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抑郁症可以预防吗?
  • 「正负得正」:正向心理学的启示 
  • 「特稿」:生命成长—你、我、他 
  • 「玩出…新未来」: 简介自童为本游戏治疗法 
  • 「瞬间看心理」: 您今日PAUSE咗未? 
  • 「心灵小天地」: 心理分析 
  • 「人.全人」: 灵性与精神健康

下载通讯PDF档
抑鬱症可以預防嗎?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方扬医生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据199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告,预计在2020年,抑郁症在全球主要残疾的排名,会跃升至第二位,仅次于第一位的心脏病。由此可见,抑郁症有可能成为人类未来的主要病患,备受关注,急需预防。

全文

在以下篇幅,我会用可靠的研究结论加以分析,回答以下的问题:第一、甚么叫作预防治疗?第二、谁是预防治疗的对象?第三、如何预防抑郁症?从而希望大家能掌握抑郁症的预防之道。

 

甚么叫作预防治疗?

在流行病学中谈及预防治疗,通常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预防(Primary prevention),是指通过调节一些危机因素,预防疾病发生;第二层预防 (Secondary prevention),是指及早发觉可能或即将发病的情况,加以预防或治疗;第三层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是指治疗一些已发生的疾病以减低其残疾程度。今次主要探讨的,是第一及第二层预防的研究,让大家掌握预防的措施。当然,这些措施在已发病的患者之治疗过程中,仍有重要的角色。

 

谁是预防治疗的对象?

导致抑郁症的成因广泛及多元,其中的因素包括不可改变及可改变的因素。在预防治疗上,了解这些因素可以帮助我们识别出一些高危的群组,着力预防他们病发。

 

根据Karin Monshouwer et al.(2012)的报告发现,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危机因素中,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性别(女性较多)及遗传倾向;可改变的因素包括较高BMI(Body Mass Index)。在母亲患有抑郁症的组群,母亲的抑郁病情控制得不好,以及父母对子女情绪的排拒,都会增加这些青少年患上抑郁症的机会。1

 

另一项研究的对象是在职人士(Gregory P, 2008),报告发现不可改变的因素包括性别(女性较多)、遗传倾向、个性(例如固执)和早年发生焦虑及重性抑郁的病历;而可改变的因素包括滥药、慢性疾病、感到无助或无望、自我形象及能力偏低、缺乏实际和情感上的支持、耗尽状态(Burnout)等。

 

另一位学者Martin G. Cole et al(2003)的研究则集中于长者,报告发现:不可改变的因素有性别(女性较易发病)和曾经患有抑郁症的历史;可改变因素有丧亲经验、睡眠质素欠佳和各种身心疾病。3

 

如何预防抑郁症?

我们可以根据以上报告所发现的危机因素,特别跟进拥有那些因素的群组,并作出适切支持,以达至预防的目的。例如遇到一位曾经患有抑郁症的老婆婆,现正经历丧亲,我们就必须敏感她的抑郁症可能较易复发,着力在她正面对的危机上作出跟进。

 

基于有关如何预防抑郁症的研究较少,我只能从250项研究中选择一些较权威性的研究作为分析的根据。进行这些研究的方式包括系统性回顾(Systematic reviews),以社会人口为基础(Population based)的研究和以随机及对比方法(Randomized control trial)进行的研究。

 

首先,运动有用吗? MammenG., Faulkner G.(2013)的回顾指出,在30份高质素的研究中,有25份研究显示运动可以减少抑郁症状。报告显示每天最少步行20分钟,可以减少6%患上抑郁症的风险;若每天步行多于40分钟,可以减低17%的风险。报告认为我们应积极地将运动培养成生活习惯。4未开始运动的人,先开始运动;开始了运动的人,更应持之以恒。

 

此外,在饮食方面要多吃蔬菜和生果。于加拿大进行的一个研究(Mc Martin S.E., Jacka F.N., Colman I, 2013)探讨吃蔬菜生果与预防抑郁症的关系,发现大部份蔬果都含丰富抗氧化剂和叶酸;而且无须特定某种类别的生果或蔬菜,只要习惯多吃,便能减低患抑郁症的机会了。5

 

至于社会及心理层面方面,一份将松弛训练与认知行为治疗作比较的研究,将133位女大学生分成两组,参与了为期8星期的认知行为和松弛训练治疗,发现两者在治疗后的3-6个月期间都有相似的正面效果,所以较简单的松弛训练可能有较高的成本效益。6此外,一些较近期的研究显示在预防性治疗方面,人际治疗和以静观为基础的认知行为治疗确存在成效。其中一项研究指出对曾有三次或以上病发的人士来说,提供以静观为基础的认知治疗是最好的预防治疗。另外一个针对长者的研究发现最少三个月的社交及心理教育和社交小组能有效预防长者患上抑郁症。7

 

最后,我想提及灵性方面。一份为期10年的跟进研究以核磁共振(MRI)影像分析,观察灵性经验在预防抑郁上的成效。研究以大脑皮质层(Cerebral cortex)厚度的变化反映灵性对预防抑郁症的重要性。结论认为有灵性经验者(指有宗教信念及经验而非单单出席相关活动),包括持续实践静修及默想的人,其大脑皮质层比较没有这些灵性经验的人厚,抑郁症的风险亦有所减低。8

 

总括而言,抑郁症于2020年是否成为人类残疾的第二位,仍属未知之数,以上报告帮助我们认识不同预防抑郁症的措施。导致抑郁症的因素有可改变与不可改变的因素,这有助助人行业将资源有效投放,以预防疾病蔓延;最后我认为预防措施当以跨界别的合作,结合生理、社交、心理及灵性的关怀,以达致最佳的预防效果。

 

 

 

參考资料:

 

1. Karin Monshouwer et al (2012). Identifying target groups for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early adolescence: the TRAILS study. J of Affective Disorder 138 (2012) 287-294

 

2. Gregory P (2008).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or preventing depression in the workplace: a review of supporting workplace factors and interventions. J Occup. Environ. Med. 2008; 50: 411-427

 

3. Martin G. Cole et al (2003). Risk factors for depression among elderly community subjec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MJ Psych 2003; 160:1147-1156

 

4. Mammen G., Faulkner G. (2013) A systematic review of prospective studies. American Journal of Preventive Medicine. 45 (5) (pp 649-657), 2013

 

5. Mc Martin S.E., Jacka F.N., Colman I. (2013) Evidence from five waves of a national survey of Canadians. Preventive Medicine. 56 (3-4) (pp 225-230), 2013.

 

6. Vazquez F.L., Torres A., Blanco V et al (2012) Comparison of relaxation training with a cognitive-behavioral intervention for indicated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in university student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of Psychiatric Research. 46 (11) (pp 1456-1463), 2012.

 

7. Forsman A.K., Nordmyr J., Wahlbeck K (2011)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the promotion of mental health and the prevention of depression among older adults. Health promotion international. 26 Suppl 1 (pp i85-107), 2011.

 

8. Miller L, Wickramaratne P, Gameroff MJ, Sage M, Tenke CE, Weissman MM. (2012) Religiosity and major depression in adult at high risk: a ten-year prospective study. AMJ Psychiatry. 2012; 169 (1): 89-94.

返回
「正負得正」:正向心理學的啟示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胡凤娟女士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小时候,我十分喜欢数学,记得老师教导我「正负得负」的乘除法则。今天,我学习心理学,发现原来可以「正负得正」。

全文

小时候,我十分喜欢数学,记得老师教导我「正负得负」的乘除法则。今天,我学习心理学,发现原来可以「正负得正」。

 

 

正向心理学

一九九八年,美国著名学者Martin Seligman 获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他认为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心理学过分集中于精神病的治疗,不但忽略了「令人类的生活更美好」这重要使命,亦未能彻底解决问题──美国社会不断进步繁荣,人民的生活得以改善,抑郁症的发病率却没有下跌,反而有上升及年轻化的趋势。心理学需要突破!因此,Seligman联同其他学者积极发展「正向心理学」,务求藉着科学化的研究方法,找出快乐之道,鼓励人们发挥所长,建立丰盛的人生及健康的社会,他们认为这才是预防精神病的最佳方法。

 

正向心理学的发展初期,重点强调快乐,目标是增加人的生活满足感。在《Authentic Happiness》一书中,Seligman提出真正的快乐包含三大元素:正面情绪、生活投入及积极意义。 九年后,他撰写了另一本书《Flourish》,将正向心理学的主题提升为幸福,目标则修订为令人生更丰盛。他认为幸福包含五个元素:除了正面情绪、生活投入及积极意义外,还有正面的人际关系及成就,并将它简称为PERMA (Positive emotion, Engagement, Positive Relationships, Meaning, Accomplishment)。

 

快乐及幸福之道

 

正面情绪(Positive Emotion 

面对过去的经历,我们是否感到满足、心怀感恩、为自己所作的引以为荣?我们能否活在当下,享受身边的人和事,例如:窗外的美景、一首悠扬悦耳的乐曲、一杯香浓的咖啡、早晨的清新空气、孩子的温馨拥抱、与三五知己相聚的欢乐时光……?面对未知的将来,我们是否乐观、满怀希望、信心十足?

 

愉快的人生来自我们对过去、现在及将来的正面情绪。越多正面情绪的人,他们的抑郁及焦虑越少。原因何在?心理学教授Fredrickson及她的研究团队发现正面情绪可以扩阔人的思维,让人看到更多可能性,拥有更多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可以中和负面情绪带来的破坏,有效提升我们的抗逆力。

 

生活投入(Engagement 

充实的人生来自我们对生活的投入。无论是嗜好、娱乐、运动、甚至工作,当我们全情投入时,往往会进入一种忘我的境界,我们全神贯注,高度集中,运用一切能力和技巧面对眼前的挑战,并不察觉时间的流逝,正向心理学专家Csikszentmihalyi称这种经验为flow (在互联网上,这个名词有不同的翻译,如:「神驰」、「流动」、「心流」等,但笔者认为都不太贴切,只好沿用英文flow)。享受到flow的人,对生活感到满足及投入,抑郁的情绪也会较少。

 

要获得正面的情绪,你可以到海滩畅泳,或者看一场电影,甚至逛街购物,一般而言都不是太困难的事。可是,要达致flow,却不能不劳而获,一个有效的方法就是找出自己的优点,加以发挥。有人认为自己读书没有天分,既不懂音乐,又不擅于运动,哪有甚么优点?其实,这里所提及的优点并不是指天赋的才能,而是指可以后天培养的性格。Peterson及Seligman列出了人类六大美德(virtues)及二十四项性格优点(character strengths)。 研究证实这些性格优点都与生活满足感挂钩,而牵涉情感的性格优点(如:热诚、感恩、希望及爱)与生活满足感的关系强于牵涉思考力的性格优点(如:好学、判断及创意)。

 

发挥性格优点在正向心理学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它有助提升幸福的五大元素。如果读者想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点,可以到网页www.authentichappiness.org填写《价值实践(VIA)突显优点调查》,也可浏览网页www.viacharacter.org参考提升各项性格优点的建议。

 

积极意义(Meaning 

中学时代,我们常常会讨论一个问题:「人生的意义是甚么?」随着年纪渐长,生活忙碌,很多人会把这个问题搁置。然而每当遇到失败挫折、疾病痛苦、天灾人祸时,这未解决的问题又会在脑海中浮现。我们需要一个有意义的人生!

 

要活得有意义,我们要超越自我,运用个人的优点去服务他人/团体,例如:家庭、小区、国家、政治、宗教等等,这会为我们带来快乐及满足,令人生更丰盛。有人认为生活忙碌,哪有时间服务他人/团体?不错的,没有一个人会有足够时间做完每一件要做的事情(所以我的房间总是乱七八糟的),但我们总有时间做我们想做的事,所以关键是我们是否认为那件事情值得去做或留意到它的重要性。

 

在面对逆境时,意义同样重要。有些人遭遇不幸,却找到个中意义,他们不但会采取较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困难,甚至比从前成长更多。事实上,不少遭遇过天灾的幸存者,都领略到他们所拥有的原来都不是理所当然的,不幸的经历让他们学懂珍惜家人,并重整生活的优先次序。总括而言意义为我们的人生添上内涵,是预防抑郁的有效方法。

 

正面的人际关系(Positive Relationships 

正面的经验很多时都有其他人的参与。想想上一次你开怀大笑的时候,是不是正与家人或朋友相聚?你感到生活充满意义的时候,是不是正在服务某个群体,又或是实践某一使命?没有人是一个孤岛,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有一种保健食品,临床研究证实它有效预防疾病,即使你已染病,它亦能加速你的痊愈,而且价钱大众化,你会购买吗?我相信大多数人的答案都是肯定的。如果有一种东西,无数的研究都证实它有效预防情绪病,即使你已患上抑郁症,它亦有助你的康复,你愿意尝试吗?那种东西就是社交支持,它可以来自家人、朋友、宗教团体或社会。

 

与人建立正面的关系并不是容易的事,很多人都觉得年纪越大越难结交朋友,曾经受过伤害的更不愿意再冒险,老夫老妻都懒得建立感情。然而,正面的人际关系与我们的情绪及幸福息息相关,不容放弃。研究发现,在众多方法中,行善最能增加实时的幸福感,读者不妨尝试每天对你身边的人做一件好事,看看你的心情如何,彼此的关系又有没有改变。 关系是双向的,愿意付出固然重要,别忘记接受别人的好意,这也是一种福份。

 

成就(Accomplishment

有些人竭力追求成就,达致成功的人生。奥运选手经年累月的锻炼,便是为了在四年一度的比赛中夺取金牌。有些朋友制作蛋糕,并不是因为他们喜欢吃甜点,为的只是制成品带给他们的成功感。记得曾经有一位学生告诉我,她十分喜欢考试(这是真人真事),因为每次考试都是一个获得卓越成绩的机会。又有一位朋友,他花金钱时间去考车牌,并不是出于工作或家庭的需要,而是以此作为一种自我挑战、个人突破。

 

请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成就既然是幸福的其中一个元素,就拼命催谷孩子,以为这是为他们将来的幸福着想;又或是废寝忘餐,日以继夜地工作,不顾一切,只为爬上社会阶梯的上层。成就不是以成绩、金钱或地位来界定的。很多学生为了学业而焦虑不安,名成利就的人也会郁郁不欢。成就不是用来肯定自我价值或是争取别人认同的工具,它是一种自我挑战、实践个人理想的成果。

 

实践行动

正向心理学很着重实践,有关学者设计了多种练习,以下列举其中一些,都是研究证明有效提升快乐指数的,读者不妨试试。10

 

  • 发挥所长:填写《价值实践(VIA)突显优点调查》,藉此了解自己的性格优点,然后恒常地以一些崭新的方式去发挥它们。例如:你的性格优点是好学,你可以定期学一门新的知识或技能。
  • 开心日记:每天用十分钟的时间,写下三件当天发生的好事(不一定是惊天动地的,日常琐事也可),并它们发生的原因。例如:丈夫协助孩子温习,因为他关心孩子。
  • 感恩聚会:想想谁曾对你说过一些金石良言或为你做过一些事情,为你带来裨益,但你却从未向他(她)表示过你的谢意的。写一封信,具体说出他(她)所说或所做的,并为你带来的正面影响。完成后,致电给他(她),邀请他(她)共聚,但不要告诉他(她)有关感谢信的事。当你们见面时,向他(她)读出你的信,然后分享彼此的感受。 

 

结语

处理身体问题,大家都知道不能单靠药物治疗,这是治标不治本,最彻底的方法,是实践健康的生活模式,增强身体的免疫力,这才是预防疾病的上上之策。处理精神和情绪问题,道理也一样,不能单靠心理治疗,最理想的途径,是学习快乐幸福之道,增强抗逆力。

 

正向心理学不是阿Q精神,叫我们忽略现实世界的问题,又或是扭曲事实,以求自我安慰。相反地,它鼓励我们采取正面的态度去克服逆境的挑战,以乐观的思维去改变负面的想法,藉着性格优点及行动去增加正面情绪、生活投入、积极意义、正面的人际关系及成就,而不是被无可避免的弱点及环境限制拖垮,让我们可以活出丰盛的人生,这就是「正负得正」。

 

 

參考资料

  1. Fowler, R. D., Seligman, M. E. P., & Koocher, G. P. (1999). The APA 1998 annual report. American Psychologist, 54(8), 537-568. doi: 10.1037/0003-066X.54.8.537
  2. Seligman, M. E. P. (2002). Authentic happiness: 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 New York: Free Press.
  3. Seligman, M. E. P. (2011). Flourish: A visionary new understanding of happiness and well-being. New York: Free Press.
  4. Fredrickson, B. L. (2000). Cultivating positive emotions to optimize health and well-being. Prevention & Treatment, 3(1), Article 1. doi: 10.1037/1522-3736.3.1.31a
  5. Csikszentmihalyi, M. (1990). Flow: The psychology of optimal experience. New York: Harper & Row.
  6.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Character strengths and virtues: A handbook and classific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and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www.viacharacter.org
  7. Park, N., Peterson, C., & Seligman, M. E. P. (2004). Strengths of character and well-being. Journal of Social and Clinical Psychology, 23(5), 603-619. doi: 10.1521/jscp.23.5.603.50748
  8. Seligman, M. E. P., Rashid, T., & Parks, A. C. (2006). Positive psychotherapy. American Psychologist, 61(8), 774-788. doi: 10.1037/0003-066X.61.8.774
  9. Same as 3.
  10. Seligman, M. E. P., Steen, T. A., Park, N., & Peterson, C. (2005). Positive psychology progress: Empirical validation of interventions. American Psychologist, 60(5), 410-421. doi: 10.1037/0003-066X.60.5.410

返回
生命成長—我、你、他
分类 : 通讯专栏—特稿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是生命成长,而生命成长是每个人的需要。既然如此,成长的课题就不应只是某些人的关注,又或者我们想到某人生命需要成长。同时我们又有否思想个人的生命又处于那种状况呢?

全文

谈到心理治疗,大家联想到甚么?精神问题?情绪困扰?心理问题?性格障碍?……似乎是一堆吓怕人的专业名称。心理治疗的终极目标是生命成长,而生命成长是每个人的需要。既然如此,成长的课题就不应只是某些人的关注,又或者我们想到某人生命需要成长。同时我们又有否思想个人的生命又处于那种状况呢?

 

曾经听人说,西方心理学让人走向自我中心,这说法是很大的误解。当人认识「真我」,相反是更懂得与外界联系。生命成长是多角度、多层次,不同阶段有不同学习,由此带来不同的体验和领受。西方心理学有不同学派,理论关注各有不同。笔者无意在此区别不同学派,也自问没有这能力;只想藉此空间,分享多年来在生命成长里的个人体会。

 

个人成长

「我是谁?」大家还记得这问题在你人生哪个阶段出现?少年期?青年期?中年期?还是在此刻之前从没有出现过?这不是一个容易回答的成长问题,却很值得我们去思考和沈淀。最近,笔者一位踏入中年的朋友感慨地说:「回顾过去四十年,我不懂如何分享自己……似乎过去只是为人而活……究竟我的生命是怎样、将来又会如何?」笔者坐在朋友身旁,没有作出响应,心里感受到他的沉重和无奈,并感到他期待生命的改变。

 

笔者回想当年投身护士行业,是听从家人的意思;当时没有喜欢或抗拒,只是大家说好,就跟从他们的意见了。十多年后,笔者的工作算有点成就;在稳定的生活里,却突然希望转变。当时并不明白个中原委,直到当上心理治疗师,才真正体会工作带来的喜悦和满足,正是笔者一直在寻觅的。笔者没有后悔当年跟从家人的意见,那时亦没有能力为自己做选择;护士工作是有意义的工作,生命也有成长;但此刻心里喜悦,终于遇上个人喜欢的专业,而且骄傲地为自己人生作出另一抉择──放下十八年的护理专业,重新上路。

 

在辅导室内,笔者常听到受助者说不知道自己想如何,甚至直接说:「我有选择困难症……」这样的人生很容易被支配。他们没有个人(我)的身份,就似被困于深山老林,找不到出路,令人迷茫、恐惧。仍记得当年思想「我是谁」的时候,确实感到迷茫。每个人也有「我」这身份,但笔者的「我」是如何?再问自己的「我」与他人的「他我」有甚么不同?自己对「我」的感受与他人对「他我」的感受又有何不同?笔者没有答案,只知道「我」和「他我」是不同;可以明白「他」,但不可以没有「他」而直接明白「他我」;所以自己不认识「我」,别人也不可能认识我们的「真我」。最后,笔者明白每个人拥有一个独特的自己,认真地认识那独特的「我」,才可以继续走前面的人生路。

 

笔者没有把内心「我是谁」这问题跟人分享,因为连自己也不明白为何思想如此怪异。然而,重点不是找出具体答案,而是你曾否关心自己对「我」有多少认识、又是否渴求不断地认识那「真我」。毕竟个人成长是一生的事,没有人可以说他已经完成了个人成长;相反,我们的心态是否愿意生命一直成长下去?

 

关系成长

生命成长不单是个人层面,关系的发展也不容忽略。事实上,人未出生,在母体内跟母亲已拥有一份特殊的关系,常听到怀孕的母亲说:「我感应到身体内的小生命……」出生后,与父母的关系同样紧密;没有孩子可以不受父母的影响便成长起来;只是父母亲的影响如何,各人就不同了。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与生俱来,特别是母亲的关系,没有其他关系可取代。

 

生命成长中,孩子需要先与父母分离,才可以独立。那分离并不只是身体上的分离,情感上也要分离。当孩子在婴儿期得到母亲适当的照顾,就有能力逐渐与母亲分离,开始建立真正的自己,继而进入人生新里程――亲密关系。

 

在成长阶段,与父母处于过于亲密或疏离的关系,在进入亲密关系时,很容易会出现障碍。有些人期望伴侣成为他/她的父或母,关系上有强烈的占有欲,行为上需要操控对方,以延续对父母的渴求;而另一些人则走向相反的极端,关系和行为上与人保持距离,甚至孤立和封闭自己,以保护自己不受到关系上的伤害。大家可以想象,以上两种关系也不是健康的关系,在亲密关系中同时反映出人心灵的脆弱。

 

群体成长

人是独立的个体,除了亲密关系的建立,群体关系亦同样重要。人有不同的性情,对群体的需要与响应各有不同,例如:外向型的人,喜欢热闹的群体气氛,这带给他们活力,使他们愈来愈精神;内向型的人也需要群体,但吸引他们却是三两知己的心灵倾诉。由此可见,前者的能量是向外散发,而后者的能量是向内凝聚。

 

对群体开放出现困难,生命相对地封闭起来,生命成长也暂时停顿下来。外向型的人向外开放的困难不大,但容易被认为没有深度,缺乏内省。内向型的人不等同性格封闭,他们是可以开放,但不享受太多人闯入他们的内在世界,或者他们停留在外在世界的时间不似外向型的人那么久。

 

在辅导室内,笔者常见到自我封闭的人,他们对外界存有不安、恐惧,相反独处对他们来说舒服得多。当笔者探索下去,不难发现他们感到外界不安全,是源于内在缺乏了安全感,这与个人成长有莫大关系。这种情况下,成长不等于要强行把他们拉到外在世界,因为对他们来说外在的不安全就如洪水猛兽般,封闭是他们的自我保护方式。当他们在心理治疗中经历到内在心灵被强化,就自然减少对外界的不安全感,也能走出自我封闭的世界。

 

结语

笔者认为生命成长是终身的学习,只有开始而没有结束,而且愈早开始对生命愈有益处。生命成长包括了三个层面:个人成长、关系成长、群体成长。笔者认为生命成长的起始点是个人层面,继而是一对一的关系,最后是三个人或更多的群体关系。

 

返回
兒童為本遊戲治療法
分类 : 通讯专栏—玩出…新未来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我写这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让你重新重视游戏,并且从适当的游戏态度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关系。这正是「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的取向。

 

全文

我写这专栏的目的,是希望让你重新重视游戏,并且从适当的游戏态度中,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关系。这正是「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的取向。

 

「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让我遇上不同的小生命。有孤单、受伤、受了惊吓、自我封闭、愤怒等幼小的心灵。与他们相遇,让我们建立了宝贵的关系,他们在当中治疗、成长。此刻,我想起一些治疗中的经验:例如某位沉默但内心充满愤怒的小男孩,从他站在房间一角,沉默地背着我,以不同玩具进行互相打斗,直至他可以面向我玩,并且开始打破沉默,发出不同声音配合打斗场面;再进而可以选择更多不同的玩具和玩法,增加互动及信任;再到他可以扮演医生病人、玩煮食游戏,甚至请我吃……。

 

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他越来越开心,而且与父母关系大为改善。

 

游戏治疗的过程,普遍是每星期一次,每次50分钟,我们固定在这「特别游戏时间」见面,孩子通过在自编、自导、自演的自主游戏中,尽情、自然和投入地玩。这个「玩」可不简单,他在表达他的心声、经历、感受、需求、愿望等等。渐渐地,他感到这治疗关系安全时,便会打开心窗,让我经历他所经历的,感受他所感受的,看他所看的,好奇他所好奇的,藉此了解他的世界,陪着他面对内心的愤怒、创伤、郁结、恐慌、困难、挫折等等。

 

简介「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

随着不同心理治疗理论兴起,不同游戏治疗法也相继发展,当中Virginia Axline(1947)创立的「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最为普及。她强调辅导者对儿童真挚的关怀、了解及接纳,让儿童在安全的辅导关系中透过游戏尽情表达及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化解郁结,治疗伤痛,强化心灵,重建自尊自信并健康地成长。她认为每位儿童都是独特和值得尊重的,因为他们是有价值和尊严的个体。孩子与成人一样,同样渴望被人倾听、了解、接纳、信任和尊重。在游戏室,孩子经历被关注、陪伴、允许在安全和尊重他人的情况下按照其意愿和方式玩耍,藉此自然地表达、抒发、整理、探索、重建他们的内心世界和找出内在资源去成长。

 

「儿童为本游戏治疗法」适合年约3-10岁的儿童。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语言表达、词汇组织,以及明白复杂的问题、动机、和感受还在发展中,故此,游戏是这个阶段儿童最自然的表达和沟通方式。成立台湾游戏治疗学会的高淑贞教授[1]指出:「经过多年的试验,游戏治疗已经普遍被公认是处理儿童情绪困扰最适当的咨商模式……相关研究均显示,即使是身心健康的儿童也能受惠……」[2]

 

在日后的专栏中,我们会更多谈及这治疗模式。而最重要的,是让你更了解你的孩子,协助你建立与孩子更和谐和轻松的关系。

 

 


[1]美國北德州立大學諮商哲學博士,遊戲治療和親子關係為其研究專長之一。

[2]蓋瑞.蘭爵斯:《遊戲治療:建立關係的藝術》,高淑貞譯(台北:桂冠圖書,1994),頁ix。

 

返回
您今日PAUSE咗未?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Pause & Breathe... 停一停,抖一抖,回到当下。。。

全文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返回
心理分析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由第十六期通讯开始,心灵小天地会定期跟你们见面,主要介绍心理分析(Analytical Psychology)的理论和概念。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描述理论并不是我的强项,这小天地是我的学习空间,而你们就是见证人。愿意我们一同学习,对个人的心灵世界有更深入的明白和体验。

全文

由第十六期通讯开始,心灵小天地会定期跟你们见面,主要介绍心理分析(Analytical Psychology)的理论和概念。对我而言,这是一个挑战!因为描述理论并不是我的强项,这小天地是我的学习空间,而你们就是见证人。愿意我们一同学习,对个人的心灵世界有更深入的明白和体验。

 

我首先要说明,心理分析与精神分析(Psychoanalysis)是两个不同的学派。前者是由荣格(Carl Jung)所创立,后者是由人所共知的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所创立。由最初接触心理学和心理治疗开始,我对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已很有兴趣,而这两学派同属深度心理学的类别。我认为弗洛伊德的贡献是不能否定的,虽然无意识(Unconscious)不是由他发现,但他把无意识应用在临床上的精神和心理现象,这是很大的突破。我曾经在另一文章中提到「无意识是神秘、丰富,就似从未发现的地下宝藏;它的神秘在于人对它不懂,它的丰富因为生活中没处不在」。(见诚信综合治疗中心通讯第13期:生命之旅~心理治疗师的成长路)弗洛伊德确实开启了我对无意识的探索。

 

荣格比弗洛伊德年轻十九年,他被弗洛伊德《梦的分析》所吸引,而结下深厚的友谊。可惜,荣格的理论发展跟弗洛伊德的愈走愈远,那段友谊只维持了七年。弗洛伊德认为心理压抑(Repression)的主要内容,是性欲或与其相关的事;而荣格认为并不如此,内容可以是性欲以外。我能体会那关系的破裂,对二人也是重大打击。弗洛伊德很欣赏荣格,并认定对方是他学术上的接班人;当荣格在理论上提出与他不同,他感到个人权威受到威胁;最后宁可割舍喜爱的荣格,也要维持他的权威。当我读到这部分,内心感到无奈,不断问权威真的如此重要吗?

 

我认为权威是中性,没有好与坏,而是在乎人的态度如何。在治疗关系里,如果治疗师的权威是让受助者感到安全,以至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开放内在心灵,面对创伤,这份权威是受助者的助力。相反而言,如果治疗师的权威让受助者感到自己的无能,而长期只是依附治疗师,这份权威需要反思。治疗师的权威,是要让受助者成长,继续前面的人生路。

 

荣格离开弗洛伊德之后,走进他人生的黑暗期。事实上,那次分离,荣格失去一段如父子般的关系,十分痛苦。荣格曾经在他自传中提到,离开弗洛伊德之后,他失去了生命的方向,往后很长的时间,荣格在黑暗里挣扎,从外在对弗洛伊德的移情,转化为对内在心灵的追寻,痛苦和混乱的心灵才经历自我治愈。过程中,荣格的理论逐步地建立起来。对我而言,两位学者皆是智者,他们在心理学的贡献是都有目共睹的。

 

心理学的领域很辽阔,不同的学派拥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在诚信综合治疗中心,有多位辅导员、心理治疗师、临床心理学家,他们的理论进路各有不同,是基于不同的专业训练和个人性格。所以,没有那学派是最好,只是助人者要找出适合个人的心理学进路,深入学习,对受助者必然有帮助。

 

在心灵小天地,我会集中向各位读者分享心理分析的基本概念,包括:心灵(Psyche)结构──阴影(Shadow)、情结(Complex)、阿尼玛和阿尼玛斯(Anima and Animus)、原型(Archetype),性格类型(Typology),自性化过程(Individuation process)等。这平台并不是一个学术研究的空间,我会尝试浅白地说明这些基本概念的意义,并希望在生命成长的层面上作出反思。

返回
灵性与精神健康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16期通讯(2014年7月)
日期 : 2014-07-31

灵性、精神、健康、整合,可能的一个共通点,就是统统都难以定义。

全文

我们对一些观念的理解,有时真的难以给予一个天衣无缝的定义。但这又不代表我们不知道那是甚么。我们都经验过生病,会了解生病时的我与未生病之前或者复原之后的我是有何等天壤之别。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之中,我们对这些观念的理解会较为相若,一讲就明。但是,如果文化背景不同,没有一个共通的语言,就可能会产生误解,所以定义也有其重要性。

 

回顾黄德兴医生在研讨会中引用Philip Sheldrake对灵性的定义:『灵性是对生命整全的进路』。黄医生说明:「从身、心、社、灵的角度理解精神问题,灵性不是第四个层面,而是一个整全的要素……」;另外他也引用Sandra Schneider对灵性的定义:『灵性是一个有着意参与的自我整合,是自我超越及朝向终极意义的』,同样指出灵性是人之所以整全的必须因素(见本中心第16期通讯页3)。

 

讲座另外一位讲员陈霍玉莲女士引用Psychology的字源分析,我们日常谈及的心理学,原意正是指「灵魂的学问」(见本中心第16期通讯页5),也可见灵性及心理是不可分割的整体。

 

这些论述让我想起不少个案,例如一位经历突然丧亲的女士,她得知恶耗,晴天霹雳,六神无主,心如刀割,四肢无力,呼天抢地。你看到的,是一个在苦难中痛不欲生的人,你不会去拆解她的心脏功能是否受损,或者她的神智是否健全,灵性是否软弱。你以你的内心与她相遇,你感到她的悲痛。她是整个人都在这哀伤之中,她吃不下,不是因为胃病;她睡不着,不是因为情绪病;她时而以为亲人仍在世间,好像听到他说话,时而哭诉失去所爱的,看似很不一致,但这并不是因为精神分裂;她愤怒上帝为何这样待她,不是因为她对上帝失去信心。她是一个哀恸的人。她可能经过很多年月,渐渐从哀伤中走出来,但午夜梦回,仍然感到内心的空洞,不过她可能同时也对自己的经验赋予某些意义,这意义因人而异,也不可以由别人加给她。是否这才是灵性的醒觉?我看也不是,她整个人在组织自己之中,她的身体在适应某些转变,所有遭遇都在她的记忆之中,她会反思,会整理不同的生命片段,她的宗教经验也会参与在这一切过程之中,从一开始,她没有一刻不是整个人在经验。这是我所说的「全人」观念。

 

套用完型心理学的观点 “the whole is oth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笔者注:the whole is more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出自AristotleMetaphysics,心理学家Kurt Koffka指出原意并没有多少之分,而是本质上不同。)指出人的意识是整体地认知而且会把不同的讯息整理组织。人倾向先看整体,或者同时看整体及其包含之部分。

 

看来,习惯把人肢解为不同的部分,可能是工业社会的副产品吧!我们能否还原基本,看出人是必然整合的?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