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型
进阶搜寻
进阶搜寻
作者
类别
分类
专题
期数
进阶搜寻
「溝通」與「衝突處理」╴兩項婚姻基建工程 (上)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专题 : 爱情/夫妇关系
第46期通訊(2024年9月)
日期 : 2024-09-02

有人觉得夫妻相处久了,应该一切也是「尽在不言中」,但亦有一些结婚数十年的告诉我们,夫妇要长期保持沟通,才可令关系历久常新,保持恩爱。另外,亦有夫妇说结婚数十年从来也不吵架,没有冲突!这到底是否美满的婚姻呢?

全文

   

    有人觉得夫妻相处久了,应该一切也是「尽在不言中」,但亦有一些结婚数十年的告诉我们,夫妇要长期保持沟通,才可令关系历久常新,保持恩爱。另外,亦有夫妇说结婚数十年从来也不吵架,没有冲突!这到底是否美满的婚姻呢?事实上,夫妻之间有分歧和不同而形成冲突,是正常不过的事,当冲突出现时,我们要好好处理才是应该学习的。本文尝试探讨如何改善夫妇间的「沟通」和「冲突处理」,适合大家与配偶一起阅读和实践。因篇幅有限,今期我先跟大家探讨「沟通」的部份。

 

1.为「婚姻关系」把脉

    以下是PREPARE/ENRICH (2017) 婚姻评估工具,用来了解婚姻关系的10个范围。你可选择3个觉得是自己和配偶做得好的「关系稳固」范围,之后再选3个「有待成长」的范围。

 

 

    当你完成之后,可以请配偶也回答。在「关系稳固」的范围可多加肯定,「有待成长」的范围可能要看看是否可以透过「沟通」和「冲突处理」,去达致一个双方也满意的结果。

 

反思问题:看看你和配偶是否有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不同的地方或许反映了大家不同的关注,值得大家进一步讨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章之所以会选择以上「沟通」和「冲突处理」两个项目去分享,是因为它们是其余八项能否调解的基础。

 

改善夫妇沟通

 

反思问题:我和配偶在沟通上有甚么常见的困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曾经问过笔者,夫妇之间为什么要多沟通,所有事情也一定要说出来吗?特别有些丈夫觉得晚上下班后,不想再谈及公事,因觉得已很烦恼,不想再去多想。但太太不断追问,今天日子过得怎样,要求分享困难一起面对,这令丈夫感到很为难。当然,假如丈夫遇到这样的情况,可以把自己「不想谈及公事」的需要向妻子坦白说出来,这也是沟通的一种。故此,夫妇有良好的沟通,意思不是在任何时候和在任何事情,也要立刻说出来,要看时机和夫妇各自的需要。

 

反思问题:如我们想学习多沟通,首先愿意抽时间出来,专心放在对方身上,由每天十分钟开始可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专注与倾听」容易吗?

 

    良好的沟通,是要专注和倾听对方的说话,这是夫妻了解对方的基础,但有些人觉得不容易。或许笔者在这借用多年前在课堂学习辅导技巧时的重点「ENCOURAGES」,去阐释夫妇如何学习专注与倾听,可令对方在说话时感到自在和被尊重,让对方较容易开放地表达自己,分述如下:

 

  • 眼神接触 (Eye Contact):透过眼神接触,可表达尊重、兴趣和关心,也有助于建立信任和连结。

  • 点头 (Nodding):点头表示你在聆听,同时也是一种肯定和支持的姿态。

  • 尊重文化和个别差异 (Culture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夫妇间或许会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也有不同的沟通风格和习惯,要尊重这些差异,并适应对方的需求。

  • 开放的姿势 (Open Stance):保持身体的开放姿势,例如不交叉手臂或翘脚,有助于显示你对配偶的友好和开放态度。

  • 嗯哼 (Um-hmm):这是一种肯定的响应,表示你在聆听。

  • 放松且自然的态度 (Relax):过于紧张或不自然的态度,可令配偶感到不舒服,故应保持轻松和自然的姿态,可帮助对方更自然地说话。

  • 避免干扰的行为 (Avoid Disturbing Behavior):例如避免打断对方问很多问题,也不要以为可以一边看手机一面聆听,应全神贯注于对方的说话中。

  • 配合对方的说话方式 (Grammar Syle):如果对方使用特定的语法或词汇,你可以选择跟随其风格,有时可以甚至成为夫妇间独有的秘密沟通方式。

  • 用第三只耳朵倾听 (Third Ear):除了听到字面上的话语,还要注意非语言的讯息,例如语气、情感和身体语言。另外,在聆听时亦可留意自己内在的想法和感受。这些察觉可以帮助夫妇能作出合适的响应。

  • 适当地利用空间 (Space):在夫妇互动中,选择适当的距离和位置,以确保舒适和尊重。

反思问题:我们与配偶沟通时,是否有留意以上各点。假如过去没有特别留意,可以和配偶尝试轮流实践,互相倾听对方所分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夫妇学习同理心回应

 

    夫妇在学懂专心聆听对方的说话之后,也要学懂怎样响应对方,这在建立感情上非常重要。因不当的响应会令对方感到不被明白,而对话可能因此中断或不想再谈下去。

相信我们一定听过「同理心」(Empathy)这个词语 (黄惠惠,2018)。简单来说,当夫妇用同理心响应对方时,可令对方感到你是明白他/她的,而他/她亦会感到被接纳和关怀,这在夫妻传情达意上非常重要。事实上,有同理心的响应应该在所有关系当中也存在,但有人曾向笔者表示,不懂得怎样作同理心的响应,以下是一个简单学习同理心的方法。

 

情景

丈夫:「我明天要交proposal仍未做完,工作压力很大,不想上班了!」

 

(1)妻子:「你一定是懒惰,成日打机,临急抱佛脚,明天要交proposal仍未做完,压力唔大先奇!」

 

(2)妻子:「你觉得好辛苦,因为做了很久仍未完成,形成很大压力。」

 

以上答案 (1) 是责备,丈夫听到后多数不想再跟妻子继续对话,因觉得对方不明白自己。

 

(2)是较有同理心的回应,当丈夫听到后,会感到妻子明白自己,或许愿意与妻子分享更多自己的困难,从而可以慢慢找到出路,更能有勇气面对重大的挑战,这就是同理心响应的好处了。

 

以上 (2) 是尝试运用了以下同理心响应的方程式 (1) (黄惠惠,2018)

 

方程式(1)

你觉得……    (感受)……,因为……      (事件)……

因为……      (事件)……,你觉得……    (感受)……

 

方程式(2)

你希望……    (内心的渴望)……

 

    以下的方程式练习可帮助你在不同情境中,可尝试向配偶作出同理心的响应。你可以先不看答案,尝试和配偶练习,看看是否可以作出类似提供的答案。

 

同理心练习 (1)

妻子:「刚上新工,明天在公司第一次有大project要做presentation,十分紧张,担心自己的临场表现会失准。」

 

 没有同理心的回应:「担心都冇用啦,presentation一向都不是你的强项。」

 

有同理心的回应─方程式 (1):「你觉得很紧张,因为担心明天的表现会失准。」

 

有同理心的回应─方程式 (2): 「你希望明天在新公司第一次做presentation可以发挥得好。」

 

同理心练习 (2)

丈夫:「你都知我公司几条team斗紧业绩,我条team今季输了,输得好唔抵,心情劲灰!」

 

没有同理心的回应:「冇计啦,你条team啲人咁弱,唔输先至奇!」

 

有同理心的回应─方程式 (1):「你觉得好唔开心,因为条team输得唔抵。」

 

有同理心的回应─方程式 (2):「你希望今季可以赢,好唔抵。」

 

同理心练习 (3)

妻子:「个仔最近成日匿埋喺房,唔肯同我倾计,都唔知点算好!」

 

没有同理心的回应:「好明显个仔唔钟意你,你要检讨下啦!」

 

有同理心的回应─方程式 (1):「你觉得很担心,因为个仔唔肯同你沟通 。」

 

有同理心的回应─方程式 (2):「你希望同个仔可以多些沟通,知道他有甚么事。 」

 

如果你在以上的练习可以作出有同理心的响应,即代表你已掌握了。假如一时间仍未能完全掌握,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与配偶多些练习。

 

反思问题:你可询问配偶,当你能作出同理心的响应,他/她会有什么感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五个爱的语言

 

    以上我们已提及聆听及回应的重要了,当然我们不能忽略夫妇间如何好好表达爱意的重要。「五个爱的语言」(Five Love Languages)所提出的概念,指到不同人在表达和接收感情上可能会有偏好和不同,分述如下:

  1. 真心礼物 (Receiving Gifts)这是通过送礼物来表达爱意的方式。对于偏好这种爱的语言之人,收到礼物代表着被重视和爱护。

  2. 精心时刻 (Quality Time)这是通过「人在心在」地共度时间来表达爱意的方式。这包括一起旅行、共进晚餐、或是其他特别的时刻。

  3. 服务行动 (Acts of Service)这是通过帮助、照顾和支持来表达爱意的方式。做家务、照顾人或是帮助解决问题都属于这个爱的语言。

  4. 肯定言语 (Words of Affirmation)这是通过肯定的言语来表达爱意的方式。鼓励、赞美和体贴的话语都属于这个语言。

  5. 身体接触 (Physical Touch)这是通过亲密的身体接触来表达爱意的方式。例如拥抱、亲吻、或是拖手等 (Chapman,2010)。

   

    夫妻间可能会因表达和接受上有不同「爱的语言」,有时会接收不到对方的爱,产生误会。例如丈夫为太太买了一份生日礼物,做了很多东西,这就是以上「真心礼物」和「服务行动」的例子,丈夫自问已很爱太太了。但太太最需要的,却可能是丈夫可以多说一些称赞自己和肯定自己的话,好像赞美自己仍然很漂亮,多谢自己为家庭付出的辛劳等,这即「肯定言语」。所以丈夫仍然保留「真心礼物」和「服务行动」去表达爱意,绝对没有问题,但如能加上「肯定言语」,可令太太在接收爱意上更清晰知道丈夫是爱自己了。另一方面,有些丈夫希望太太可以多在家「煮饭」,即「服务行动」,比起太太在生日时买一份「真心礼物」和说我爱你 (即「肯定言语」),更能感受到太太的爱意。

 

反思问题:我了解配偶较喜欢那个「爱的语言」吗?我愿意改变自己较常用爱的语言,而改用配偶喜欢的去爱对方吗?如不,有什么困难?可以和配偶详谈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笔者记得在年轻时看过的书本《Communication: Key to Your Marriage: The Secret to True Happiness》,作者是基督教辅导大师Dr. Norman Wright (2012),他指出:「当夫妇学会以开放和理解的态度沟通时,会令双方感到对方的陪伴很满意,人生感到很完满」,这在维系美满婚姻当中非常重要。不过后来我亦有机会看到本地资深婚姻治疗师黄丽彰博士 (2000) 的著作《沟通不是万灵丹─另眼透视现代婚姻》,谈到我们不要神化了夫妇只要有良好的沟通,所有的问题也能解决和面对。

 

    事实上,笔者亦接触过一些夫妇,明知对方喜欢哪种爱的语言,也不愿意为对方改变自己,也晓得用同理心向另一些人运用出来,偏偏不向配偶表达。所以这不是改善沟通的问题,而是有一些深层的问题未解决,影响了想改善沟通从而促进关系的意愿。

 

    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能要先处理一些深层的婚姻问题,情况好像做运动和健康饮食对保持身体健康很重要,但如出现严重身体疾病,则需要治疗了。故此,如一段婚姻不涉及严重问题,笔者仍深信良好的沟通,对培养健康的婚姻是一项重要的基建工程,值得我们多学习和改善。或许你觉得,看完本文仍然有很多地方想了解更多,这便达到了本文想抛砖引玉之目的,可推荐你看以上提及的书本。当然,婚姻中另一个基建项目「冲突处理」也是非常重要,我们会在下一期继续探讨。

 

参考数据

 

黄丽彰。(2000)。《沟通不是万灵丹─另眼透视现代婚姻》。香港:突破出版社。

黄惠惠着。(2018)。《助人历程与技巧(第三版)》。台北:张老师文化。

Chapman, G. D. (2010). The five love languages. Walker Large Print.

PREPARE/ENRICH. (2017). Manual for certified facilitator.

Wright, H. N. (2012). Communication: key to your marriage: the secret to true happiness. Bethany House Publishers.

 

返回
活在当下,过好今天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专题 : 正向心理学
第45期通讯(2024年4月)
日期 : 2024-04-30

觉得过去有很多放不下的创伤、遗憾,心中不时感到低落,茶饭不思,夜不能眠;也有些会对将来感到很不确定,感到前途一片灰暗,心中充满着忧虑???...

 

和你分享「心灵畅销作家」何权峰医生(2023)的著作《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刻》。。。

全文

     不少成人去寻求心理治疗的帮助,是因为觉得过去有很多放不下的创伤、遗憾,心中不时感到低落,茶饭不思,夜不能眠;也有些会对将来感到很不确定,感到前途一片灰暗,心中充满着忧虑。近期有机会拜读「心灵畅销作家」何权峰医生(2023)的著作《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刻》,发觉何医生虽然没有太多提及心理学的理论,却能言简意赅地把「活在当下」的精髓写得非常清晰和独到。本文尝试借用此书的大纲,跟大家分享如何活在当下的秘诀,希望可以帮助一些人士减低抑郁和焦虑,能认定此时此刻就是人生中最好的时刻。

 

 

过去的事

  1. 人生最后悔的事,就是一直在后悔多少时候,当我们想到过去,无论是选择学校、学科、职业或配偶,总觉得有很多遗憾,错过了很多机会,每每想到就后悔。假如我们一直也是这样后悔下去,怪责过去自己做错决定,既不能改变已发生的事实,亦令自己仍活在痛苦中。既是这样,可思考有什么令我们仍未能放下呢?
  2. 没有不遗憾的选择,只有不留遗憾的自己这是我们相信的事实吗?当我们回想人生,总觉得有一些遗憾,因我们不是先知,没可能完全预知前面所有的事,往往只能就眼前的事实去作决定。记得在电影《一代宗师》里章子怡所饰演的角色,有一句很潇洒的话 :「人生无悔,都是赌气的话。人生若无悔,那该多无趣啊!」就算我们未能做到这样,我们能否放过自己呢?如不能,有甚么困难呢?
  3. 过去就让它过去,该放下的学会放下对不少人来说,这一点不容易做到。可能是因为过去太美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赏和肯定,故很眷恋;又或过去太悲惨,痛苦仍然时刻缠绕在心头。但无论是成败得失,想或不想,不应永远抓着不放,要学习让生命向前,开始人生新的一页。当然,有些经历严重创伤而有后遗症的,不是这么容易,或许需要专业治疗才能做到。
  4. 走出悲伤的,不是遗忘而是记得有些人因经历了悲伤的事情,不想去记起这些痛苦经历,凡有事情勾起这方面的记忆便尽量逃避。例如有些人因失恋搬到另一城市居住,深信所有事情也能解决,谁知在新的地方安顿后旧的记忆仍会浮现,又或发展了新的恋情,旧的问题又再重现。故此,我们要切记惨痛经历所带来的教训,要好好反思及改过,才可帮我们走出悲伤,避免重蹈覆辙。
  5. 生命的每一道难题,都包含一份礼物 - 我们相信这个人生道理吗?还是觉得人生不可以承受一点点苦? 英文谚语「no pain, no gain」指出,没有经历因努力带来的痛苦,就很难有成长和成就。事实上,我们从小到大无论在学业和工作上的困难,都是令我们进步的关键,所谓人生经验就是在不断考验中磨练出来的。
  6. 「你的人生」这个故事,是自己写的 - 不少人会用一些社会流行的价值观去决定自己是否成功,例如有些年轻人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谈恋爱和结婚,是因为自己「无楼」,道尽了拜金主义的爱情观。但我们甘心人生是这样被写下和命定的吗?我们可否从这些扭曲的价值观跳出来,编写自己的人生故事呢?

 

未来的事

  1. 人生,不会照着我们的计划走 - 虽然我们喜欢计划,但总会出现很多不能预期的因素。《三国演义》第103回25节孔明曾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罗贯中,2012)。 作者何医生提醒我们有时「计划赶不上变化」,我们便要学懂「随着变化去计划」,也要记着「意外惊喜」带给我们的好处,做人总要留一点想象力。
  2.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烦恼作者指出「不想要有烦恼,就是烦恼的根源」。事实上,生存在世就一定会有问题等着我们去解决。假如我们深信「有烦恼便是痛苦」这个想法,已为我们制造了一个达不到的烦恼了。作者提醒我们,许多问题其实是我们因过度忧虑「想」出来的,过后便会发现大部分也不会发生。
  3. 这一刻的阴霾,或许下一刻柳暗花明 - 如果我们相信人生有四季,此刻可能是冬季,那应该相信春季是会来临的,问题是我们怎样好好过这个冬天罢了。故此,当我们感到人生好像陷入了幽谷,或许这正是考验我们能否支持下去,等候柳暗花明的时候。就好像我们踢足球落后0:2,未完场也不知最后的结果,能沉着气继续比赛的,才有机会反败为胜。
  4. 担心没用,那为什么要担心? - 俗语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正面来说,适度的忧虑能推动我们寻求解决方案,形成应变计划 (contingency plan),为我们带来恰当的准备。但我们不应把过多的心思,放在各式各样的忧虑上,而不去想解决方法,直至把自己窒息为止。
  5. 未来的事,交给未来就好 - 《圣经》马太福音6章34节指出:「......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事实上,如果我们过度筹算,也不知有没有用,《圣经》另一段经文路加福音 12章16-21节提到,有一个财主田产丰盛,积聚了许多财物,以为可以好好享用,谁不知自己的生命已到了尽头,也懵然不知,试问他所积聚的要留给谁呢?
  6. 为了未来而活,我们真的活过吗? - 我们的社会很强调要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幼儿园就要铺路准备进入什么大学和将来的职业,退休人士要预备足够几十年的钱才能安心老去,着眼点往往也是放在将来。其实有没有将来或将来有多久也不知道,作者鼓励我们应思考,这样的生活是真正的生活吗?我们有没有真正享受过现在这一刻呢?

 

现在的事

  1. 一定要享受过程作者指出「不是成功带来快乐,而是快乐本身就是成功」,这都是主流社会价值观所轻看的。前阵子港产片「年少日记」,就是探讨孩童无论在学习和课外活动上也要成功的悲惨例子,当中那位成功的律师爸爸,在听回自杀儿子弹得不够好的钢琴录音时,悲痛不已。假如他早点明白儿子虽然「无法把握结果,但可以享受过程」的道理,或许儿子自杀这个悲剧便不会发生。
  2. 一心一意,专注一事香港是一个急速的社会,很强调要「快、靓、正」,能同时身兼数职和进行多种活动,时间表编得密密麻麻的,就代表这人很成功、受欢迎,名利双收了。故不少人从小到大也培养出同时兼顾多样事情(multi-tasking)的能力。如果是进行一些简单任务,确实可以同时兼顾,就好像「送餐游戏」一样。但假如要进行有深度和要求高的事情,则只可「专心一事」地进行,要完成一项才到下一项,才有最好的成效。
  3. 当下这一刻才是真实的假如我们经常心不在焉,脑中想着过去或将来很多事情,试问如何能享受当下的幸福和美好呢?不少父母觉得要努力工作去养活孩子,日做夜做,错过了很多孩子重要的成长足印,经常想将来「无咁忙」可以多陪孩子,谁不知孩子已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到有空的时候,才惊觉孩子已长大成人,不再需要自己了。我们相信生命中应把握当下就去做吗?
  4. 活在当下,是所有负面情绪的解药如过分想着过去,会令我们感到很多遗憾或沮丧,又或眷恋着过去的成功,不愿意前进,因为害怕失败。而过分想着将来则令我们担忧,不能享受此时此刻。作者提醒我们应好好将着眼点放于「现在」,因这是我们作为人的限制,因只有「现在」是我们能真正把握的。事实上,人愈能专注当下,愈会感到平静,故近年心理治疗也提倡「静观」练习,学习将专注点放于当下。
  5. 你愈接受当下,受的苦就愈少 - 很多人不开心或焦虑,都是因为未能接受一些已发生的事,例如失恋、失业或家人死亡等。这些都是一些不容易渡过的经历。但假如我们能好好地哀悼,要哭的尽管哭,哭够后慢慢接受事实,好好向前活下去。《圣经》传道书第3章1节提醒我们:「生有时、死有时」,这都是人必经的阶段。能接受「甜的吃、苦的也吃」,才能面对真实人生的苦与乐。
  6. 安于当下,就是最好的生活作者指出「你眼前的世界是怎么模样,就活在那样的世界里」,那是不是很消极呢?好像不去改进、成长,违反了不少人的价值观。事实上,不少人会问,当我们遇到人生难题时,应去改变?还是去适应、接受,随遇而安?或许我们可思考「宁静祷文」(Serenity Prayer)的教导:「祈求上天赐予我平静的心,接受不可改变的事;给我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并赐予我分辨两者的智慧。」

 

此时此刻,你的心在哪里?

  1. 为什么你总是不在你在的地方? - 有些人的身与心是分离的,无法感受眼前这一刻,活在当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不能做到「工作时工作、游戏时游戏」,往往是工作时不专心,想着去玩,令事情做得不好,但在玩的时候又担心着工作,未能尽兴。故有些人虽然人已到外地旅行,心中仍想着香港工作中的烦恼。
  2. 回到当下,专注此刻 -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其中一个探讨的主题是死亡 (Yalom, 1980),他们的治疗师会问受导者:「假如你今天晚上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你会去见什么人和做什么事?」大部分人都会好好把握还剩下的这几小时,回到当下,专注此刻,因已没时间想着过去和将来了。作者提醒我们,如能将生命缩放到眼前这一刻,便可帮助我们更珍惜和把握现在所拥有的。
  3. 心慢下来,生活才会慢下来有人会问,有那么多事情要进行,怎可慢下来呢?但假如我们没有慢下来计划清楚,将缓急轻重定下,则只会白白忙碌,却未能把事情好好办妥。台湾有一句广告词:「世界越快,心则慢」提醒我们,不应只跟着世界急速的步伐走,令自己过份忙乱。相反,慢下来我们才能看清楚自己人生的轻重。
  4. 你感到幸福的地方,那里就有你的幸福不少人觉得工作不理想,就不停转工;也有人觉得男/女朋友不够好,就不停「换画」,到头来都是一场空。作者提醒我们,「幸福不是我们要去寻找,而是要觉知」,我们有没有珍惜现今眼前各样的机会和关系,要知道其实最好的可能一直也在眼前。
  5. 生活是自己在过,不快乐是比出来的不少家长也觉得自己的孩子总比不上别人的,成绩好又要课外活动好,到课外活动好又要人际关系好,不容易认定孩子已经够好了。其实,上天造每个人都是独特的,各有长短,怎可比较呢?所以与其不断跟别人横向比较,何不多点纵向比较,即自己跟自己比,前年跟去年比,去年跟今年比,这会否令孩子可以有一个较快乐的童年呢?
  6. 心是快乐的,在哪里都快乐 - 我们是否快乐,环境往往不是占全部的因素,更重要的可能是心境。所以当一个人在公司被上司责骂完之后,心情不好,回家时看到什么也不顺眼:太太弄的饭不好吃,孩子读书不够勤力,连平时最乖的狗也不听话。因我们内心的景况,会影响我们怎样解读身边的环境。

 

此时此刻,你的内在发生什么?

  1. 「念头」是情绪的「源头」 - 这是认知行为治疗 (Cognitive Behavioural Therapy) 所提倡的,「想法」(thoughts) 影响我们的「情绪」 (feelings)。故认知行为治疗鼓励我们,当发觉自己有负面的情绪,例如愤怒或担忧的时候,除了要进行一些「行为」 (behaviors) 令自己心情好起来之外,也要察看内心有什么想法令自己有愤怒或担忧,才可避免下一次再有这些情绪的出现 (Kennerley et al., 2016)。
  2. 你此刻的想法,决定此刻的心情 - 例如当医生说一个人患了癌症时,他的想法是「我是一个虔诚的信徒,为什么上帝会容许这事临到我身上」,心中感到愤愤不平,以后也不再相信上帝了。但假如他的想法是「我虽然是一个信徒,但为什么这事不能发生在我身上」,心中虽然也不好受,但仍然相信上帝会一路帮他面对。故两种不同的想法,可以带出两种不同的心情。
  3. 你专注什么,就会发现什么在热恋期中的情侣,往往也有这种盲目的倾向,只看到对方好的一面,差的一面好像完全看不到,无论身边的朋友怎样提醒自己要当心,也好像听不到。心理学称这现象为确认偏误 (Confirmation Bias),指出人会习惯寻找,并注意能够证实自己既有信念的证据,而忽略其他抵触自己想法的信息 (Heshmat, 2015)。这特别在现今大数据时代,社交媒体会「喂」我们看一些喜欢看的信息,助长了我们的确认偏误。
  4. 你的想法,就只是「想法」 - 有时我们要分辨「想法」不代表「我」,特别是一些有过度焦虑或强迫思想的人,经常也觉得要为一些想法负责任。例如其想法是「进教堂时向上帝讲粗口」,又或「手中抱着自己深爱孩儿时想拿刀插死他」等,绝对不是他们内心真正想做的事情,但假如相信要为这些想法负责,便觉得自己亵渎了上帝和对儿子很凶残了。
  5. 时时觉察,静心「观看」 - 叙事治疗 (Narrative Therapy)提倡把受困扰的「人」(person) 和其「问题」(problem)分开,将问题外化出来(Externalization)会较为有效处理,更认定人不等于其问题,可让受困的人客观地察看这个问题。例如一个人有抑郁情绪,他可以把抑郁看为一个身外物,甚至可以将抑郁形容出来,有什么颜色,什么形状,什么时候这个抑郁会较为容易面对,什么时候较难。当人感觉可以将问题和自己区分,会较为客观和想到办法去面对 (Morgan, 2000)。
  6. 每一刻,都是全新的开始作者提醒我们「未来是由现在决定的,不是由过去决定的」,意即我们可选择摆脱过去种种的因素,令我们现在可作出一个明智的抉择,影响将来。而作者亦提到「过去与未来都是由现在所创造」,意即除了将来是由现在决定,怎样诠释过去也是现在我们可以做的。事实上不少心理治疗的进路,都是帮我们好好整理过去所发生的事,用一个更好的诠释去理解,以致我们能放下过去的困扰。

 

此时此刻,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刻

  1. 现在能做,为什么要等到以后? - 英文有一句谚语 “If not now, when?”,意即「如现在不做,尚待何时」。甚至有些人觉得,假如现在不开始可能永远也不会再做了。这是不少减肥人士的经验:「我吃完这一餐,下一餐才减肥」,就永远也不会尝试。
  2. 以后,也许再没有以后  - 流行曲「爱得太迟」的歌词提到「最心痛是,爱得太迟,有些心意,不可等某个日子⋯⋯」,道尽了一个人因为太忙碌而忽略关心父母的遗憾,到父母不在的时候,后悔莫及。 故此,如要爱,便要及时。
  3. 人生匆匆,珍惜当下很多人觉得自己正在忙着「紧急而不重要」(urgent but not important)的事情,到有一天大病的时候,才觉得人生匆匆,虽然好像做了很多事情也觉得没有意义,好像没有活过。
  4. 学会死亡,才能学会活着一位在安宁病房照顾临终病人的护士,分享不少病人临终前的5大遗憾:(1) 没勇气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而是在过别人期望的生活;(2) 太努力工作;(3) 没勇气表达自己真实的感受;(4) 没能和朋友保持联系;(5) 活得不够快乐 (Ware, 2019)。我们应勉励自己,在还有生命气息时多做这些事,不要让自己遗憾离去。
  5. 快乐不在远方,而是乐在其中香港人很喜欢去外地旅行,感觉一定要乘飞机,住酒店,才可享受假期。殊不知去完旅行放假后,因舟车劳顿反而变得更劳累。事实上,在经历过几年疫情之后,不少香港人已习惯不外出旅行,有些反而发展了另一些在香港令自己开心和轻松的游玩方法。
  6. 不留遗憾的人生假如我们死后在天堂门口,上帝问我们:「你有没有过了你应该过的人生呢?你有没有做了我创造你的那个人呢?」假如你相信会有这情况的话,你会怎样选择过你的人生?深愿我们也能说出《圣经》中使徒保罗对自己人生的总结:「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提摩太后书第4章7-8节)

 

 

参考数据

  1. 罗贯中 (2012) 。《三国演义》。中华书局。
  2. 何权峰(2023)。《此时此刻,就是最好的时刻 。英属维尔京群岛商高宝国际有限公司台湾分公司。
  3. Heshmat, S. (2015). What is confirmation bias? People are prone to believe what they want to believe. Psychology Today. https://www.psychologytoday.com/intl/blog/science-of-choice/201504/what-is-confirmation-bias
  4. Kennerley, H., Kirk, J., & Westbrook, D. (2016). An introduction to cognitive behaviour therapy (3rd ed.). SAGE Publications.
  5. Morgan, A. (2000). What is narrative therapy? An easy-to-read introduction. Dulwich Centre Publications
  6. Ware, B.. (2019). Top five regrets of the dying: A life transformed by the dearly departing. Hay House.
  7. Yalom, I. D. (1980). Existential psychotherapy. Basic Books.
返回
退休后仍可活得精彩吗?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专题 : 生命成长
第44期通讯(2023年12月)
日期 : 2023-12-31

近来身边有不少朋友开始思考退休的问题,有些成年子女已移民,而自己仍留港生活,特别是男性,想到退休后不知还有什么生存目的,虽仍想继续工作赚钱,但在职位上「够钟要走」了,又不太愿意去做义工,在家做「家庭主夫」又觉得无聊,担心自己是否正在等死?到底退休后是否可以好好生活?本文尝试探讨退休后可以怎样活得更精彩。

全文

近来身边有不少朋友开始思考退休的问题,有些成年子女已移民,而自己仍留港生活,特别是男性,想到退休后不知还有什么生存目的,虽仍想继续工作赚钱,但在职位上「够钟要走」了,又不太愿意去做义工,在家做「家庭主夫」又觉得无聊,担心自己是否正在等死?到底退休后是否可以好好生活?本文尝试探讨退休后可以怎样活得更精彩。

 

思考问题

一般关于退休的问卷,主要是问及财务方面的安排,当然这是退休人士要考虑的,但除了经济以外,以下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基本问题:

 

1. 你打算什么年纪退休?

a. 40-49岁    b. 50-59岁    c. 60-64岁    d. 65-70岁    e. 没有特定退休年龄

 

2.  你打算退休后在哪里生活?

a. 香港    b. 大湾区或内地其他地方    c. 台湾    d. 英美澳纽加    e. 其他国家

 

3. 你退休后仍会工作吗?

a. 留在原有岗位   b. 转行做其他工作   c. 只做部份时间工作

d. 做义工(包括教会) e. 不从事任何形式的工作,多投放时间在家庭或兴趣上

 

4. 想到退休,你有什么担忧?

a. 不知怎样打发时间    b. 担心与家人增加冲突   c. 不够金钱储备过活

d. 怕自己有重病   e. 担心教会要求自己参与很多事奉   f. 没有担忧

 

5. 总的来说,你想象退休后的生活是怎样的?

a. 继续精彩   b.享受人生    c. 不想去思考的问题  d. 失去人生目标  e. 等死

 

不知你有否思考过以上的问题?当中会联想到什么?有什么感受?以下我们会先看看关于退休的一些基本处境。

 

香港退休年龄

香港并无法定划一的退休年龄,但不少工作也以60或65岁为退休年龄,例如政府工或老师等,而作退休后使用的强积金,一般要65岁才可以领取,故不少人也以60-65岁为退休年龄。当然在私人公司工作或做生意的人士,没有特定退休年龄,70多岁仍工作、甚至身居要职的仍大有人在。

 

退休人士人口统计

根据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20)的预计,65岁或以上的长者人口会由2019年的132万(占总人口的18.4%)上升至2039年的252万(33.3%),升幅达120万。相较之前20年(1999年至2019 年)约61万的升幅,未来65岁或以上人口上升的速度惊人。而统计处推算长者人口超过250万的情况,未来将维持最少30年。换句话说,长者的人口将会由现时约每5人有1人,上升至将来约每3人便有1人。因此,无论是公共政策或个人预备上也极需大家关注。

 

不同人生处境及发展对退休的影响

相信60岁或以上考虑退休的人士,单身或已婚所面对的情况会有些不同。

 

单身及已婚人士的挑战

单身人士要面对独自生活的挑战,包括退休后生活及身体出现病痛怎样照顾自己等,也有些仍要照顾更年老的父母,要同住或分隔二地,但随着父母过世,原生家庭便会进入「家庭解体」的阶段了,虽然这是所有家庭也会面对的最后发展阶段,但对有些人来说,眼看父母离开,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

 

而已婚无子女人士,除了有以上单身人士的处境之外,婚姻关系好的会照顾配偶日常的身心灵需要,如配偶有重病,自己也会身心俱疲;如婚姻关系不好,在退休年老时,也希望有一位老伴陪自己终老,故想重修旧好,亦有些会为了减少冲突而各自各精彩,更有些感到分开生活才是唯一出路。

 

而婚后有子女的人士,要面对成年子女相处上的苦与乐。理想的,可以享受子女的照顾,甚或以儿孙为乐。不理想的,仍要为着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婚姻亲子关系、经济或工作等而担心。而丧偶或离婚的,更要面对配偶离世的伤痛、或离婚及再婚带来的挑战。凡此种种也会影响一个人在退休后是否活得快乐。

 

发展心理学的启示

考虑退休的人,年纪大多处于中年(40-65岁)或老年(>65岁),发展心理学告诉我们,他们的发展任务(Developmental Task)分别为「承传创新」和「自我整合」,前者的意思是愿意把知识及技巧传递给下一代,自己退居幕后;后者则感到自己一生无憾,能随心所欲过活,安享晚年。如果发展任务不理想,中年人和老年人的心理社会危机(Psychosocial Crisis)分别为「停滞」及「悲观绝望」,意即中年人感到人生好像停滞不前,亦没有想栽培后辈的心,对前路不敢想象;老年人则感到一生有很多遗憾,未能过自己理想的人生,在提及过去事情时,总是愤愤不平,好像要含恨而终(Erikson & Erikson, 1997)。

 

以上不同人生处境、发展是否美满及过去生活是否精彩,都会影响一个人退休后带着怎样的心境生活下去,是积极还是消极?是无奈还是投入?

 

六种退休心态

研究退休课题的辅导学家Nancy Schlossberg(2003),在她的著作《Retire smart, retire happy: Finding your true path in life》中,将退休人士归纳为六种类型:

 

  1. 继续者Continuer

这类型的退休人士,会与过去拥有的技能和活动保持联系,但会作出改变以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例如透过义工服务或在以前的领域从事兼职,即在某程度上继续工作。笔者认识一位当中学老师的朋友,过去很忙碌没有机会参与教会事奉,退休后选择了在教会主日学教导圣经班及当青少年团契导师,在不同环境继续教导和培育青少年的工作。

 

  1. 冒险家Adventurer

开始新的活动,又或学习与过去工作无关的新技能。例如一位敦厚顾家的男士,过去肩负很多家庭责任以致没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退休后打扮时尚及学习驾驶哈利电单车,享受年轻时一直未能得到的乐趣。

 

  1. 搜寻者Searcher

反复尝试不同事情,可惜仍未找到自己的身分定位。例如笔者认识一位教会姊妹,退休前是一位专业人士,退休后想从事另一些工作,过去几年读了中医药课程、兽医助理班、宠物美容班及陪月班等,但至今仍未找到可以全人投入的新工作。

 

  1. 轻松的滑翔者Easy Glider

喜欢没有特定时间规限的生活,享受随意和即兴的活动。每天起床会「自然醒」,去到街市看到什么新鲜的便买回家弄来吃,去外地旅行也没有特定的行程,去到每一个地方也会随意看看想逗留多久。

 

  1. 参与其中的观众Involved Spectator

对以前的工作领域仍保持兴趣,但退休后则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一些过去的从政者退休后变为网上政治评论员。

 

  1. 退缩者Retreater

从生活中退缩,放弃寻找新的方向,内心容易感到沮丧。Schlossberg指出这类人士是各种退休类型中较为消极的。或许他们就是我们间中在新闻中看到,退休后患了情绪病,甚至会考虑轻生的人。

 

我们可看看自己较倾向以上哪种类型,了解后可作出改变,帮助自己享受退休生活。

 

退休的不同阶段

研究退休的老年学家Robert Atchley(1976)将退休时期分为6个阶段,分述如下:

 

  1. 退休前期

不少人在工作忙碌时也会渴望退休,想到退休后可以放下工作,有大量空闲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生活,便感到快乐和兴奋。可是,也有些人会担心退休后没有工作,生活会变得空虚,人生失去方向,因此对退休产生恐惧。

 

  1. 蜜月期

刚退休时,不少人会感到终于到达了向往已久的时刻,心情会很愉快,并会实现退休前定下的目标,例如去心仪已久的地方旅行或修读喜欢的课程等。心中感到终于可以放下以往忙碌的工作包袱,享受真正的人生。

 

  1. 清醒期

当完成了大部分退休生活的目标后,感到好像心愿已达成了,开始发现有很多空闲时间,有些心中会感到空虚,顿时失去人生目标和方向,过渡得不好的更会产生自我怀疑,严重的甚至会形成情绪病;但过渡得好的,便会想到为退休生活重新订定一些长期目标。

 

  1. 再导向期

不单单只满足于刚退休时达成的短期目标,而是重新思考退休的方向,并为自己规划更有价值和意义的退休生活,当中有些人考虑重操故业,亦有人作出另一些选择,例如一位以往做写字楼工作的专业人士,退休后去学汽车维修,希望学成后可以成为一位汽车维修员。

 

  1. 稳定期

当清楚确立了自己退休的角色、生活方向和长远目标后,便可以享受退休生活。以上提及那位学习汽车维修的朋友,学成后真的与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开设了一间「车房」,既能发挥自己的才能,亦可帮助有需要的人,他因发展了自己第二事业并带来收入,心中感到无限满足。

 

6. 完成期

 

退休长者身体机能衰退,不能像以往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甚至日常自理也难以应付,极需别人照顾,要面对即将来临的死亡。

 

从以上看到,当人在不同的退休阶段,会有不同的心境,特别要注意的是要从「清醒期」好好过渡到「再导向期」,才能避免形成严重的情绪困扰,真正享受退休生活。

 

如何在退休时活得自在

当人面对年纪渐长时,Schlossberg(2017)在她另一本书《Too young to be old: Love, learn, work, and play as you age》中提出八个建议,可以使我们在退休时活得更自在:

 

  1. 解决爱恨交缠的关系

如果想在退休后活得更轻松自在,必须好好面对各种爱恨交缠的关系,对象可能是父母、兄弟姊妹、配偶、成年子女、朋友或教会肢体。这可影响我们是否活得开心快乐,还是带着很多遗憾。因此,假如这些关系可以改善则要尽力去改善,假如真的不能改善,也要学习接受其限制。事实上,有些人在临终时最渴想的,不是要有什么丰功伟绩或更多的财富,而是想和结怨了30年的弟弟再次相见、和解,希望能冰释前嫌,不想带着遗憾离开这个世界。

 

  1. 解除年老的定型

笔者年幼时见到家族中一些50多岁的长辈,会喜欢穿一些黑色的唐装衣服,而到他们80岁时,大致上也是维持这个模样。不知是否上一辈50岁左右的人,在心境上就已经觉得自己老了,把自己定了型。但港产片票房冠军的男主角黄子华,虽然已60出头,看上去仍很年轻、充满活力。笔者最近亦看了年轻时已喜欢的动作演员史泰龙的纪录片,他今年已77岁,外表虽显苍老,但从访问中仍看到他心中有一团火,最近还有新电影推出。故此,不同的年长人士可以有很不同的心境。或许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自己想带着一个怎样的心境去过年老退休的生活。

 

  1. 拥抱转变

笔者与一位60多岁的朋友行山时,他分享到自己身体已大不如前,以往行山是他自己一个人先行,太太和年幼子女跟在后面,现在是他与太太在后面,两个成年子女在前面了。事实上,年长后体力一般也没有年轻时的好,这是正常的老化过程。可是,在做人处事的人生智慧上,年长的比年轻的更成熟、更有经验,所以运动员大多是年轻的表现较好,而总统和总裁(CEO)则大多是年长的更胜任。故此,明白并接纳自己的强处和弱项,可以帮助我们更适应退休后的生活,不用盲目地跟年轻人比较。

 

  1. 增加应对方法

这令我想到一些退休后移居外地的朋友,他们跟我分享一些在外地生活的经验,是他们在香港从来也不用面对的,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例如他们为了减少家人思乡的愁绪,竟然学懂制作叉烧和虾饺等香港地道食物。此外,他们亦要学习基本家居和汽车维修,虽然也会有沮丧和感到困难的时候,但他们深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也学懂了必要时「马死落地行」。在增加了知识和技能后,渐渐地他们在外地也能享受退休生活了。

 

  1. 创造退休后的理想生活

这是不少财务策划师,在谈及退休时会跟我们讨论的课题。须知自己期望有怎样的退休生活,便要有怎样的经济预备。然而,除了经济,我们亦要建构自己理想的生活形态。例如上述朋友与儿女选择到外地居住,这是他认为最理想的退休生活。另一些人,没有特定的退休年龄,知道离港后便不能再继续从事一些有意义的工作了,故他们选择留下来。

 

  1. 面对健康的挑战

年长后患有长期病是很普遍的现象,重要的是怎样好好照料自己,例如注意饮食、好好休息、做适度运动、听医生指示服药和保持心境开朗等,这样可以控制病情,减慢老化的过程,更能保持生活质素。事实上,一位好好照顾自己身体的70岁人士,可比一位没有照顾好自己的50岁人士更健康,并活得更快乐。不幸的是,有些人因误信坊间一些没有科学根据的治疗方法,而停用他们必须服食的西药,弄至病情恶化,甚至死亡。须知道好好照顾自己的身体,不只是为了自己,更可减少家人对自己的担忧和实际负担。

 

  1. 适应家庭的转变

以上提及单身及已婚人士退休后会面对不同转变,都需要他们作出适应。然而,不是所有家庭转变也是负面的。笔者认识一对专业人士夫妇,儿女已长大成人并移居到外地生活和工作了,最初他们心中也有不舍,考虑过是否也要一起移居外地,经过详细思考后,发现自己对儿女已没有太多挂虑,反而在过去十多年,他们曾在一些地方参与扶贫工作,感到非常有意义,他们认为这群体更需要他们,于是夫妇二人相约在几年前一起退休,带着强烈的使命感到这地方,长时间服侍这有需要的群体,他们分享时,往往都是充满喜乐和意义感的。

 

  1. 处理亲密浪漫的关系

很多人以为年老后便不再需要亲密浪漫的夫妻关系了。其实,无论年纪多大,也有爱情、感情甚至激情的需要,正如以上所说,不要为长者定型。我们也曾听过一些不太理想的例子:一些60多岁的男士,在婚姻中找不到久违了的爱情,便与一些20来岁的年轻女生发展婚外情,后来被妻子发现,最终弄至婚姻破裂。当子女已经长大,退休可以是一段重新认识配偶及建立关系的时候,双方可以发展共同兴趣,享受生活点滴。

 

年老仍可有召命吗?

有些基督徒会问:「已退休了,人生仍有召命吗?」加拿大维珍神学院教授保罗史蒂文斯在《Aging matters: Finding your calling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一书中指出,辨别召命是一个基督徒的终生过程,在晚年尤为重要,而召命并不会因为退休而终结,人必须辨别个人的召命,余生才能充满意义。圣经认定了人年老后的生存意义,年长后仍能结出属灵的果子(Stevens, 2016)。事实上,人的召命除了在工作范围(Doing),亦可建立在关系(Being)上,包括与神、家人、配偶及朋友等的关系。在实践上,退休人士可以他们的知识和经验为家庭、社群及教会等服务,为家人、邻舍、弟兄姊妹及社会代祷。这令我联想到乔宏太太喜乐婆婆小金子的见证,她在乔宏在世时与他一起拍了不少福音电影,到处与丈夫一起传福音。在乔宏过身后,她亦已年老,却仍在可能的情况下参与不同的见证分享,继续造就别人,当中她分享大儿子回转的经历,为不少人带来鼓舞。

 

参考数据

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2020)。《香港人口推算2020-2069》。https://www.statistics.gov.hk/pub/B1120015082020XXXXB0100.pdf

Atchley, R. C. (1976). The sociology of retirement. Schenkman Publ. Co.

Erikson, E. H., & Erikson, J. M. (1997). The life cycle completed: Extended version with new chapters on the ninth stage of development. W. W. Norton & Company.

Schlossberg, N. K. (2003). Retire smart, retire happy: Finding your true path in lif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chlossberg, N. K. (2017). Too young to be old: Love, learn, work, and play as you ag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Stevens, R. P. (2016). Aging matters: Finding your calling for the rest of your life. Wm. B. Eerdmans Publishing Co.

 

返回
毒男、A0、出pool ─ 你讲紧啲乜?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专题 : 爱情/夫妇关系
第43期通讯(2023年8月)
日期 : 2023-08-31

    「毒男」是香港潮语,据说源自日文「独男」,是指欠缺社交能力的单身男性,在结交异性方面,往往只会暗暗喜欢一些网红或KOL(Key Opinion Leader),实际行动则欠奉。而「A0」也是香港潮语,意即代表一个人从未拍拖的状态,A代表 available(单身),之后的数字代表拍拖次数。而另一潮语「出pool」,则是形容单身人士好像被困于苦闷的水池(pool),找到男/女朋友后便能脱「出」苦水了,故被形容为「出pool」(潮语字典, 2023)。虽然现在有些青年人因为对现况不满,会选择不工作、不结识异性及不考虑结婚生子等,但有不少仍想谈恋爱、结婚,当中遇到不少挣扎和困难。笔者会尝试与大家一起解构单身人士常见的迷思及困局。

全文

虚拟个案() - A0仔入大学想「出pool

    笔者在美国进修时曾听过一个例子,一对中年夫妇向一位30岁左右的女心理治疗师求助,希望19岁内向的A0儿子Peter,能在一个安全的治疗环境下,跟这位相对年轻的女治疗师倾谈,在入大学前恶补一下,可更明白女性和学懂怎样与女性相处,以致更能适应大学生活,有望在大学时可出pool。

 

虚拟个案() - 中年女生被迫单身

    陈小姐为30多岁的专业人士,在过去十多年大学毕业后,一直为事业拼搏,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专业资格及晋身管理中高层。可是因没有时间放在建立友谊,甚或男女关系上,所以在这方面仍是交白卷。人生已到30多岁,即医生建议的最佳生育年龄上限,故很想快些结婚生子。也眼看身边不少朋友已婚,开始有小孩,感到自己好像落后了很多。陈小姐过去很抗拒用交友程序或相亲等方法去结交异性,但最近也觉得可能要考虑使用了。

 

虚拟个案()─离婚后想再婚

    45岁的John是一名日更的士司机,五年前发现太太有婚外情,最后因解决不了婚姻问题而导致离婚,及后两名读小学的儿女与John同住,日间由John的母亲照顾。经过五年的疗伤之后,最近在新返的教会认识了一位38岁的单身专业人士Mary,想考虑跟她发展关系,但不知她会否嫌弃自己曾离婚并有两名儿女,其中8岁的儿子更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也感到身份地位好像不是「门当户对」。可是又感到自己有情感需要,也希望儿女有一位新妈妈可照顾他们,特别是John 70多岁年迈的母亲,最近身体好像大不如前,已不太能照顾孙儿女了,心里正踌躇应怎办才好?

 

怎样才是圆满的人生状态?

    上述三个虽然都是虚拟个案,但当中也道出了不同年龄及婚姻处境下想结识异性的挣扎。曾经有人问,单身从没结婚是否一种遗憾?到底怎样的人生状态才算正常?才算圆满?

 

寻找正确的那一位?

    希腊哲学家柏拉图 (2007)在著作《会饮篇》提到,因天神宙斯和众神担心人类过于强大,会不敬神灵,于是把人劈成两半,故每个人都只是半个人,人生命的目标就是要去寻找失散的「另一半」,才能恢复原初状态去过快乐和幸福的生活。你相信这个神话吗?假如这讲法是对的话,那为什么有这么多不美满的婚姻和离婚个案呢?有人会说因为「搵错咗另一半」,所以便不停去转换,希望在碰碰撞撞中找到正确的那一位 (Mr/Ms. Right)。 这令我想到荷里活传奇女星伊利沙伯泰莱 (Elizabeth Taylor, 1932-2011),一生经历过八段婚姻,最后一段婚姻在1996年结束,而在她人生最后的15年,再没有结婚了 (The Editors of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3)。当然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很极端的例子,也不代表所有再婚也是不好的,有些人也可有美满的再婚生活。甚至以往不少反对离婚的教会,在不愿意的情况下,也要接受离婚的信徒,并牧养他们各方面的需要,包括他们考虑及适应离婚再婚带来的苦与乐。

 

三十头是适婚年龄?

    像陈小姐的中年单身女生,有没有一些出路呢?似乎没有简单答案,当然,单身人士永远也可尝试追求一段关系,困难是有些女生感到受限于适宜生育的年龄,故好像三十多岁没有谈恋爱便会错过最佳生育时间。有些甚至在二十多岁仍未谈恋爱时,便考虑用「冻卵」科技保留健康的卵子,留待婚后之用。有些女生则觉得不一定要生小孩;有些也会考虑借助生育科技的帮助,假如不成功产子也可考虑收养等,所以她们没有强迫自己在某个年龄之前一定要找到男朋友,更不会出现为结婚而结婚的处境 -- 因这往往也不一定带来真正美满幸福的婚姻,甚至不少人会后悔结错婚。要面对一段不愉快的婚姻,甚或考虑要离婚,这比一直保持单身更为不妙。

 

四种爱

    有人相信单身的人是孤单的、没人爱的、性格怪怪的,难听一点会被戏称为「卖净蔗」、「次货」或「沟唔到女」等充满侮辱的字眼。好像以上Peter的父母一样,希望儿子在大学时不要被人歧视。其实,真的一定要在读大学时结识到异性吗?迟些工作时再认识不可以吗?另一方面,我们真的没有认识一些健康快乐的单身人士吗?当我们谈及耶稣、使徒保罗及德兰修女等也是单身时,有人说「很离地呀,他们是伟人,我们只想做一个普通人!」当然,单身人士会缺少了男女间的感情,但到底男女感情是否人生必须有的关系呢?假如我们相信英国大文豪C.S. Lewis (1960)所说,人生所有关系也可包含在四种爱之内,即男女、家人、朋友及神与人。所以男女关系只是四种中的一种,不是世上唯一的关系。事实上,不少快乐的单身人士,他们在家人、朋友及与上主(神)的关系也可以建立得很好,不一定会感到有很大缺失,人生也可过得很充实、美满。

 

爱情三角论

    有人会问,男女关系与其他关系有什么分别呢?美国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史坦伯格(Robert Sternberg)在1986年发表的爱情三角论,指出爱情包含亲密(intimacy)、 热情(passion)和承诺(commitment)三大元素(看下图)。而当中「热情」中的性爱应是夫妻间独有的,而「亲密」则是男女情感上的连系,「承诺」就是两个人愿意委身于一段关系。假如一段感情当中只有一种或两种元素,便会形成不完美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例如只有「亲密」和「热情」,只会形成「浪漫的爱」,因缺少了「承诺」,关系不能长久;而「亲密」加「承诺」但缺乏「热情」,只会有「友谊式的爱」,这会在一些「拍拖但不考虑结婚」的关系中会见到;而「承诺」加「热情」只会有「虚幻的爱」,因没有「亲密」在两人当中,例如闪婚。故史坦伯格指出,一段美满婚姻必须包含三方面的元素,才能达致「完美的爱」(Sternberg, 1986)。从这三个因素可看出,在其他关系如朋友、家人及上主也可以有「亲密」及「承诺」,唯独是「热情」只应发生在爱情及婚姻关系内。

 

 

 

只有单身人士有性挣扎?

    有单身人士感到,虽然可以有家人、朋友及上主的关系,但没有丈夫或妻子可以得着以上「热情」中的性满足,感到不知可怎样面对,尤其是在性爱上比较保守的人士或宗教信徒,他们不会发生一夜情或召妓,当有性需要时偶尔只用自慰去解决其性需要,之后也会感到不少挣扎,因与其人生或宗教价值不符。故他们很羡慕已婚人士,可以有一个固定的性伴侣。可是,好好处理自己的性需要是所有人也要学习的功课,不单是单身人士。事实上,已婚人士可能更需要学习,因他们在婚姻内能惯常地享受到性爱的满足,但有时会因着种种原因,夫妇间不一定可以时时刻刻满足对方,例如妻子月经或怀孕时不方便,故丈夫在这些情况下也需要学习面对自己的性需要,学懂怎样节制、等候及与妻子协调等。总的来说,无论是单身或已婚人士,也需要学懂好好处理自己的性需要,否则可以出现不少问题。

 

人生快乐两大范围

    假如我们相信人生有两大范围满足才会感到充实、丰盛及有意义,就是「成就」和「关系」,正所谓要「工作成功」(work well)及「感情美满」(love well)。「成就」可包括工作、学业、义工及教会的事奉等,而「关系」包括以上所提及的四种(上主、家人、男女及朋友)。 假如我们在「成就」方便感到充实,便会在一个大的范围上感到满足,人生感到更有意义。而在「关系」的范围上,虽然单身人士没有男女关系,也可以在另外三种关系上得到满足。笔者认识一些单身人士,有些是宣教士,有些是中学老师,他们过去在20-30多年也委身服侍一些群体,感到他们有满满的大爱,与家人的关系也非常好,跟上主也很亲近,绝不感到他们有甚么缺欠,他们拥有的是一个令人羡慕的生命。相反,笔者也接触过一些已婚人士在四种关系上也不一定很满足,例如有些朋友不多、家人关系也不怎么好、婚姻也不大幸福。所以一个人是否快乐,也要看成就和关系两个范围上整体是否满足,而不单单取决于有没有男女关系。

 

婚后也可再经历单身

    现代夫妇不一定可以白头到老,可经历离婚或丧偶,也不是所有人也会再婚,故曾结婚的人也可经历再单身,好像以上虚拟个案(三)John的例子,想再婚也是可以理解的。有帮助离婚再婚的资深婚姻辅导员指出,一般离婚者需要约2至3年,才能接受离婚的事实及适应当中的转变 (黄丽彰,2015),也需要好几年的时间去整理上一段婚姻带来的伤痛。假如离婚者心急,在没有好好整理上一段婚姻的经验,过早进入另一段关系,可能在再婚的初段蜜月期仍未出现问题,但当感情慢慢稳定下来后,上一段婚姻的问题或许以不同形式再浮现。若John真的不知可以怎样面对目前的困境,可先跟教会传道人倾谈一下自己的需要及困难,亦可考虑寻求专业辅导的帮助,去评估此刻是否适合再婚及要注意什么。

 

为出pool作出积极准备

 

假如真的很想出pool,可以做什么呢?以下有几点可以和大家思考一下:

 

1.复位优先序

    像以上虚拟个案(二)陈小姐一样,有些人觉得自己工作生活已非常忙碌,哪有时间去认识异性。须知道终生的伴侣不会从天而降,需要花时间和心机去物色。另外,亦要问自己现在是否一个适合的时间去开始一段关系。假如你真的非常忙碌,可能要重新想想,愿意去结识异性的决心有多大,生活上有哪些事情可以放下及重整,让自己可抽身准备迎接一段关系的开始。

 

2. 扩阔生活圈子

    假如你遵循传统方法,即从自己的圈子中去物色对象,则要看你的圈子是否宽阔。如不,你可能要扩阔自己的圈子。例如参加一些义工或课程等,多认识一些异性朋友,才有可能从当中找到「啱心水」的对象。至于是否使用现今流行的交友应用程序或快速约会(speed dating)等服务,则要视乎你是否可以接受当中的好处与坏处,需谨慎而行。

 

3. 重整外观

    可向信任的家人或朋友询问意见,看看自己在外观上是否需要整理一下。例如有些男士经常穿着背心短裤、头发凌乱、面部长满暗疮,整体感觉很不干净、太随便,可想象女生见到已感觉很不舒服。故此,在一些社交场合结交异性,这些男士应考虑穿得比较认真及「醒目」一点,发型和面部的暗疮也可能需要改善一下。当然到底要改善到什么地步,则见仁见智。例如曾有人问「箍牙」是否也是整容,虽然大部分人也可接受。至于动用整形外科手术去改变鼻梁、面部大小等,则不是很多人也可接受。重点应该是代价不应太大,而当事人和关心自己的家人也可接受的地步。需知道我们应寻找一个能真心接受自己的人,而不应太勉强自己去迎合别人的期望。

 

4. 改善社交技巧

    对有些人来说,好像以上虚拟个案(一)A0的Peter,社交技巧较弱或过份内向,可能需要透过一些社交技巧训练,去改善自己与别人打开说话的隔膜,增进多一些与别人谈话的内容。而另一些人,虽然没有与别人打开话题的困难,但往往也「开口夹着脷」,很容易得罪人,别人感到很难跟他们相处,所以应该找一些成熟及认识自己的人去多了解自己,从而改善及学懂与人建立关系。如果这些人士完全没有头绪,可考虑参加一些社交技巧改进课程或小组等。

 

 5. 建立合理期望

    有些人很想一击即中,希望第一个拍拖的对象便是终生伴侣。当然,能与初恋情人开花结果是一个很美丽的结局。但英国有调查显示,只有约四份一人会与初恋情人结婚 (Dahlgreen, 2014),有更多人是与初恋分手,与其后谈恋爱的人结婚。但我们不应有怕输的心态,因可能失败而不敢开始一段关系。事实上,在谈恋爱阶段应作多方面思考,看对方是否一个可以成为终生伴侣的对象。如有犹疑,可询问一些成熟及认识双方的人士询问意见。亦可考虑早一些做婚前辅导,去了解双方是否适合进入婚姻。

 

参考数据

  1. Dahlgreen, W. (2014). Are first-love marriages the strongest? YouGov. Retrieved from https://yougov.co.uk/topics/politics/articles-reports/2014/09/29/marriage-first-love-deepest
  2. Lewis, C.S. (1960). The Four Loves. New York: Harcourt, Brace.
  3. Sternberg, R. J. (1986). A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 Psychological Review, 93(2), 119–135.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93.2.119
  4. The Editors of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2023). Elizabeth Taylor. Britannica. Retrieved from https://www.britannica.com/biography/Elizabeth-Taylor
  5. 柏拉图着。王晓朝译。(2007)。《柏拉图(会饮篇)》。台湾:左岸文化。
  6. 黄丽彰。(2015)。《幸福的实践─婚姻辅导解构,第二版》。香港:突破。
  7. 潮语字典。(2023)。下载自 https://hkdic.my-helper.com/

 

返回
认识「创伤后成长」
作者 : 谭日新博士
专题 : 创伤后遗症及相关障碍
第42期通讯(2023年4月)
日期 : 2023-04-30

执笔时是3月初,刚好经历了香港人解除疫情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 口罩令。有人指香港是全世界最后解除口罩令的地方,带了959天口罩,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但在街上却发现仍有不少人戴着口罩,特别在人多的交通工具中。有人问,这到底是不是人们在疫情后的创伤后遗症?事实上,有些香港人在过去几年也感到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自身、家庭及朋友间,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心中感到迷惘,更有些会选择躺平面对前路。本文尝试从创伤后成长的角度,探讨我们在创伤后可以如何经历成长。

全文

执笔时是3月初,刚好经历了香港人解除疫情后的最后一道防线 ─ 口罩令。有人指香港是全世界最后解除口罩令的地方,带了959天口罩,本以为可以「松一口气」,但在街上却发现仍有不少人戴着口罩,特别在人多的交通工具中。有人问,这到底是不是人们在疫情后的创伤后遗症?事实上,有些香港人在过去几年也感到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创伤。自身、家庭及朋友间,也产生了一些变化,有些心中感到迷惘,更有些会选择躺平面对前路。本文尝试从创伤后成长的角度,探讨我们在创伤后可以如何经历成长。

 

创伤后成长问卷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首先透过一份问卷,让大家了解一下自己此刻的状况。请在经历创伤事件后,对以下问题所提到的变化作出评估。

 

0 = 没有变化    1 = 很小程度变化    2 = 某种程度变化    3 = 中等程度变化

4 = 很大程度变化    5 = 极大程度变化                          

      

1.  __ 我改变了生命中重要事物的先后顺序                  12. __ 我更能接受任何事情的最后结果

2.  __ 我对自己的生命价值有了更多的欣赏(积极认识)        13. __ 我能更好地珍惜每一天

3.  __ 我培养了新的兴趣                                  14. __ 这次事件给我带来了新的机会

4.  __ 我有更多依靠自己的感觉                            15. __ 我对他人有了更多的同情

5.  __ 我对灵性事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16. __ 我花更多精力在人际关系上

   6.  __ 我明白当我遇到困难时可以依靠他人                  17. __ 对需要改变的事物,我更倾向于去改变它

7.  __ 我确立了新的人生之路                              18. __ 我的宗教信仰变得更强

8.  __ 我有与他人更亲近的感觉                            19. __ 我发现自己比想象中的更强

9.  __ 我更愿意表达我的情绪                              20. __ 我体会到人是多么美好

10. __ 我知道我能更好地处理困难                          21. __ 我更接受自己需要他人

11. __ 我能以我的生命做更好的事情

 

量表计分

请按照以下五个范围,把题目的答案加起来,可得出每一范围的总分,再将每一范围的总分加起来,便是全问卷的总分了。

 

(1) 「更享受人际和亲密关系」(Closer Relationships)

题目:6:___,8:___,9:___,15:___,16:___,20:___,21:___     分数:___ (总分:35; 中位数:17.5)

(2) 「发现新的可能」(New Possibilities)

题目:3:___,7:___,11:___,14:___,17:___                  分数:___ (总分:25; 中位数:12.5)

(3) 「发掘更多个人潜能」(Personal Strength)

题目:4:___,10:___,12:___,19:___                        分数:___ (总分:20; 中位数:10)

(4) 「更懂得把握生命」(Greater Appreciation of Life)

题目:1:___,2:___,13:___                                分数:___ (总分:15; 中位数:7.5)

(5)「灵性顿悟」(Spiritual Development)

题目:5:___,18:___                                      分数:___ (总分:10; 中位数:5)

 

全问卷总分:(1)___+ (2)___+ (3)___+ (4)___+ (5)___=_____  (总分:105; 中位数:52.5) (Tedeschi & Calhoun, 1996)

 

你在哪一个范围分数较高?哪一个较低?是否同意在经历创伤后,在某一范围有所成长?还是仍有进步的空间?

 

甚么是「创伤后成长」

在上世纪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精神医学及心理治疗在研究创伤方面,多集中在病态的后遗症上。但过去三十多年来,人们越来越重视逆境后的成长。事实上,有专家发现创伤后的「压力反应」和「成长」会同时出现。

 

「创伤后成长」(Post-traumatic Growth)最早是由心理学家Richard Tedeschi和Lawrence Calhoun在1990年代提出,谈及人在经历创伤事件或重大生命危机后,会体验到正向的经验及积极的成长。他们指出人会否经历成长及成长程度,不是决定于事件的客观性,而是个人的主观体验和随后的压力反应。这解释了为什么经历相同的创伤事件,有少部分人会发展了创伤后遗症(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而大部分人没有持续出现这些征状,甚至经历不同程度的创伤后成长。

 

Tedeschi和Calhoun(1996 & 2004)指出创伤后成长有五方面,就是以上问卷的五个范围,常被用在创伤后成长的研究中。分述如下:

 

(1) 「更享受人际和亲密关系」

在经历创伤后,幸存者(survivor) 因感到难于独自担当创伤后的痛苦,与及尝试理解创伤事件,便会向家人及亲友多联系,去寻求支持。如需要的话,甚至会联系一些相关的陌生人,故与人的关系变得更密切,与人更能建立出真诚及亲密的关系,亦容易对人发展出一份同理心,尤其是曾经历创伤的人,更愿意为他们作出帮助。

 

(2) 「发现新的可能」

创伤事件的结果往往令人经历认知重构(cognitive restructuring)。正面来说,有助幸存者改变对事情的优先次序,重新思想在人生当中甚么是重要,甚么是次要,这能令人采取更健康、积极的生活方式,更谨慎地选择朋友,甚至改变整个人生目标,从而发现以往很多忽略的事情,发现更多新的可能。特别是经历过一些死里逃生的创伤后,幸存者可能会学习一些新技能,甚至转职,希望可以更好运用余下的人生。

 

(3) 「发掘更多个人潜能」

有些幸存者在经历创伤后,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更明白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发现创伤后有不少进步,包括自信心、开放程度、同理心、创造力、成熟度及谦逊感等,故感到更有力面对未来的挑战,从而发掘更多在创伤前没有注意到或创伤后新发展出的个人潜能。

 

(4) 「更懂得把握生命」

有些经历过创伤的幸存者,因深深感到生命的脆弱和与死亡很接近,因而想到有关生死和人生意义等基本问题,例如「生命和存在的本质是什么?」、「我为什么要继续奋斗下去?」等等。更感到要学习欣赏生命的价值,好好活着和欣赏每一天,有些更感到要好好运用余下的人生,去做有意义的事情。

 

(5) 「灵性顿悟」

由于幸存者曾面对创伤中的极端情况,往往感到需要宗教信仰去诠释创伤事件,与及想得到心灵的安抚,便会多进行宗教活动,如基督徒会多了祈祷、读圣经及参与教会聚会等。从而更经历宗教信仰的实在,并对创伤事件和人生有更深的顿悟, 体会到信仰能转化创伤事件成为成长的机会。

 

创伤后成长的例子

假如你觉得以上的概念很抽象,请让笔者分享一位20多岁的朋友Peter(化名)之经历。Peter以往从事人事管理工作,觉得自己及工作赚钱是最重要,在过去几年经历到整个世界、整个社会翻天覆地的改变,感到人实在太渺小,对信仰有前所未有的深刻体会,并看到很多人的需要,感到不应把人生只放在自己及赚钱的事情上,更感到有一种使命感,希望帮助社会上一些青年人「唔好咁灰」,能找到好好活下去的希望。为了更有效去关心及服侍他们,他准备去神学院进修神学及辅导的硕士课程。

 

从Peter的例子,我们看到他在下列方面有所成长:

「发现新的可能」─ 不只想赚钱,而去帮助青年人;

「发掘更多个人潜能」─ 从人事管理转到心灵关顾的工作;

「更懂得把握生命」─ 在以后的人生想做一些更有意义的事;及

「灵性顿悟」─ 感到人很渺小,对信仰有前所未有的深刻体会。

 

新冠下「创伤后成长」研究

在疫情期间,耶鲁大学心理学家Pietrzak、Tsai及Southwick (2021),对超过3000名退伍军人进行调查,发现有12.8%的退伍军人表示有「和新冠疫情相关」的创伤后遗症征状,有8%更曾考虑自杀,但也有43.3%的退伍军人表示在疫情期间感到正向的心理成长,包括「更满意现在的生活」、「有更亲密的人际关系」,以及「个人成长方面也有提升」。

 

另一项研究,英国和葡萄牙心理学家Stallard,Pereira及Barros (2021)在第一波疫情期间(2021年5- 6月),在两地调查了385名6-16岁的儿童照顾者(大多为母亲)。虽然有50%参与者表示在这段期间的收入减少,甚至有19.5%的家庭成员疑似确诊,他们在生活中承受庞大压力,但有高达88.6%的人认为疫情下带来了自己积极及正向的意义,包括「人际关系的改善」及「发现自己新的可能」等。

 

在今天的后疫情时代,我们可以检视自己经历了甚么?成长了甚么?

 

促使创伤后成长的因素

既然创伤后成长那么重要,那怎样可以促使这方面的成长呢?《Upside: The New Sci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一书(Rendon,2015)中指出,以下六个因素可促使创伤后成长:

 

  1. 缔造一个新论述:为什么你的叙述会成就或破坏成长

一些创伤者之所以不能从创伤中复原及经历成长,其中一个原因是不能用一个新的角度诠释创伤所经历的事情,故往往只停留在受害者(victim)角色当中。相反,假如创伤者能用一个新的角度诠释事情,则可以经历成长。旧约圣经中的例子约瑟,在年轻时因着哥哥的妒忌而被卖到埃及,多年后在埃及与哥哥相遇时,却能用一个超越的角度看被卖的事情,并说出「我是你们的兄弟约瑟,就是你们所卖到埃及的。现在,不要因为把我卖到这里自忧自恨,这是神差我在你们以先来,为要保全生命。」(创 45:4-5)。当然,这新的诠释最好是由创伤者转化后自己说出来,而不是由施害者说出来,否则可变为自圆其说,对受害者可构成再多一重的伤害。

 

  1. 愿意寻求帮助:同行者对改变的重要

创伤者往往觉得自己的经历是很独特、是别人没有的,很容易会觉得自己是天下间最惨的人。如能够与有类同经历的人分享自己的处境,听听别人相类似的故事,会有一种被明白的感觉,亦意识到自己的痛苦原来是普遍的,会较易接受及复原过来。故有些创伤者会参加一些与创伤相关的小组或活动,与同路人一起同行,守望相助地面对困难。

 

  1. 学懂表达自己:成长需要真诚的沟通

人在创伤中,可能经历不少负面的感受,未曾经历同类创伤的人很难明白。假如创伤者能真实地把正面或负面的感受分享出来,可重新整理扭曲了的思想和价值观,才有改变的可能。例如有些经历失恋的女生,立誓以后永不谈恋爱,觉得世间上所有男生都是负心人,无一可信。她可能要跟信任的朋友或心理辅导员,痛骂前度男友的不是,当她骂够了和哭够了,才可慢慢整理当中受伤的感受,不会将对前度男友的憎恨变为普遍化思想,应用到每一个男性身上,从而重拾对谈恋爱的信心。

 

  1. 寻找积极的一面:乐观的改变力量

当人经历创伤后,往往感到很多事情都失控,对人生变得悲观,很容易有无力感,故有些人会选择躺平。因此,培养乐观会减少我们的无力感,还可以激励我们采取建设性的行动。事实上,乐观是可以学习和培养得来。如有兴趣想多了解,可参考本中心于2022年4月第39期的通讯,笔者另一篇的文章《渡疫有道─逆境中如何心存希望、乐观而活》。

 

  1. 在信仰中寻找意义:宗教的成长之路

宗教信仰往往可帮助我们建构一个因创伤而感悟出来的受苦意义,这可帮助我们明了所受的苦不是白白的,是有更深一层的意义在背后,这可让受苦者能支撑下去,不容易放弃人生。例如新约圣经中使徒保罗因传福音受过很多迫害(林后 11:23-27),但他在经历这一切后能说出「我们这至暂至轻的苦楚,要为我们成就极重无比、永远的荣耀」(林后4:17),令他在传福音的苦难中仍能忍耐下去。另一方面,宗教信仰往往也带给人一个清楚的自我意识和人生目标。例如基督教信仰谈到信徒是天国子民的身份,与及人需要寻找自己的人生召命等。故此人为了活出召命,纵使受苦也是值得的。

 

  1. 开放新体验:创造力可促进改变

假如创伤者能运用创造力,可更易从创伤中慢慢走出来。就如疫情前我们觉得不可能的事情,疫情后变得可能了,我们称这些为新常态(new normal)。例如以往不少人很抗拒在网上学习、参与会议及宗教聚会等,但因着疫情我们运用创造力,克服了不少网上学习及聚会的困难,亦享受到网上会面的好处,如身处异地也可参与等。另一些运用创造力的例子,就是创伤者把自己的体验,用文字或艺术的方式表达出来,透过这个创作过程,创伤者可经历成长和蜕变。

 

参考数据

Pietrzak, R. H., Tsai, J., & Southwick, S. M. (2021). Association of Symptom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With Posttraumatic Psychological Growth Among US Veterans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JAMA network open, 4(4), e214972. https://doi.org/10.1001/jamanetworkopen.2021.4972

 

Rendon, J. (2015). Upside: The new science of post-traumatic growth. NY: Touchstone

 

Stallard, P., Pereira, A. I., & Barros, L. (2021). Post-traumatic growth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carers of children in Portugal and the UK: cross-sectional online survey. 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open, 7(1), e37. https://doi.org/10.1192/bjo.2021.1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1996). The Posttraumatic Growth Inventory: Measuring the positive legacy of trauma. 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 9, 455-471.

 

Tedeschi, R. G., & Calhoun, L. G. (2004). Posttraumatic growth: conceptual foundations and empirical evidence. Psychological inquiry, 15(1), 1-18. DOI:10.1207/s15327965pli1501_01

 

返回
< 1 2 3 4 5 6..8
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