的手中,神有祂的主权和美意。「耶和华说:我的意念非同你们的意念;我的道路非同你们的道路。天怎样高过地,照样,我的道路高过你们的道路;我的意念高过你们的意念。」(以赛亚书55:8、9 )「耶和华说:我知道我向你们所怀的意念是赐平安的意念,不是降灾祸的意念,要叫你们末后有指望。」(杰里迈亚书29:11)

 

其实站在全能神的面前,人算甚么?不过是一点微尘(诗篇8:4),但神却应许永不撇下我们,带领我们走人生路。「耶和华必在你前面行;他必与你同在,必不撇下你,也不丢弃你。不要惧怕,也不要惊惶。」(申命记31:8)「他对我说:我的恩典够你用的,因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软弱上显得完全。」(哥林多后书12:9上)常常带着感恩的心,能帮助我们更易适应幻变的人生。

 

结语

 

由于每个病人的情况也不一样,所以在实践身心灵医治上,需要有敏感的洞察力、灵活的医治方案和团队的配合,才可事半功倍,可是助人者也只是平凡人,也会有自己的压力和疲累的时候,如何才能把自己常常保持在最佳状态?笔者有以下锦囊(见表二),愿互勉之。

 

表二:助人者得力锦囊

 

  • 每天与神同行
  • 存谦卑顺服的心寻求神的带领
  • 明白自己的限制,只是人,不是神,对于别人不设实际或过高的期望时,能有智慧去响应,不至跌入自责的境况
  • 倚靠神去服侍,不是单靠自己的能力
  • 看神的喜悦/天上的赏赐过于人的掌声
  • 队工互相的支持
  • 祈祷

 

参考数据

  •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1). The world health report 2001 – Mental health: New understanding, new hope. Geneva: WHO.
  • 刘世增(2009)。《因为我耶和华是医治你的》修订三版。香港:伊莱贾使团。
返回
与哀哭的人同哭──基督教信仰如何成为情绪/精神病患者的安慰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13期通讯(2013年2月)
日期 : 2013-02-28

当大部份病人在问「为何我会有情绪/精神病?」时,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够此时此刻地明白他们的痛苦,细心聆听他们的需要,承载他们的情绪,以致心灵得到安慰。另外,如果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能将一些病患正确的信息带给患者,可令他们对病患有正确的了解和增强他们对病患掌握的能力,这可以减轻他们对病患的过分担心和无休止的疑虑。从我的临床经验,与受苦者同心同行地走过艰难的时间,最能帮助病者,因这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这亦是基督教提出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要学习祂「道成肉身」的榜样,即学习神与人同在时把祝福和安慰带给人,就是与受苦者真诚地同在,无条件地接纳和关心他们。

全文

香港精神病概况

 

根据「医院管理局2010-2015年成年人精神健康服务计划」,2008年度在香港医院管理局使用辖下三种主要精神科服务(住院、门诊及日间医院)的病人数目为 152,844人,这显示700万的香港人口中约50人便有1人患有不同程度的情绪/精神病(详见表一),当然这还未包括在私家医院和精神科诊所求诊的病人,故在香港患有长期情绪/精神病患者的需要不容忽视。

 

表一:使用医管局各类精神科服务的病人数目

 

诊断类别

精神病人数目

精神分裂

约41,000人

情绪失调

约39,000人

神经过敏、压力相关及身心精神病

约32,000人

痴呆

约8,000人

精神科药物引致的精神及行为障碍

约6,500人

智力迟缓

约6,000人

儿童及青少年常见的行为及情绪障碍

约5,500人

心理发展障碍

约5,000人

生理障碍及生理因素引致的行为综合症

约4,000人

其他器质性包括症状性的精神障碍

约3,000人

成年人性格及行为障碍

约2,000人

 

 

数据源:《医院管理局2010-2015年成年人精神健康服务计划》

备注:约10%病人归入一种以上的精神病诊断类别

 

何必偏偏选中我?

 

笔者在过去多年辅导长期情绪/精神病患者时,他们时常会问一个问题:「为何我会有情绪/精神病?」当然,这问题是反映患者背后不能真正接受患病的事实,也因此觉得失去做人的意义。但当他们问这问题时,他们对自己患病的「病识感」(insight)已达一定程度,否则,他们可能仍停留在「我没有病」的否定阶段。

 

青少年期病发的情况

 

要接受患有情绪/精神病的事实,即要接受人生有痛苦、有限制,这对不同年龄病发的患者来说感觉会很不同。例如一个在中学阶段开始病发的情绪/精神病患者,他们的人生处于一个发展阶段,正在建立最基本的学识和人际相处技巧,便要开始面对长期病患带来的影响,他们有些会因此不能继续学业,须知道在现今香港这个知识型的社会,假如中学也没有完成,是比较难找到一份工作。纵使患者可以继续学业,也要与同学保持距离,免得被发现患病;假如同学已知道自己患病,又怕会被排斥和歧视。我们可以预期,这青年人会因情绪/精神病而遇到学业、人际关系、将来事业发展和择偶等一连串问题和困扰。故此,笔者听过不少问题和慨叹如「我的病一天未痊愈,我就不能开始真正的人生!」「我可否有配偶?没有人喜欢我!」「我没有事业!」「我不想服药!服药后经常很疲倦、想东西很迟钝、又变胖!」和「我的人生完蛋了!」等,这不少是在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病发的患者提出的。

 

中年病发又如何

 

但假如情况是发生在一个三十多岁有两名子女的已婚专业人事身上,又有否不同呢?虽然情绪/精神病对他来说,是一件不好受的事,更可能会觉得人生正处于「搏杀」期的阶段──事业正在发展,又要照顾年迈父母和年幼子女,故不能有闪失和根本没有时间生病。但相对于一个青年人来说,他在学业、人际关系、事业、择偶和生儿育女上已有一定基础,情绪/精神病对他人生阶段要达到的目标的影响相对较少,减低了以上青少年患者提出的问题。故以上两个例子说明,情绪/精神病在不同人生阶段病发对患者带来的影响可以很不同。

 

精神病=不快乐?

 

假如我们继续思想下去,精神病患者是否不可能快乐呢?根据英国2007年一个研究显示,一个人的快乐和幸福指数不一定与患有精神病有关,而那些令人快乐和幸福的元素在精神病患者当中仍可存在(Weich et al., 2011)。一些快乐指数与精神病关系研究亦显示,那些令精神病患者感到幸福和快乐的因素(如良好的家庭关系)与非患者无异(Bergsma et al., 2011)。其实,一个人快乐与否跟拥有多少东西不一定有关。否则,世界上有钱、健康、结了婚、有儿女的人应该是最快乐的。相信大家在社会上亦曾听到一些名门,他们都拥有这些条件,但却因争产而弄至家人关系不和、甚至破裂。相反,不少宗教和哲学指出快乐和幸福感可能与我们怎样看人生有关──即甚么是最有意义的人生!

 

精神病乃一种人生苦难?

 

不同的宗教信仰有不同的人生观和苦难观,如佛教鼓励人要放下执着,因他们认为这是人生痛苦的来源,所以,当精神病患者期望彻底康复(即执着),却又发觉精神病是长期病患,便会感到痛苦和失落(不能放下执着而产生的痛苦)。因笔者比较熟悉基督教,故下面会尝试用一个基督教的角度讨论如何面对情绪/精神病这「人生苦难」。

 

学习与患者同心同行

 

当大部份病人在问「为何我会有情绪/精神病?」时,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人能够此时此刻地明白他们的痛苦,细心聆听他们的需要,承载他们的情绪,以致心灵得到安慰。另外,如果医生或心理治疗师能将一些病患正确的信息带给患者,可令他们对病患有正确的了解和增强他们对病患掌握的能力,这可以减轻他们对病患的过分担心和无休止的疑虑。从我的临床经验,与受苦者同心同行地走过艰难的时间,最能帮助病者,因这是他们最需要的东西,而这亦是基督教提出相信耶稣基督的人要学习祂「道成肉身」的榜样,即学习神与人同在时把祝福和安慰带给人,就是与受苦者真诚地同在,无条件地接纳和关心他们。不少人以为这是很容易做到的事,其实这并非如我们想象中那么容易,这正是我们这些从事心理治疗人士终身也要不断地学习和操练的真实(genuineness)、同在(empathy)和无条件接纳(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等对待受导者的重要质素。真实的例子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约翰•纳许(John Nash),他同时是一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虽然他差不多终生也受着病患的困扰,但因着妻子的不离不弃,最终他也能积极地活下去,接受终身也与病患同在的事实,而他的故事也在电影和小说「有你终身美丽」(Beautiful Mind)说明出来。

 

由患者自行提出苦难的解释

 

病人理性的问题「为何是我?」的背后,往往是反映他们正在受着痛苦的煎熬,而我相信基督教神学家提出苦难的解释,如「人自食其果」、「神试炼人」、「这是魔鬼攻击」、「经历患难后能安慰他人」或「从这个人看出神的作为来」等也可能是合理的解释,在不同患者身上也可能是合适的,问题是在甚么时候说出这些道理。我相信假如这是由受苦的人,在一个他自己认为适当的时间说出来,比别人过早教训他更为恰当。需知道人在接受人生有苦难(自己有长期的情绪/精神病)会有不同反应:有些会否认,有些会逃避,有些会理性化事情,有些会把责任放在别人或上帝身上,当然也有些会经历过这些反应之后慢慢地、不同程度地接受患病的事实。

 

与患者同甘共苦的神

 

我们可以从旧约圣经中尝尽人间痛苦的乔布看到,他在短时间内失去了我们一般人认为最重要的东西──他的健康、儿女的生命、财物、配偶的离开和朋友的误解,无论他的朋友在苦难中怎样善意地提出各样的解释也是于事无补,最后也是由乔布自己经历完一切苦难后才为自己所遭遇的作出总结,而圣经中上帝也没有直接提及他为何会受苦,而我相信,圣经对人生苦难提出最重要的是:神是与苦难者同在的主,因祂不单是高高在上掌管一切的造物主,也是亲尝各种人世间悲欢离合和痛苦的主,所以祂能真正体会受苦者的痛苦,与受苦者一起同哀同哭,因为惟有认同、体会、接纳才能使悲伤丧志的人得着真正的安慰,重新振作,有勇气和能力继续面对病患带来每天的痛苦和限制,努力活出精彩人生。

 

多受痛苦,常经忧患的主

 

最后,笔者谨以旧约圣经一段形容神的仆人,寓意耶稣基督在世时曾被藐视、轻看,却为人担当痛苦的经文与各读者互勉,特别是送与一班正受长期情绪/精神病患困扰的人士。以赛亚书第53章2-6节这样说:「他在耶和华面前生长如嫩芽,像根出于干地。他无佳形美容,我们看见他的时候,也无美貌使我们羡慕他。他被藐视,被人厌弃,多受痛苦,常经忧患。他被藐视,好像被人掩面不看的一样。我们也不尊重他。他诚然担当我们的忧患,背负我们的痛苦。我们却以为他受责罚,被神击打苦待了。那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他身上。」

 

参考数据

  • Bergsma, A., Veenhoven, R., Have, M. ten, & Graaf, R. de (2011). Do they know how happy they are? On the value of self-rated happiness of people with a mental disorder. Journal of Happiness Studies, 12, 793–806. doi: 10.1007/s10902-010-9227-5
  • Weich, S., Brugha, T., King, M., McManus, S., Bebbington, P., Jenkins, R., et al. (2011).  Mental well-being and mental illness: Findings from the adult psychiatric morbidity survey for England 2007. The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 23-28. doi: 10.1192/bjp.bp.111.091496
  • 香港政府统计处(2011)。2011年人口普查》。撷取自网址census2011
  • 香港医院管理局(2011)。《医院管理局2010-2015年成年人精神健康服务计划》。撷取自网址 ha.org.hk/upload/publication_42/373.pdf
返回
生命之旅──心理治疗师的成长路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13期通讯(2013年2月)
日期 : 2013-02-28

当我知道诚信综合治疗中心踏入十周年,心里喜悦;为到曾经是他们成员之一,心感荣幸。在中心的五年时间,是我生命和工作的过渡期。当我进入人生下半场,由护士专业转到心理治疗;没有甚么伟大抱负,只是随着内在的声音,作出人生的抉择,走上另一段生命之旅。

全文

当我知道诚信综合治疗中心踏入十周年,心里喜悦;为到曾经是他们成员之一,心感荣幸。在中心的五年时间,是我生命和工作的过渡期。当我进入人生下半场,由护士专业转到心理治疗;没有甚么伟大抱负,只是随着内在的声音,作出人生的抉择,走上另一段生命之旅。

 

在治疗室内,常鼓励受助者面对个人成长;我心里也常问自己,我是否有勇气面对自己的成长?我的成长又是否已经停下来?成长并不只是受助者的需要,实在是每个人的需要,更是心理治疗师的需要。心理治疗师的生命没有成长,又如何陪伴受助者走上他们的成长路。我体会「生命影响生命」是奇妙的事──看不见、触不到──是内在生命爆发出来的能量。

 

有人会问:「怎样把生命爆发出来?向上帝委身?到贫穷地方工作?在专业上创出成就?」以上的事情可以是,也可以不是;不要期望别人给与我们答案,答案就在我们的生命里,只是我们认识吗?有人可能会想:「好抽象,好难懂……」对!生命真的好难懂,否则人不用花上一辈子去寻觅和探索生命的意义。在此让我跟大家分享,过去几年在成长路上的体会与反思。

 

精神分析 心理分析

 

仍记得学习辅导学的时候,对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已感兴趣。当时,无意识(unconscious)对我而言是神秘、丰富,就似从未发现的地下宝藏;它的神秘在于人对它不懂,它的丰富因为生活中没处不在。从学习弗洛依德(Freud)的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认识到过去的经验如何影响今天的我;在辅导室内常听到受助者说不要像他们的父母亲,但辅导过程中却发现,他们不知不觉地走上父母亲的道路。你可以想象他们的痛苦吗?多年的学习,总感到「无意识」让人难以掌握,知道它的存在,但又难以与它连结。有人以无边际的大海来形容无意识,我认为十分贴切。然而,处于无意识的大海也可以是危险,随时被大浪所吞噬而人没有招架的能力,所以探索「无意识」是一冒险的旅程。

 

三年前,我遇上沙游治疗(Sandplay Therapy),立即被沙游的世界所吸引。沙游世界给我的感觉就是对「无意识」的感觉,只是沙游治疗的经验让我体会「无意识」的具体与真实──没想到那次的遇上,带我走进人生的新阶段。就是那份吸引,我开始了个人的沙游体验。沙游治疗的理论基础是荣格(Jung)的心理分析(Analytical Psychology),因此学习心理分析亦成为我的新方向。

 

学习沙游治疗和心理分析的过程,明白到过去在认识「无意识」的态度上,我是从「意识」的层面出发,两者处于不同的水平,所以也难以找到彼此的连结。就像有人想学习游泳,只阅读游泳技术的书籍却从不下水,你认为这人会学懂游泳吗?人倾向操控,是因为内在的不安全,但「无意识」就是不会让人操控。沙游的世界是「无意识」的世界,拥有无限的空间;但沙游治疗所使用的沙盘,是有限制的盛器;再加上沙游治疗师的同在,自由和受保护的空间就此产生了。

 

「无意识」是不能透过言语去描述,所以也没有技巧可以学习;但透过象征(symbol)或象征意义,人可以体验「无意识」。说来很抽象,但在沙游世界中,只要人暂时放下理性的思维,对「无意识」存有一份尊重,它自然会在沙盘内展现出来。认识「无意识」是需要忍耐、谦卑,承认人不懂的仍有很多,放下我们的操控,「无意识」就会让你体会它的存在。

 

内在世界 外在世界

 

学习自我认识的过程,不少人先学习安静,才可以触摸内心的世界。我认为安静对我来说并不困难,因为我是一个十分内向的人,安静是我所喜欢;既然如此,那我要学习甚么?有一天,在沙游体验中感受到一股向外推的力量;我当时十分混乱和恐惧,感到那力量是带有破坏性,故此想把它压抑下来;但那份内在的力量实在强烈,与它对抗使我十分疲倦;终于我放下与它对抗,尝试去明白那内在的声音。

 

当我安静下来,发现内心的渴望──离开香港。若我认同它的存在,稳定的生活会被打乱,并且要面对未知的将来,内心真的不安。说来奇妙,当我不再跟内在的声音对抗,恐惧没有那么强烈,渴望也没有那么负面。然而,家人和朋友皆不明白我为何有这决定,我不能怪他们,因为我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一刻,我突然想到有些人忽略了个人的内在世界,而我就是忽略了外在世界的人。我希望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对我所忽略的外在世界能有多一点认识和体会。

 

终于,我决定给自己两年时间,在休息与体验之余,也进修来充实自己。当我来到瑞士,一处言语不通的地方,真的很有压力,困难的事情接踵而来,但最终仍是解决过来。来到苏黎世的荣格研究院(Jung Institute),我看重是在这里的体验,所以学习上没有甚么压力。没想到过了第一个学期,我想到转读心理分析师的训练课程,真正的难题终于出现了。然而,我认真查看申请资格,发现过去几年在中心的工作经验、个人的沙游体验……等,正配合了我的申请,经过几个月的时间,申请终被接纳。

 

我终于明白,前来瑞士就是为了这个训练机会!当我仍在香港,没有想过参与这训练课程;直觉地认为不可能,地方太遥远、训练时间太长、费用太昂贵、要求太严谨……总言而之,不可能的事情却发生了。我没有来瑞士,就没有机会走上这段路;现在我面对的困难更多,学习变得更有压力,但心里喜悦我终于找到前面要走的路。

 

人的努力 神的恩典

 

我仍记得当年在神学院进修的时候,常听到同学们经历神的供应与恩典,但那些事情从没有发生在我身上。我的性格很认真,学习和工作也很努力,所以上司和同事们会喜欢我;但我的生命从没有惊喜,因为我会把事情全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我不认为这性格不好,尽责任本来就是人的本份;但我把神置于一旁,因为靠自己的努力已成为我的习惯。

 

曾经读过Martin Kalff [1] 对属灵经验的看法「……我认为当我们认识本我(Self)、经验本我,属灵经验就会出现……属灵必须带有个人经验……」当我读到这段文字,内心有一份共鸣。不少人跟我谈论属灵经验、神的旨意,发现他们的问题是「如何」得到这经验,这是我难以回答的问题。属灵经验是内在经验,是主观而独特,在我「真正」遇上耶稣基督,才明白就是这经验。这经验对我生命带来转变,而且永不忘记。我认为与神相遇是在心灵一处很隐密的地方,这地方是处于生命的深入而且中心的位置;同时与生活又是环环相扣,这是我过去一年的体会。属灵经验不一定或大多不是超自然经验,只是神在人的心灵深处等候我们,相反是我们不常到访那地方。

 

我认为在生命中遇上沙游治疗是缘份,但沙游治疗跟我的信仰有没有关系,还是它只是心理治疗的专业知识和技巧?信仰和心理治疗常提到「转化」这词汇,似乎大家皆认同这是重要的东西,它会给生命带来转变,而成长的方向就是达至生命的转化。我心里仍然问,甚么是转化?怎样的转变才是生命的转化?某天,回到教会的主日崇拜,当我安静坐下来,凝望住前面的十字架,我被吸引了……被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浮现在我眼前,看到祂痛苦的面容,我的眼泪就流下来,祂经历到人世间最大的痛苦。我终于领悟,耶稣基督的生命就是世上最大的转化──死亡和复活──这是神迹性的转化。

 

经历转化是由痛苦开始,耶稣承受的痛苦是没有人可以做到,以至祂为我们走上这条路。然而,我相信每个人也有自己生命的痛苦,痛苦不是带来生命的终结;勇敢面对痛苦,是带来生命的转化,进入生命的新里程。属灵经验的主权不在人,不是人的努力就可以得到这份经验。神创造了我,不在于我能为祂做甚么,而是好好去认识祂所创造的我,让祂所创造的生命得着成长与转化,这是神对我的召命,心理治疗的工作是我对创造主的响应。人可以与神相遇,全是恩典。

 

结语

 

生命成长没有来不及,也没有完结;只要我们仍活在世上,就有机会成长、需要成长;或许我们处于成长路上的不同阶段,但绝不是孤单一人。既然成长没有完结,我们就不应只关注结果;认真地过每一天,自然体会成长路上的丰盛。现今的阶段,是前一阶段的成果,也是下一阶段的预备。

 


[1]       Martin Kalff 是沙游治疗创始人Dora Kalff的儿子。他是沙游治疗师,是国际沙游治疗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andplay Therapy)成员。

返回
辅导之旅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13期通讯(2013年2月)
日期 : 2013-02-28

改变能改变的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全文

进入你生命的旅程,

神圣又宝贵,

扩展着生命、丰富着生命。

 

渐渐建立信任、敞开心扉,

缓慢却进深,

重回受伤、失落之地,

深藏着

冷漠、眼泪、愤怒、委屈、

悲伤、痛苦、无助、无奈、孤单

……

积压、埋藏多年。

 

同感受、面对、

整理、疗伤、找资源,

来改写往后生命的故事。

 

蒙爱的、宝贵的你,

继续前行,

跨过一栏又一栏,

走过一关又一关,

这旅程让你不一样!

 

改变能改变的

 

我们不能左右天气,但可以改变心情。

我们不能改变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

 

无手无脚、生命战士尼克胡哲(Nick Vujicic),1982年出生于澳洲,父亲看见他患先天性四肢切断综合症便离开和呕吐,母亲深深自责。经过一段时间,父母慢慢接受这个不能改变的事实。四个月后母亲第一次抱他,六岁时父亲训练他以脚趾打字。童年时他饱受折磨和欺凌,患抑郁症几乎自毁。靠着父母和天父的鼓励,他慢慢克服残障,学习自理,返学,培养各种兴趣。21岁他获得商业学士学位。他认为拥有一个健全的心灵是非常重要,为了让人知道每个人被造都有目的(即使生命诸多限制,仍是有可以发挥的部份),他巡回演讲已超过二十多个国家,每次演讲激励人心。他虽不能握着妻子的手,却在2012年2月12日抓住妻子的心,结下盟约。(详情可以浏览http://www.lifewithoutlimbs.org/)

 

Nick和父母用了一段时间接受这不能改变的事情,从不能接受,到开始接受,学习与限制相处,最后他也可以活得精彩。

 

身、心、社、灵的互动改变

 

在辅导过程,受助者面对不同的情绪困扰,痛苦难受。有甚么已是事实不能改变,而需要接纳?有甚么是可以改变,而需要勇气迈出,需要毅力坚持?有些受助者需要服药来控制病情,面对药物的副作用,受助者好像肉在砧板上,无奈地任由副作用宰割;有些深受情绪起伏的煎熬,有甚么可以改变的吗?

 

看看可否作出一些生活的改变,例如:调节饮食及作息习惯,选择喜欢又适合的嗜好或运动来改善心情和身体。散步、跳舞、行山、游泳等等,不但能维持健康体重,还可增加抗压能力,减少抑郁和焦虑,提高集中力和睡眠质素,有助心理健康。运动时大脑会释放安多芬(endorphin),让人感到愉快。身体力行,达至既定目标后的成功感,也会令你增加自信!

 

另外,你也可以改变面对紧张、焦虑的方法。当惊恐突击时,你可以是困在情绪中无计可施,继续落在惊恐的恶性循环中,但你也可以学习一些方法帮助自己调节,例如:尝试操练放松练习,调节情绪;学习停止负面思想,终止那自己吓自己的灾难性故事;尝试主动留意一些让你感到舒服的事物,来平静心境。当你越来越熟练调节自己的情绪、想法、活动时,你会发现原来情绪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可怕,你不会那么容易被它吓倒,因新的经验告诉你:「我可以调节它,我可以控制它。」你会更懂得与它相处。

 

尝试透过辅导深入了解自己,以致改变你对自己的想法,这方法又如何?认识自己的想法、感受、期望、失望、成长需要、受伤事件、核心信念等非常重要。当你愈认识自己,愈多弹性,就愈容易改变旧的模式,活出新的模式。当你尝试以新的模式与己与人相处时,你会慢慢累积新的经验,这些都成为你人生的资源,有助改写你往后的人生剧本。

 

改变与人相处的模式,需要勇气,但也往往带来不错的效果。习惯扮演救世者的你,可选择继续埋怨没有人爱你,然而你也可以尝试在关系中定下合宜界线,学习说「不」,爱锡自己。在人群中穿梭的你,可选择继续感到空虚,然而你也可以尝试在独处中与自己对话。对人没有信心的你,可选择继续与人保持距离,孤单一人,然而你也可以尝试重新与人建立关系,学习信任人,与人分享,在关系中重新去爱与被爱。竭力事奉的你,可选择继续马不停蹄,然而你也可以尝试停一停,与安息日的主相遇……当你学习以新的模式与己与人与神相处时,相信你会有前所未有的发现和体会──生命会更完整、更丰富。

 

当你尝试过新的事物后,就会发现有很多的可能性,有很多范畴仍可以改善,不再是肉在砧板上那种任由宰割的无奈。你可以更自主、更能掌控自己。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