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 「畅谈心理学」: 认识性格障碍 
  • 「关系解碼」: 转化关系中难以承受的痛 
  • 「玩出…新未来」: 游戏的意义和重要性 
  • 「瞬间看心理」: 一颗临在的心 
  • 「心灵小天地」: 对立原则 
  • 「人.全人」: 在治疗中谈到灵性问题的困难 

下载通讯PDF档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的结合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个人经验中,针对精神问题的治疗,药物的确有很重要的位置。见过病人因为不服药而旧病复发,对病人及家人的伤害都很大;但也见过不少药物导致的副作用,所以也很明白病人不想吃药的原因。

全文

其实,要服药就先要接受患病的事实,这本身就不容易。接受精神治疗本身要有很大的勇气,我们有没有表示明白那困难、有没有欣赏他努力面对问题?有的话,你就已经关心到他心理的部分。

 

另一方面,我见过病人因着适当的心理治疗可以不药而愈;也见过有病人只用心理治疗而病程没有进展,一用药就进步神速,连心理治疗的进程都加快了。所以,我相信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两者都是精神治疗的重要方法。

 

今天讲座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明白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两者各自的优势,以及可以如何结合使用,使大家无论是基于自己的需要,或是希望帮助别人,都可以知道如何是最好的选择。我也希望听众明白所谓精神病是多元的,意即不是一种病,是很多不同的病, 即使病征相似,每个人也是独特的生命故事,要个别的了解才能帮助他更好康复。

 

精神病是一种怎样的病?

讲治疗,就要先讲治疗甚么?究竟精神病是怎样的病?简单说,精神病是精神活动(包括思想、记忆、情绪、人际关系、情感表达、行为活动等所谓知、情、意各方面)的功能失调。成因多元,需要多元的治疗。

精神病是一个概括的词语,也是一个很敏感的标签。其实这专科处理很多不同的病,由神经痛症、失眠到思觉失调都包括其中。精神病可以包括很普遍的抑郁症、各种焦虑症如恐慌、广泛焦虑、社交焦虑等;也包括较少但也常见的认知障碍、狂燥抑郁、精神分裂;也包括行为及进食相关的疾病、成瘾问题、性格偏差等。但大部分病者都不是精神失常,不是失去自我处理的能力,而他们的问题大都是可以理解的。

 

人的大脑是怎样运作的?

要了解精神的功能失调,便要更多了解大脑的运作。但到目前,我们对大脑的认知仍然是很有限的。美国总统奥巴马讲到医疗经费的拨款时说:「两边耳仔中间那两磅肉, 影响至大,但我们却几乎一无所知!」我们的现况正是如此。不过,近年医学的研究也比我读医时发展得很多了!当时我们还以为神经细胞不能再生,死了的大脑活动能力不能重现。现代的研究指出脑细胞也有再生的能力,这可塑性(plasticity)包括有其他的神经细胞长大、生出新的神经细胞及增加细胞与细胞之间的联机。这了解对康复工作有很关键的影响。

 

另一个常见的误解是以为精神病是遗传的,所以有命定的结局。其实遗传因子的表达(expression)与环境有很大关系。医学研究证实,大脑细胞传递物质的分泌非单受遗传影响,压力对大脑细胞传递物质的分泌也有影响,所以治疗过程必须重视对压力的处理。

 

精神治疗的配套

了解到精神问题是甚么一回事,谈治疗就容易多了。我们实在要多谢精神科药物的发现,因为未有现代的药物治疗之前,很多精神病人在疯人院(asylum)中渡过一生。但是,近百年的精神科发展,又不能只归功于药物的发展;心理学及社会学其实在同时也有长足发展。

 

今日精神病的治疗方法包括很多方面:例如药物、职业治疗、工作治疗、社交训练、康复治疗、艺术治疗、心理教育、心理治疗等。我所指的药物与心理治疗的结合也可以应用到药物与非药物治疗的关系上。

 

适当的药物治疗对病人的确有很大的帮助,但服药最大的困难在于不愿服药,皆因我们对于用药治疗也有很多迷思,例如:

  • 『一开始吃药就要一世吃药!』其实,药是用来帮人的。如果有用,又要一直吃下去,像血压高的病人一样,那又如何?要一直吃不是因为吃开就要吃,而是治疗的需要啊!
  • 『精神科的药是毒药!』其实,所有药物都不能随便吃的,都不能过量,因为外来的物质都不是身体天然的部分,只能按医生的配方服用!
  • 『服用精神科的药如同吸毒!』其实,吸毒那类大部分是刺激精神或麻醉精神的药物,不是医治精神问题的药物,我们不会用K仔医治精神病啊!
  • 『吃这些药会使人很肥的!』其实,有部分药有这副作用,但不是每一种药都会;任何的副作用的确都要关注,但要平衡好处及坏处,不能因噎废食!

 

药物治疗有甚么作用?

我们要了解的重点是要明白这些药物对我们有甚么好处。这些药物不一定只是医治某一种病,好像抗生素可以杀某些细菌一样,而是在于控制某些病征或表现,例如减低多巴胺活动的药物可以有助减少幻觉、妄想等症状,但是它对激动或是思想行为太活跃的病人也有作用,可以帮助他们平伏心情。

 

附表一可见药物对治疗精神问题的一些好处。

 

  • 减低躯体的不适
  • 减少情绪的激动
  • 有良好的休息及睡眠
  • 增强动力
  • 提高情绪状态
  • 减少情绪波动
  • 减少幻觉幻听
  • 改善思维状态
  • 减少焦虑
  • 预防复发

(附表一)

 

心理治疗又有那些作用?

 

附表二也列举了一些非药物治疗的好处。

 

  • 提高面对压力及应付问题的能力
  • 提高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及尊严
  • 提高自信心、建立更健康的自我形象
  • 改善自我表达及沟通的能力
  • 改善社交能力、人际关系
  • 减少内心矛盾、扩展内心空间
  • 处理成长的缺欠,改善亲密关系
  • 改变思维、行为、学习放松、减少焦虑
  • 增加对疾病的了解及病识感,预防复发

(附表二)

 

为使大家更明白及更感兴趣,下面举了两个例子,都是凭经验模拟的故事,但也可以帮助我们更明白一些药物与心理治疗的互动。

 

例一:

一位40岁的经理,平日工作忙碌,缺少运动,近日工作压力也颇大,使他经常神经质地重复检查家居的安全及工作是否有所遗漏;睡眠的状态,由难以入睡转到晚上很早就疲倦但睡得不长。某日半夜醒来,他心跳得厉害,怕是否心脏病发,愈想愈惊,最后忍受不住召了十字车送院。医院检查确定他的心脏没有问题,打发他回去,但这些症状愈来愈密,工作也难以集中,后来被转介到精神科医生。他有明显的惊恐症状及开始有抑郁症状,医生用了轻量的血清素回收抑制剂,少量的镇定剂,病情很快平定下来。医生与他建立了很好的治疗关系,他也愿意了解情绪问题的来源,谈及到压力的处理以致人生的意义。慢慢地他开始谈到一些梦境及回忆,心情中隐隐出现了一些哀伤。一次谈话中,他说到他父亲正是40岁那年心脏病发辞世的,随即痛哭起来。当时他几岁大,也不知如何表达哀伤,但一些情境及记忆,包括他的惊惶失措都留在潜意识中。这些了解帮助他明白他的情绪及惊恐是有原因及可以了解的,不是甚么精神失常,也帮助他宣泄了一些压抑的情绪及建立他的自我感。

 

例二:

一位20 多岁患有痒癎症的女孩因情绪问题来求诊。她在儿童期开始已经有痒癎症,十岁后一直没有病发,十三岁停了药,但不知怎的,上了大学后便发作了几次。她住大学宿舍,也上了庄,但感到压力很大,不时大发脾气,之后很感羞愧,但又控制不来。辅导员了解她的情绪及给予支持,也着她做一些事件与行为的记录,在了解过这些记录后,发觉情绪跟月经周期无关;她明显睡得很差,但也未能确实睡眠与情绪的关系。大家同意的是她必须减少压力了,所以,在得到同学的谅解后下了庄,又学习了一些身心松弛运动,她的睡眠习惯也改善了不少。辅导员尝试用不同方法去帮助她处理情绪,包括孩童患上痒癎的自卑心理,但是她仍然偶有爆发性情绪及痒癎发作的问题,后来发现情绪与痒癎发作有很密切的关联。脑电图检查证实她的痒癎原是在一个影响情绪的中心地区,在加重服用控制痒癎药物后,连情绪都好转了,这也帮助病人解除心中的内疚及羞愧,明白痒癎及情绪的爆发都不是她性格不好或有精神问题。于是她豁然开朗,与朋友的关系也改善了不少。在这例子中,辅导提供了支持、同行、分析、解决问题、指导放松、面对压力、解除心结等角色,但药物也显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结论:为甚么要结合药物治疗及心理治疗?

 

1. 因为这更接近人性(humanistic)。

 

2. 因为药物的确有不少的副作用,配合治疗可以减少用药的份量,有助更好的康复。

 

3. 因为这反映了我们对精神病的理解:既然该疾病有不同的成因,要根治问题,总要把所有的成因都尽量加以控制才是合理的。

 

4. 因为我们实在不能脱离心理的现实因素:例如精神病的标签问题等。我们怎样给病人一粒药,怎样解释该药物的效果等已经反映了心理的重要性;而无可避免地,医生与病人的治疗关系本身就是心理的重要部分。

返回
認識性格障礙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在工作或私人关系上,我们或多或少会遇到一些人,刚相处时好像与一般人无异,当中有些还让我们留下非常好的印象,但过了一段时间后,发觉很难融洽相处,我们会怀疑这些人的性格是否有问题。在心理学当中,到底有没有一些性格问题的讨论呢?今期会为大家简介性格障碍 (或称为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

全文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的《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性格障碍是形容一个人拥有一种持久、广泛、稳定和无弹性的心理行为模式。而这模式

 

  1. 不是其他精神病/情绪病的病症 (例如自闭症患者不懂与人交往);
  2. 不是由其他精神病/情绪病所导致 (例如有些精神分裂症患者倾向不易信任人而封闭自己);
  3. 不是因为滥用药物引起 (例如一些人服用毒品后性情大变);
  4. 也不是身体疾病所引起 (例如一些人中风后因脑部受损而产生性格改变);
  5. 所表现出的情绪、思想和行为亦不符合其所处的文化背景 (例如有些自恋型性格障碍的人表现狂妄自大,这跟中国人推崇以谦虚处世大相径庭)。

 

性格障碍最初可出现于青少年期或成人早期,而其问题可出现在思想、情感、人际关系及控制冲动上,可为其带来交友、婚姻、家庭、学业或工作上的严重问题。

 

《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把性格障碍大致归类为下列三大组别和十种类型:

 

组别A:奇怪异常类,包括:

  1. 偏执型性格障碍─对他人普遍不信任,易生猜疑之心,往往把别人的动机理解为带有恶意的一种性格模式。
  2. 分裂样性格障碍─脱离社交、在表达情感上很有局限的一种性格模式。
  3. 分裂型性格障碍─在亲密关系中表现非常不自在、在认知和理解上有扭曲、有怪异行为的一种性格模式。

 

组别B:情绪不稳类,包括:

  1. 反社会型性格障碍─漠视或侵犯他人权利的一种性格模式。
  2. 边缘型性格障碍─在人际关系、自我形象、情绪和控制冲动上也不稳定的一种性格模式。
  3. 表演型性格障碍─过度情绪化和追求他人注意的一种性格模式。
  4. 自恋型性格障碍─需要他人肯定、 缺乏同理心和自我膨胀的一种性格模式。

     

    组别C:焦虑畏惧类,包括 :

  1. 回避型性格障碍─回避社交、自觉不足和对负面评价极度敏感的一种性格模式。
  2. 依赖型性格障碍─过度需要他人照顾,以致产生顺从或依附行为并害怕分离的一种性格模式。
  3. 强迫型性格障碍─沉醉于次序、完美及操控上,甚至牺牲灵活、开放和效率的一种性格模式。

 

当有一些不能归类在上述的分类时,《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会把其归入「其他性格障碍」。

 

《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亦指出,整体性格障碍在美国的患病率为9.1%,A组别的患病率为5.7%,B组别为1.5%和C组别为6.0%,一个人可同时拥有超过一种性格障碍 。

 

不同类型的性格障碍当然有不同的困扰和出现的形态,但有一些地方是共通的,就是他们身边的人往往会被其牢固的性格模式带来不少困扰,引致交友、婚姻、家庭或工作上出现严重问题。而有性格障碍的人士往往不觉得自己有问题,反而觉得问题在别人身上,直至产生很多人际关系的决裂后,经身边一些信任的人不断提点,才慢慢醒觉自己可能有问题;有些在劝喻下亦愿意去求助。

 

假如你觉得以上所提及的太抽象,可回想一出八十年代由米高德格拉斯所主演的美国电影《孽缘》(Fatal Attraction)。当中描写到一位已婚男士,偶遇一位女编辑并发生关系,不料从此被对方缠扰着,虽然男主角想跟她分手,但因她苦苦哀缠并以死相胁,关系就不断拖拖拉拉下去。后来男主角最终想跟她决绝地分开,她因为不能接受这个事实,便跟踪男主角并骚扰其家人。虽然边缘型性格障碍的人士出现的方式可以很不一样,但这女主角拥有不少边缘型性格障碍人士的特征,例如:极力避免被抛弃、不穏定及紧张的人际关系、重复的自残行为、情绪起伏不定、不恰当的强烈愤怒和短暂的多疑思想等。希望这个例子,可以令大家能具体明白多一些性格障碍带给自己和他人的困扰。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以上谈及的性格障碍与一般性格问题可以有很大分别,例如一个人有抑郁情绪不代表一定有抑郁症。临床上的判断,需要有经验的精神科医生或临床心理学家去进行。鉴于篇幅所致,未能详述所有的性格障碍,希望日后在本专栏或公开讲座能有机会与大家分享。

返回
轉化關係中難以承受的痛
分类 : 通讯专栏—关系解码
作者 : 叶魏佩琼女士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依附伤害」(attachment injury)是指在亲密关系里,一方在一个很需要对方的关键时刻里,即「依附需要」(attachment need)甚为强烈的时候,经历被对方遗弃或出卖而受到的伤害。

全文

丈夫说:「你说很久没约会了,我就安排约会。我做了,但你不满意,说不是你跟我说过的那样。我抱歉,或许是我没细心留意。你指很久没收过礼物,我买了手链给你,你又说根本你不喜欢戴手链……每次你的结论就是我根本不爱你,什么我只爱自己,我已不晓得我可以作什么了,我只是想你快乐,我不想你感到委屈。」

 

太太说:「他这样说,我应是开心甚至是感动的,但……我真的很难对他这番话有正面的感受。」

 

辅导员问太太:「你在感受着什么呢?」

 

太太静默着,渐渐眼红起来,泪珠在眼眶中滚动了片刻,忍不住滴了下来,她立即用自己的手背抺掉,然后说:「三年前我还记得那天,我倒在浴室里,满地是血,我知道BB没有了,BB没有了。(她的眼泪大颗大颗的从眼眶里滚落)……我对自己说:『我可以的,只要我见到他(丈夫),我就面对得了,只要有他在就可以了。他会带我去医院,他会好好照顾我的。』」

 

太太用力吸一口气,继续说:「我很大声的叫他,他很快就进来,但我看见的他很冷漠,他没有过来我身边……我不要他找任何人,我只想他来照顾我、帮我、安慰我,或者来问我一声『你怎样了?』,但他看来如此若无其事,没有任何反应,并不难过……」

 

辅导员:「其实你很想他来到你身边,在你身边,甚至抱着你。」

太太立即说:「但他没有,他反而走开了,我突然感到非常的孤单。这孤单的时间很长很长,然后我的妹妹就来了,车了我们去医院……我只是想他在我身边,真正的陪在我身边……我明白我以后要自己一个人去面对这一切……以后的日子也将永远如此。」

 

 

以上只是一个模拟个案,一对经常会为大大小小的事情而起冲突的夫妇来见辅导员,表示希望改善他们的沟通。一般在这样的情况下,在第一、二次面谈里,会在他们众多的冲突中找到一些沟通的困难点。可是尽管其中一方怎样表达在冲突背后,对另一方真正的善意和爱意,但对方却每每总是如刺猬般,不断的竖起他/她的刺,把对方的善意和爱意通通挡下。即使对方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流露出来,这如刺猬的一方不但不表接受,甚至会在对方流露其脆弱时,狠狠地在其痛处刺下去。为什么会这样的呢?很可能就如这个模拟个案中的夫妇般,因为其中一方曾经在他们的关系里经历「依附伤害」(attachment injury),伤得她不能再接受到对方对自己的好意和爱意。

 

何谓「依附伤害」?

「依附伤害」(attachment injury)是指在亲密关系里,一方在一个很需要对方的关键时刻里,即「依附需要」(attachment need)甚为强烈的时候,经历被对方遗弃或出卖而受到的伤害。这伤害事件发生后,会使关系逐渐变得极度不安。虽然如此,很多时受伤的一方却又因着其依附需要而只能默默忍受着这份痛苦,继续维持着这段关系,而没有向另一方清楚表露。

 

事实上每一个人都有依附需要,婚姻关系或任何一种亲密关系都可以是一个依附关系,在依附关系里若依附需要未能得到适时的满足,就很容易会埋下失望和受伤的可能。正如上文中的模拟个案,太太一心只想到只要能「依附」着丈夫,就什么都能承受和面对的了。故此,假若丈夫的反应对她而言并非欢迎着她的「依附需要」,即或只是一个眼神,在这个太太最脆弱最需要的时刻里,都可以是一把锐利的刀,直入心腑。

 

把沉痛化为契机

虽然依附伤害可以沉重和深刻地伤害着一段亲密关系,但另一方面,只要在适当的协助和支持下,若能把这「锐利的刀」从关系里勇敢的抽出来,厘清事件中彼此真正的感受和动机,这把刀却又可以转化为一把打开进深关系大门的钥匙。

 

以前文模拟个案里的夫妻为例,当太太说出她内心收藏多年的痛苦时,丈夫才能对太太长久以来刺猬般的反应理解过来。若能在辅导员的引导下并在太太面前道出他面对太太倒在浴室的血地时的惊栗、害怕、无助及愧疚,还有因怕触动太太的难过,而只能一直把失去BB内心的沉痛努力的压抑着,甚至能把他的沉痛痛哭出来,这对夫妇就能在重新彼此理解下,一同承担着这份伤痛,并能在一同承担中重新结连起来,迈向更进深的契合关系。

 

确认出复合「依附伤害」的重要

在此也必须一提,有些依附伤害是较为复杂和需要更多时间处理,例如依附伤害的源头并非只是在现在的亲密关系里出现,其源头是在过去的亲密关系里,甚或是当事人的原生家庭,若当事人不能确认到这情况的话,就只会经历在现在的关系里不断的打转和不断的受伤。

 

没有人会期待在关系里受伤害,更没有人会期待在关系里痛不欲生,所以每当看到受导夫妇或情侣能在抽出他们当中的「依附伤害」后,或彼此依偎、或相拥含笑、或抱头痛哭……的一瞬间,都总叫人动容。而这过程里的一切难过、疼痛和眼泪对他们而言,纵然不容易,但全都能成为他们爱的见证。说到底,人在亲密关系里渴望得到的,不就是对方对自己的爱!

 

返回
遊戲的意義和重要性
分类 : 通讯专栏—玩出…新未来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今期和大家探讨一下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及重要性。以下引用的理论,大部份取材自盖瑞‧兰爵斯(Garry Landreth) 的《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一书,高淑贞译(台北:桂冠图书,1994)。如果你对此题目有浓厚兴趣,我建议你找一本来读。

全文

今期和大家探讨一下游戏对儿童的意义及重要性。以下引用的理论,大部份取材自盖瑞‧兰爵斯(Garry Landreth) 的《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一书,高淑贞译(台北:桂冠图书,1994)。如果你对此题目有浓厚兴趣,我建议你找一本来读。

 

早前留意到在港鐡平台内的一则广告:「您的孩子有足够游戏时间吗?每日自由游戏最少一小时,促进儿童健康发展。」对于忙碌的香港孩子来说,每天游戏一小时,谈何容易!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31条写到:「缔约国确认儿童有权享有休息和闲暇,从事与儿童年龄相宜的游戏和娱乐活动,以及自由参加文化生活和艺术活动。」,这公约确认游戏是儿童的权利。许多家长不明白游戏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总认为玩游戏是浪费时间的,而功课辅导班、兴趣班、各项训练班都较为重要,无形中窒碍了孩子在成长中透过游戏得到的益处。

 

儿童游戏不需要教或强逼,他们自然地乐在其中!成人较易用语言表达和整理,孩子则较易通过游戏表达和整理他们的经验。玩具是儿童的词汇,儿童通过不同的玩具,即不同的词汇,具体地把未能表达的情绪及重要的经验,透过游戏表达。儿童可以改变现实中无法处理的情境,转为象征式游戏,他们能控制的局面,通过游戏让他们从中学习如何面对生活。正如游戏治疗大师Garry Landreth[1]说:「所有的儿童都会游戏……游戏是儿童自然而发的行为,也是他们最自然的沟通语言,鸟飞、鱼游、而儿童游戏……儿童使用玩具及游戏来表达他们的经验、感受、期待、需求、及愿意。」[2]

 

奉献一生为儿童的Fred Rogers[3]更大胆表示:「要长大做个健康的人,小朋友不需要知道如何读书,却必须知道如何游戏。」[4]如果孩子每次考试都考获第一,但是不开心,经常情绪低落或处于愤怒状态,活着又怎会健康呢?

 

当我们对儿童游戏的心态转变时,我们就较容易去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较容易给予儿童一个平台,让他们玩出他们所经验的、所感觉的、所看见的、所想的。这个平台就成为儿童最自然的自我疗愈空间。

 

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遵守规则、与人沟通、相处。通过游戏,孩子得以成长,亦从中得到欢乐和满足。恰当的游戏,不但可以建立孩子的智力、手眼协调,更能建立品格、学习处事态度、自理能力,以及重建孩子的自尊自信、启发创作。此外,孩子在现今社会生活中所面对的压力日益增多,给予孩子一个恰当的平台表达需要和疏导情绪,学习面对生活中各种压力,对提升其抗逆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那到底何谓恰当的游戏?让我们下期再续。

 


[1] 美国北德州大学游戏治疗中心创始人

[2] 盖瑞.兰爵斯:《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高淑贞译(台北:桂冠图书,1994),页vii。

[3] 曾为教育工作者、神职人员、音乐创作者、电视节目主持人等。详情可参考http://www.fredrogers.org/fred-rogers/

[4]盖瑞.兰爵斯:《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高淑贞译(台北:桂冠图书,1994),页39。

返回
一顆「臨在」的心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要陪人首先要「陪得起」,用心聆听,有一颗「临在」、「presence」的心。。。

全文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返回
對立原則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由「学生罢课」到「雨伞运动」,说是奇迹绝不为过!原本计划一周的「学生罢课」和两天的「占领中环」,后来却遍地开花。在我提笔之时,仍未知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

全文

 

第十七期通讯截稿当日,我仍未想到写甚么。脑子一片空白,内心牵挂只有动荡的香港。由「学生罢课」到「雨伞运动」,说是奇迹绝不为过!原本计划一周的「学生罢课」和两天的「占领中环」,后来却遍地开花。在我提笔之时,仍未知这场运动的结局如何……

 

过去一个月,我们看到不同的冲突:警察与学生、占领者与反占领者、政府与市民、执法者与违法者;令人不安。各人怀着不同的感受:恐惧、焦虑、愤怒、无奈、失望……香港进入了困难的时刻。我喜欢荣格 (Carl Jung) 的对立原则 (Principle of opposites),这也是认识荣格理论的重要基础。当两极相遇,必然产生张力(冲突),这是定律,例如:意识与无意识、自卑与卓越、黑暗与光明。当A强过B,或B强过A,张力会消失。张力的特性是带有强烈的情绪,令人痛苦,香港人就是处于这张力的时刻。请占领者撤离,也是化解张力的方法之一。

 

有不少人说,他们是政治冷感,或对这场运动处于中立态度;对两方也不认同,以此表明不想见到冲突。近日有一流行语「局外人」,很明显「局外人」并不等同中立。从社会现象看,「局外人」是没能力面对或解决冲突,唯有置身事外。在冲突中,是否可以有中立或成为「局外人」?当冲突由于两极相遇,放下个人立场,事实是增强一方的力量,同时削减了另一方;所以中立的态度,其实也选择了在冲突中立站于某一方。

 

我不喜欢冲突,对政治也没有兴趣。然而,雨伞运动给我带来新的体会,原来我并不中立,也不是「局外人」,只是现在的情况已变得复杂……看到社会上的外在冲突,同时想到人的内在冲突。两者不是没有关系,因为社会是由人所建立;人的内在冲突会呈现于外在社会,而社会的外在冲突同时影响人的内在心灵。社会上,各人的角色本来很鲜明,警察是执法者,学生是受教者,占领者是违法堵路……但这场运动,警察出现了违法的行为,学生质询政府的政改,占领者请大家要冷静,反占领人士以堵路进行反示威……走到今天,事情不再是黑与白、对与错,要看出事情的真相,需要是人的良知。

 

公民抗命是「和平抗争」。如果有抗争,又怎会是和平?回到荣格的对立原则,两极相遇的张力是带来转化,这转化是一种不会回转的转变。转化是一种新的经验,但转化是由痛苦开始,这就是生命!期望转化,冲突是不能避免。不是A胜过B,或B胜过A,是两者由两极走向中心,和谐平衡渐渐建立;过程要面对痛苦的冲突,但新的事物就此孕育出来。

公民抗命的示威者是手无寸铁,以爱与和平来表达要求。当运动结束时,他们会被捕或自首。如果控罪合理,他们在法庭上不作自辨,接受法律的裁判,甚至入狱坐牢。他们既是违反法律,也是遵守法律。他们希望以公民抗命,即牺牲自己,来唤醒大众对民主的追求。

 

香港,「和平」遇上了「抗争」,冲突(张力)会不断发生……

香港,一段未知结果、艰辛漫长的旅程已展开……

香港,前路不容易走,但仍是要走下去……

返回
在治疗中谈到灵性问题的困难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17期通讯(2014年11月)
日期 : 2014-11-30

上文提到「灵性是对生命整全的进路」,所以,在了解个人的时候,不能忽略他的灵性。

全文

举例说,当人遇到创伤事故,如天灾人祸,或是没有预期的生离死别,都会产生创伤反应,其中一个表现是呼喊「为甚么?」──「上帝不是仁慈的么,为甚么让这灾难发生?」;「天无眼了?竟然叫这么好的人英年早逝!」;「这样,人生有甚么意义?」等。创伤经验叫人对自己的存在、对未来的看法,产生变化。有些存在取向心理学家称这些反思为「觉醒」(awakening experiences),这些体验引领我们反思生命,也可说是灵性的经验。

 

然而,在治疗室中讨论到灵性的问题,实行上也有不少困难。

 

1. 谈到灵性,很容易会跳到宗教的框架上。
然而,宗教有相当强烈的排他性,治疗师的宗教信仰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很多时候,受助者会问治疗师的个人信仰,想确定是否跟自己的相同。他们认为信仰不同的治疗师不会理解他们灵性上的需要;即使有同一宗教信仰,也有人会担心不同的宗派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有不同取向,或有甚者,他们会担心治疗师会否批评自己所持的宗教信仰。所以,治疗师要不要坦白他的宗教信仰呢?这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如果受助者认为治疗师不会了解他的信仰,他可能会避开灵性的探讨,把心理及精神上的问题,例如焦虑症状、失眠问题、躯体不适等留下给医者处理,而天理问题、苦难问题等则割开去找牧师或其他宗教领袖探讨。此外,我也见过不少人迷失在宗教的规条主义中,他们所持守的宗教信念不但未能释放他们的心灵,反而叫他们生活在「应该如何如何」、「怎样算对算错」等不同的框框里,宗教也成为了他们的防卫,不易拆解。

 

2. 谈到灵性,很容易会跳到灵魂的归宿这问题上。
人死后如何?会有延续的意识吗?来生是怎样的?有审判、天堂、地狱吗?我们会见到亲爱的人吗?还是我们的生命会进入不停的轮回之中?这些看法在影响到我们对死亡的看法,对哀伤的处理,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今生的看法,人生的意义、追寻等。然而,困难在于谁人能客观地指出确实的蓝图?难怪孔子有言:「未知生、焉知死?」。这一切都在乎信念,在乎信心。我们当如何进入到受助者的世界中去了解他们?治疗师与受助者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理解会否影响治疗过程?这些都是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3. 谈到灵性,很容易会跳到灵体与身体及精神问题的关系上。
我到教会主领有关精神健康的讲座时,最常遇到的问题之一,是鬼附与精神病之间的关系,如何辨识等,可见大家的关注。其实,我们对灵体的了解很有限,相信大部份都是道听涂说,或者只是停留在新约圣经时代的记载来推敲。究竟附身之说是灵体客观实在的占有了受捆绑者的身体,还是透过意志的转移,受捆绑者放弃了自我的意志,受制于邪恶?也是很不相同的取态。但是,一下子把灵性的问题等同了恶灵的控制及缠绕,也可能是逃避面对自我的一种表现,需要再加以深入探究。

 

无论如何,灵性的关注是不可或缺的,如果不想肢解式的处理生命问题,治疗师最好能了解不同的宗教,开放地了解受助者的灵观及灵性体验,不作过分简化,才能进入受助者的内心世界,帮助他整合人生。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