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ont
Reply Message >
是反叛或青春期的先兆?
留言者: Kit 媽 留言日期: 2017-10-17 回覆日期: 2017-11-10
留言

你們好!本人有2名兒子,大仔今年9歲, 細仔5歳。大仔脾氣很大,每當遇到不合心意的事(如要做功課、做運動等)就會大吵大鬧,永遠要人跟著他的意思才能停止叫嚷!我每次都會勸他,並告訴自己孩子畢竟已經9歳,該會獨立思考了,放心跟著他自己的時間表完成吧!但暑假後,他脾氣越來越差!而且有時候更拒絕做功課,欠交亦不會覺得有問題!我強烈要求他去完成,換來更大的反擊!有時候他更在發瘋時失禁!真使我手足無措!我只怕他的行為會影響細仔, 做了一個壞榜樣。煩請專家們為我解答一下!我如何幫助他?謝謝!

回應

Kit 媽,你好!謝謝你對我們的信任,把你在教養兒子上的困難跟我們分享,和我們討論。


一個孩子在他們成長的過程裏,的確要面對不少「難關」,對他們的父母而言,亦是如此;再加上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有他們自己的個性、特質和不同的成長環境,要確切的明白了解他們正面對著怎樣的困難和處境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過我們仍可試從一些兒童成長心理學上的理論了解他們,例如從心理學家 Erik Erikson 的「成長八階」裏,我們可以了解到孩子從0-6歲的首三個階段裏,開始建立其人生裏的「信任感」、「自制力」和「目標感」;6-12歲期間,則在勤奮與自卑中體會自身的「能力感」。因此,這6-12歲期間的孩子多會期望大人能放手讓他們完成「自己的任務/工作」,甚至會把「我自己做」這話掛在口邊。

若從這點看來,也不難了解在這階段的孩子若感到他們不能按自己的心意去做事時或會有強烈的反應,因為這可能已令他們感到自己的「能力感」被挫敗,對於不太會好好表達自己感受的孩子而言,更可能變成以大叫大嚷此等發脾氣式的方式來表達他們內心的不安和挫敗感。

另外,若我們從家庭系統的角度來看,
Kit媽你的大仔比細仔大4歲,也就是說大仔他先享受作為你們的獨子有約4年之久,才出現一個弟弟。很多時大仔若沒有足夠的心理準備要成為一個哥哥,而家裏卻突然出現一個比自己小,且更需要被照顧和被關注的弟弟,對他而言,不但是一個角色適應和學習的問題,更可能是一個地位和注意力被剝削甚至是被搶奪了的情況,容易因此產生被忽略的感受。只有幾歲的孩子多不會明白自己這等複雜的情緒是什麼,更枉論要他們清楚的告訴父母,這時候的他們若然大吵大鬧和大發脾氣也感到得不到父母的理解、安撫和回應,已開始上學的孩子很多時候也會以他們以為父母最看重的讀書和功課來作「反擊」,會變得無心向學、甚至俗詞所謂的「本迆(音pea)」。一方面是一種情緒的發洩,另一方面是一種要求更多關注的行動,所謂attention seeking。若父母不理解他們所要的,反而誤掉進那「做功課」和「溫習」的表面虛像裏,換來的只是糾纏不休和沮喪不堪的圖勞,甚或是因著情緒不斷升溫、彼此方寸盡失的失控場面,就如Kit媽你說的大仔會有「在發瘋時失禁」這情況。

所以
Kit 媽你說你會在兒子鬧情緒時,會勸他並容讓他按自己的時間表完成,這個方向也是好的,只是不要只停在解決了或完成了面前所要處理的表面的問題和事情上,更重要是把握這樣的機會,不懼於孩子的吵鬧和脾氣,以包容和接納的態度去了解和明白孩子,這可幫助他說出他內心有可能一直以來說不出的需要、想法、不安,甚至是挫敗感。這樣多次下來,一方面能減低孩子對自己情緒的無助感,也讓他明白他的感受是被受重視的,而且是可以慢慢表達出來的。

還有一點就是父親在男孩子成長裏的角色和影響,因
Kit媽你未有提到父親跟大兒子的相處和關係,但父親如何控制和調節自己的情緒常是男孩子成長過程裏的重要楷模,所以若父親同住的話,這點也是我們需要留意的。

如果家長感到自己在情感的理解和表達上也有一定困難,不妨尋求心理輔導員或家庭治療師的協助,幫助你們母子進一步的了解及溝通,畢竟作父母的我們都不是完全人,或多或少我們自身也有自己在成長上的缺憾,我們對自己也要多加體諒、寬容和接納,這樣我們才更能體諒、寬容和接納我們的孩子。

對於因情緒過於激動,以致失控至有失禁的情況,有些父母或者會感到很擔心,甚至懷疑孩子是否有精神疾患,例如抑鬱狂燥症等問題。若家長發現以上的建議也無助於情況的改善,反而孩子失控的狀況日見嚴重,那麼
Kit媽你就必須盡快考慮尋求專業人士的心理輔導或見精神科醫生,以免孩子對自己的自我形象和觀感不斷被挫敗下去。

以上雖然只是在有限資料下作出回覆,但仍盼望我們的回覆能幫助你對孩子多一點點的了解,加強你與孩子的結連關係,祝願上主賜你們家庭幸福快樂!

葉魏佩琼女士 (高級心理輔導員)
康貴華醫生   (精神科專科醫生)

Eng