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通讯期刊
阅读其他期数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本期内容:

  • 「专论」: 婚外情与精神困扰
  • 「专论」: 为何如此重伤? 
  • 「关系解碼」: 问题真的只是他/她? — 失调家庭的演化与再生
  • 「心灵小天地」: 个体化过程(一) 
  • 「畅谈心理学」: 《焦点追击》:了解儿时受性侵犯对日后成长之影响 
  • 「玩出……新未来」: 相遇 
  • 「人.全人」: 活在上帝的记忆中 
  • 「瞬间看心理」: 关你喵事之关你心事 

下载通讯PDF档
婚外情与精神困扰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赖子健医生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近年香港的离婚率持续上升。统计报告(1) 指出,2013年的粗离婚率 (crude divorce rate) 为每千名人口有3.1人,差不多是1991年的三倍。虽然,婚外情与离婚的性质和成因不同,亦很难作准确的统计,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情况相当普遍,而且在表面看来亲密稳固的婚姻中也可能发生。

全文

在精神科工作,个案牵涉婚外情的情况并不罕见。较常见的情况是:婚外情引致被背弃及被伤害一方的精神困扰;然而,婚外情的发生,与精神或情绪问题的出现,都有多方面的成因,并不一定是简单的因果关系。

 

大致上,婚外情和精神困扰的关系,可以是:

 

1. 婚外情引致受伤害一方困扰苦恼,发展出精神问题;这是较为常见的情况。

2. 其中一方本身的精神问题,增加了婚外情的出现机会,亦即是高危因素。

3. 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只是巧合出现。

4. 有其他因素引致,例如工作、财政,或其他家生活及家庭因素。

 

本文主要集中讨论第一及二种关系。

 

婚外情引致受伤害者困扰苦恼,发展出精神问题

在典型的临床个案里,通常是女方发现配偶有婚外情。常见的实时情绪反应是:震惊、拒绝接受、情感麻木、愤怒、责备、迷惘、问「点解?」,继而悲伤、痛哭、恐惧、感到孤独无助、敏感疑心、缺乏安全感,亦有可能有内咎、自责等。另外身体功能上可能会出现紧张、心跳、失眠、胃口转差、坐立不安的情况。时间再长一点,或会对人缺乏信任、自我形象低落、社交退缩….. 等。到后来,部份会达至接纳、宽恕,以至重建自尊和自我价值,甚至个人的提升或灵命成长。

 

相对于一些严重的精神打击例如家人离世,一般来说,婚外情受害人的精神及情绪反应会有更多变量及波动难测,而且一般维持更长时间。当事人通常会与被怀疑的配偶对质;但也有藏在心里的,通常是由于担心家庭破裂、影响子女、财政、面子等原因,当然也有部份是希望配偶可回转才选择哑忍。亦有部份情况,配偶会直认有外遇,当事人被逼面对现实。

 

大部份当事人都会向某些家人透露和寻求意见或开解,或会找较亲密可靠的朋友倾诉。有些会在一段时间后或在鼓励下见心理辅导员或临床心理学家,也有部份人当感到身体或情绪不适时会向家庭医生求诊。一般来说,当事人在精神或情绪较差时,(通常在事态发展的较后期),才向精神科医生求助。

 

那么,从精神科医生的经验,有甚么情况较为常见呢?在事发的初段,求助者较常见出现适应性障碍 (Adjustment Disorders),连带有抑郁或及焦虑征状。但亦有不少情况持续并演化为抑郁症 (Depressive Disorders)。抑郁症患者虽多为女性,也要小心男性,因后者一般倾向隐藏内心的问题,较抗拒求助,及较易诉诸暴力。抑郁征状的严重性及时间长短因人而异,部份由于婚外情拖延较长时间而又未能解决,令当事人承受持续伤害,导致慢性抑郁症。在这相当长时间的情绪低落中,每逢特别的日子如生日、周年纪念、大节日等,情绪可能有额外的波动。焦虑症 (Anxiety Disorders)方面,经常焦虑症、惊恐症、与婚外情的地方或情境有关的恐惧症、与及创伤后压力症等,都有可能出现。另外,身心症、睡眠障碍、药物(例如安眠药)或酒精的滥用或依赖都不可忽视。在不稳定的情绪下,部份人会有自残或自杀的倾向,也可做出其他暴烈行为。至于较严重的精神状况,如思觉失调躁狂抑郁症并不常见,除非当事人本身已有此病患、或有高危因素。

 

此外,若然由于配偶的婚外情,当事人无辜染上性病之类,便更多了一重打击。

 

其中一方的精神问题增加了婚外情的出现机会

抑郁症 (Depressive Disorders) 和各类型的焦虑症 (Anxiety Disorders) 其实是相当常见的精神健康问题,亦影响不少家庭和婚姻;如果病情持续长时间或配偶承担很重的照顾压力,又或者性生活长期不协调,有可能增加配偶出现婚外情的机会。所以,在治疗抑郁症及焦虑症时,会特别留意配偶所面对的困难和压力,并给予相应的心理支持。

 

至于严重的精神问题 (Severe Mental Illness),令当事人不能有效或正常地担当配偶的功能和角色,亦会令婚姻承受颇大的压力。另外,如果患上情爱型妄想症 (Delusional disorder: erotomanic type),当事人会迷恋上另外一个人而产生离弃配偶的行为,但在治疗后这念头会减退。虽然这样的婚姻状况并不常见,但通常需要多花心力保持患者病情稳定及寻找较专业的协助。

 

至于躁狂抑郁症 (Bipolar Disorders),当事人在情绪兴奋高涨时,有可能和别人发生一些他/她原本不会做的随便、不认真的亲密关系。这情况并不常见,但也不罕见。在这方面较年轻的女患者要额外小心,尤其是鲁莽不安全的性行为。

 

其他有可能导致夫妇性生活出现困难的情况:
 

  • 性功能障碍 (Sexual Dysfunctions),令其中一方长期对性行为抗拒;
  • 性倾向问题,但婚前未有清楚交待或处理;
  • 有不正常的性癖好 (Paraphilic Disorders),或正常性行为以外的成瘾行为,例如网上色情;
  • 至于药物或酒精的滥用或依赖 (Drug or Alcohol Misuse/Dependence),则多数会减低当事人的性功能及兴趣,只有如亢奋剂 (Stimulants) 等物质或许会短暂增加性欲。
     

以上情况或多或少会增加了婚姻关系的困难,但不一定增加婚外情的机会,而且婚外情通常有多方面的成因,所以归咎精神问题可能只是借口。有时候如果夫妻同心合力面对,病情又稳定下来,有些婚姻关系会在经历困难和互相扶持后,变得更亲密。

 

家庭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处理婚外情问题时的取态

当事人需要被了解,医生在给予病者同理心的聆听时,态度应尽量保持中立,不作简单的「对」或「错」的批评观点或作道德论断。在聆听情况时,亦要考虑有关配偶不忠的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客观地提出一些合理疑点,但并不是为配偶开脱。

 

除了治疗病者的精神及情绪问题,医生亦有可能在适当时候转介专业的心理治疗或婚姻辅导,以达相辅相成之效。另外,如果夫妇双方都见同一个医生,而两人的婚姻状况已恶化至使医生因角色冲突而不能维护病人的最佳利益,(特别是私隐上、离婚与否的影响,及子女抚养权等问题),医生或者有需要考虑将其中一方转介其他医生继续治疗。

 

由于不少精神科药物对怀孕及胎儿有潜在影响,而在出现婚姻危机时怀孕,会令婚姻情况更复杂、情绪更不稳定函增加治疗的困难,女性病人在接受药物治疗时应采取适当的避孕方法。正如其他精神状况的治疗,病者的安全至为重要,所以医生、病人及家人要对当事人自毁的倾向保持警觉;此外,亦要留意病者子女可能受虐或被疏忽照顾的情况。

 

结语

婚姻中出现婚外情确是不幸,往往对当事人造成情绪、甚至精神上的打击。另一方面,精神健康出了问题,也会令婚姻承受考验,但精神病患者由于病情而出现婚外情,并不常见。家庭医生或精神科医生,主要是治疗者的角色及提供某程度的心理治疗及辅导,有需要会转介相关的辅导员或心理学家。

 

注1:1991 年至2013年香港的结婚及离婚趋势。香港统计月刊2015年1月;香港特别行政区 政府统计处。

 

返回
為何如此重傷?
分类 : 通讯专栏—专论
作者 : 吴张秀美女士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对于心灵从来未受过伤、个性较理性、重视实际的人士,实在很难理解失恋、或被亲人伤害的痛苦。

全文

对于心灵从来未受过伤、个性较理性、重视实际的人士,实在很难理解失恋、或被亲人伤害的痛苦。在辅导室内聆听当事人的故事,他们受伤的程度甚至有痛不欲生之感,若好友或家人的说话如:「他如此对待你,为何仍为他﹝她﹞伤心?」、「已经半年啦,还常常想起他﹝她﹞」往往都会令当事人感到不被明白、沮丧、自责令关心他的人失望或担心,甚至怪责自己的软弱及无能。盼望此文帮助愿意关心受伤心灵的朋友对当事人多一份理解,令他们在康复的路上感受到真正的陪伴及支持。

 

为何受伤

「愈是亲密的人就愈可能造成心灵创伤的凶手」1是从事家庭及婚姻辅导多年的专家黄丽璋女士的体会,笔者完全认同。本文较多探讨父母与子女相处及婚外情所引致的心灵伤害。

 

伦常规矩受侵犯2

人为万物之灵,所以人与人相处有伦常规矩,父母子女的伦常规矩是「父母有责任保护及照顾子女」。对于女士来说,性骚扰﹝包括偷窥、触摸身体或强奸﹞若来自家人,其心灵伤害是极大的。 家是给予人最安全、安稳的地方,因为相信家人是会保护同属一个家庭的每一个份子。而身体是每一个人最私人拥有的自主空间,但在毫无心理防范、绝不情愿,甚至在威逼利诱下,被至亲侵犯,那伤害不单是身体上,更是人伦上,而往往父亲对女儿做成的伤害也是最大的。因为女儿的生命是来自父亲,他有责任照顾及保护女儿,所以女儿绝对不会想象到给予自己生命的,亦同时是侵犯自己的人。这种来自家人的伤害大大破坏当事人对别人的信任,她们甚至会认为世界是极度危险,无人可信任,以致有紧张焦虑性格,甚至在人际关系上极度退缩。

 

夫妇关系有很多伦理规矩,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忠诚」,婚姻以后夫妇便不能与其他异性有性行为,彼此的身体是属于对方所独享的,无论「一夜情」或「婚外情」,都是侵犯配偶享有「忠诚」的权利,令配偶感到被背叛,因为他专心一意投入这个只属于他俩的亲密关系,但另一方却有异心。

 

期望落空

人实在不容易落入无欲无求的境界,所以对外在世界有一定的期望,对亲密接触的人自然会有更大或更多的期望。小孩期望被父母爱及公平对待,若父母偏爱其中一个子女,被忽略的会尽力去讨好父母,例如努力读书、顺从各种要求,期望被关注、被爱。若偏心情况持续,被忽略的会觉得永远不及别人,容易一生受自信不足困扰。

 

很多夫妇都是拍拖数年,努力去认识对方,细心观察,审慎考虑对方是否可信赖、托付终身,最后孤注一掷,决定进入婚姻关系。自然期望无论在任何境况,彼此尊重,并以对方的需要为首要考虑,爱护对方,至死不渝。婚外情的揭发,配偶不单期望落空,而自己在婚姻上所作的一切努力都付诸流水,对前景甚至人生全无盼望。

 

怎样受伤

资深的家庭及婚姻辅导专家霍玉莲女士在受导者心灵受伤方面有深入的剖释,在此借助其见解以进一步明白怎样受伤。

 

1      相依创伤3

当一对男女自恋爱进入婚姻,建立家庭,二人一齐经历了不少喜、怒、哀、乐。「当两个人以情、以爱、以身躯相依相守,二人的身、心、灵都会因此而互相信靠互相连系。这种相系带来心灵、意念、情感和身躯的记忆,同时带来习惯、依靠和期望,日复一日的相连重迭起日复一日的依靠、习惯和期望。」4。所以其中一方突然离开 –– 离世、失踪、婚外情,这是一个极大的打击,令配偶感遗弃、背叛之余,其心境伤害的症状与灾难后重创后压力症很类近。

 

最令当事人心灵困扰的地方是过往有关的记忆,往往在不能自控下重新一幕一幕浮现,令他像重新经历那创伤的事件,身心灵极之痛苦。而失恋或被亲人性搔扰的当事人,往后亦有相类似的状况。

 

2      思想及信念受伤6

无论夫妇或家人,特别是子女对父母亲,彼此都有一定程度的信任,所以当被对方伤害后,内心有许多无法化解的疑问:「我以为认识透彻并可信赖的,变成一个我摸不透的陌生人!」「我所信赖及信任的人为何会伤害我?我还可以信任谁?」

 

受伤的一方不但质疑自己的判断及持守的信念,例如:家人是会保护家人;所以对家人及世界失去信心。

 

总结

被爱〈包括被尊重、被重视〉、安全是人类核心的心灵需要。伦常为人际关系订下规矩并赋与一定的安全感。在亲密关系内有正面经验,让人尝及爱而得着力量勇闯人生。但当伦常规矩被侵犯,爱的期望得不到满足之余,与己亲密的人反带来幕幕伤害片段,当事人的心灵怎能于短时间内康复?除却时间,真挚的陪伴实有助当事人复原,重拾自信及能量,踏步向前。

 

 

1      黄丽璋,《婚姻中的创伤与饶恕》,突破,2002

2      黄丽璋,《婚姻中的创伤与饶恕》,突破,2002

3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4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5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6      霍玉莲,《心理与心灵的重聚》,基道,2009

 

返回
「問題真的只是他/她?」-- 失調家庭的演化與再生
分类 : 通讯专栏—关系解码
作者 : 叶魏佩琼女士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每当提到功能失调的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人们常会联想到酗酒、吸毒、偷窃、性虐待和家庭暴力等等明显和严重的行为问题,但事实上很多失调家庭起初都是一般不过的家庭...

全文

每当提到功能失调的家庭(dysfunctional family),人们常会联想到酗酒、吸毒、偷窃、性虐待和家庭暴力等等明显和严重的行为问题,但事实上很多失调家庭起初都是一般不过的家庭,就如以下的这个模拟家庭般:

 

父亲:工作十分卖力,也有点「成就」,在家时不是睡觉,就是看报纸或看电视。

母亲:不是忙于家事,就是担心着孩子们

儿子:乖巧、安静,常被夸赞「不用担心他的」

女儿:活泼可爱、漂亮,并很会逗乐家人

 

或许你会问这真的会是一个功能失调的家庭吗?

 

功能失调家庭的演化

从系统理论(system theory)的角度来看,只要任何一个家庭成员被受「冲击」,都可以影响着和震荡着其他家庭成员以及整个的家庭。

 

当以上这个家庭里的父亲持续的工作和看电视,母亲持续的做家务和忧虑着孩子,这对父母就越发没有关心自己,更没有培养他们的婚姻;大儿子也就越发的处理好自己,不用母亲担心;小女儿则令自己变得更可爱,让父母更开心。渐渐地,父母开始感到他们婚姻中的空虚,这些感觉构成压力(stress),但无人提出,压力就这样持续着。结果母亲对子女变得更多忧虑,父亲更多的不在家,或更多的看电视,大儿子更乖巧合作,小女儿呢?通常是在系统里第一个受不了的,她带着父母在婚姻里的这份压力开始逃学了。于是父亲开始关注,母亲更多的担忧,大儿子更沉默更合作,但接下来,女儿甚至没回家,最后被警察找回来。

 

这系统面对冲击了!混乱了!怎么办?!

 

家庭是一个系统,家人会一起面对问题的,他们会一起分析、讨论、确定,并且解决那个问题。家人一般会想现在有问题是小女儿,让她接受辅导和治疗。为了帮助她,家人甚至愿意一起参加家庭辅导。可是有经验的辅导员这时会在检视整个家庭系统后,把焦点放在父母身上,但家人会对此举感到困惑,因为我们只打算要修整小女儿,而不是其他的家人!因为其他家人都没有问题,大儿子是乖巧的,父母是刻苦勤力的,出问题的只有小女儿!这都是家人常有的反应,于是很多时家人最后会决定终止辅导。

 

很可能直至小女儿出「大事」了,或犯事、或遭遇不幸而被「关起来」,接受强制治疗或住院治疗,在不再被这个功能失调的系统影响的情况下,她被受聆听,并且学习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渐渐「好」起来并可以回家了。

 

大家都以为问题过去了,但不是的,因为在这系统里的其他人没有为他们的「问题」做过什么,父母没有为他们不稳妥的婚姻作出救亡,大儿子没有处理自己内心隐藏着的委屈和不满……所以只需不多的日子,这个家庭又会故态复萌,小女儿很快又会再度成为这个家庭的问题出口,承担了把这家庭的痛付诸行动的角色。有时或会转由大儿子承接着这个角色,或突然患上莫名奇妙的病,或成为一名宅男,终日足不出户等等。

 

这家庭若一直抗拒着接受治疗,拒绝正视他们本身的问题,就很可能演化成我们一开始提到常见的、可怕的,和出现各重严重问题的功能失调家庭了。

 

那么,一个健康的家庭系里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功能健全家庭的元素

一个健康或功能健全的家庭意味着这家庭里各人的需要都能被满足的,而要做到彼此的需要能被了解和被满足,相信「婚前/婚后成长课程」 (PREPARE/ENRICH) [1] 里对健康家庭的量度提出的两个指标:亲密度和弹性度是相当重要的。

 

  1. 家庭里的亲密度

一个健康家庭要有足够的亲密,是指在个人空间和亲密连结两者中取得一个令彼此都感到舒适的平衡。这个平衡亦能使他们可自由地、信任地及适当地分享自己的需要。所以在健康的家庭里,夫妇间面对他们婚姻关系上的不满足,有一天就会坐下来有类似以下的对话:

 

母: 已有好多星期吧,可能因为我做得太多家务了,我开始感到跟你好像很有距离感,我不喜欢这样,也害怕这样,更不愿意我们的关系和我们的家庭变成这样。

 

父: 是的,这段时间我也好像一个不停运作的机器般,每天就是工作!工作!工作!然后就是整晚没灵魂的坐在另一部机器——电视面前渡过。

 

健康家庭里的父母还会有足够的信任和能力跟儿女分享他们的决定,并听取儿女的看法和想法,也会让儿女们无惧于表达自己的想望、害怕和需要。这就是健康家庭里的亲密。

 

儿子: 大家都说我很乖,但有时我会感到很不公平,也会很气为何自己一定要这么乖!我也有不想合作的时候。

 

女儿: 我已感到很厌倦了,经常要像小丑般令大家开心快乐,我虽然是最小的,但我都想自己变得真正的有用。

 

  1. 家庭里的弹性度

在时间的巨轮里改变是无法避免的事情,家庭里都必须容许改变,但关系却需要稳定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健康家庭的弹性度是讲求稳定与改变两者间的平衡,在家庭里角色关系需要清楚界定和维持稳定,但却又能视乎当下需要而改变,这就是弹性了,这在危机时刻尤为重要。

 

就以我们讨论着的这个模拟家庭为例,家庭里若有足够的弹性,就能让这对父母在察觉大家关系的不满足后,作出一些改变行动,他们或许会花多一点的时间在一起而不用电视在旁,又或分担一些家务,告诉儿女他们正努力作出的改变,并让儿女表达他们的看法,作出儿女们自己的改变,例如:儿子可把一些他默默负责着的家务交给妹妹负责,成全她要变得更有用的愿望,同一时间也减低他/她的不公平感受,儿子也可不用天天这样的乖,玩乐一下等等,这些都是角色、功能和界在线的调节。

   

健康家庭再生的可能

或许我们会问(父母)这样做,就能让一个家庭健康起来吗?甚至能把一个功能失调的家庭扭转过来吗?篇幅所限,未能详细的把一个家庭如何协调以上种种的转变清楚交待,但这样的过程就是如此在一点一滴的尝试和努力里把健康家庭重新建立起来的。正如一开始家庭成员(父母)没有承认或忽略他们的问题可以带来家庭系统负面的影响——令系统里最小的或最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成为「代罪羔羊」(scapegoat);所以家庭成员(尤其父母)最终若能正面地承担自己的责任,并为家庭系统作出正面的改变行动,同样也能大大地影响着一个家庭,并带来其他成员正面的回响,最终就能把家庭带入健康的轨道上。

 


[1]「婚前/婚后成长课程」(PREPARE/ENRICH)是一个拥有接近40年对婚姻家庭关系的研究基础、在全球超过11个国家以上普遍被使用并且认受性很高的一个课程

返回
個體化過程﹙一﹚
分类 : 通讯专栏—心灵小天地
作者 : 欧静思女士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在心理学或心理治疗,生命成长是我最感兴趣的课题。

全文

在心理学或心理治疗,生命成长是我最感兴趣的课题。

 

有不少人问:「甚么是生命成长?」、「方法又是怎样?」。事实上,不同的心理学理论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例如:人生阶段、情感关系。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Analytical Psychology),其终极目标也是生命成长,被称为「个体化过程」(Individuation Process)。这生命成长并不是意识上、行为上的发展,是人透过对无意识的探索,渐渐地让更广阔、更成熟的人格自然地浮现出来。大家可能感到抽象,心里想究竟是甚么一回事?个体化过程是一个无意识的过程,探索无意识的方法,是透过梦、沙游、图画,认识不同的象征意义。

 

人生上半场

一般来说,踏入中年较容易察觉到个体化过程的存在。我跟不少读者一样,亦正处于这人生阶段。踏入中年期,我们喜欢听有关中年危机、人生下半场等课题。在人生的上半场,大部分人努力于他们的学习和事业,期望建立出个人的成就。在治疗室,我曾经问过不少受助者他们如何选择大学的科目和未来的工作,得到的响应通常是「不知道」、「读得好就读下去」、「那是父母的意见或那是父母的职业」、「跟从兄姊、同学、朋友的选择」等。他们的响应并不使我感到惊讶。回想我的第一份职业,也是父亲的意见而我顺从了。在成长的过程,我们不一定明白个人的喜好;而身旁的人总表示,他们很明白我们的能力,顺从他们的意见是最好的选择;但很有可能,他们无意识地把个人的期望投射到我们的身上来。

 

人生下半场

然而,父母、前辈或朋友们的意见未必全是错,重点是我们有没有反思的能力。在人生上半场,当个人的成就已满足了别人的期望,我们不妨反问自己:「过了十多年,对所做的事仍充满热诚吗?或对付出的努力感到满足吗?」当走进中年或人生下半场,成功人士会反问自己:「生命的意义是甚么?」他们会从原本只关注外在的行为,转移倾听内在的心灵。在这阶段,如果生命没有转变,习以为常的生活会变得沉闷,生命也会委靡不振,危机可能就此出现,例如婚外情、情绪病等。个体化过程是独特的,不能模仿,所以这段旅程也常有孤单的感觉。然而,不难看见不少人在中年阶段,作出了重大的抉择,他们生命的能量实在令在旁的人感到惊讶。

 

生命的转折点

回想我的人生上半场,是一名勤奋的护士,从没有想到护士不是我的终生职业。踏入中年,我已是一位资深的护士主任。对我来说,每天的工作没有困难,而我仍是勤力,亦得到同事和病人的欣赏和接纳,但却失去了那份内在的热诚。原来生命失去了热诚,是一件痛苦的事;每天的生活感到乏力和无趣味,希望人生可以有改变,但又害怕那不能掌握的改变,内心充满挣扎。太多未知的事,心里自然产生不少问题,例如:学习新的专业是否像旧有的同样成功?是否真的可以放下当时所拥有而重新上路?

 

初到瑞士荣格学院,看到接受训练的学生全超过了四十岁,大部分是五十至六十岁的年龄,而且来自不同的专业,有医生、心理学家、律师、老师、作家、艺术家、高级行政人员等。我的个人心理分析师,在她四十岁时放下了建筑师的专业,开始学习心理分析;到今天她已超过八十高龄,仍然四处讲学。他们的背景令我惊讶!心里不得不想,是甚么推动他们作出转变?是甚么令他们仍不满足当下所拥有而不断追求?我相信,这是一份生命的驱动力。是!我们仍继续追求,但追求的再不只是专业上的成就。愿意花上五至七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来接受训练,这是一段个体化过程。我们的经历是独特的,各自有不同的体会,却不是全是孤单。

 

召命、天命、个体化

我并不认为所有踏进人生下半场的你们,必然要在专业上来一次大变身。职业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并非全部。仍记得十多年前在神学院进修,很喜欢杨锡锵牧师所教导的《门徒召命与生活》。我喜欢并不代表我明白,但那时我的心灵确有被呼唤的感觉。上帝创造了「我」,但这个「我」是一个怎样的我?我不认识这个「我」,也不可能明白上帝的召命。个体化过程就是寻找这「召命」的旅程。孔子说:「五十而知天命」,意思人到了五十岁,就明白天地万物变化的道理而顺应它。放下自己,顺应天命,这不是现代人的心态。若能参透当中的奥秘,就真的活出生命。荣格的个体化过程,说明人完成个人的命运(Destiny),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就。这命运就是召命、天命、个体化。如果没有踏上这旅程,知道的只是意识上的知识,不会真正明白何谓人的命运。

 

写到这里,我大概只完成了这题目的一半内容。然而,内心的声音要我停下来…当我停下来,才真正明白,余下的内容是荣格的理论,也就是意识上的东西。我相信认识个体化过程,并不是由理论开始;如果对这题目有兴趣的读者们,我鼓励大家先沉淀我刚才的分享,再聆听心灵的声音,看看有何得着。

 

在我写稿的过程,感谢内在心灵的陪伴和提醒!

 

下期继续跟大家分享荣格的「个体化过程」。

 

 

 

参考数据:

Franz, M.L.v. (1968). The Process of Individuation. In: Man and His Symbols. US: Dell Publishing.

 

返回
焦點追擊-了解兒時受性侵犯對日後成長之影響
分类 : 讯专栏—畅谈心理学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电影《焦点追击》(Spotlight)在今年奥斯卡电影颁奖礼得了最佳影片和原著剧本。故事讲述波士顿一份地方报纸揭发当地天主教教会神职人员性侵犯儿童的案件,调查过程中需要访问已长大成人,当年被侵犯的儿童、把真相说出来。虽然故事的着墨在于几位主角记者调查案件的过程,而不是受性侵犯人士,但是也有朋友关注,到底一个人受到性侵犯会有什么影响呢?让我们先看看以下一个虚构例子。

全文

虚构例子

何生和何太是一对三十多岁的夫妇,双方皆为专业人士,他们前去寻求心理治疗的原因,是他们已结婚两年,但婚后从未成功进行过一次性交。何生的妈妈很想他们生小孩子,而他们也不抗拒作父母,虽然他们的性生活有困难,但不想进行人工受孕,觉得不太自然。

 

在细问之下,他们在性生活的困难起初是何太不大愿意有亲密的身体接触,别说性交,就算是接吻或身体抚摸也不太想。在初婚时,他们曾尝试有性生活,但何太每次一定要在晚上关灯才可进行,何生感到很苦恼,因他想欣赏妻子美丽的身躯,基于太太强烈的要求,他只好配合。另一方面,他亦发觉何太的身体有很大的异味,令他很抗拒。久而久之,因着太太的不情愿和与他想象甜蜜的性生活有很大距离,他从新回到婚前用自慰去满足自己的性需要。由于双方也不再在性方面对对方有很强烈的要求,在失败了数次不成功后便索性停下来了。

 

在与何生何太再进深倾谈时,双方也谈到年幼时被性侵犯的经验。何太在12岁时曾被家中17岁之哥哥多次强迫她发生性行为,幸好她每次也拚死逃脱了。她从没有向父母提及,因父母从早到晚也要工作,重男轻女,故她觉得父母不会相信她。自发生侵犯事件后,她很害怕与哥哥独自留在家中。事实上,她放学后经常一个人在外面逛公司,她只喜欢看文具而不是服饰,也不喜欢与朋友一起,因觉得他们也不会明白自己,而她亦开始中性打扮,穿阔袍大袖的衣服,留短发,喜欢思考多于表达感受,刻意把自己的女性形象淡化,这与一般少女喜欢打扮的常态有很大出入。另一方面,她很想尽快离开家庭在外面生活,她知道必须要努力读书,故除了看文具,她经常也会独自在图书馆流连,看教科书或科幻小说。由于她非常努力,考入了大学读会计,在一些很主动和有爱心的同学邀请下,返了大学基督徒团契,信了基督教并返教会,生活圈子渐渐扩阔,多了跟人交往。数年后在教会承担了一些事奉岗位,关怀露宿者,在过程中认识了另一位义工何生。

 

何生在7-8岁时曾被15岁的女邻居要求看其性器官及把玩,虽然起初他不大愿意,但因每次她会给他糖吃,他以为只是玩游戏,也觉得很开心,没什么不妥,故他没有向别人提及,直至她搬家后便停止了这游戏。他在9-10岁左右发现哥哥的黄色杂志及影碟,开始私下观看,他自慰的习惯从这时开始。另外,他在高中时开始返教会,每次看色情影碟(和日后看色情网站)并自慰后,也觉得自己不对,行事为人好像与所信的信仰不相称,但基于信仰,他没有跟别人发生过性关系,心中一直憧憬婚后美满的性生活,及至他婚后并非如他想象,他感到很沮丧,并怀疑自己一直为信仰持守贞洁的信念是否值得。另一方面,当他长大后,才认知小时候是被人性侵犯的事实。

 

何生何太在认识的过程中,互相都有透露自己儿时曾被性侵的不快的经历,,双方都觉得对方很明白自己,能把藏在心中多年从未向人道出的郁结倾吐出来,他们因着同情共感慢慢交往起来,拍施数年后结婚。

 

 

个案分析

虽然以上是一个虚构例子, 但当中也显示了一些被性侵犯后常见的情况,分述如下。

 

 

1.   为当前问题求助

除非是在儿童或青少年期,被发现曾被性侵犯而立刻作出求助,否则,往往是在事件发生多年后,因着当事人目前的困扰才去求助。而困扰着当事人的问题,有可能是由于过去侵犯事件的后遗症,如何生何太,他们是基于生小孩的问题,再看到其性生活的困扰, 才去面对曾被性侵犯的经历。

 

2.   羞于启齿

不少人也觉得难于说出被性侵犯的经历,甚至有些前去心理辅导的人士,虽然他们知道儿时发生过这些惨痛经历,也不大愿意在早期治疗阶段说出来,特别如果施虐者是家人,受害者内心往往也有很矛盾复杂的情绪,如何太的情况,虽然施虐的是哥哥,但父母的偏爱和疏忽,对整件事情也有一定的责任。故受害者往往需要在建立了一份非常安全的感觉之后才可慢慢说出来。当中有些人可能不能直接说出,要透过非语言方法表达出来,例如绘画、沙盘或艺术治疗等的方法表达出来。另外,亦有一些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后,在当前问题已经解决之后,才慢慢记起儿时曾被侵犯的经历,当提及过去事件时,往往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如在电影《焦点追击》中看到的一样。

 

3.   成长的失落、抽离

被性侵犯后有这么多后遗症其中的原因,是因为受害的儿童或青少年会经历一些失落,包括童年回忆的失落、健康社交的失落、学习机会的失落和对自我身体控制感的失落等(Lew, 2004)。而有些受害人由于要保护自己,也会发展出一些对人和对事的生存技俩和「防身术」(coping strategies),例如跟人相处保持距离,可包括身体或心理上的距离,有些甚至会去学习武术去保护自己。亦有些人会凡事猜想别人的动机,经常提防别人,看自己是否有机会被害等。可以想象,他们比较难与人建立健康合宜的关系。而在亲密如夫妇的关系中,因把性侵犯和正常的性感觉混淆,为了逃避性侵犯感觉的重现,会尽可能避免与人发生性关系,甚至身体接触,与何太的情况类近;有些人也愿意行房,不过有点像「交差」,只是尽责任地完成吧了,难言享受。

 

4.   身体、情绪的后遗症

有些受害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好像何太一样,刻意淡化自己的女性形象,以减低外表对异性的吸引。当中亦有些会有暴食或厌食之情况,身体要不是过瘦或过胖,一方面以食物纾解情绪困扰,间接亦减低自己外表的吸引力,另一方面亦令身体处于一个不大健康甚至危险的状态。研究显示,曾受性侵犯人士较易受到抑郁、焦虑、广泛焦虑症、饮食失调、创伤后遗症和有自杀思想等问题困扰(Chou, 2012)。

 

5.    过度「性」化

有些后遗症刚刚相反,受害者可能会因为被性侵犯时有性快感而感到自己也有责任,不完全是侵犯者的错,也会觉得自己的身体很污秽,自觉是「次货」,心想「反正自己也不是玉洁冰清的人了」、「男人都只是对自己的身体有兴趣」,故衣着谈吐也充满性暗示,很随便与人发生性关系,以换取别人的爱、关心或物质等回报,有些甚至索性成为援交少女或妓女,以性换取金钱。而有些甚至与普通朋友也很容易发生性关系,因他们很容易把关系过度性欲化,视身体的亲密等同情感上之亲密。

 

6.   短暂多变的关系

有些受害者既非以上的抽离或滥交,而是只能与人建立一些短暂的关系,一但关系较为深入开始有意见分歧就会抽离,在有意与无意之间不愿与人建立深入的关系,很快在完结了一段关系就进入另一段新关系。在别人看来,会觉得他们「五时花六时变」,朋友如走马灯。

 

7.   施虐、被虐的角色

有些受害者会在关系中与一位施虐者进入一段被虐待的关系,这可包括身体、情感和性的虐待,在完结一段被虐待的关系后又进入另一段被虐待的关系,周而复始地一再认识一些施虐者。另一方面,亦有些受害者日后发展成为施虐者,更有些会在施虐和被虐两者的角色中转换,有时为施虐者,有时为被虐者。

 

8.   同病相怜的关系

有些受害者会与另一些受害人因着彼此有类似经历而同病相怜起来,成为好朋友,起初时关系也不错,亦觉得对方很明白自己,情况像何生何太一样,但当关系再深入时,因着双方各自不同的需要和对对方有过大的期望,彼此也在关系中感到失望、沮丧,有些甚至选择不再交往。

 

9.   不觉被虐的心态

有些受害者完全不觉得曾被侵犯,反而觉得施虐者对他们很好,因施虐者往往在侵犯他们的时候会用一些方法讨好他们,正如我们俗语所说「金鱼佬」的比喻一样,受害者会因着这些好处而不能分辨被虐的经验,特别是如果这些被害者受害时年纪很轻,根本还未建立起正确的道德观念,不能辨别对错。受害者因着过早有性经验,很早就对性发生兴趣,这或许会令他们过早接触色情信息,甚至日后形成性沉溺的习惯,经常活在幻想的性爱当中,不能享受正常的夫妇性生活,情形有点像何生一样。

 

心理治疗的过程

在心理治疗的过程当中,先要处理当事人当前的问题,如何生何太的例子是生小孩的问题,亦有些人是要解决人际相处、亲密关系、性爱、工作、性格或情绪困扰等的问题,有些受害人可能需要药物治疗的配合,以减轻情绪、焦虑、精神或失眠等困扰。在过程中,不同心理学家也可能有不同进路去帮助受助者,在评估合适后,有些心理学家可能会让受导者谈及过去创伤事件,目的是帮助他们整理创伤事件中相关的感受、想法、身体反应或价值观等。例如,有些当事人在谈及被侵犯的事件时,其想法或感受会停留在儿时被侵犯时一样,好像变得像小孩子般去理解整件事情,与平日他们面对其他事情的成熟态度很不一样。他们需要透过心理治疗去整理整个创伤事件,以致日后可以用一个平常心去回望事情。

 

结论

研究显示被性侵犯孩童发生的机会为100个当中有6至8个,平均被侵犯时的年龄为11岁(Chou, 2012; Tang, 2002),故被性侵犯的后遗症绝对不容忽视。以上只是基于这个案列举了一些常见情况。事实上,有些专家会把性侵犯的后遗症归纳在下列七个范围内:(1)不良的情绪反应、(2)出现创伤后遗症的征状、(3)扭曲的自我评价、(4)对身体/病患的影响、(5) 对性爱的影响、(6)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和(7)社交功能的障碍(Courtois, 1993)。鍳于片篇幅,本文不能把所有情况仔细尽录。作为心理学家,我深愿透过《焦点追击》这类电影,能唤起我们对性侵犯事件的关注,希望透过包括学校、家长和教会等志愿团体通力合作,以减低这些个案的发生,正所谓「预防胜于治疗」,这对减少性侵犯带来的恶果,绝对是最好的良方 。

 

返回
相遇
分类 : 通讯专栏—玩出…新未来
作者 : 郭丽芳女士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不经不觉,这专栏已经写了五期,今天想与你们分享我与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相遇,下次,也是本专栏最后的一期,我会与你们分享有关结束游戏治疗时要注意的事情。

全文

不经不觉,这专栏已经写了五期,今天想与你们分享我与儿童为本游戏治疗的相遇,下次,也是本专栏最后的一期,我会与你们分享有关结束游戏治疗时要注意的事情。

 

第一次接触特别游戏房时,心里哗然,被玩具房吸引了!但让我更着迷的是这治疗法提到的与儿童相处之道,学习如何有质素的陪伴孩子(前文分享过)。在学习过程,感到心灵深处有一份雀跃,让我有空间认识和了解孩童那部份的自己,学习与自己连系,相处,学习陪伴、理解、尊重、照顾和建立自己。这份相遇,让我整全、满足。

 

初学游戏治疗时,读到盖瑞‧兰爵斯在《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ii]这一段:

 

『游戏治疗已被显示为处理各种儿童问题的有效治疗方式,包括了……减轻拔发症状,改善选择性失语症,减低攻击性、爆发的行为,增进离婚家庭子女的情绪调适,增进被虐待及被忽略儿童的情绪适应,减低住院病童的压力与焦虑,矫正不良阅读表现,增进有学习障碍儿童的课业表现,矫正语言问题,降低智能不足儿童的情绪及智力问题,较好的社会及情绪适应,改善口吃,减轻心理引起之身体问题如气喘、肠溃疡、及过敏症,增进自我概念,减低分离焦虑。游戏治疗被证实对各种诊断类别的儿童皆有效,除了完全的自闭症及脱离现实的精神分裂症……』

 

看到这些实证与果效,心里也「哗」了一声,原来游戏治疗这么「劲」,真想了解多些。

 

后来有机会读到爱思莲的作品《阿德找阿德》[ii],讲述阿德的游戏治疗实录。五岁的阿德在富裕家庭中长大,父母有学识,他天资聪颖,但行为怪异、自我否定、性格孤僻、心存愤恨,情绪不檼定。他学习、社交、与父母关系都出现严重问题。由于他不善长表达,内心充满各种复杂的情绪,加上缺乏安全感、缺乏足够词汇和组织力,难以用说话清楚表达自己。虽然有人关心他,但总是未能最适切地帮助他。爱思莲相信游戏是儿童表达内心最自然的方式,她为阿德安排了特别游戏时间。在这关系中,他经验被了解、接纳、尊重、信任,让他可以进行自我深索,并把种种受创伤的经历和负面情绪,用他的方式表达,同时学习面对。最后,他郁结解开,重建了健康性格所具备的安全感、信任、自信、活泼开朗、尊重自己和他人、以及自然地与人沟通和连系。

 

这本书让我更详尽,细腻了解如何进行特别游戏时间,如何与孩子建立关系,如何响应等等,当中看到阿德与阿德自己相遇,他的改变和成长,实在好感动!

 

看过不同文章书籍、理论,加上自己临床观察,发现儿童偏差行为背后成因,往往与心理情绪需要未获满足有关。例如缺乏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等。若能让他们重新在安全信赖的关系中,充分表达内心感受、困扰、创伤等,在这心灵最脆弱的地方,给予适切的情绪支持,郁结便得以化解,健康品格得以重建。

 

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家长们,教育孩子一般较注重知识传授和行为训练,较少关注孩子的情感需要。临床经验告诉我们,要孩子能专心学习、受教、健康成长,情绪稳定是先决条件。盼望,你能与自己、你的孩子、你的学生、你认识的其他孩子在情感中「相遇」,让大家的情感被关注,让大家都活得更健康快乐、轻松和谐。

 

 


[i]《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盖瑞‧兰爵斯着,高淑贞译(台北:桂冠图书,1994),页32-33。

[ii]《阿德找阿德》爱思莲(Virginia Axline)着,李连枝、丘维清译(香港:文艺,1975

返回
活在上帝的记忆之中
分类 : 通讯专栏—人‧全人
作者 : 陈炽鸿医生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早前读过一本书《Dementia—Living in the Memories of God》(作者: John Swinton, 出版: Willia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2012),给我很多反思的素材,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二。

全文

我首先是被书名吸引了…如何是活在上帝的记忆中? 当时家母正受 Dementia  (老人痴呆症、脑退化症、失智症)所困,想必是因此对这书名更敏感了。作者的资历也是吸引之一。他是一位精神科护士,后来成为了院牧,有很多亲身关顾失智症患者的经验,想他的神学反思必是经验之谈而非抽离的讨论。

 

在引言部分,作者提出了两个很重要的问题。其一:我是谁?在探讨失智症患者的关顾上,这当然是十分核心的问题。当我连自己是谁也记不起时,上帝与我的关系会怎样?其二:神学该如何在照顾病患者中与医学互动

 

我想先引述作者对第二个问题的看法。让我节录及翻译书本第6-7页一部分:

 

『在欧美地区,有关宗教与健康的对谈往往犯了一个基本的错误:他们假设了宗教的目的与医疗的目的必须呼应。如果宗教能舒缓抑郁和焦虑,那就把它移植过来,作为现代医疗的一种功具…如果宽恕于心理健康有益,那就把宽恕加入为心理治疗的一部分,如此类推,如果神学能够增进失智症患者的安康,我们也应该使用它在照顾患者的医学模式中。然而,我们往往忽略了医疗与神学在健康及安好的定义上可能有重大的差异,简单地因着对治疗的效果而把神学移植于治疗的目的,只会引起混乱、不和谐、扭曲及自相矛盾。

 

基本上,基督教所说的安康,并非出于有没有疾病或苦楚,信仰或某些宗教实践或许有治疗功效,但是这不是信仰或宗教的基本作用或意向。属灵的介入是否有效也不是取决于是否能够减少焦虑、增强适应或消减抑郁(即使这些在某程度上都是重要的)。在神学的角度,安康与少了甚么没有关系,而是在于有甚么──与上帝有美好的关系。一切包含在shalom一词中,是上帝与人个别地因着要建立他而与他同在的平安…』

 

这神学与医学的互动取态,对我们惯常了医学模式思维的人有很大的提醒。

 

回到第一个问题,其实这正是全本书要解答的问题,在此不作剧透了。然而,当我默想这个课题时,我发现「in the memory of / to remember」也不是新鲜的说法。我们为别人代祷,会说「在祷告中记念」,当我们这样代祷时,那人就活现在我们的面前。当我们忙透了,便也很容易忘掉了,那么,那人的存活与否也好像与我谈不上关系了。所以,挂念、记挂等是关系上重要字。失智症患者可能会记不起事情或名字,但是,在作者的经验中,更遗憾的是他们也被忘记了,甚至是照顾者也可能忘记了他们需要的尊严及尊重,这也是当头棒喝。有幸在家母离世前, 还可以学这重要的功课:「她不记得你不最重要,最重要是你记得她」。

 

作者在选取书名时可能用了失忆与记忆作对比,去挑起读者的兴趣。但从神学观点去看,试问有谁不是活在上帝的记忆(或译作记念、顾念、眷顾)中呢?在诊症的时候,有些病友也会请我为他们祈祷。基于不同的考虑,我大多数不会实时为他们祷告,但我会告诉他在私祷记念他。事实上,我不时会在安静时记起患难困苦中的人(包括我的病人)。这是否超越了治疗界线?我想是见仁见智。但我深信,在属灵的角度,我的生命会出现在别人的生命中,别人的生命(包括我的病人)也在我人生中存留记忆,并很多时候成为我的祝福。

 

『祂顾念我们在卑微的地步,因祂的慈爱永远长存。』(圣经,诗篇136:23)

 

我们的气息、存活,诚然都在乎上帝

返回
關你喵事之關你心事
分类 : 通讯专栏—瞬间看心理
作者 : 陈颖昭博士
第21期通讯(2016年4月)
日期 : 2016-04-30

幸好有您啊!您嘅陪伴让我更有力同空间去盛载从压力而嚟嘅情绪。

全文

瞬间看心理 - 检视放大图可先Click图片,再右Click「在新分页中开启图片」

返回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